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快樂是教出來的
  • 安龍編著
  • 4095字
  • 2018-12-27 10:49:01

1.4 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全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早已衣食無憂的孩子們為何還是感到“疲憊不堪”。很多中小學生都在埋怨老師和家長管得太嚴,個別的學生動輒離家出走,甚至有自殺的慘案發生。

據報道,某市一位10歲的小學生晨晨,一天晚上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兩千字的作文,累的在課桌上睡著好幾次,都不敢上床睡覺。為了幫助女兒完成作業,家長甘愿成為“槍手”,挑燈夜戰。“現在的孩子可累慘了!家庭作業寫兩千字作文,還得打印出來!”這位家長抱怨說,孩子下午五點放學,然后開始補課兩個小時,晚上七點左右被家長接回來,吃過晚飯八點多,哪里還有時間寫兩千字論文?

像這樣的情況,在全國各地都是屢見不鮮了。生活在大中型城市里的孩子,學業壓力非常大。他們除了完成學校必備的課程之外,還要參加各種補習班:繪畫、舞蹈、英語、奧數等。沈陽一位小學生的家長張先生說,現在孩子的課外時間基本上都得按家長安排,孩子主動要求報班學習的很少,大多是家長逼著孩子去學。有的家長給小孩既報奧數班,又報英語班,平時再學學繪畫、游泳什么的,根本沒有給孩子游戲的時間。

我國共有未成年人3 億多,近些年來專家估計,我國至少有3000 萬到5000萬的孩子存在行為或心理問題。心理專家們認為,當前“問題兒童”之所以增加迅猛,其外部的主導因素不能忽視。這主要包括:家庭親子教育方式不當、學校過分強調應試教育、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等三大主要因素。

兒童心理出現問題后,其主要表現的心理和行為異常為,抑郁、焦慮、緊張、恐懼等心理情緒問題,甚至出現程度不同的神經癥狀,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離家出走、迷戀網吧、結交不良朋友,甚至自殺、暴力犯罪等。

◆ 兒童心理健康影響因素

1.兒童心理健康發展規律與父母期望和教育方式之間的矛盾

現代城市家長在親子教育方面,對孩子的自由活動干預太多,過分地強調智力培養,忽視了對兒童的情商教育;對兒童管得太嚴,容易限制孩子自由發展,甚至可能造成逆反心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教育觀念在中國社會里根深蒂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在兒女身上寄托著幾代人的希望。加之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特殊國情,絕大多數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全部希望都壓在了一個孩子的身上。因此,孩子從小就像一只身負重托的蝸牛,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上艱難地爬行。很多家長對孩子進行培養教育時,并不征求孩子的意見,也沒有真正了解孩子的興趣和愛好。當孩子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他們要么大失所望,撒手不管,要么遷怒于孩子,大打出手。

前不久震驚全國的“徐力殺母事件”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在我們的身邊這樣的事情天天照樣進行著:可憐的父母們,正在為塑造他們自己心目中的音樂家、舞蹈家、畫家、書法家、外交家、國際象棋大師……而忙碌著。他們哪里知道在孩子心里深處早已播下了厭倦的種子!如此一廂情愿的家庭教育,怎能不給兒童幼小的心靈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因此家長學習了解一些心理與教育科學知識,能夠依據一定的理論指導自己的家教行為,并創造性地運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子女。既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又能把握住自己孩子的過高期望值,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互為補充,相輔相成,促使孩子健康成長,這是塑造小學生健康心里的非常重要的一面。

2.兒童學業適應性發展與學校教育之間存在差異

首先,目前中小學教育過分強調學習成績,以學分高低來評判一個學生是否優秀。為了提高升學率,學校采用題海戰術培養學生解題的能力。這種做法重視學生智力的開發,忽視情商的培養。

其次,對于剛入校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對教師和同學的陌生感、課程壓力、作業負擔和正規學校教育的組織紀律約束等,構成了新入學兒童心理適應的嚴峻挑戰。在學前期身心的發展的基礎上,小學教育開始向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兒童所達到的已有心理水平又不能完全適合這些新的要求。這樣一來,就使小學教育向兒童提出的新要求和兒童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間產生矛盾。教師必須注意到這些新矛盾的產生,在教育過程中新矛盾的不斷產生和解決將不斷推動小學生心理的向前發展。

3.兒童個性發展與外部社會環境的關系

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大腦機能尚未發育成熟,人格特征還處于初步的形成過程中,整個心理發展也還處在幼稚和不穩定時期。因此,小學生特別容易受到外界有害刺激的傷害和影響。兒童過度迷戀看電視、上網玩游戲、觀看VCD,可導致學習成績明顯下降,曠課、逃學,甚至出現明顯的個性缺陷,如暴躁、嫉妒、任性和狹隘等。央視曾有一個《保護兒童權益公約》:描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在一陣車鳴聲、傳呼聲、麻將聲、成人吵鬧聲中,一直不停地在傾訴著什么,但他發出來的微弱聲音,早已被成人社會的“噪聲”淹沒了,最后當一切噪聲停止,才聽清孩子說了一句:“你們為什么都不聽我說呢?”這則廣告將兒童的生活現狀表現得淋漓盡致,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表現得比較孤獨、寂寞,就是因為生活在這個成人主宰的世界里沒有人能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行為。

孩子在學校里受到的是單純的理想化的教育,一旦他們進入社會,才發現這個社會并非書本里講的那樣美好,他們就產生了困惑,甚至痛苦的思索。當然這個社會化的過程也是一個人格再塑的過程。如果引導不當,會造成兒童個性(人格)發展的嚴重扭曲或缺陷。現在的小學生是跨世紀的接班人,他們將隨著時代潮流,進入成人社會。

◆ 建議和措施

面對錯綜復雜的各界形勢,家長要想方設法讓孩子的心靈得到健康的發展。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培養孩子對挫折的耐受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是會碰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因此,父母要設法幫助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和心態去對待困難和挫折。首先要摒棄碰到挫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的錯誤思想。人們雖然常常將“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掛在嘴邊,實際上卻仍以成敗論英雄,尤其是在學習成績上。假如考試成績好,不但有父母給予的各種獎勵,還有教師給予的表揚和青睞。一旦考試成績不好,不但要挨父母的白眼,還要接受教師毫不留情的批評。這就讓孩子建立起這樣的概念,只有成功才能受到別人的認可,一旦失敗就意味著不可救藥。進而發展成對于失敗的過度懼怕,經常導致考試焦慮,甚至懼怕考試。不但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是如此,即使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也同樣深受其苦。曾經有一個學習成績一向很好的小學生向心理熱線訴說自己的苦惱。

他說別看自己因為成績好而受到教師、父母的寵愛,就以為他過得很開心,其實,他過得也很辛勞,因為在父母和教師的眼里,自己已經是成功的代名詞了,失敗是不可能發生在他身上的。為此,他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來維護自己的形象;如不然,一旦稍有差錯,責備就接踵而來。小小年紀就背負著如此沉重的心理包袱,時間一長心理上出現毛病就不足為奇了。對待挫折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能夠對挫折進行正確的歸因。有的孩子對于挫折的歸因總是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久而久之,很輕易養成推卸責任、怨天尤人的不良習慣。

2.學會控制情緒

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小學生之間發生人際關系的沖突,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當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尤其是那些好沖動的孩子。因此,家長在生活中要及時抓住機會,教會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控制情緒的方法和策略。比如,當自己要沖動的時候,首先選擇不說話,或者離開事發現場,等等。在感覺到壓力太大的時候,可以通過寫日記、談心的方法來舒緩壓力;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可以聽聽音樂,散散步。小學生把握了一些具體的情緒調控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心理問題發生的可能性。

3.學會人際交往

作為社會生活的一個成員,總需要得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所以人際交往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人際交往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讓小學生學會如何與他人交往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應該讓小學生熟悉人際交往過程中彼此的權利和責任,要平等對待對方,要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他人。其次,要樂于與他人交往,能夠與同伴合作,能夠與教師和家長溝通、交換意見。同時,在人際交往中不能只考慮自己的需要,還要關心他人的需要,懂得體諒他人。再次,要讓小學生有正確的溝通技巧和有效的交往態度,能夠寬以待人,真誠地贊美他人,也能夠接受善意的批評。最后,要讓小學生在人際交往中保持人格的獨立和完整。

4.認識、接納自己

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是建立在客觀正確地熟悉自我的基礎上的。對于一個不能正確熟悉自我的人來說,很難做到接納自我的。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任何人自身都存在著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缺點,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也是人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我素質的內在需要。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并不意味著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視而不見,任其發展,而是在承認自己存在不足和缺點的前提下,采取積極的行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點。不能接納自我的人容易變得自暴自棄,有的會因為產生自卑感而走上歧途。

要讓小學生能夠接納自己,一方面是自身要具備自我反思評價的能力。與他人的比較的目的不是給自己貼上一個像“我是差生”“我是一個不受大家喜歡的人”之類的標簽。而是要通過比較,熟悉到自己在群體中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尋找以后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家長要正確評價孩子。有的家長在評價孩子時唯成績論,一好遮百丑。至于其他方面的優點、缺點則被完全忽略。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拿四周諸多人優點的集大成來進行說教,比如說“誰的學習比你好,誰的書法比你好”等。孩子聽到這些話后,可能覺得自己簡直一無是處,反正努力也沒有用,索性放棄算了。而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學習好的那個同學可能體育不如你的孩子,書法好的那個同學可能學習不如你的孩子。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作為家長,不只是給孩子挑刺,而是給孩子一個熟悉自己的角度,通過這個角度既能夠看到閃光點也能夠看到不足之處,對于任何方面都不存在盲區,正確認識自我才能正確評價自我,衡量自我,發展自我。

要從根本上提高下一代的綜合心理素質,塑造他們健康的人格,就必須凈化、優化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給他們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成長條件,當然也需要家長們的正確引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会宁县| 图片| 高阳县| 昌邑市| 封开县| 蒙阴县| 拉萨市| 岐山县| 福安市| 海兴县| 称多县| 北宁市| 霍州市| 杭州市| 汨罗市| 永安市| 耒阳市| 红安县| 阿拉善盟| 江华| 理塘县| 汤原县| 忻州市| 新乡县| 兴义市| 内丘县| 平阴县| 延长县| 尼玛县| 茂名市| 澎湖县| 上虞市| 临泽县| 广河县| 汉川市| 浦江县| 潞西市| 万年县| 巢湖市|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