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件集成策略:如何有效率地提升質量
- 董越
- 818字
- 2018-12-27 16:46:39
5.確定第一個改進方案
英英帶著幾套方案來找老劉和曉川討論。方案一是,曉川收到提交后,先在其任務分支上進行構建,沒有問題了,再把改動合并到集成分支。老劉提醒,這樣曉川要額外費很多時間在任務分支的構建上,因此總的集成時間可能反而會延長。英英問,那能不能讓別人代替曉川進行這樣的檢查。老劉說,可以考慮,先往下看看其他的方案。
方案二是,在提交前,由曉川檢查,程序員是否進行了構建并且通過了構建。曉川說,在技術上,這很難查。無法保證程序員向曉川出示的構建結果,就是其任務分支末端的代碼編譯出來的。事實上,之所以程序員提交了會構建失敗的代碼,多半是在構建成功后,又改了些內容,以為肯定沒問題了,所以沒有重新構建就提交了。
方案三是,由程序員所在開發組的領導提交。也就是說,程序員先給領導發信,領導核實后,再給曉川轉發。沒等曉川說他覺得讓領導們給他寫信不太合適,英英自己就把這個方案否決了,因為既然方案之二曉川很難查,那方案之三領導也很難查。
方案四是,程序員在申請提交的信里寫上“已通過構建”五個字,否則曉川不集成這個提交,打回去重新提交。老劉問,如果程序員說是構建通過了,其實構建沒通過,那怎么辦?英英說,如果曉川事后分析出這樣的事情,她就負責通報批評。
接下來,在項目例會上,英英跟各個小組的領導們重點介紹了第四個方案,大家覺得盡管這個方案不完美,但是相對來說是比較好的,于是討論通過了這個方案。
會后,英英寫了封信給項目全體成員,詳細說明了情況,并強調了如果出現了言行不一的情況,要通報批評。信的落款是英英和曉川。
執行的情況是這樣的。在下一輪集成里,有兩三成的提交沒有標明“已通過構建”。曉川逐個給相應的程序員打電話,讓他們在保證構建通過后,重新寫提交申請。經這么一折騰,星期一晚上到11點才完成了所有提交的合并。那些不得不重新寫提交申請的程序員,成了加班到最后的程序員。曉川也有點累。不過這是值得的。因為在周四中午,而不是周末加班,這一版基線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