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面向平臺的應用下載類移動增值服務
面向平臺的應用下載類業務可以說百花齊放,其中有各種操作系統爭奇斗艷,如Symbian、Windows Mobile、Palm和Linux等,又有各種強大的應用平臺,如J2ME和BREW。就下載方式而言,主要分為無線空中下載(OTA,Over The Air)和有線下載兩種。無線下載主要是通過運營商提供的無線網絡將所需要的應用下載到手機上,有線下載主要是指通過數據電纜將所需要的應用下載到手機上,越來越多的平臺同時支持這兩種下載方式。
2.2.1 Symbian
Symbian不僅僅是一個操作系統的名稱,而且是一個公司、一個陣營、一個手機聯盟的代名詞。Symbian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摩托羅拉、西門子、諾基亞等幾家大型移動通信設備商共同出資組建的一個合資公司,專門研發手機操作系統,供應各家手機生產商。2007年,Symbian操作系統的手機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中占到了70%,作為一個操作系統,Symbian的普及程度并不比Windows低,然而知道這個名字的人卻寥寥無幾,這與Symbian低調的作風不無關系。
Symbian OS是專門為手機開發的操作系統,所以在手機常用的功能方面進行了加強和擴展,同時也加入了一些PDA的功能,例如,個人信息管理,多媒體功能,但是并不很完善,和微軟的Windows Mobile有一定的差距。但Symbian的優勢也在于它的簡單,隨著人們對于手機功能需求的逐漸多樣化,Symbian也在努力改造自身,不斷地加入更多的功能。例如,索尼愛立信推出的P800,摩托羅拉388,以及諾基亞的9210等,都是基于Symbian系統設計具備部分PDA功能的手機。
在Symbian OS中也有區別,以單手操作的是S60,如諾基亞7650、3650,西門子SX1;以雙手操作的是S80,如諾基亞9500;以筆針操作的是UIQ,如索愛的P802、P908。Symbian有著良好的界面,采用內核與界面分離技術,對硬件的要求比較低,支持C++、VB和J2ME。由于Symbian OS只是一個操作系統的內核,而界面可以由各個廠商自已開發,這會因為微小的差別導致程序不能通用,就算是諾基亞9210的Symbian OS 6.0和諾基亞3650的Symbian 6.1的程序也大多是不兼容的,原因就是界面接口不匹配。在不同界面中,有著不同的優點和缺點,諾基亞推出的S60容易操作,切換任務和關閉任務容易,而UIQ界面上可支持手寫操作,功能更多,不過切換和關閉任務比較麻煩。
此外,Symbian以往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缺乏開放性。手機的應用不夠豐富,軟件有多少全看手機生產商往里面加了多少。Symbian也意識到了這個缺點,在其新版本加入了對Java的支持,推出了基于Java的開發工具包,使第三方開發者可以自行開發基于Symbian的軟件,而手機用戶也可以在網絡上下載一些新游戲、軟件等應用程序。如圖2-7所示為Symbian OS 9.0的架構圖。

圖2-7 Symbian OS 9.0的架構圖
2.2.2 Windows Mobile
Windows Mobile(WM)是基于Microsoft Windows CE內核的嵌入式系統操作系統,圖2-8介紹了Windows CE的體系結構。WM和Windows的連接做到了天衣無縫,由于微軟的桌面操作系統在全球占的比例非常大,這也成了WM最大的優勢。Windows的用戶使用基于Windows Mobile系統的手機能夠很快熟悉。Windows Mobile集成了很多常用的軟件,如MSN Messenger、IE、Outlook、Media Player、Word、Excel等,能很好地滿足娛樂和移動辦公的需要,近年來Windows Mobile的市場占有量不斷上升。

圖2-8 Windows CE的體系結構
Windows Mobile的多媒體性能是非常強大的,支持它的軟件也越來越多,如3D游戲、網絡游戲等。Windows Mobile 6有兩種類型,其中PPC用觸控筆來操作;SmartPhone用手機鍵盤來操作,其結構組件如圖2-9所示,還提供了針對手機功能的特性,如協議棧,通話功能等。

圖2-9 Windows Mobile中SmartPhone的體系結構組件
基于微軟的強大實力,Windows Mobile有很多先天的優勢,如擁有強大的內嵌軟件,其他系統上的同類軟件很難做到如此完善和統一。目前網絡上基于Windows Mobile平臺可以無縫運行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游戲等多達千種以上;而且從理論上來講,任何第三方的程序員,都可以基于這套平臺開發出自己的應用程序來。微軟利用這種優勢構筑起一條價值鏈,軟件商在這套平臺上開發應用軟件來營利;而越來越多的應用軟件將會吸引更多的用戶向Windows Mobile平臺傾斜。
2.2.3 Palm
Palm在掌上電腦領域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領袖,Palm品牌的掌上電腦一度占據90%的市場份額。也許很早就明白了“掌上電腦的出路在無線”這個道理,Palm從一家軟硬件兼營的公司,分拆成為了兩家公司,分別經營硬件和軟件,其中PalmSource專門經營Palm操作系統。這家公司與Handspring合作生產了兩款Palm手機,但是定位比較奇怪,既不是高端,也不是低端,硬件配置、性能等都乏善可陳,市場表現平平。不過Palm手機有一點是其他操作系統手機無與倫比的,這就是基于Palm操作系統的上萬種軟件應用,這是Palm在掌上電腦時代多年苦心經營的結果,自然也就成為Palm手機的一大賣點。一部分Palm的老用戶,也會將使用習慣轉移到Palm手機上來。
Palm手機操作系統最明顯的優勢在于其本身是一套專門為掌上電腦編寫的操作系統,在編寫時Palm一直遵循Less is More(少就是多)這一理念去設計的,所以,與Windows Mobile相比,它本身所占的內存極小,基于Palm手機操作系統編寫的應用程序所占的空間也很小,通常只有幾十KB,所以基于Palm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雖然只有幾兆內存卻可以運行眾多的應用程序。但是,這么一來,它的功能就沒那么多,最近Palm似乎也意識到豐富的功能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之大,因此,Palm也逐漸向提供豐富的功能靠攏,“少就是多”的設計理念逐步削弱。
Palm OS操作簡單,性能強大,運行起來對硬件的要求不高,因此能很好地控制價格,耗電量也很小。個人信息管理功能不錯,但是多媒體性能較弱,雖然近幾年推出的新系統有所改善,但是仍然和Windows Mobile有差距。Palm OS所推出的智能手機也不多,2005年9月9日,PalmSource被日本軟件公司愛可信收購,后來,Palm OS平臺正式改名為Garnet OS,Palm OS基本上已經成為了歷史。
2.2.4 Linux
Linux具有源代碼開放、軟件授權費用低、應用開發人才資源豐富等優點,便于開發從個人到行業的各個層次的應用。雖然起步較晚,沒有雄厚的基礎,但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基于Linux內核的智能手機向Symbian以及Windows Mobile發起了挑戰。Linux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是一個完全開放源代碼的系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方便手機制造商開發自己Linux手機操作系統,同時吸引了眾多軟件開發商對其進行應用軟件的開發,豐富了第三方應用。如圖2-10所示,介紹了基于Linux內核的GPRS手機結構框架。

圖2-10 基于Linux內核的GPRS手機結構框架
谷歌基于Linux的手機平臺Android一度被業內視為最有希望的開源移動平臺。Android的強勢進入不但給Linux帶來了新的生機,也對Linux標準的現狀造成了顛覆性的破壞。Google推出的Android平臺不僅加劇了Linux移動平臺內部的競爭,也對Symbian等封閉平臺造成了嚴重沖擊。谷歌的開放式手機聯盟(OHA)的優勢在于它將終端、芯片廠商、運營商、軟件應用、設計等產業鏈的各個層面的力量都聚集在一起。無論是德州儀器(TI)還是本土公司上海杰得都宣布成功移植了Android平臺,就連一向支持Windows Mobile的臺灣HTC公司也在年初展示了Android原型機。
作為谷歌的主要競爭對手,開源手機平臺聯盟(LiMo)也加快了產品化的步伐。不但在2008 3GSM會展上展示了18款手機,還在2008年4月將TI納入麾下,使其成為核心成員中的第一家半導體公司,大有和Android一決高下的氣勢。2008年5月14日,LiMo更是宣稱,該組織又新增了8個成員,包括美國移動巨頭Verizon無線、韓國電信巨頭SK電信公司、以及火狐瀏覽器的開發商Mozilla組織。就像OHA一樣,LiMo也是一個全球性的組織,致力于基于Linux開源系統的手機平臺標準制定和開發。隨著這些新成員的加入,意味著這一平臺技術將得到全球的支持,而且其進展將有超過谷歌的趨勢。
2.2.5 J2ME
J2ME的出現實際上是Java技術的回歸,作為Java 2平臺的一部分,J2ME與J2SE、J2EE一起為無線應用的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建立了完整的開發、部署環境。由于J2ME專門針對多樣化的嵌入設備和消費類電子產品,J2ME的結構與傳統的程序語言和規范有很大的不同,它是由配置(Configuration,如CLDC)、概要(Profile如MIDP)和可選包(Optional Package,如MMAPI)三要素構成的。J2ME技術由一個虛擬機和一組API組成,這組API適用于為消費和嵌入式電子設備提供的經過剪裁的運行環境。如圖2-11所示,介紹了基于J2ME的手機體系結構。

圖2-11 基于J2ME的手機體系結構
J2ME作為Java技術在移動電話等小型設備的版本,它針對屏幕、電能和內存等資源有限的移動設備進行了優化和定義,解決了無線設備多樣化的矛盾,這使J2ME能夠在每一類設備的限制下工作,而且同時提供最低限度的Java語言功能。
J2ME為移動互聯網引入了一種新的模型,即允許手機從互聯網下載各種應用程序,并在手機建立了可執行環境來運行這些程序。由于定義了可執行程序下載的標準,并在手機上創立了可執行環境和開發語言,因而在移動通信業為軟件開發商創造了巨大的商業機會。手機用戶在得到豐富應用體驗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運營商的網絡流量收入。
2003年2月15日,中國移動開始了大范圍的K—JAVA應用測試。4月8日,無線K—JAVA服務被正式定名為“百寶箱”,并全面開始免費試用。而在發展較快的廣東地區,更是從5月17日開始了大規模的業務推廣,投入資金多達千萬元。7月1日,中國移動宣布了“百寶箱”正式商用的消息,K—JAVA在中國市場的掘金旅程也由此開啟。它為用戶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平臺,能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全新圖形化、動態化的移動增值服務。用戶使用支持J2ME功能的手機終端,接入中國移動的無線J2ME服務平臺,可以通過手機隨意下載J2ME應用軟件,能方便地享受類似于互聯網上的各種服務,如下載游戲、動漫畫、小小說等,也可進行各種在線應用,如聯網游戲、收發郵件、證券炒股、信息查詢等。
UniJa是中國聯通推出的基于J2ME技術的下載類增值服務,形成了具有聯通特色的無線Java技術體系。UniJa由技術規范體系、測試及開發工具系列、終端實現方案及應用下載支撐系統等組成。UniJa技術平臺的應用下載采用WAP發現、HTTP下載的方式,充分利用WAP網頁的便利、豐富多彩、友好的交互等特性,提升了用戶體驗,同時也巧妙地將目前發展迅猛的WAP業務和J2ME業務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兩大業務的互動和互補。另外,UniJa中還包含支持短信功能的WMA技術,內容提供商可以開發出具有短信功能的J2ME應用。
2.2.6 BREW
BREW是一個無線終端應用軟件的運行平臺,有了它,毫無生氣的普通移動電話機就可以立刻搖身一變,成為具有百變功能的移動終端。
從業務的角度上來看,BREW是一種獨立于空中接口的技術,可以運行在諸多網絡環境中。BREW與網絡完全無關,這意味著它可以完全平等地應用于所有的無線技術。無論用戶位于分組網絡或電路交換網絡,還是正漫游于兩者之間,服務質量都不會受到影響。
更重要的是,BREW可以隨網絡和設備的升級不斷演進發展。3G移動網絡擁有更高的帶寬以及更低的成本,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用戶可以下載更加復雜的應用并更加有效地使用3G網絡。從用戶角度看,這提高了基于BREW的使用價值,同時它還可以在新網絡完成之后充分利用它們的先進功能。除此之外,隨著設備中存儲容量以及處理能力的增加,BREW應用將日趨完善,并能通過無線方式提供給用戶。對BREW而言,沒有技術過時的概念,BREW隨著時間的推進將會變得更加有用,其價值也將日益提升。
BREW技術不同于WAP技術,WAP僅利用手機上的瀏覽器運行應用并與之互動,而BREW是使手機成為一種真正面向軟件的平臺,可以為用戶提供一系列由運營商推出的移動增值業務,并且能夠執行基于J2ME的應用。現將J2ME和BREW進行一下比較,如表2-1所示。
表2-1 J2ME與BREW的對比

BREW提供的執行環境就好像PC上的操作系統一樣(尤其是BREW 4X以上的版本),用戶可以下載CP/SP商提供的各種類型的應用程序,充分體驗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種種便捷。同時,BREW強大的功能不但可以提供成套的資訊、商務、娛樂功能,而且能提供諸如藍牙技術、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基于數據業務的電話等服務。更令人興奮的是,BREW還可兼容其他技術,包括Java、Flash、瀏覽器、電子郵件等,可以說BREW技術將移動終端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