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要有優質睡眠
女性懷孕以后,為了給胎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一定要保證充足的優質睡眠。每晚睡眠時間至少應保持在8~9個小時,午間最好也保證1~2個小時的睡眠,但時間不宜過長。妊娠初期,準媽媽的身體變化不大,此時胎寶寶剛剛侵入子宮內膜,外力直接壓迫都不會很重,不必過分強調準媽媽的睡眠姿勢,可隨意選擇舒適的睡眠體位,側臥位、仰臥位均可。
但應注意的是,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早睡早起,不熬夜,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另外,還要改變以往不良的睡眠姿勢,如趴著睡覺或摟抱某件東西睡覺。因為趴著睡覺或摟抱東西睡覺可造成腹部受壓,會導致胎寶寶畸形,更嚴重的會導致流產。
一般說來,懷孕的第一個月很難察覺,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在計劃懷孕前就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以免影響到胎寶寶的生長發育。
準媽媽應細心呵護乳房
許多懷孕早期的準媽媽,乳房會出現刺痛、膨脹和瘙癢感,這也是懷孕早期的正常生理現象。從懷孕后幾個星期開始,準媽媽就會覺得乳房腫脹,甚至有些疼痛,偶爾擠乳頭還會有黏稠淡黃的初乳產生。并且,隨著乳腺的肥大,乳房會長出類似腫塊的東西。這些都是做母親的必然經歷。自受精卵著床的那一剎那,伴隨著體內荷爾蒙的改變,乳房也會做出相應反應,為以后的哺乳做好準備。那么怎樣緩解這些不適呢?
(1)可以采用熱敷、按摩等方式來緩解乳房的不適感。
(2)每天用手輕柔地按摩乳房,促進乳腺發育。
(3)經常清洗乳頭。
準媽媽洗澡水溫要適宜
浸泡熱水浴會給懷孕3個月以內的孕婦帶來危害,這種危害會直接影響胎兒的發育,嚴重的會造成畸形兒、低體重兒或低能兒。
近幾年的實驗證明,若在43℃或超過43℃的熱水中浸泡15分鐘以上,可使體溫上升超過38℃。這種高熱環境可影響胚胎的發育。由于此類實驗不能用于人,國內有關專家把懷孕第8天的小白鼠胸、腹部均浸泡在43~43.5℃水浴箱中9分鐘,隔6小時再重復一次。結果發現15%的胎鼠發生中樞神經系統畸形,95.4%發生骨骼畸形,死胎及吸收胎(相當于人類流產)率也增加。這說明胚胎組織受到高溫作用后容易因受損而死亡,或者是組織發育停止,造成畸形。
那么,為什么在同樣熱水浴的條件下,有的孕婦受影響生出一個畸形兒,有的孕婦則不受影響呢?這是因為每個人對有害因子的敏感性不完全一樣,有的人比較耐熱,體溫不容易上升;而有的人在外界溫度還不是很高時,體溫已很快上升。另外,雖然是同樣的水溫,但洗澡時間長短不一,懷孕時間也不盡相同,所以受影響的程度也會有差別。
有鑒于此,孕婦在早孕期,應使用溫度適宜的水洗澡,水溫不宜過高,尤其不要洗盆浴,洗澡時間也不宜太長。此外,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或高溫作業,避免感冒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發生。一旦發熱,最好用物理方法降溫,如用酒精、冰水擦身。非用藥不可時,應選用不影響胎兒發育的藥物。
準媽媽禁做下腹部X線照射
早孕階段,尤其是最初15~56天,胚胎器官正在高度分化、形成中,接受X線后極易發生畸形。
因此,懷孕頭2個月絕對禁止X線照射,頭3個月也要盡力避免,以免胎兒發生小頭、癡呆、腦水腫、小眼等缺陷。孕婦常規的肺部透視也要推遲到妊娠4個月后,盡量不做X線骨盆測量,出于產科需要時,也要在妊娠36周以后。
準媽媽要遠離小動物
動物身上有一種弓形蟲原蟲寄生,可通過動物的身體和排泄物傳染給準媽媽。若在孕期感染弓形蟲,就會通過胎盤感染給胎兒。如果感染發生在孕早期,就可能導致流產、胎兒發育異常;若感染發生在孕晚期,則會嚴重阻礙胎兒大腦的發育,造成胎兒腦積水或畸形。尤其是懷孕后才開始飼養小動物的準媽媽,身體抵抗力低,最易受到感染。為了優生,準媽媽一定不要和小動物接觸,也不要到飼養動物的人的家里做客或到動物園去游玩,以免被感染。
準媽媽外出交通工具的選擇
孕婦外出一定要謹慎,要學會時時刻刻保護自己,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避免顛簸、摔倒或碰撞。外出時,最好有人陪伴。
(1)乘公共汽車 外出路途較短時,以步行為宜,盡量不乘公共汽車。路遠需要乘車時,不要選擇在上下班高峰時間出行,避免擁擠。上車后要主動告訴售票員自己懷孕了,力爭能坐下,以免車子突然轉彎或急剎車時撞到腹部,同時也可避免站著時車子的震動直接傳到腹部。遠程旅行應盡量避免,實在要去的,若腔過度充血。不要在太顛簸的路上長時間行駛,過于震動易引起會陰損傷。
(2)騎自行車 最好不要騎自行車,因為騎自行車腿部的動作太大,易引起流產。萬不得已要騎自行車,也要調整車座坡度,使車座后邊略高一些,同時坐墊要柔軟。最好騎女式自行車。騎車時速度不宜太快,時間不要過長,以防下肢疲勞造成盆。
(3)自己駕車 車內禁止吸煙。盡可能避開交通堵塞。安裝防曬窗簾以緩和陽光照射。孕婦很容易水腫,可以在腳下鋪一塊踏墊,以便腳脹時能將鞋脫掉放在上面,車上最好準備一雙軟拖鞋。
孕婦應和其他人一樣系好安全帶。很多孕婦擔心系安全帶會使子宮受壓,但目前還沒有研究表明正確使用安全帶會對胎兒造成不利影響。相反,有關專家認為,系安全帶要比不系好。為此,醫學專家還推薦了一種正確系安全帶的方法:首先,調整座椅位置,在腳可以輕松觸到踏板的同時,使腹部和方向盤之間保持盡可能大的距離。其次,現在汽車里面用的都是三點式安全帶,腰帶(也就是底下的那條帶子)必須放在骨盆以下位置,應該壓住大腿;上面的那條帶子(也就是肩帶)應該放在胸部靠上的部位,不要壓住腹部,這樣不會造成對肚子里寶寶的壓迫。
(4)火車 孕婦坐火車也要有所選擇。因火車較平穩,汽車比較顛簸,飛機起飛與降落時均使人感到不舒服,故以坐火車臥鋪為宜。
(5)飛機 孕婦在孕早期和孕晚期都不宜乘坐飛機,孕中期(13~28周)坐飛機相對比較安全。如果孕媽媽選擇坐飛機出行,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選擇靠近走道或者逃生出口的座位。這樣方便去洗手間,還可以稍微走動一下,以保持血液循環流暢。②可以預定適合自己口味的餐點,或自己準備一些食物,以免飛機上的食物不合胃口。③把孕期體檢報告攜帶好,出現身體問題時,便于醫生第一時間了解情況。④穿寬松的衣服、平底鞋。多帶幾件衣物以防氣溫變化。⑤安全帶要系在腰部以下,不要系在腹部,以防傷及胎兒。最好要一個靠枕放在背后,以免背部因承受太大壓力而拉傷。
準媽媽怎樣保養皮膚
妊娠期間因為激素的關系,皮膚容易失去光澤,有的孕婦皮膚類型會有所改變。所以,妊娠期要特別注意保養皮膚。
(1)勤洗臉。早晚兩次,洗干凈后抹上護膚品,但要注意選擇天然、安全的產品。夏天容易出汗,要增加洗臉次數。勤洗臉不光是為了去掉油垢,也可使心情愉快。
(2)避免強烈陽光的直射。外出時要戴帽子,可適當在臉上擦些防曬霜,以保護皮膚。
(3)每天進行臉部按摩。這樣既可加快血液循環,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又能預防皮膚病,保持皮膚細嫩,使皮膚的機能在產后早日恢復。
準媽媽勤刷牙對胎兒有益
孕期和生產期是女性身體生理變化最明顯的時期。有些女性懷孕以后,妊娠反應尚小,就是牙齦常出血,甚至偶有一覺醒來枕頭上血跡斑斑,但自己毫無痛覺的情況發生。如果張嘴對鏡看看,沒準嚇一跳。全口牙齦水腫,齒間的牙齦乳頭部位還可能有紫紅色、蘑菇樣的增生物。只要輕輕一碰,脆軟的牙齦就會破裂出血,出血量較多,且難以止住,這稱為妊娠期牙齦炎,多見于妊娠早期。準媽媽如果有口腔炎癥,即使只是牙齦炎也要及早治療,因為引發牙齦炎的細菌有可能進入血液,通過胎盤,感染胎兒而引起早產。
妊娠期牙齦炎將隨妊娠的進展而日益加重,但產后會逐漸自行消退。要注意勤刷牙,每次進食后都要用軟毛牙刷刷牙,刷時注意順牙縫刷,盡量不碰傷牙齦,不讓食物碎屑殘留。因為食物殘渣會發酵產酸,有利于細菌生長,從而破壞牙齦上皮,加劇牙齦炎。應挑選質軟、易咀嚼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以減輕牙齦負擔,避免損傷。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或口服維生素C片劑,以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孕婦一定要注意口腔保健,避免造成口腔組織內感染。
在嚴重牙齦炎患者中,心臟病患者的比例高于一般人。這是因為,溫暖和濕潤的口腔是培養細菌的溫床。如果這些細菌經過牙齦上的傷口進入血液,到達心臟,就很容易引起心臟病。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者從這一發病機制出發,對早產兒與口腔疾病的關系進行了調查。他們在一些早產兒體內發現了與其母親口腔細菌相對應的抗體,初步證實孕婦口腔的病菌與一些早產有關。在工業化國家里,死嬰中有2/3是早產造成的。而早產兒中有18%可能與母親的口腔疾病有關。所以,孕婦早晚和三餐之后用軟毛牙刷勤刷牙,保持孕期口腔衛生是安胎的重要措施之一。
準媽媽不要接觸洗滌劑
日本學者曾經對受精卵發育障礙與環境因素的影響進行過動物試驗:用濃度為2%的酒精硫酸(AS)或直鏈烷基磺酸鹽(LAS)涂抹在已孕的小白鼠背部,每日2次,連涂3天,在妊娠第3天取出受精卵檢查,發現多數受精卵在輸卵管內已極度變形或死亡。而未涂過AS或LAS劑的孕鼠,其受精卵已全部進入子宮且發育正常。
由此揭示,AS或LAS之類的化學物質可通過哺乳動物的皮膚吸收到達輸卵管。當孕婦體內此類成分達到一定濃度時,可使剛剛受精的卵細胞變形,最后導致受精卵死亡。
據有關部門測定,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洗滌劑之類的物質中含AS或LAS的濃度為20%左右,是用于小白鼠實驗的2%濃度的10倍。因此,人們必須對引起不孕的兇手——洗滌劑之類的化學物質有足夠的認識。
從計劃懷孕開始,女性就不要再接觸洗滌劑了。衣服最好用洗衣機洗,晾曬衣物時最好戴上橡皮手套。至于吃完飯后的盤碗洗刷,最好全權交給他人。
值得注意的是,對夫妻雙方都查不出明顯不孕癥病因的患者,女方應在月經周期的后半期盡量少用或不用此類物質,以免受精卵遭破壞引起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