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C、現場總線及工業網絡實用技術速成
- 姚福來 孫鶴旭等編著
- 1758字
- 2019-01-01 14:12:57
1.1 梯形圖編程方法
1.1.1 邏輯“與”指令
只有A“與”B兩個條件都滿足,C才有輸出,在PLC中的程序如圖1-3所示,“與”邏輯關系如表1-1所示。

圖1-3 邏輯“與”指令
表1-1 “與”邏輯關系
1.1.2 邏輯“或”指令
I1.0“或”I1.1有一個條件滿足,則Q8.0就有輸出,PLC的梯形圖如圖1-4所示,“或”邏輯關系如表1-2所示。

圖1-4 邏輯“或”指令
表1-2 “或”邏輯關系
1.1.3 立即輸出指令
( )表示立即輸出,其前面的條件滿足就輸出邏輯1(或高),條件不滿足就輸出邏輯0(或低),在PLC中的梯形圖如圖1-5所示,“立即輸出”邏輯關系如表1-3所示。

圖1-5 立即輸出指令
表1-3 “立即輸出”邏輯關系
1.1.4 置位指令
置位(S)表示其前面的條件滿足時就置1(動作);其前面的條件不滿足時,維持原來的狀態(高還是高,低還是低),不產生任何動作。例如,A“與”B滿足條件時,C有置位動作,PLC的梯形圖如圖1-6所示,“置位”邏輯關系如表1-4所示。

圖1-6 置位指令
表1-4 “置位”邏輯關系
置位輸出(S)同立即輸出( )的區別在于,立即輸出( )前面條件不滿足時輸出低(0);而對于置位輸出(S),其前面條件不滿足時,不改變輸出的狀態。
1.1.5 復位指令
復位(R)表示其前面的條件滿足時,就復位到低,條件不滿足時不改變狀態。例如,I128.0和Q12.0滿足條件時,Q12.7復位到低位,在PLC中的梯形圖如圖1-7所示,“復位”邏輯關系如表1-5所示。

圖1-7 復位指令
表1-5 “復位”邏輯關系
1.1.6 數據傳送指令(MOV)
如果想把模擬量AIW256放入存儲器MW0中,PLC梯形圖如圖1-8所示。
1.1.7 加法指令(ADD)
如果想把存儲器MW2和MW4中的數值相加,結果放到數據塊DB1的DBW0中去,PLC梯形圖如圖1-9所示。

圖1-8 數據賦值

圖1-9 數據加
1.1.8 減法指令(SUB)
如果把MW6減去DB1.DBW2的結果存入MW8,PLC梯形圖如圖1-10所示。
1.1.9 乘法指令(MUL)
如果把數據MW10乘MW0的結果存入MW2,PLC梯形圖如圖1-11所示。

圖1-10 數據減

圖1-11 數據乘
1.1.10 除法指令(DIV)
如果把數據DB1.DBW4除以DB2.DBW4的結果存入DB3.DBW4,PLC梯形圖如圖1-12所示。

圖1-12 數據除
1.1.11 計數器C(Counter)
如果I0.0每有一個上升沿脈沖,計數器C2加1,I0.1高則計數器清零,MW0存儲當前的計數器值,計數器C2為加計數器,則PLC梯形圖如圖1-13所示。
如果I0.0每有一個上升沿,計數器C2減1,I0.1高則計數器清零,I0.2高則將MW2中的數放入計數器,MW0存當前的計數器值,計數器C2為減計數器,PLC梯形圖如圖1-14所示。

圖1-13 加計數器

圖1-14 減計數器
1.1.12 定時器T(Timer)
如果M0.0和DB1.DBX2.0都為高,則定時器T4(3s)啟動,T4(3s)到時間后,將M0.1復位,PLC梯形圖如圖1-15所示。
1.1.13 大于等于(≥)
如果MW6大于或等于MW256則將M0.7置位,PLC梯形圖如圖1-16所示。

圖1-15 定時器

圖1-16 大于等于
1.1.14 等于(=)
如果內部數據區VW128里的數等于VW2,則把VW4放入VW100,PLC梯形圖如圖1-17所示。

圖1-17 等于
1.1.15 小于(<)
如果MW200里的數小于MW240里的數,則將Q12.7置位,PLC梯形圖如圖1-18所示。

圖1-18 小于
1.1.16 大于(>)
如果MW128大于MW0,則MW128減1,放回MW128,PLC梯形圖如圖1-19所示。

圖1-19 大于
1.1.17 小于等于(≤)
如果MW64小于等于MW62,則MW8輸出到模擬量AQW256,PLC梯形圖如圖1-20所示。

圖1-20 小于等于
1.1.18 上升沿動作(P)
如果I0.0由低變高(有上升沿),則將Q0.7置高位,PLC梯形圖如圖1-21所示。
1.1.19 下降沿動作(N)
如果M0.0和M1.1由滿足條件變為不滿足條件(下降沿動作),則將MW8減1放回MW8,PLC梯形圖如圖1-22所示。

圖1-21 上升沿動作

圖1-22 下降沿動作
1.1.20 秒脈沖程序
有些PLC指令中,有專門的秒脈沖位,但是也有的PLC中沒有秒脈沖,下面給出一個讓M127.0每秒變高一次,并且只執行一次,時間的長短可以通過改變定時器時間來改變,PLC梯形圖如圖1-23所示。
PLC程序的工作順序是從上到下順序執行的,程序執行到底后再返回到最上面的程序,本例梯形圖中M127.0位,每秒變高一次,而此高狀態只維持一個從上到下的PLC工作周期,M127.0又變為低,T0定時器重新計時開始;1s后,T0變高,M127.0變高,程序向下執行一直到底,M127.0一直是高狀態,程序返回最頂端后再從上往下執行,由于M127.0為高,則T0停止計時工作,M127.0高則復位變低,T0變低,所以M127.0只維持一個程序循環。
1.1.21 PID閉環控制
PLC中可以進行PID閉環控制,PLC的梯形圖如圖1-24所示,圖中M0.0閉合時,PID控制開始。PID的數量依據PLC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PLC中應用PID時,定義好輸入地址、輸出地址、設定值存放地址,再定義好P、I、D參數對應存放的數據塊地址,以備人機界面或上位機上操作人員可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修改,然后把PID控制的正反作用(如加熱和制冷控制)、采樣周期、最大輸出、最小輸出等參數設定好(不同的PLC會有所不同),這時PID就可以使用了。

圖1-23 秒脈沖程序

圖1-24 PID閉環控制
- 網絡協議工程
- GPS/GNSS原理與應用(第3版)
- Spring Boot 2.0 Projects
- 物聯網之魂:物聯網協議與物聯網操作系統
- Go Web Scraping Quick Start Guide
- 信息通信網絡建設安全管理概要2
- 通信簡史:從信鴿到6G+
- 網絡設計與應用(第2版)
- Echo Quick Start Guide
- 語音信號處理及Blackfin DSP實現
- Hands-On Microservices with Node.js
- 5G技術核心與增強:從R15到R17
- LwIP應用開發實戰指南:基于STM32
- 物聯網基礎及應用
- Building RESTful Web Services with .NET 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