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安全防范:技術與工程實踐
- 張亮編著
- 2075字
- 2018-12-28 14:20:49
前言
安全防范是以維護公共安全為目的而采取的防入侵、防盜竊、防搶劫、防破壞、防爆炸、防火和安全檢查等措施,本質是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近年來,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逐漸向技術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只有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才能更有效地預防、打擊犯罪。安全防范技術作為安全防范的專門技術,是利用相關技術、設備組成系統和/或網絡,以提高探測、延遲、反應能力和增強防護功能的安全防范手段,具有實時性好、可靠性高、保護范圍廣等特點,能顯著提高整體防范能力。
本書作為江蘇警官學院主持的江蘇省公安技術重點建設學科項目研究成果,從宏觀角度全景式介紹現代安全防范技術與工程實踐。這里的“技術”包括兩方面:第一,指安全防范涉及的基礎技術,如傳感器技術、現代通信技術、數據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射頻識別技術、身份識別技術等;第二,指常用的安全防范技術手段,如入侵探測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出入口控制技術、火災探測技術、安全檢查技術(磁性檢測技術、炸藥檢測技術、X射線檢測技術),以及其他防范技術(停車場管理技術、電子巡查技術、電子防竊技術)。
1.本書編寫原則
(1)普及性、實用性。作為學習安全防范技術的綜合性書籍,本書從技術、系統、工程的角度較為全面地介紹現代安全防范相關知識,力求既通俗易懂,又內容豐富。
(2)從宏觀角度編寫。鑒于多數讀者學習安全防范技術的主要目標是科學合理地建設、使用、管理和維護安全防范系統,重點立足于建設與應用。因此,本書對安全防范技術做全景式介紹,為讀者宏觀上理解,并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掌握、運用安全防范系統打下良好基礎。
(3)“廣度優先”原則。為多角度、全方位拓展知識面,加深對現代安全防范技術與工程實踐的了解,每章安排7個簡短精練的閱讀材料,素材選擇有一定的特色。
鑒于安全防范技術涉及面甚廣,要做到內容恰當、組織合理、深入淺出、新穎實用,難度較大。為此,本書采用分層結構:第一層是正文,作為本書的核心,全景式介紹現代安全防范技術與工程實踐,占全書篇幅的80%;第二層是獨立成篇的閱讀材料,作為正文的補充,兼顧知識性、實用性,努力體現“廣度優先”原則,占全書篇幅的20%。這樣,既突出重點,又適應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的需要,可設計相應的教學大綱,選擇學習書中全部或部分內容。
2.章節內容安排
本書共4章,分別介紹安全防范基礎知識,安全防范技術基礎,常用安全防范技術,安全防范工程實踐。
① 安全防范基礎知識:介紹安全防范概念、手段、要素、作用,安全防范系統構成、分類、特點,發展趨勢等;閱讀材料介紹物聯網技術,GPS 全球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國際電信聯盟ITU,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全國安防標委會SAC/TC100,安全技術防范產品分類與代碼。
② 安全防范技術基礎:介紹安全防范涉及的基礎技術,包括傳感器技術、現代通信技術、數據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射頻識別技術、身份識別技術等;閱讀材料介紹微機電系統MEMS,紅外技術及其應用,激光技術及其應用,觸摸屏原理及其應用,等離子體PDP顯示技術,發光二極管LED顯示技術,有機電致發光OLED顯示技術。
③ 常用安全防范技術:介紹常用的安全防范技術,包括入侵探測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出入口控制技術、火災探測技術、安全檢查技術(磁性檢測技術、炸藥檢測技術、X射線檢測技術),以及其他防范技術(停車場管理系統,電子巡查系統,電子防竊系統)等;閱讀材料介紹圖形與圖像,傳統電視制式,視頻壓縮編碼,常用視頻壓縮標準,數字電視DTV,紅外夜視監控系統選擇,家庭安全防范報警系統選擇。
④ 安全防范工程實踐:介紹安全防范工程的招投,安全防范系統設計,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系統使用與管理等;閱讀材料介紹3C認證,電氣安全常識,安全防范系統的效能,如何讀懂電路原理圖,三極管引腳識別與判別,常用電子元器件故障特點、電氣圖形符號。
3.本書使用建議
① 對同學的建議。大學學習方法有別于中學,作為邁向工作崗位前最重要的知識積累和能力培養階段,一定要培養自學的能力,因為學習是終身的事。大學階段主要掌握一些基礎性、原理性的知識,特別是從系統的、宏觀的角度理解所學知識,明白學習什么,如何學習。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努力構建某一學科知識體系的框架,培養系統觀、大局觀,更多的具體內容可以在工作時結合實踐去充實、提高。因此,大學階段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尤為重要。此外,書中獨立成篇的閱讀材料是正文很好補充,值得認真閱讀。
② 對老師的建議。教材與教學不應完全等同。教材注重從概念和定義出發,要求系統、全面;教學要求從問題或實例出發,層層剖析、逐步深入。因此,教學過程中不一定拘泥于教材順序組織內容,教學內容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覆蓋教材,應從“以教為主”逐漸過渡到“教與學相結合”,著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明了教哪些內容?如何教這些內容?這樣教會有什么效果?有些內容應允許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將來結合相關課程或工作實踐進一步加深理解。
本書課件可從華信教育資源網http://www.hxedu.com.cn下載。書中參考了部分資料,謹對這些資料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謝。限于水平,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敬請指正。
編著者
2012年3月于江蘇警官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