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的三招十八式
- 張鄂勇
- 2054字
- 2018-12-27 20:16:40
1.3 進一步的練習
在第1.2節中,我們運用MindManager創建了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實例。此外,我們也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建立其他類似的思維導圖。為了幫助讀者進一步地認識思維導圖,筆者對第1.2節中的實例再做一些分析。
1.3.1 看看鏈接
在導圖圖例1上,幾個分支的后面都有PDF文件圖標,如果單擊這些圖標,就可以把相應的PDF文件打開,這是因為,這些分支本來就是由這些PDF文件生成的。用專業術語說,這些圖標各自代表一個鏈接,通過這些鏈接可以進入一個目標文件或文件夾,鏈接目標將在計算機上顯示,并且計算機會根據目標文件的類型來打開或運行目標。
同樣的道理,在導圖圖例2和導圖圖例3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通用目標文件或文件夾的鏈接。在MindManager中,對DOC、PPT、XLS、PDF、RAR等通用格式的文件都會自動生成專門的圖標,對文件夾也有專用的圖標,而對其他類型的文件,在導圖中會生成鏈接,但圖標就不是專用的了(如導圖圖例3中EXE文件的鏈接)。只要有鏈接,我們就可以通過單擊來打開或運行鏈接目標文件或文件夾。
思維導圖中的這種鏈接實際上可以有很多復雜的變化,但在這里只做簡單的介紹——即便如此,也可以產生一種很有意義的應用了。通過第1.2節的3個圖例我們已經能夠看到,思維導圖在整理計算機中的現有電子資料時可以有簡便、靈巧的應用。
圖1-11是整理個人電子資料時應用MindManager的樣例。這個樣例是用MindManager的早期版本制作的,放在這里是想說明,即使是MindManager的早期版本,也具有這一功能。
1.3.2 了解假性粘貼
對于有一點計算機操作基礎的人來說,【Ctrl】+【C】和【Ctrl】+【V】是經常會用到的組合快捷鍵。一般來說,這兩種快捷方式代表著“復制”和“粘貼”,但在MindManager中,“復制”和“粘貼”有了全新的含義,筆者把它稱為“假性粘貼”。

圖1-11 整理電子資料的樣例
所謂假性粘貼,不是重復生成復制的目標內容,因為在MindManager的分支上,文件也好,文件夾也好,都不是導圖分支的同類項,所以也就有了一種變通的方式,即把“復制”的目標內容的部分屬性抽取出來,“粘貼”在思維導圖上,就像我們看到的,這些屬性包括文件名稱、地址鏈接及一個相應的圖標。
假性粘貼不是把文件或文件夾真的“粘貼”到導圖上,在導圖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含有標題文字、圖標標記和鏈接的分支。而且,這種分支可以一次性地批量生成,這些分支就構成了我們需要的文件系統的導圖。用這種特性來幫助我們整理電子文檔資料,既不會破壞原有文件和文件夾的結構,又不會占用太多額外的硬盤空間,而最吸引人的是,這種方式方便、快捷,讓人一目了然。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假性粘貼是很有趣也很有意義的,下面我們以導圖圖例1為例進一步說明。如圖1-12所示,這幅導圖看上去和圖1-5幾乎沒什么區別,但實際上區別還是有的:圖1-12是把6個文件利用假性粘貼做到導圖上的狀況,6個分支全部處于被選中的狀態,也就是說,這里的6個分支的外框和圖1-5中6個分支的外框是不一樣的。
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在MindManager中按下快捷鍵【Ctrl】+【X】——注意,是【Ctrl】+【X】而不是【Ctrl】+【C】——也就是進行所謂的“剪切”操作,那么剛才的6個被選中的分支將在MindManager中“消失”。這個我們先不用去管。打開一個文本處理程序(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使用Windows自帶的“記事本”程序),用快捷鍵【Ctrl】+【V】進行粘貼操作,看一看是什么效果。你應該能猜到,就像圖1-13一樣。

圖1-12 6個分支全部處于選中狀態的導圖圖例1

圖1-13 從MindManager的分支 到“記事本”的文件目錄
這又是一種假性粘貼,不是嗎?如果沒有MindManager的幫助,就沒辦法完成從文件管理器到“記事本”上出現的這種效果。
在這里我們還可以深入一步,把這個“記事本”文件的內容用快捷鍵【Ctrl】+【A】全部選中,然后用快捷鍵【Ctrl】+【C】復制一下,再回到MindManager中,用快捷鍵【Ctrl】+【V】將它們粘貼到導圖上。比較一下這幅導圖與圖1-12的區別:如圖1-14所示,6個分支仍然存在,但是原來的圖標沒有了,當然,鏈接也沒有了。

圖1-14 沒有圖標和鏈接的導圖圖例1
不要小看這幾步練習,這種假性鏈接可以使我們有更多的可能利用好MindManager的功能,這一點留到以后再說。在這里,筆者只是介紹MindManager的幾種假性鏈接方式,好讓大家都對MindManager另眼相看,也幫助大家提高對思維導圖的興趣。
1.3.3 替換也很方便
如圖1-14所示的導圖有一點小問題——在大多數場合下,每個分支后面的“.pdf”后綴不需要顯示出來。按照托尼·巴贊的觀點,思維導圖的分支如果用語言表達的話,要力求精簡,以使圖面整潔而且一目了然。
與Word一樣,MindManager也有搜索和替換功能,這里要用到的就是替換功能。
在介紹MindManager的菜單和命令之前,我們還是先使用快捷鍵進行操作。MindManager的替換快捷鍵也很簡單,就是【Ctrl】+【H】。
用快捷鍵【Ctrl】+【H】調出查找和替換對話框,如圖1-15所示。在“Find what”(查找)設置框中輸入“.pdf”,在“Replace with”(替換為)設置框中不填寫任何內容,含義是去掉導圖中的“.pdf”。然后,單擊“Replace All”(全部替換)按鈕,大功告成,如圖1-16所示。

圖1-15 查找和替換對話框

圖1-16 去掉“.pdf”后的導圖圖例1
到這里,我們的練習暫時告一段落。雖然這些練習很簡單,但讀者最好能反復練習幾次,因為這些練習本身就有很高的應用價值。不過現在,我們還要通過這些練習來解讀思維導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