名詞解釋
你:在本系統中,我們用于對戰的標準三國殺的表述中的你,僅指玩家本身。在這里,“你”不具備以下狀態或屬性:殺的目標、受到傷害、體力、瀕死狀態;而你的當前武將會將大部分狀態或屬性賦予到你身上:攻擊距離、判定、角色的牌等其他一切針對你當前武將的牌或規則的效果。特別說明:當特指角色的牌時僅指你當前武將裝備區的牌,而你的牌,則包括了你角色的牌和你的手牌。
角色:在標準三國殺的表述中,“角色”指雙方操控的當前武將,角色將具備所有原三國殺中的屬性、效果及狀態,除特別規定,在1V1中,“你”和“你的角色”在表述上可以互換。
牌背:牌背有兩個功能,一是區別牌的類別,二是重要的版權信息,作為標準三國殺的牌背版權歸游卡公司所有,武將牌牌背為以下圖示(1),游戲牌牌背為以下圖示(2),其他同類牌若出現不同圖示,均為其他公司或個人版權所有,與游卡公司無關,他們一樣受到法律的保護。而在游戲中,若將它們混在一起對戰時(尤其是比賽時),用統一的不透明牌套進行覆蓋,以免引起視覺上的混亂。
牌背向上:通常規則上陳述著牌背向上的情況時,就表示這個時候,他的牌面內容是不可公示的,如果它在到玩家手里之前一直是牌背向上的狀態,則連玩家自己都不可以查看。如果他已經經過了牌面向上的狀態,又回到牌背向上,則通常表明這張牌處于“翻面”狀態,這種情況下,玩家雙方均可以自由檢視其內容。若有牌在“翻面”前的信息只對某方公開,則翻面后,只此一方可以自由檢視其內容。
登場武將:玩家在隨機獲得的武將中,選擇會在此次對戰中成為當前武將的牌,他們通常以一個序列牌背向上放于玩家的左前方,并按固定的順序依次登場。在本系統中,登場武將牌最多為三張。已陣亡武將、援護武將,均不是登場武將。
戰場:戰場是雙方的武將、牌、指示物等所停留的區域,在本系統中,已經把戰場按各自牌所在的區塊劃分。雙方戰場大致分為:當前武將區(僅當前武將明示,若處于“翻面”狀態,則將武將區最上之武將牌視為當前武將)、援護武將區(通常在玩家右手上方,援護武將以背面向上橫置表示,僅援護過程里亮出)、血量計區(須在當前武將右方,用當前武將合理遮蓋,以明示剩余體力)、裝備區(該區域的牌即是當前武將的牌也是玩家-“你”的牌)、判定區(該區域的牌是當前武將的牌,但不是屬于玩家的牌)、指示物區(該區域通常在被標示的牌上,如果以游戲牌作為指示物,則該牌視為被移除游戲)。可見圖示(3)。注意:將池、棄牌堆、玩家的手牌均不在戰場上。
當前武將:當前武將,僅指登場武將中,正在激活狀態的武將;對于對戰雙方來講,各自的當前武將任何時候都是唯一的。在本規則中,當前武將和操控他的玩家共同承擔標準三國殺規則中的所有狀態和屬性。本規則在以后的完善中,將著重從概念上區分玩家和當前武將的關系,在這個版本中,除非特殊規定,玩家可暫時把當前武將當作玩家本身。需注意的是,當前武將無勝負概念,而玩家不會受到傷害,也不會陣亡。
援護武將:玩家選放在自己戰場右上角的武將,就是援護武將,援護武將初始狀態是背面向上,在援護過程中,正面向上,稱為亮出狀態。在援護過程結束后,翻回背面向上。援護武將沒有,翻面、陣亡、受到傷害、擁有的牌、造成傷害等概念,在標準三國殺中援護武將可以用于援護的每一個技能,都是在援護過程中,賦予玩家的能力。而在此系統中,我們會逐個更改若用于援護時不合理的表述文字,使之同樣可以賦予當前武將此能力。請注意后繼的調整及FAQ。
將池:目前逐鹿經典1V1模式的將池,是所有跟三國殺標準系統兼容的武將。我們在后續版本的測試中,會挑出不合理的將列為禁將,也會規定搭配的不合理性。其中包括,作為登場武將的禁將表(表1);作為援護武將的禁將表(表2);作為特定組合的禁用表(表3)(該列表請參見逐鹿戰隊具體比賽相關信息)。同時,逐鹿戰隊自己,桌游媒體,其他相關團隊或個人,都可以按此規則定制武將到援護系統中來。只要經過逐鹿戰隊統一的測試通過即可。
公共牌堆:公共牌堆是本系統的基礎道具,使用包括標準版三國殺游戲牌、軍爭篇及SP010銀月槍,并去除一張方塊Q桃的,一套定制化的三國殺卡牌。總牌數162張。在逐鹿經典1V1模式中,有一種是抓光兩輪牌堆即判定勝負的玩法。可以在某些特定環境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