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材料力學 Ⅰ
  • 汪越勝 梁小燕主編
  • 1493字
  • 2019-06-14 18:20:05

3.6 扭轉超靜定問題

同第 2 章的拉壓問題一樣,當扭轉問題的未知力數目多于獨立平衡方程數時,即為超靜定問題。其求解可采用力法或位移法,并需要同時考慮:靜力平衡關系、變形幾何關系和內力-變形關系。其中,根據變形幾何關系正確地寫出變形協(xié)調方程是求解問題的關鍵。下面通過例題說明其解法。

例題3-10

兩端固定的圓截面桿AB,在截面C處受一扭轉力偶M e作用,如圖例題3-10(a)所示,已知桿的扭轉剛度為GIP,試求兩桿端的約束反力偶矩。

例題圖3-10

分析:有兩個未知的約束反力偶矩,而平衡方程只有一個∑Mx=0,故屬于一次超靜定問題。設想固定端B為多余約束,解除后加上相應的未知多余約束力偶矩MB,得如圖例題3-10(b)所示的受扭靜定桿(稱為基本靜定系)。因為原超靜定桿兩端為固定約束,所以基本靜定系在外力偶矩和多余約束力偶矩作用下B端的扭轉角應等于零。由此,建立變形協(xié)調方程。

解:由外力偶矩Me引起的B端扭轉角?BM與多余約束力偶矩MB引起的B端扭轉角?BB的大小相等,得變形協(xié)調方程為

由式(3-20)得M eMB引起的扭轉角分別為

將式(b)代入式(a)中,得多余約束力偶矩為

由平衡方程不難求得固定端A的約束反力偶矩,大小為Meb/l

討論:本例題給出了一個利用力法求解超靜定問題更一般的步驟:

(1) 去掉多余約束,代之以未知的多余約束力,得到一個基本靜定系,注意該系統(tǒng)必須是一個能承受外力的結構,其上作用的力有原來的外力和未知的多余約束力;

(2) 根據原超靜定結構的約束情況建立變形協(xié)調方程,其數目與解除的多余約束個數相同;

(3) 根據內力-變形關系求得基本靜定系上每個力(包括外力和未知多余約束力)作用下的變形,代入變形協(xié)調方程,求得多余約束力;

(4) 由靜力學平衡方程求得其他約束力。

例題3-11

如例題圖3-11(a)所示,直徑為d = 25 mm的鋼軸上焊有兩圓盤凸臺,凸臺上套有外直徑D=75 mm、壁厚δ=1.25 mm的薄壁管,當桿承受外加扭轉力偶矩Me=73.6 N·m時,將薄壁管與凸臺焊在一起,然后再卸去外加扭轉力偶。假定凸臺不變形,薄壁管與軸的材料相同,剪切彈性模量G = 40 GPa。試:

圖3-11 低碳鋼和鑄鐵試件扭轉加載的應力-應變曲線

(1) 分析卸載后軸和薄壁管的橫截面上有沒有內力,二者如何平衡?

(2) 確定軸和薄壁管橫截面上的最大切應力。

(a)

例題圖3-11

(b)

例題圖3-11(續(xù))

解:

(1) 分析卸載后軸和薄壁管橫截面上的內力。

焊接前,軸承受扭矩,軸發(fā)生扭轉變形。此時,若卸載,則軸的扭轉變形將全部恢復,因而軸的橫截面上不會有扭矩。但若與薄壁管焊接后再卸載,則軸的扭轉變形不能完全恢復,因而軸的橫截面上必然存在扭矩(設為T1),而且小于原來的扭矩(因為恢復了部分變形)。

二者焊接后形成一個整體,如果用一個假想截面將整體截開,此時整個橫截面由軸和薄壁管的兩部分橫截面組成。卸載后,由于沒有外加扭矩的作用,所以僅在軸的橫截面上存在扭矩(T1)無法使整個橫截面上的合力矩為零。因此,薄壁管的橫截面上必然存在與T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扭矩(記為T2),二者組成平衡力系,使截開的整個橫截面上合力矩為零,如例題圖3-11(b)所示。于是,有

T1 = T2

(2) 確定軸和薄壁管橫截面上的最大切應力。

設軸受扭矩Me = 73.6 N·m作用時,長為l的兩端面相對扭轉角為?0,如例題圖3-10(c)所示。于是,由式(3-21)得

如例題圖 3-10(d)所示,焊接后卸載,薄壁管承受扭轉,設其相距為l的兩端面相對扭轉角為?2,則軸上沒有恢復的相對扭轉角為?1=?0??2,即

例題圖3-11(續(xù))

式(b)就是變形協(xié)調方程,其中

將式(a)和式(c)代入式(b),得

由此解得

其中

于是,卸載后薄壁管橫截面上的最大切應力為

IP1IP2值代入式(f),得

卸載后,軸橫截面上的最大剪應力為

討論:該例題實際上就是扭轉裝配應力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行唐县| 福建省| 万荣县| 沈丘县| 宜城市| 蕉岭县| 瑞丽市| 楚雄市| 成都市| 巫溪县| 绍兴市| 于田县| 伊宁市| 金乡县| 茶陵县| 缙云县| 容城县| 石屏县| 钦州市| 泗洪县| 广平县| 毕节市| 新乡县| 黑山县| 来宾市| 潼关县| 武山县| 河源市| 宁河县| 贵港市| 六枝特区| 莆田市| 奉节县| 鄂温| 汤原县| 黄梅县| 都兰县| 清河县| 兴安盟| 舞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