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語文學習法
- 張國生編著
- 657字
- 2018-12-27 05:11:06
探究活動 探究張孝純
一、質疑與探究
張孝純6歲能作《詠雄雞》一詩:
此鳥禽中英,不為嚦嚦鳴。
一鳴驚眾夢,震落滿天星。
有同學認為:這比駱賓王7歲時寫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還好——那可是千古名作??!這太神奇了!
又有同學懷疑:6歲,正是在父母懷中撒嬌的年齡,當今6歲小孩往往是家中老少三代的“小太陽”,怎么能寫出這樣的詩呢?
請你根據本單元課文提供的資料說一說:張孝純為什么6歲能作詩?為什么考上大學后能在兩節課內用同一韻腳草成七律10首,還受到朱自清先生的賞識?
二、討論
結合你學語文的切身體會說一說,你贊同張孝純先生“大語文教育”的主張嗎?為什么?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你將怎樣運用這種思想?
必要時,還可以和同學們討論交流。還可以寫成文章,在自己的博客,以及自己熟悉的學生論壇、學校論壇、語文論壇發表,這樣就會有更多的同學和老師看到。
三、網上搜索
以“張孝純”、“語文教育”和“語文”為關鍵詞,上網搜索相關資料,更多地了解張孝純先生,了解“語文教育”的思想。
【提示】與“大語文”相關的關鍵詞
搜索關于“大語文”的資料,除了用“大語文”做關鍵詞,還可以加上相關的關鍵詞,那樣可以免去許多麻煩。例如:
許多教育專家給“大語文”以極高評價,把他們的名字加在“大語文”之前或之后,可以搜得更準。例如:劉國正、朱紹禹、顧黃初、張銳、錢夢龍……
網上也有筆者關于“大語文”的不少論文、教學設計、教學實錄、課件等,也助你理解“大語文”。以“張國生”、“張國生老師”、“張國生課件”、“大語文課件”為關鍵詞,就能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