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電工技術入門到成才
- 王俊峰編著
- 4090字
- 2018-12-28 19:52:34
1.2 直流電路
直流電路的電壓和電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1.2.1 基本概念
1.電壓
河水之所以能夠流動,是因為有水位差。水總是從高水位流向低水位。電荷之所以能夠流動,是因為有電位差。電路中,任意兩點間的電位差,均被稱為兩點間的電壓。電壓是形成電流的主要條件。在電路中,電壓常用U表示,單位是伏(V),大的計量單位可用千伏(kV)表示,小的計量單位常用毫伏(mV)或微伏(μV)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為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我國規定的標準電壓等級很多,如直流安全電壓為12V、24V、36V,工業用電直流為110V、220V等,民用市電電壓為交流220V,工業動力用電為交流380V,高壓配電電壓為6kV、10kV,高壓輸電電壓為110kV,遠距離超高壓輸電電壓為330kV和500kV。
電壓可以用電壓表測量。測量時,把電壓表并聯在電路上,要選擇電壓表指針接近滿偏轉的量程。如果電路中的電壓大小估計不出來,要先用大的量程,粗略測量后再用合適的量程,這樣可以防止由于電壓過大而損壞電壓表。
2.電位
放在電場里某點電荷的位能與它的電量之比就是該點的電位,如用U表示電位,A表示電荷q的位能,則

式中,U的單位為V,A的單位為J,q的單位為C。
在指明電路中某點電位時,必須首先確定參考點,設其電位為零,則電路中某點的電位在數值上就等于該點到參考點的電壓。因此,電位的數值與參考點的選擇有關。凡求電位的參考點都用接地符號(┻)表示。這樣的選擇方便計算,無須計算者自由選定參考點。
3.電源
把其他形式的能轉換成電能的裝置叫做電源。例如,發電機能把機械能轉換成電能,干電池能把化學能轉換成電能。干電池、發電機等都叫做電源。
通過整流電路把交流電變成直流電的裝置叫做整流電源。能提供信號的電子設備叫做信號源。晶體三極管能把前面來的信號加以放大,又把放大了的信號傳送到后面的電路中去,晶體三極管對后面的電路來說也可以看成是信號源。整流電源、信號源有時也叫做電源。
4.電動勢
電動勢是反映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換成電能能力的物理量,電動勢使電源兩端產生電壓。在電路中,電動勢常用E來表示,單位是伏(V)。
5.電位差
電位差就是兩點之間的電位之差。如a、b 兩點的電位分別為10V和5V,則兩點之間的電位差為Uab=10V-5V=5V;反之,Uba=5V-10V=-5V。
6.電流
電荷的定向移動叫做電流。在電路中,電流常用I表示。電流分直流和交流兩種。電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隨時間變化的叫做直流,電流的大小和方向隨時間變化的叫做交流。電流的單位是安培(A),也常用毫安(mA)或微安(μA)作為單位。它們之間的關系為
1kA=1000A
1A=1000mA
1mA=1000μA
直流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到電源的負極。
電流可以用電流表測量。測量時,把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要選擇電流表指針接近滿偏轉的量程。如果電路中的電流大小估計不出來,則要先用大的量程,粗略測量后再用合適的量程。這樣可以防止電流過大而損壞電流表。
7.負載
把電能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裝置叫做負載。例如,電動機能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電燈泡能把電能轉換成熱能和光能,揚聲器能把電能轉換成聲能。電動機、電阻、電燈泡、揚聲器等都叫做負載。后級的晶體三極管對于前級來說,也可看為負載。
8.電阻
電路中,對電流通過有阻礙作用并且造成能量消耗的元件叫電阻。電阻常用R表示,單位是歐(Ω),也常用千歐(kΩ)或兆歐(MΩ)作為單位。它們之間的關系為
1kΩ=1000Ω
1MΩ=1000000Ω
導體的電阻由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長度和溫度決定。一般導線的電阻可由以下公式求得,即

式中,L為導線的長度(m);S為導線的橫截面積(mm2);ρ為導線的電阻率(Ω·mm2/m)。
電阻率ρ是電工計算中的一個重要物理常數。不同材料物體的電阻率各不相同。它的數值相當于用這種材料制成長1m、橫截面積為1mm2的導線,在溫度為+20℃時的電阻值。電阻率直接反映著各種材料導電性能的好壞。材料的電阻率越大,表示它的導電性能越差;電阻率越小,則表示導電性能越好。
電阻可以用萬用表歐姆擋測量。測量時,要選擇萬用表指針偏轉量程一半的歐姆擋。如果被測電阻焊接在電路中,則應將其斷開一端后進行測量,人體不能與電阻引線接觸。
常用金屬材料的電阻率見表1-1。
表1-1 常用金屬材料的電阻率(20℃)

例1 100m長的銅導線,導線直徑D為1mm,求它在20℃時的電阻R。
解:首先計算導線的橫截面積為

查表1-1得銅導線的電阻率ρ=0.0175Ω·mm2/m,則

例2 一根直徑D為1mm的康銅導線,它的電阻R=11.2Ω,求它的長度L。
解:先求出橫截面積S為

查表1-1得康銅導線的電阻率ρ=0.44Ω·mm2/m,則

9.電容
電容是衡量導體儲存電荷能力的物理量。在兩個相互絕緣的導體上加上一定的電壓,它們就會儲存一定的電量。其中一個導體儲存著正電荷,另一個導體儲存著大小相等的負電荷。加上的電壓越大,儲存的電量就越多。儲存的電量和加上的電壓是成正比的,它們的比值叫做電容。如果電壓用U表示,電量用Q表示,電容用C表示,那么

電容的單位是法(F),也常用微法(μF)或皮法(pF)作為單位。它們的關系為
1F=106μF
1F=1012pF
電容可以用電容測試儀測量,也可以用萬用表歐姆擋粗略估測。
10.電感
電感是衡量線圈產生電磁感應能力的物理量。給一個線圈通入電流,線圈周圍就會產生磁場,線圈就有磁通量通過。通入線圈的電流越大,磁場就越強,通過線圈的磁通量就越大。實驗證明,通過線圈的磁通量和通入的電流是成正比的,它們的比值叫做自感系數,也叫做電感。如果通過線圈的磁通量用Φ表示,電流用I表示,電感用L表示,那么

電感的單位是亨(H),也常用毫亨(mH)或微亨(μH)作為單位。它們的關系為
1H=1000mH
1mH=1000μH
11.電能
當電流流過電路時將發生能量轉換。在電源內部,外力不斷克服電場力驅使正、負電荷分別向電源兩極移動而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轉換為電能。通過外電路,電荷不斷地被送到負載,把電能轉換為其他形式的能。
負載消耗的電能等于端電壓與電荷的乘積,電荷又等于電流與時間的乘積,即

式中,A為電能,單位為J;U為端電壓,單位為V;Q為電荷,單位為C。
12.電功
電流做功等于電路消耗的電能,而電路里消耗的電能又等于使電荷在電路里移動所做的功。計算電功的公式為

13.電功率
在單位時間內電路產生或消耗的電能被稱為電功率,簡稱功率,用P表示,單位為W。


式中,P為電功率(W,1W=1J/s);t為時間(s)。
例3 5A的電流通過4Ω的電阻,經過10s后,計算電流在這段時間內所做的功A和功率P。
解:
A=I 2 Rt=52×4×10=1000(J)
P=I 2 R=52×4=100(W)
例4有一8W、400Ω的線繞電阻,求它的額定電流和最大耐壓值各是多少?
解:

取50V。
14.導體
能良好傳導電流的物體叫做導體。用導體制成的電氣材料叫做導電材料。金屬是常用的導電材料。除了金屬以外,其他如大地、人體、天然水和酸、堿、鹽類及它們的溶液都是導體。
金屬之所以能夠良好地傳導電流,是由其原子結構決定的。金屬原子最外層的電子與原子核結合得比較松散,因此這部分電子很容易脫離自己的原子核與別的原子核去結合,失去電子的原子又有新的電子來結合,這樣一連串的過程就是導電的過程。銀的電阻率最小,導電性能最好,但由于其價格昂貴,只在極少數地方,如開關觸頭等處采用,一般電氣設備中應用最廣泛的是銅和鋁。
還有一些材料雖然能導電,但電阻率較大,人們常常把它作為電阻材料或電熱材料應用于某些電器中,如電爐或電烤箱中的電熱絲等。
15.絕緣體
不能導電或者導電能力極差的物體叫做絕緣體。常見的絕緣體有木頭、石頭、橡皮、玻璃、云母及瓷器等。絕緣體的原子結構與導體不同,其電子和原子核結合得很緊密,而且極難分離,將此類物質接上電源時,流過的電流極小(幾乎接近零)。可以利用它的絕緣作用把電位不同的帶電體隔離開來。
一般來講,對絕緣體材料的要求是具有極高的絕緣電阻和耐電強度、較好的耐熱和防潮性能、較高的機械強度及工藝加工方便等。
空氣是我們大家十分熟悉的,它作為一種自然界的天然絕緣材料而被人們廣泛地加以利用。紙、礦物油、橡膠和陶瓷都是應用非常廣泛的絕緣材料。近年來,由于有機合成工業的興起,各種各樣的絕緣材料不斷問世,為新型電氣設備的制造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絕緣材料在電和熱的長期作用下,特別是在有化學腐蝕的情況下,會逐步老化,降低它原有的電氣和機械性能,有時甚至可能完全喪失絕緣性。所以經常檢查絕緣性能是電氣設備維修中的主要工作之一。絕緣電阻是絕緣材料的主要技術指標。常用兆歐表來測量設備的絕緣電阻。一般低壓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應大于0.5MΩ。對于移動電器和在潮濕地方使用的電器,其絕緣電阻還應再大一點。
16.半導體
所謂半導體,顧名思義,就是它的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如硅、鍺、硒及大多數金屬氧化物和硫化物都是半導體。
半導體的導電能力在不同條件下有很大的差別,如有些半導體(如鈷、錳、鎳等的氧化物)對溫度的反應特別靈敏,當環境溫度增高時,它們的導電能力要增強很多。利用這種特性就做成了各種熱敏電阻。又如有些半導體(如鎘、鉛等的硫化物與硒化物)受到光照時,它們的導電能力變得很強;當無光照時,又變得像絕緣體那樣不導電。利用這種特性就做成了各種光敏電阻。
更重要的是,如果在純凈的半導體中摻入微量的某種雜質后,則導電能力就可增加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倍。例如,在純硅中摻入百萬分之一的硼后,硅的電阻率就從大約2×103Ω·m減小到4×10-3Ω·m左右。利用這種特性就做成了各種不同用途的半導體器件,如半導體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晶體管及晶閘管等。
1.2.2電路的幾種狀態
(1)開路狀態(斷路狀態)
當電路的開關斷開時,稱為開路。其特征是電流為零,電源端的電壓值就是電源兩端的電動勢。檢修線路應在開路狀態下進行。在這種狀態下,電路不工作也不產生熱量。
(2)短路狀態
當電路中有電壓的兩點被電阻為零的導體連接時,稱為短路。其特征是電流很大。根據電流的熱效應,導體所消耗的電能為

若電阻消耗的電能全部轉換成熱能(Q=I2Rt),則會燒壞絕緣元件,損壞設備。為了防止短路,在電路中接熔絲。有時利用短路電流產生的高溫可進行金屬焊接等。
(3)額定工作狀態
對用電設備一般都規定額定電流。額定電流是指電氣設備長時間工作所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用IN表示。實際電路小于IN時稱為輕載;等于IN時稱為滿載,滿載就是額定工作狀態;大于IN時稱為過載,過載是不允許的。有些設備不標出額定電流而標出額定電壓,即UN,標出額定功率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