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與服務監控技術實踐
- 王淑江主編
- 510字
- 2019-03-01 22:21:28
第1章 系統監控概述
計算機網絡中的監控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本書中的監控,指的是Windows Server系統性能監控和常用網絡服務監控,著重介紹如何使用監控和調整系統性能和應用程序性能。本章簡介系統性能監控的目標和監控的內容。
1.1 監控概述
網絡中的服務器系統部署完成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系統中的數據量和用戶數量不斷增加,系統壓力越來越重,系統運行速度越來越慢,客戶端用戶等待的時間相應越來越長,用戶的不滿程度越來越高,甚至影響網絡的正常運行。客戶端用戶從等待時間長,逐漸演變成長時間的抱怨,甚至到集體罷工的程度。如何監控和解決系統性能問題,成為管理員急需解決的棘手難題。
1.1.1 系統狀態
系統越來越慢,是每個網絡管理員都會遇到的問題。系統為什么慢,造成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慢的問題,如何調整服務器性能,都是管理員關心的問題。
應用系統一般包括服務器、存儲、網絡、數據庫、軟件(操作系統和應用系統),在系統建設時還需要集成商參與,當出現系統慢的問題時,將不同的供應商召集到一起,共同研究慢的問題,得出的結論基本是“設備正常,沒有問題”。
由于網絡中使用不同的產品,針對不同的產品均有各自的性能監控工具,通過性能監控工具的診斷分析報告,才能判斷產生系統瓶頸的真正原因所在。性能監控工具是徹底解決性問題必備的利器。既然性能的瓶頸來自服務器、存儲、網絡、數據庫、軟件等不同的產品,所以監控軟件必須綜合不同資源的性能進行監控。系統緩慢是因為數據量增加后,長時間累積出來的現象,性能監控手段還要包含長期性能增長的趨勢預測分析。
最常見的提高性能的方法就是升級。將現有產品升級到更高性能指標的產品來提升性能、降低運行壓力,不同的廠商將會提供不同的產品升級方法。產品升級后,管理員可能會發現系統性能并沒有根本改變,無論是采購更高性能指標的設備,還是從軟件方面進行系統優化改造,多方面付出努力和投入,但收效仍然不明顯。
1.1.2 監控目標
在進行性能調整前,首先要知道要調整什么,系統的瓶頸到底在什么地方,只有監控工具才能完成此任務。
1. 監控目標
監控目標主要分為四部分:硬件資源(處理器、內存、存儲和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和應用軟件。每一部分都必須同時監控,監控內容包含吞吐量、反應時間和使用率,任何一部分都有可能是造成瓶頸的原因。
2. 日志采集
日志是監控的重要內容,管理員要收集不同目標的性能日志,日志可以用來描述系統工作狀態和即將出現的問題。經過歷史數據的統計,可以判斷哪些是正常運行的平均值和正常值,也可以判斷那些是超過正常值的合理范圍,甚至統計出目前資源設備可以承載的最大極限值,任何的性能隱患都可以提出告警。通過歷史數據的對比分析,看到隨著時間變化的性能發展趨勢,這個發展趨勢是遞增還是持平的?有沒有時間上的規律,如每日、每周、每月、或是每年,依據這些趨勢和規律分析,判斷和預測未來需求。
1.1.3 性能監控工具
要分析造成系統慢的真正瓶頸,首先需要性能監控工具。經由這些工具來診斷分析由應用軟件、數據庫、操作系統、處理器性能、內存性能、I/O存儲和網絡性能等方面可能帶來的瓶頸。
管理員使用性能監控工具時,既可以使用專業的性能監控工具,例如Quest公司的Spotlight系列產品,也可以使用Microsoft公司的Microsoft System Center Operations Manager 2007(SCOM)產品,更方便的是使用Windows Server本身集成的性能監視器,當然也可以使用更加專業的監控系統。本書將分別介紹Spotlight、SCOM以及性能監視器在網絡管理中的應用。
- TIBCO Spotfire:A Comprehensive Primer(Second Edition)
- Java開發技術全程指南
- 工業機器人工程應用虛擬仿真教程:MotoSim EG-VRC
- 永磁同步電動機變頻調速系統及其控制(第2版)
- Ceph: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Scalable Storage Systems
- 可編程序控制器應用實訓(三菱機型)
- Containers in OpenStack
- 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
- 電動汽車驅動與控制技術
- ADuC系列ARM器件應用技術
- 貫通Java Web輕量級應用開發
- 智能+: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
- 從祖先到算法:加速進化的人類文化
- Win 7二十一
- 玩轉機器人:基于Proteus的電路原理仿真(移動視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