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情緒犃犅犆——質疑并檢討你的信念

  • 明白點心理學
  • 朱惟堂編著
  • 2211字
  • 2015-12-29 13:07:01

秀才趕考

古時候,兩個秀才相約一同去赴京趕考。快要到京城的時候,突然在路上看到了一支剛剛出殯的隊伍,特別是有一口黑乎乎的棺材。

其中一個秀才心里涼了半截,他慘淡地想,自己真是倒霉啊,怎么會遇上這么觸霉頭的事情呢。結果考試的時候,老想著那個“黑乎乎”的陰影,發揮也很不正常,理所當然地名落孫山。

而另外一個秀才,也看到了那個“黑乎乎”的東西,首先也在心里“咯噔”一下,被嚇了一大跳,但轉念一想,棺材是“官”和“財”的諧音,看來這是預示著自己要升官發財的好兆頭,于是信心百倍地走進考場,考試的時候更是文思如涌,最后果然是一舉高中了狀元。

回到家鄉之后,兩個秀才都對家人說,那“棺材”真的是蠻靈驗的!

關鍵時刻,你想到了什么

情緒ABC是由心理學家埃里斯提出的著名理論,指在事情發生過后(起因A)到最終時(結果C),不同的人持不同的態度(情緒B)將得到不同的結果(C)。當然我們每個人都希望事情能夠朝著最好的方向發展,那么通過這個理論你應該明白,自己一定要有個積極的態度或者說是情緒。就像埃里斯所認為的那樣,人的情緒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和對生活情境的評價,所謂“你的看法決定了你的情緒,你的情緒決定了你的命運!”,因此一旦到了決定成敗的關鍵時刻,你更應該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人們對于事物的看法,并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然而卻有積極與消極之分,而且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看法承擔最終的結果。那些消極思維者,對事物永遠都會找到消極的解釋,并且總能為自己找到抱怨的借口,最終得到消極的結果。接下來,消極的結果又會逆向強化他消極的情緒,從而使他成為更加消極的思維者。典型的消極思維如美國法學家墨菲著名的“墨菲定律”:任何事情都不會像它看上去那么容易;辦任何事情所要花的時間總比你想象的都長;問題往往出在你認為最不會出問題的地方。墨菲認為任何事情,只要能往壞的方向發展,就一定往那個方向發展。這就像考試,那些你沒有復習到、心底最害怕出問題的章節往往最容易出問題。

其實,并非事事如墨菲所言,秀才的故事以及艾利斯理論告訴我們,真正決定事物結果的根源并非該事物的本身,而是我們自己對該事物的信念、評價與解釋,即一切的根源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有權對該事物做出不同評價的我們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我們或許不能改變事情的方向,卻能夠改變自己的心態。積極思維者對事物永遠都能找到積極的解釋,然后尋求積極的解決辦法,最終得到積極的結果。接下來,積極的結果又會正向強化他積極的情緒,從而又使他成為更加積極的思維者。

情緒ABC理論的創始者埃利斯認為,正是由于我們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們產生情緒困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總是有許多的不合理信念,有人認為她應該得到生活當中所有對自己重要的人的喜愛與贊許;有人認為如果事態不按自己的意愿發展,就會變得很糟糕;有人認為已經定下的事情是不能夠再改變的;有人認為要有比自己強大的人做后盾才能夠給自己信心;有人認為但凡遇到的問題,都應該有一個完美正確的答案,如果找不出來就無法容忍;有人認為有價值的人應該是在各個方面都比別人強的……根據情緒ABC理論,我們分析日常生活的具體情況時,不難發現人的不合理觀念具有三個鮮明特征。

首先是“絕對化要求”,是指人們常常以自我的意愿為中心,判斷某事物必定發生或不發生,他們總是將“希望”、“想要”等絕對化為“必須”、“應該”或“一定要”等。其次是“過分概括化”,是指以偏概全形式的不合理思維表現方式,也就是說經常把“有時”、“某些”過分概括化為“總是”、“所有”等。第三就是“糟糕至極”,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就會變得不可挽回,可怕之極。

合理情緒療法是20世紀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國創立的,它是認知療法的一種,由于采用了行為治療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稱之為認知行為療法。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主要是ABC理論,這一理論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對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

埃利斯對人的本性的看法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無理性的、不合理的。當人們按照理性去思維、去行動時,他們就會很愉快、富有競爭精神及行動有成效。

2.情緒是伴隨人們的思維而產生的,情緒上或心理上的困擾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邏輯的思維造成的。

3.人具有一種生物學和社會學的傾向性,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維和無理性的不合理思維,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維與信念。

4.人是有語言的動物,思維借助于語言進行,不斷地用內化語言重復某種不合理的信念,這將導致無法排解的情緒困擾。

為此,艾利斯宣稱,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這就成了ABC理論的基本觀點。合理情緒療法認為人的情緒受信念支配,有其科學性。這一理論受到了實踐的檢驗,在臨床應用上取得了科學的驗證。合理情緒療法很主動,很直接地干預當事者的不合理信念,用挑戰、質疑等方法改變不合理的信念,抓住了心理治療的關鍵。合理情緒療法所采用的方法十分多樣,有角色扮演、幽默、操作式制約、行為訓練、建議、家庭作業、支持等方法,容易使當事者接受治療,并容易矯正心理問題。

自助守則

合理的信念會引起人們對事物適當、適度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而不合理的信念則相反,往往會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當人們堅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長期處于不良的情緒狀態之中時,最終將導致情緒障礙的產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安丘市| 论坛| 屯门区| 西安市| 金昌市| 双桥区| 淳安县| 包头市| 页游| 富裕县| 西华县| 乌鲁木齐县| 隆子县| 平潭县| 康马县| 类乌齐县| 于都县| 自治县| 四平市| 吴川市| 崇信县| 弥渡县| 霍城县| 扎兰屯市| 遂宁市| 徐闻县| 菏泽市| 汝阳县| 高平市| 赞皇县| 漾濞| 平安县| 德庆县| 临汾市| 青铜峡市| 远安县| 容城县| 普定县| 金乡县|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