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平面機構自由度
2.3.1 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公式
如前所述,任一作平面運動的自由構件存在3個自由度。當兩個構件組成運動副之后,它們之間的相對運動受到約束,相應的自由度數目減少。不同類型的運動副引入的約束數目不同;每個低副使構件失去兩個自由度,即增加了兩個約束;每個高副使構件失去一個自由度,即增加了一個約束。每一個平面構件的約束數目與自由度數目之和恒等于3。
如果一個平面機構有n個活動構件 (機架除外),在未用運動副連接之前,這些活動構件的自由度總數為3n。當用運動副將構件連接起來組成機構后,機構中各構件具有的自由度數目則隨之減少。PL表示機構中低副的數目,PH 表示高副的數目,則機構中全部運動副所引入的約束總數為2PL+PH。因此,整個機構的自由度F為

式 (2-1)便是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公式。由公式可知,平面機構自由度F不但與活動構件的數目有關,而且與運動副的類型 (低副或高副)和數目有關。
2.3.2 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
機構自由度是指機構可能實現獨立運動的數目。顯然,機構要想運動,它的自由度必須大于0。由于每個原動件通常只具有一個自由度 (如電動機轉子具有一個獨立轉動,內燃機活塞具有一個獨立移動),因此,只有當機構的自由度F等于該機構中的原動件數量W時,機構才不會隨意亂動。換句話說,機構中各構件間具有確定相對運動的條件為

由于機構原動件的運動是由外界給定的,屬已知條件,所以只需求出該機構的自由度,就可判斷機構中各構件間的相對運動是否確定。
【例2-3】 試計算圖2-10所示機構的自由度。

圖2-10 鉸鏈五桿機構
解 在圖2-10所示的機構中,共有4個活動構件1、2、3、4,即n=4;A、B、C、D、E處各組成1個轉動副,整個機構中無移動副,故低副總數目PL=5;整個機構中也沒有高副,故PH=0。由式 (2-1)可得該機構的自由度F為
F=3n-2PL-PH=3×4-2×5-0=2
即該機構的自由度為2,說明該機構需要2個原動件,各構件間的相對運動才能確定。
若機構的自由度等于0時,說明機構中活動構件的自由度總數與運動副引入的約束總數相等,自由度全部被取消,各構件之間不可能存在任何相對運動,這種構件的組合稱為靜定的剛性結構。
例如,在圖2-11(a)中,4個活動構件用6個轉動副相連,其自由度為F=3n-2PL-PH=3×4-2×6=0,顯然,它是一個靜定的剛性結構。圖2-11(b)所示的三角架,其自由度為F=3n-2PL-PH=3×2-2×3=0,它也是一個靜定的剛性結構。而圖2-11(c)所示的構件組合,其自由度為F=3n-2PL-PH=3×3-2×5=-1,說明約束過多,該構件的組合稱為超靜定的剛性結構。

圖2-11 剛性結構
2.3.3 計算平面機構自由度時的注意事項
應用式 (2-1)計算平面機構的自由度時,對下述幾種特殊情況必須加以注意。
1.復合鉸鏈
兩個以上的構件在同一處用轉動副相連接,則該連接稱為復合鉸鏈。例如,圖2-12(a)所示3個構件在B處即構成復合鉸鏈。由圖2-12(b)可知,構件3與4間、2與4間各組成一個轉動副,即B處共有兩個轉動副。一般來說,若有K個構件用復合鉸鏈相連接,則該處的轉動副數目應等于 (K-1)個。在計算平面機構的自由度時,應特別注意是否存在復合鉸鏈,并正確確定轉動副的數目。

圖2-12 復合鉸鏈
下面舉例說明。
【例2-4】 機構如圖2-12(a)所示,試求該機構的自由度。
解 機構中有5個活動構件,即n=5。在A、B、C、D、E處共組成6個轉動副和1個移動副,其中B點為復合鉸鏈,有兩個轉動副,即PL=7,高副數目PH=0。由式 (2-1)可得該機構的自由度為
F=3n-2PL-PH=3×5-2×7-0=1
即此機構只有一個自由度,由于該機構的原動件數與其自由度數相等,故滿足機構中各構件間具有確定相對運動的條件。
2.局部自由度
機構中常出現一種與整個機構運動無關的自由度,稱為局部自由度或多余自由度,在計算平面機構自由度時應予除去。圖2-13(a)所示的滾子從動件凸輪機構,當原動件凸輪2轉動時,通過滾子3驅使從動件4以一定運動規律在機架1中作上下往復運動。不難看出,在這個機構中,不論滾子3繞其中心軸是否轉動,都絲毫不會影響從動件4的運動。因此,滾子繞其中心軸的轉動是一個局部自由度。為了在計算時去掉這個局部自由度,可設想將滾子3與從動件4焊成一體 (轉動副也隨之消失),如圖2-13 (b)所示。在圖2-13 (b)中,n=2,PL=2,PH=1,則該機構的自由度為

圖2-13 滾子從動件凸輪機構
F=3n-2PL-PH=3×2-2×2-1=1
雖然滾子3的局部自由度不影響整個機構的運動,但它可使高副接觸處的滑動摩擦變成滾動摩擦,減少了磨損,所以在實際機械中常常會出現局部自由度的情況。
3.虛約束
在機構中,如某個約束與其他約束作用相同,而不起獨立限制運動的作用,這種起重復約束作用的約束稱為虛約束。在計算平面機構的自由度時,應當除去虛約束。
在圖2-14(a)所示的機構中,構件AB、EF和CD均平行且相等,若不除去虛約束,該機構自由度F=3n-2PL-PH=3×4-2×6=0。按照計算的結果,認為圖2-14(a)所示的機構是不能運動的,但實際上該機構能夠產生運動,因為這里出現了虛約束。AB、EF和CD均平行且相等,構件EF和CD必然分別以F、D點為圓心作等同的圓周運動,即構件EF和CD對整個機構起著相同的約束作用,故構件5和轉動副E、F引入的約束是虛約束,在計算機構自由度時,應當除去。除去虛約束之后,n=3,PL=4,PH=0,則該機構的自由度為F=3n-2PL-PH=3×3-2×4-0=1。

圖2-14 虛約束比較
如果構件5不平行于構件1和3,如圖2-14(b)所示,則EF桿是真實約束。在計算該機構的自由度時,必須考慮構件5及轉動副E、F處的約束。
在機構中,虛約束常出現在下述幾種情況下。
(1)兩個構件組成多個移動副,且導路平行或重合時,只有一個移動副起約束作用,其余都是虛約束,如圖2-15所示。

圖2-15 虛約束示例 (一)
(2)兩個構件組成多個轉動副,且軸線重合時,只有一個轉動副起約束作用,其余都為虛約束,如圖2-16所示兩個軸承支承一根軸,只能看作一個轉動副。

圖2-16 虛約束示例 (二)
(3)兩個構件組成多個高副,且各高副接觸點處公法線重合時,只考慮一處高副所引入的約束,其余都為虛約束,如圖2-17所示。

圖2-17 虛約束示例 (三)
(4)機構中對運動不起獨立約束作用的對稱部分,其對稱部分可視為虛約束。如圖2-18所示的行星輪系,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行星輪2、2′,并使它們的輪心均勻地分布在同一圓周上。實際上只需一個行星輪便可傳遞運動,其余行星輪的約束作用都是重復的,故是虛約束。此處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行星輪,其目的是為了改善構件的受力。

圖2-18 虛約束示例 (四)
在實際機構中,虛約束雖對機構的運動不起約束作用,但它可以保證機構順利運動,或增強構件的剛性或改善構件的受力。因此,虛約束的應用是相當廣泛的。在計算機構自由度時,應認真分析機構中是否有虛約束,如有虛約束,應先除去,然后再進行計算。
【例2-5】 計算圖2-19(a)所示機構的自由度。

圖2-19 大篩機構
解 圖2-19(a)所示的機構中共有7個活動構件,即n=7。在A、B、D、O、G處各組成1個轉動副;C點為復合鉸鏈,有兩個轉動副;頂桿與機架在E和E′處組成兩個導路平行的移動副,其中之一為虛約束,除去移動副E′,故在E、G處各組成1個移動副;另滾子F有一個局部自由度,應予除去。經處理后,原機構可簡化為圖2-19 (b)所示的機構,該機構中低副總數PL=9(7個轉動副和2個移動副),高副數目PH=1。由式 (2-1)可得該機構的自由度為
F=3n-2PL-PH=3×7-2×9-1=2
此機構的自由度為2,需要2個原動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