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以后,學校僅為粉飾升平之具。所謂粉飾升平,并不是學校能積極的替政治上裝飾出什么東西來,而是消極的,因為倘使連學校都沒有,未免說不過去。所以茍非喪亂之時,總必有所謂學校。至其制度,則歷代又略有不同。晉武帝咸寧二年,始立國子學。按今文經說,只有太學。大司樂合國之子弟,是出于《周官》的,是古文經說。兩漢的政治制度,大抵是根據今文學說的。東漢之世,古學漸興,魏晉以后,今文傳授的統緒遂絕,所以此時的政治...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魏晉以后,學校僅為粉飾升平之具。所謂粉飾升平,并不是學校能積極的替政治上裝飾出什么東西來,而是消極的,因為倘使連學校都沒有,未免說不過去。所以茍非喪亂之時,總必有所謂學校。至其制度,則歷代又略有不同。晉武帝咸寧二年,始立國子學。按今文經說,只有太學。大司樂合國之子弟,是出于《周官》的,是古文經說。兩漢的政治制度,大抵是根據今文學說的。東漢之世,古學漸興,魏晉以后,今文傳授的統緒遂絕,所以此時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