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氣控制與PLC原理及應用(歐姆龍機型)
- 程周主編
- 1152字
- 2018-12-27 14:21:53
2.2 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運行特性
2.2.1 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電磁轉矩對電動機的特性有重要影響。由理論推導可得轉矩表達式為:

式中,Cm為電磁轉矩常數。
式(2-3)稱為電磁轉矩的物理表達式。它定性說明:在主磁通Φm不變時,電磁轉矩T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轉子電流的有功分量。在分析電動機狀態特征的變化規律時,需要找到更直接的表達形式,即:在電源電壓U1和頻率f1不變時,電磁轉矩T與轉速n(或轉差率s)之間的關系,這就是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1.機械特性
電動機在規定的電源電壓U1、頻率f1和自身參數條件下所體現出的特性又稱為固有機械特性,特性曲線如圖2-9所示。圖中,電機在正向旋轉磁場(同步轉速n1為正)作用下的曲線稱為正向機械特性(曲線1),反之,則稱為反向機械特性(曲線2)。如果出于電動機啟動、制動或調速的特殊要求而人為地改變其參數或條件,則機械特性也隨之改變,此時的機械特性稱為人為機械特性。

圖2-9 異步電動機的固有機械特性
當電動機在第一、三象限特性上工作時,電磁轉矩T與轉速n同方向,由電磁轉矩拖動負載旋轉,電動機分別處于正向和反向電動狀態。在第二、四象限時,T與n反向,電磁轉矩變為阻力矩并阻礙電動機旋轉,電動機處于制動狀態。
2.機械特性上的特殊點及其狀態
在圖2.9的曲線1上,A點稱為異步電動機的理想同步狀態(n=n1,s=0,T=0);B點是額定運行點(n=nN,s=sN,T=TN);D點為電動機的啟動狀態(n=0,s=1,T=Tst);C點對應的電磁轉矩最大。非特殊負載情況下,電動機一般可在CA段穩定運行,而在CD段則因無抗負載波動能力不能穩定工作。所以,C點狀態為異步電動機的臨界狀態,C點也稱為臨界點。其轉差率稱為臨界轉差率sm,對應臨界轉差率sm時的轉矩稱為臨界轉矩Tm。
電動機啟動時,s=1的轉矩稱為啟動轉矩Tst。
考察機械特性曲線并進行理論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在頻率f1不變時,,電機對電源電壓的波動很敏感,電網電壓的下降可導致電磁轉矩的大幅度下降。
(2)人為改變電源頻率f1或磁極對數p時,電磁轉矩T及電機轉速n都會變化,從而可實現對異步電機進行變頻或變極調速。
(3)臨界轉差率 ,繞線式異步電動機轉子繞組外接電阻時,sm增大,啟動轉矩Tst上升但最大轉矩Tm不變,臨界狀態向低轉速區遷移,相當于特性的臨界點下移。這一特征也可用于電機調速、制動或改善電機的啟動性能。
(4)人為機械特性上穩定段的傾斜程度反映了電機抗負載擾動的能力。傾斜程度加大時,相同的負載轉矩變化可引起較大的轉速變化,電機抗擾動能力變差,即所謂的“特性變軟”;反之,特性較硬。
為衡量電機帶負載啟動和極限過載的能力,通常把啟動轉矩Tst、最大轉矩Tm與額定轉矩TN的比值分別稱為啟動能力(Kst)、過載能力(λ):

普通異步電動機的啟動能力約為1.1~2.0,過載能力約為1.6~2.2。起重冶金用YZ或YZR系列異步電動機的啟動能力與過載能力分別可達2.8和3.7,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