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地球的內部有幾層?

地球和雞蛋

地球的內部有幾層呢?科學研究發(fā)現,地球的內部構造如同一個煮熟的雞蛋有蛋殼、蛋清和蛋黃三個部分,它分為地殼、地幔(màn)和地核三個圈層。從地面向下,一直到大約33千米的位置都是各種各樣的巖石,它們堅硬無比,科學家們把這一層稱做地殼。從 33千米到大約2900千米的地方,是濃稠的液體狀巖漿,它們被稱做地幔。滾燙的地幔被厚厚的巖層包裹,我們才得以平靜地生活在地球上。在2900千米之下,科學家們認為那里存在著一些固體物質,它們是地球的核心。這個部分的物質富含大量的鐵元素和鎳(niè)元素,因此也被稱做“鐵鎳核心”。然而,這些只是科學家通過現有技術推測出的結論,至于在2900千米以下究竟有些什么,還沒有誰親眼看到過。

“雞蛋殼”上的小孔

最初,人們想采用在地球上鉆孔的方法來了解地球的內部構造。我們的祖先在一千多年前就為取水而在地球上打了無數的“孔”。1970年5月,蘇聯地質學家在北冰洋附近的克拉半島上進行鉆探,鉆孔深達12千米。今天我們的研究已經發(fā)現,地球的赤道半徑約是6378千米。如果把地球比做雞蛋的話,這個12千米的小洞只占地球半徑的五百分之一,連“雞蛋殼”都沒有穿透。

地殼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知道了地球內部不僅僅只有巖層。由巖石組成的地殼只占地球體積的0.5%。剛才我們提到的33千米,是一個平均值。事實上,地殼的厚度在地球上的各個地方是不同的。有的地方地殼比較厚,比如,我國的青藏高原,地殼厚度有60~80千米;有的地方地殼則非常薄,比如,大西洋海盆,地殼厚度只有5~6千米。

地幔

地幔的平均厚度為2800千米。1914年,科學家古登堡根據地震波測量出了地幔物質與地核在2900千米深的地方相會。在所有地幔物質中,350千米深度以上的被我們稱為上地幔,以下直至2900千米的被稱為下地幔。上地幔中存在著一個低速層。低速層之上是相對堅硬的地幔頂部。通常這個部分與地殼合稱為巖石圈。地球的巖石圈組成了地球的最外層構造。而高山和峽谷之所以形成,并且在億萬年的時間中不斷變化,主要是由地球表層,也就是巖石圈的構造運動所產生的。

地核

地核是地球的“鐵鎳核心”,從下地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球中心。根據現有的科學發(fā)現,人們相信,地核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個部分。外地核的厚度在1742千米左右,平均密度為10.5克每立方厘米,呈液態(tài)。過渡層相對較薄,只有515千米,呈現出一種由液態(tài)向固態(tài)過渡的狀態(tài)。內地核的厚度為1216千米。內地核的主要成分是以鐵和鎳為主的重金屬,密度為12.9克每立方厘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政县| 泉州市| 井研县| 遂溪县| 郸城县| 巨野县| 车致| 石台县| 云龙县| 桐梓县| 扬州市| 慈利县| 辉南县| 南昌县| 宜阳县| 华阴市| 涞源县| 乐陵市| 灵川县| 宜城市| 无为县| 东海县| 铜鼓县| 渝中区| 翁牛特旗| 铁岭县| 涿州市| 哈密市| 石渠县| 永寿县| 阿克陶县| 大同市| 腾冲县| 靖安县| 桓仁| 图们市| 平昌县| 化德县| 梁山县| 清水县| 永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