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曲線編輯

2.2.1 倒圓角

選擇菜單命令【插入】→【曲線】→【基本曲線】中的【圓角】圖標,彈出如圖2-56所示的對話框。其中【繼承】選項是用于繼承已有的圓角值,用戶選擇已經存在的圓角,圓角的半徑值顯示在圓角半徑對話框中。

倒圓對話框中共提供了3種倒圓方式,下面分別說明。

【簡單倒圓】用于兩條共面但是不平行的直線間倒圓。單擊圖標進入簡單倒圓功能。首先在半徑文本框中輸入半徑或通過【繼承】選項選擇,然后將光標移動到欲倒角的兩條直線的交點處,單擊鼠標左鍵即可,如圖2-57所示。

圖2-56【曲線倒圓】對話框

圖2-57 簡單倒圓示意圖

【兩條曲線倒圓】單擊圖標,進入兩條曲線倒圓功能。首先在半徑文本框中輸入半徑或通過【繼承】選項選擇,然后選擇第一條曲線,再選擇第二條曲線,最后設置大致的圓心位置。注意所形成的圓角是逆時針方向從第一條曲線到第二條曲線,并且與兩條曲線相切。如圖2-58所示選擇曲線的順序不同,所形成的倒圓不同。

【三條曲線倒圓】單擊圖標,進入三條曲線倒圓功能。按順序依次選定三條曲線,并設定一個大致的圓心位置,所形成的圓角按照逆時針方向從第一條曲線到第三條曲線,并且與三條曲線相切,圓角半徑根據三條曲線之間的關系確定,如圖2-59所示。

圖2-58 兩條曲線倒圓示意圖

圖2-59 三條曲線倒圓示意圖

2.2.2 倒角

選擇菜單命令【插入】→【曲線】→【倒斜角】或單擊【倒斜角】圖標,彈出如圖2-60所示的對話框,在對話框中系統提供了兩種倒角的方式。

圖2-60 【倒斜角】對話框

●【簡單倒角】用于兩共面直線之間的倒角,其產生的兩邊偏移值相等,角度值為45°。單擊該選項后,系統會彈出如圖2-61所示的對話框,在偏置文本框中輸入倒角尺寸后,單擊【確定】按鈕,這時系統提示用戶選擇兩條直線的交點,生成倒角。同時系統會彈出如圖2-62所示的對話框,詢問用戶對結果是否滿意。

●【用戶定義倒角】用于兩個共面直線或曲線(圓弧、二次曲線、樣條曲線)直線間的倒角,通過該選項可以定義不同的偏置值和角度值。單擊該選項,彈出如圖2-63所示的裁剪方式對話框。該對話框中共提供了3種裁剪方式,分述如下:

圖2-61 輸入倒角值對話框圖

圖2-62 確定倒角值對話框

圖2-63 裁剪方式對話框

●●【自動裁剪】用此方法建立倒角時,系統會自動根據倒角來裁剪兩條連接曲線。

●●【手工裁剪】用此方法建立倒角后,需要用戶來完成裁剪倒角的兩條連接曲線的設置。

●●【不裁剪】用此方法建立倒角時,不裁剪倒角邊的兩條連接曲線。

裁剪方式設置完后,彈出如圖2-64所示的對話框。在對話框中輸入倒角的角度值和偏置量,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再選擇需要的曲線,并定義倒角的方向,然后確定各個邊裁剪的點,即可完成倒角的操作。

在圖2-64所示對話框中,偏置值選項是用來改變自定義倒角的方式。單擊該選項,彈出如圖2-65所示的雙偏置對話框,用戶分別在兩個文本框中輸入偏置量的大小,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再選擇曲線并定義倒角方向,即可完成操作。

2.2.3 編輯圓角

選擇菜單命令【編輯】→【曲線】→【圓角】或單擊【編輯圓角】圖標,選擇其中一種修剪方式,系統將提示用戶依次選擇已存在圓弧的第1條連接線、圓角和圓角的第2條連接線,彈出如圖2-66所示的對話框,其中的各項設置如下。

圖2-64 角度偏置值對話框

圖2-65 雙偏置對話框

圖2-66 【編輯圓角】對話框

●【半徑】該文本框用于設置圓角的新半徑值。

●【默認半徑】該選項用于設置半徑對話框中的值。有以下兩個選項:

圖2-67 【修剪曲線】對話框

●●【模態的】選擇該項,則半徑中的默認值保持不變,直到其中輸入新的半徑值或者改變設置。

●●【圓角】選擇該項,則半徑中的默認值為所編輯的圓角的半徑值。

●【新的中心】該選項用于設置新的中心點。通過設置新的中心點可改變圓角的大致圓心位置,否則,仍以當前圓心位置來對圓角進行編輯。

2.2.4 修剪曲線

選擇菜單命令【編輯】→【曲線】→【修剪】或單擊圖標,彈出如圖2-67所示的【修剪曲線】對話框。利用該對話框,可以修剪(延伸)直線、圓弧、二次曲線或者樣條曲線等圖元。首先定義邊界對象,接著設置修剪(延伸)的形式,最后選擇想修剪(延伸)的曲線即可。

在圖2-67所示【修剪曲線】對話框中,依次選擇要修剪的線串,第一邊界對象和第二邊界對象即可實現對曲線的裁剪。

●【自動選擇遞進】選中該復選框,每步只選擇一條曲線。選中一條曲線后,選擇步驟自動跳到下一步。

●【修剪邊界對象】此復選框可將邊界對象的曲線一同編輯。選中該復選框時,可將邊界對象的邊界一并修剪。

●【方向】包括【最短的3D距離】、【相對于WCS】、【沿一矢量】和【沿屏幕的法向】4種方法:

●●【最短的3D距離】若選取該選項,則系統按照邊界對象與待修剪曲線之間的三維最短距離判斷兩者的交點,再根據該交點來修剪曲線。

●●【相對于WCS】若選取該選項,則系統按照邊界對象與待修剪曲線之間沿ZC方向判斷兩者的交點,再根據該交點來修剪曲線(即只能在XC-YC平面完成)。

●●【沿一矢量方向】若選取該選項,則系統按照在設定矢量方向上邊界對象與待修剪曲線之間的最短距離判斷兩者的交點,再根據該交點來修剪曲線。

●●【沿屏幕垂直方向】若選取該選項,則系統按照當前屏幕視圖的法線方向上邊界對象與待修剪曲線之間的最短距離判斷兩者的交點,再根據該交點來修剪曲線。

●【曲線延伸段】此選項組用于延伸樣條時設置其延伸樣條的形狀。該選項組包括【自然的】、【線性】、【圓的】和【無】4個單選按鈕:

●●【自然的】該選項用于將樣條曲線沿其端點的自然路徑延伸到邊界。

●●【線性】該選項用于將樣條曲線沿其端點以線性方式延伸到邊界。

●●【圓的】該選項用于將樣條曲線沿其端點以圓形方式延伸到邊界。

●●【無】該選項用于不將樣條曲線延伸到邊界。

●【關聯輸出】選擇該選項以后,修剪后的曲線與原曲線具有關聯性。當改變原有曲線的參數后,則修剪后的曲線與邊界之間的關系自動更新到修剪后的曲線。

●【輸入曲線】該選項用于控制修剪后的曲線處理方法,有保留、隱藏、刪除和替換4種。

2.2.5 編輯曲線

選擇菜單命令【編輯】→【曲線】→【參數】或單擊圖標,彈出如圖2-68所示的編輯曲線參數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下,先對相關功能進行設置,然后再單擊要編輯的對象。對話框中各功能說明如下。

●【點方法】單擊該選項右側箭頭,出現點構造器下拉菜單,用于捕捉圖像中的點。

●【編輯圓弧/圓】用戶設置編輯曲線的方式,包括以下兩個選項:

●●【參數】用參數方式編輯弧/圓。

●●【拖動】用拖曳的方式編輯弧/圓。

●【補圓弧】用于生成一個存在圓弧的互補圓弧。

●【編輯關聯曲線】用于設置曲線的關聯性是否存在,有以下兩個選項:

●●【根據參數】打開該選項,可在編輯關聯曲線的同時保持其相關性。

●●【按原先的】打開該選項,會中斷關聯曲線與原始曲線的關聯性。

下面介紹一些常用對象的編輯。

圖2-68 編輯曲線參數對話框

1.編輯直線

如果需要編輯直線,可以通過編輯直線的端點位置和直線的參數來實現。如果單擊位置為直線本身,則彈出如圖2-69所示的輸入條,可以直接在里面輸入直線的長度和角度。如果單擊位置為直線的端點,則在圖2-69中的前三個文本框也變成可用狀態,可以對直線的參數進行修改。也可直接用鼠標選取直線的端點進行修改,如圖2-70所示。

圖2-69 修改直線輸入條

圖2-70 選取直線端點進行修改

2.編輯圓弧和圓

如果編輯圓弧或者圓,則單擊編輯對象后,可以通過如圖2-71所示的對話框,編輯圓弧或圓的半徑、圓弧的起始角和終止角等參數來實現。如果選擇對象為圓弧的端點,則圖2-71所示的對話框中前三個文本框被激活,可以定義圓弧端點的位置。還可以用補弧、參數和拖動等編輯方式進行修改。

圖2-71 跟蹤欄工具條

圖2-72 【編輯橢圓】對話框

3.編輯橢圓

選擇編輯對象橢圓后,彈出如圖2-72所示的對話框,根據需要修改其中參數即可。

4.編輯樣條曲線

選擇編輯樣條曲線后,彈出如圖2-73所示對話框。系統提供了9種修改方式,可改變樣條曲線的次數、形狀、曲率和極點等參數,分述如下。

(1)編輯點。用于編輯樣條曲線中的定義點,從而改變樣條曲線的形狀。單擊該按鈕后,彈出如圖2-74所示的對話框。

●【編輯點方式】該選項組包括【移動點】、【添加點】和【移除點】3個單選按鈕,即3種編輯點方式,用于移動、增加和刪除樣條上的定義點。

圖2-73 【編輯樣條】對話框

圖2-74 【編輯點】對話框

●●【移動點】選中該單選按鈕時,系統提供兩種移動點的方式。

●●【添加點】該選項用于向所選擇的樣條曲線增加定義點。單擊該選項,然后用鼠標在屏幕上選取一個點,系統就會自動捕捉該點,同時更新樣條曲線。也可以先單擊【確定】按鈕,打開點構造器對話框,在設置增加點位置后,系統會自動更新樣條曲線。

●●【移除點】該選項用于從樣條曲線上刪除定義點。選擇該選項后,直接用鼠標選擇要刪除的定義點即可。

●【移動點由】有以下兩個選項:

●●【目標點】選擇該選項,則在單擊要移動的點后,會出現點構造器對話框。通過點構造器,重新構造一個目標點來移動樣條曲線的定義點到新的位置。也可以用鼠標選取樣條曲線上的一個或多個定義點,將其直接拖到目標點。

●●【增量偏置】選擇該選項,則在選擇需要移動的點后,系統會彈出如圖2-75所示的【增量偏置】對話框,在對話框中輸入DXC、DYC、DZC的坐標后,單擊【確定】按鈕。

圖2-75 【增量偏置】對話框

●【微調】該選項用于精密設置移動的距離。選中該選項時,能以鼠標拖動定義點,系統按照定義點和光標點之間距離的1/10來移動定義點。

●【重新顯示數據】該選項用于顯示編輯以后的樣條曲線的定義點及切線移動方向。

(2)編輯極點。該選項用于編輯樣條曲線的控制極點。選擇該選項,系統彈出如圖2-76所示的對話框,其中各項功能如下。

圖2-76 【編輯極點】對話框

●【編輯方式】該下拉菜單共包含4種方式進行點的編輯:

●●【移動極點】用于移動樣條曲線上的極點。選擇該選項后,選擇約束選項、定義拖動方向、定義拖動平面來設定極點的移動約束,然后再選擇點,最后用與定義點相同的方法來移動極點。

●●【添加極點】用于向樣條曲線添加極點。選擇該選項后,在繪圖區窗口單擊即可生成一個新的極點。

●●【匹配端點斜率】用于根據另一條曲線端點的斜率來設定所選擇的樣條曲線的端點斜率。選擇該選項后,選擇要設定的樣條曲線的端點,再選擇另一條曲線的端點。

●●【匹配端點曲率】用于根據另一條曲線端點的曲率來設定所選擇的樣條曲線的端點曲率。選擇該選項后,選擇要設定的樣條曲線的端點,再選擇另一條曲線的端點。

●【約束】該功能主要通過約束極點的移動或樣條曲線的形狀,來控制樣條曲線的形狀。其中包括6個約束選項:

●●【在曲線平面上】該選項不施加任何約束。

●●【端點斜率】該選項用于在保持樣條曲線端點斜率不變的情況下,調整選定極點附近的樣條曲線形狀。該約束只對樣條曲線起始的兩個極點和結束的兩個極點的移動有約束作用。

●●【終點曲率】該選項用于在保持樣條曲線端點曲率不變的情況下,調整選定極點附近的樣條曲線形狀。該約束只對樣條曲線起始的三個極點和結束的三個極點的移動有約束作用。

●●【沿方向】該選項用于拖動極點的時候沿著所定義方向拖動,只有在定義拖動方向被定義后才被激活。

●●【在一個平面上】該選項用于拖動極點的時候沿著定義拖動平面拖動,只有在定義拖動平面被定義后才被激活。

●●【在視圖平面上】該選項用于在光標所示平面上拖動極點。

(3)更改斜率。用于改變定義點的斜率。選擇該選項,彈出如圖2-77所示的對話框,先選擇定義點,再選擇定義斜率的方法,然后設定圖2-77中的各個參數。

●【偏差】用于輸入檢查樣條曲線和定義點之間檢查偏差的方式,有【根據矢量】、【根據記號】和【無】3種方式。

●【閾值】用于輸入檢查樣條曲線和定義點之間偏差的極限值。

(4)更改曲率。用于改變定義點的曲率。選擇該選項,彈出如圖2-78所示的對話框,先選擇定義點,再選擇定義曲率的方法,然后設定圖2-78中的各個參數。

(5)更改階次。用于改變樣條曲線的次數。對于單節段樣條曲線,可以增加或減少其曲線次數;對于多節段樣條曲線,則只能增加其曲線次數。增加曲線次數,樣條曲線的形狀不會改變;降低曲線次數,則樣條曲線的形狀與原曲線會有所改變。選擇該選項,會彈出如圖2-79所示的對話框,提示用戶改變次數會丟失原有的數據,因此要求系統確認。單擊【是】按鈕,系統彈出如圖2-80所示的對話框,在對話框中輸入新的曲線次數即可。

圖2-77 【更改斜率】對話框

圖2-78 【更改曲率】對話框

圖2-79 【更改階次】警告對話框

圖2-80 【更改階次】對話框

(6)移動多個點。本功能允許修改樣條曲線的一個節段而不影響曲線的其他部分。選擇該選項后,在樣條曲線上依次設定需要修改節段的起始點和終止點;在該節段里設定第一個位移點,再設定第一個位移點的移動方式,然后設定第一個位移點的位移值;然后按照同樣的方法設定第二個位移點。系統按照上述的設定移動選定的節點,并不影響其他節段的形狀,并且移動節段后兩端點位置保持不變。

(7)更改剛度。該選項用于在保持原樣條曲線極點數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改變次數來修改樣條曲線的形狀。該操作同樣會丟失原來的定義數據和關聯性,若需要修改則單擊【確定】按鈕。增加樣條曲線的次數可以增加剛性;減少次數,樣條曲線剛度會降低。

(8)擬合。該選項用于修改樣條曲線定義所需的參數,以改變曲線的形狀。選擇該選項后,系統彈出如圖2-81所示的對話框,選擇擬合方法后,再設定參數,按照系統提示完成即可。

(9)光順。該選項用于編輯光滑樣條曲線。選擇該選項后,系統彈出如圖2-82所示的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分別設定源曲線和約束選項,然后在閾值文本框中和分段文本框中輸入各點許可的最大移動量和欲改變的節段數,再選擇近似選項來更新樣條曲線的節段數,最后進行光順操作。

圖2-82所示對話框中各選項說明如下:

圖2-81 擬合對話框

圖2-82 【光順樣條】對話框

●【源曲線】該選項包含【原先的】和【當前】樣條曲線兩項。在操作時確認是用原來樣條曲線的斜率和曲率還是用當前樣條曲線的斜率和曲率。

●【分段】該選項用于設置樣條曲線的光滑操作的節段數。輸入節段數后,單擊【近似】按鈕即可。

●【近似】該選項用于執行近似光順化樣條曲線。單擊此按鈕后,樣條曲線會比原樣條曲線更加光滑。

●【約束】該選項提供兩種約束方法:

●●【匹配端點斜率】該方法用在樣條曲線光順化時,使樣條曲線端點斜率符合原來的樣條曲線端點斜率。

●●【匹配端點曲率】該方法用在樣條曲線光順化時,使樣條曲線端點曲率符合原來的樣條曲線端點曲率。

●【閾值】該文本框用于設定光順操作時,曲線上各點可移動的最大距離。

●【光順】該選項用于自動對樣條曲線所有點進行光順化操作。

2.2.6 曲線長度

選擇菜單命令【編輯】→【曲線】→【長度】或單擊圖標,彈出如圖2-83所示的【曲線長度】對話框。通過該對話框,可以增加或縮短曲線的長度。選擇要改變弧長的曲線,選中【增量】選項時,在選擇的端點(起始或結束)的文本框中加入或減少長度的值,曲線會從相應的端點加入或減少長度值。選中【全部】選項時,在【全部】長度文本框中輸入適當的值,該值為曲線的總長。【關聯】一欄有4個選項:【保持】保留原先的曲線,【隱藏】隱藏原先的曲線,【刪除】刪除原先的曲線,【替換】取代原先的曲線。

2.2.7 分割曲線

選擇菜單命令【編輯】→【曲線】→【分割】或單擊圖標,彈出如圖2-84所示的【分割曲線】對話框。系統提供了5種分割方式,下面分別介紹。

圖2-83 【曲線長度】對話框

圖2-84 【分割曲線】對話框

1.等分段

該方式用于將曲線均勻分段。單擊該按鈕,提示選擇想均勻分段的曲線后,彈出如圖2-85所示的對話框,設置均勻分段方式和數目,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對話框中各選項說明如下:

●【等參數】以圖元的參數性質均勻等分。在直線上為等分線段,在圓弧及橢圓上為等分角度,在樣條曲線上以其極點為中心等分角度。

●【等圓弧長】根據圖元的弧長均勻等分。

●【段數】此文本框用來設置曲線均勻分段的節段數目。

2.按邊界對象

該方式是利用邊界對象將曲線分割。單擊該按鈕,選擇想按邊界對象分段的曲線后,系統彈出如圖2-86所示的對話框,選取點、直線、平面或表面作為邊界對象,并依此邊界對象將曲線分段。

3.圓弧長段數

該方式利用定義各節段的弧長來分割曲線。單擊該按鈕,選擇要按弧長分段的曲線,在打開的弧長對話框中輸入弧長后,會出現如圖2-87所示的對話框,顯示能分割的節段數和剩余部分值。在確定其節段數目及剩余值后,單擊【確定】按鈕即可。

4.在結點處

該方式是利用樣條曲線的節點將樣條曲線分割成多個節段。單擊該按鈕,選擇要分段的樣條曲線,系統彈出如圖2-88所示的對話框,可選擇其中一種方法進行分割。

圖2-85 【等分段】對話框

圖2-86 【按邊界對象】對話框

5.在拐角上

該方式是在拐角點分割樣條曲線。

圖2-87 【圓弧長段數】對話框

圖2-88 【在結點處】對話框

2.2.8 修剪角

圖2-89 【修剪角】對話框

選擇菜單命令【編輯】→【曲線】→【修剪角】或單擊圖標,彈出如圖2-89所示的【修剪角】對話框。它主要用于修剪兩條不平行曲線在其交點形成的拐點。

修剪拐點時,使光標位于欲修剪的角部位,然后單擊鼠標左鍵,則角部被修剪。修剪的部位會因光標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2.2.9 拉長曲線

選擇菜單命令【編輯】→【曲線】→【拉長】或單擊圖標,彈出如圖2-90所示的【拉長曲線】對話框。該對話框用來拉伸或移動圖元。當選擇圖元端點時,其功能為延伸圖元;當選擇圖元端點以外的位置時,其功能為移動圖元。

首先在繪圖區中直接選取需要編輯的圖元,在圖2-90所示的對話框中設定移動或拉伸的距離。其中移動或拉伸的方向或距離可以通過在XC增量、YC增量、ZC增量文本框中輸入沿XC、YC、ZC三個坐標方向移動或拉伸的位移即可;或者通過點到點選項,設定一個參考點,設定一個目標點,則系統以該參考點至目標點的方向和距離作為移動或拉伸的方向和距離。

圖2-90 【拉長曲線】對話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湖南省| 卢氏县| 青浦区| 鹿邑县| 南昌市| 宁津县| 临邑县| 安义县| 西青区| 赤峰市| 达日县| 荃湾区| 南充市| 绥江县| 西昌市| 余干县| 龙游县| 营口市| 聂拉木县| 黄平县| 盈江县| 海晏县| 怀集县| 怀远县| 民乐县| 阳西县| 临西县| 汨罗市| 蒲城县| 梁山县| 洛南县| 灵寿县| 无锡市| 新蔡县| 武隆县| 潢川县| 宜城市| 秭归县| 化州市| 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