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糖、尿糖、糖化血紅蛋白
血糖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體內各組織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大部分來自血糖,所以,血糖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滿足各器官和組織的需要。

血糖的主要來源:

1.米、面、玉米、薯類、砂糖(蔗糖)、水果(果糖)、乳類(乳糖)等,經胃腸道的消化作用轉化成葡萄糖,經腸道吸收進入血液成為血糖。
2.儲存于肝臟中的肝糖原和儲存于肌肉中的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
3.飲食中的蛋白質、脂肪分解氨基酸、乳酸、甘油等通過糖異生作用轉化成葡萄糖。
尿糖
尿糖是指尿中的糖類,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正常人尿糖很少,呈陰性。只有當血糖超過10毫摩爾/升時,糖才能較多地從尿中排出,形成尿糖。所以,血糖的高低決定著尿糖的有無。
血糖在10~11.1毫摩爾/升,尿糖應為±
血糖在11.1~13.9毫摩爾/升,尿糖應為+
血糖在13.9~16.7毫摩爾/升,尿糖應為++
血糖在16.7~19.4毫摩爾/升,尿糖應為+++
血糖高于19.4毫摩爾/升,尿糖應為++++
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是葡萄糖與血液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的產物,紅細胞的生命周期為120天,只有等到紅細胞衰亡,這種結合才會終止。所以,臨床上檢測到的糖化血紅蛋白值客觀反映了患者最近2~3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并不受一時血糖波動的影響,因此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況的評估和并發癥風險的預測有更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