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做這些卡片干嗎?——與孩子制作卡片,感謝幫助過他的人
- 孩子靦腆害羞,媽媽怎么辦?
- 魯鵬程
- 1534字
- 2015-12-29 11:53:37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他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別人的幫助。比如,媽媽在生活上幫助他,老師在學習上幫助他,同學在生活上照顧他,陌生的好心人給他讓座……正是這些友善的關懷,給孩子帶來了溫暖,從而讓他變得更加活潑、開朗,更善于與人交往。
那么,面對他人的幫助,孩子到底作何感想呢?又是如何回應的呢?
我們經常會在公交車上看到類似的一幕:父母帶著幾歲的孩子上車,好心人給他們讓座,小孩子卻什么都不說,而是高興地一屁股坐下去,父母只是輕描淡寫地對好心人說一聲“謝謝”,卻并沒有教育孩子去感謝幫助自己的人。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別人幫助自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雖然“把座位讓給老、幼、病、殘、孕”是一種社會美德,但是任何人都有享受公共設施的權利,當那些與我們素不相識的好心人主動把座位讓給孩子的時候,我們除了要真誠地表示感謝之外,更要教育孩子懂得感謝幫助自己的人。
據《晶報》報道,吳先生在乘坐某路公交車的時候,給一個年約四五歲的小女孩讓座,小女孩坐下后,她的爸爸便從包中取出一個名片盒拿給她,她小心翼翼地從中取出一張卡片,靦腆地交給了吳先生。
原來,那張卡片是一張感恩卡,左上角寫著“感恩卡”三個字,下面寫著“助我一生,教我一生”,右下角是女孩的名字——姜馨賀,還有一個電話號碼。
這著實令吳先生驚喜不已,因為他平時給人讓座,得到的回應一般都是一聲“謝謝”,而這次卻得到了一張感恩卡。
后來,記者根據感恩卡上的電話,聯系到了女孩的爸爸,爸爸談到自己的感想說:現在很多孩子因為得到了過多的物質供給,對生活的很多方面顯得很冷漠,所以他希望教女兒學會感恩,學會感謝幫助過她的人,這樣她才會珍惜身邊的人或事,也才會懂得怎樣去幫助他人。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教孩子用一句“謝謝”來感謝幫助過他的人,而這位爸爸的做法卻別出心裁——與女兒一起制作“感恩卡”。
事實上,如果孩子用送“感恩卡”的方式向幫助自己的人表示感謝,比簡單地說一句“謝謝”更令對方高興。而且,孩子在制作卡片的過程中,會回憶起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和場面,從而會更加懂得感恩。更重要的是,對于靦腆害羞的孩子,可能不好意思通過語言的方式向幫助自己的人表示感謝,那么我們不妨與他一起制作“感恩卡”,以此向他人表示感謝。
我們可以像案例中的爸爸一樣,事先和孩子制作一些卡片,讓他用心設計一下卡片,可以寫幾句感謝的話,也可以畫幅簡筆畫。此外,孩子還可以給那些卡片編號,以便知道自己發出去了多少張,從而清楚自己接受了多少人的幫助。
制作完卡片之后,我們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名片夾,讓他把感恩卡放在名片夾里,每次外出的時候,都隨身攜帶著名片夾,只要遇到有人幫助自己,便可以從名片夾中取出一張送給對方以示感謝。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孩子接受了某些人的幫助,卻來不及表示感謝,這時,我們也可以讓他以感恩卡的方式感謝他人的幫助。
首先,我們要引導孩子回想一下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然后讓他把幫助自己的人的名字和事情記錄下來。如果我們知道哪些人幫助過孩子,就可以提醒他回憶當時的情景;如果我們不知道孩子接受過哪些人的幫助,可以引導他回想“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有沒有人給你提供過幫助”,如果他還是沒法回想起來,就可以提示他,比如,有沒有人借給你需要用的物品,有沒有同學給你講解難題,有沒有人幫助你渡過難關……
當孩子回想起那些幫助自己的人時,相信一股幸福的暖流就會涌遍他的全身,從而給他帶來快樂、溫暖。
其次,我們要讓孩子以卡片的方式感謝那些幫助過他的人。讓孩子在卡片上寫下感謝的話,然后親自送到對方的手中,或者采用郵寄或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給對方。
當對方收到這樣一份美好的禮物時,相信一定會非常開心。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收獲很多東西,不僅會收獲快樂,還會變得開朗、活潑,樂于與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