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論增進勞動生產力的因素及分配勞動(4)

  • 國富論
  • (英)亞當·斯密
  • 4831字
  • 2015-07-06 11:17:28

霍布斯說過,財富就是權力。而事實上,并不是獲得或承繼了大宗的財產之后,人們就擁有了政治權力,不管這一權力是民政還是軍政方面的。財產只是獲得政權的一種手段,不是決定因素,人們未必能靠它獲得政權。財產向占有他的人提供的權力,只是購買力,只是支配當時市場上各種勞動或勞動生產物的權力。而且,這種支配權的大小,恰恰跟他的財產多少成比例。也就是說,財產的大小,制約著他所能購買或支配的他人勞動量或勞動生產物的數量。一種物品的交換價值,必然與其可供人們支配的勞動量相等。

勞動可以用來衡量一切商品的交換價值,卻不能衡量一切商品的價值。我們往往很難確定兩個不同的勞動量的比例,因為決定這一比例的因素有很多。

在分析時,除了要考慮花費在兩種工作上的時間,還要考慮它們的困難度和精巧度有什么不同。同樣是用一個鐘頭完成的工作,困難工作所包含的勞動量,也許要比容易工作所包含的勞動量要多。需要經過十年學習才能做的工作,即使做一個小時,它所含的勞動量也可能比普通業務做一個月所含的要多。

然而,要找到衡量困難度和精巧度的準確尺度,卻不那么容易。人們在進行交換時,通過市場議價來大致調整困難度和精巧度,從而使它們在大體上兩不相虧,而并沒有用任何準確的尺度。這么做,雖然對日常買賣不夠準確,卻也足夠了。當然了,人們在交換不同的勞動生產物時,通常都會考慮上述困難度和精巧度。

此外,當商品種類多時,交換通常在商品之間進行;而當商品少時,則是用商品交換勞動。因此,在估定某一商品的交換價值時,衡量尺度自然也就是它所購得的另一種商品量,而不是它所購得的勞動量。而且,“一定分量的特定商品”跟“一定分量的勞動”相比,前者更容易讓人理解。因為,前者是一個物體,人們可以看得到摸得著;而后者卻只是一個概念,非常抽象,即使可以被人充分理解,它也不像具體的物體那樣明顯、自然。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物交換停止了,貨幣成了商品交換的一般媒介,人們開始用商品來交換貨幣。這時,如果屠戶需要面包或麥酒,他會先拿著牛肉或羊肉去市場,把它換成貨幣,再到面包店或酒店去,用貨幣購買面包或麥酒。他所能購得的面包或麥酒的量,取決于他售賣牛羊肉所得的貨幣量。因此,對屠戶來說,牛羊肉的價值,自然就是它能換得的貨幣量,而不是等量的面包和麥酒量。同樣地,在說到家畜肉的價值時,用每磅值三四便士,比用每磅值三四斤面包和三四夸脫麥酒都更合適。所以,人們在計算商品的交換價值時,多是以貨幣量為尺度,而不是按它所能換得的勞動或其他商品的量。

實際上,金銀雖然是一般媒介,卻也跟其他一切商品一樣,其價值高低、購買難易度都會隨時間而變化。在一定時期內,決定金銀可以支配的勞動量或他種商品量的因素,往往是當時已經發現的著名金銀礦山的出產量。十六世紀,歐洲金銀的價值大幅下降,幾乎減少為原價的三分之一,就是由于人們在美洲發現了許多金銀礦山。分析其原因,是因為發現大量金銀之后,金銀上市所需的勞動量相對減少,它所能購買或支配的勞動也就相應減少了。但是,這次大量金銀的發現,只是金銀價值史上最大的一次變革,卻不是歷史上唯一的變革。

我們知道,測定他物數量的正確尺度,其本身絕對不能不斷變動。像是一步的遠近、一把所抓東西的多少、兩臂合抱的長度,都會因人而異,所以不能作為測定其他物品的尺度。這種情況,也同樣適用于自身價值不斷變動的商品。

然而,勞動卻另當別論。因為,勞動本身是無差別的。

對于勞動者來說,無論何時何地,等量的勞動都有同等的價值。精力和熟練度差不多的勞動者,其勞動時所犧牲的安樂、自由與幸福,必然是等量的;他所付出的勞動代價,決定了他所能購買的貨物量。

事實上,同樣的勞動所能購買的貨物量,在不同時期也是不同的,會時多時少。但這種變動,只是貨物價值的變動;而購買這一貨物的勞動的價值,并沒有因此而發生變化。只要是難于購得或者需要花費大量勞動才能取得的貨物,無論何時何地都價值昂貴;相反的,只要某一貨物易于購得或取得,它的價值也必然低廉。因此,只有勞動才能隨時隨地地估量和比較各種商品的價值。無論何時何地,勞動的價值都不會變動,它是商品的真實價格。至于貨幣,它只是商品的名義價格。

對于勞動者來說,等量的勞動一般都有等量的價值;但是,對雇用勞動者的雇主來說,等量勞動的價值卻會因時而變。因為,在不同時期,雇主購買勞動所需要的貨物量是不同的。因此,對他而言,勞動跟其他一切物品一樣,經常會發生價格變動。某一勞動,如果需要花費多量貨物才能購得,它的價格就高昂;反之,則價格低廉。換句話說,就是勞動價格高時,貨物的價格低;勞動價格低時,貨物的價格高。

因此,可以通俗地說,勞動價格也有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之分,這一點與商品是一樣的。勞動的真實價格,就是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它們與勞動等量。勞動的名義價格,就是一定數量的貨幣,它不一定與勞動等量。只有勞動的真實價格,才能決定勞動者的貧富、勞動報酬的高低;名義價格則不具備這一功能。

勞動的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的區別,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非常重要。一般情況下,同一真實價格的價值是相等的,而同一名義價格的價值則可能存在極大的差異。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往往就是金銀價值的變動。所以,如果一個人要把土地永久地租出去,那么他就不能用一定數額的、可能會發生變動的貨幣作為地租。不然,就不能保證土地的價值永久不變。一定數額的貨幣的價值變動,一般分為兩種。第一,隨著時代的變化,同一名稱的鑄幣所含的金銀分量會有所不同。第二,在不同的時代,同一分量的金銀價值也會不相同。

在國家的統治者看來,對國家有利的方法之一,就是減少鑄幣內所含純金屬的量。而增加鑄幣內所含純金屬的量,則不利于他們的統治。毫無疑問,各國都在逐步減少鑄幣內所含的純金屬量。就是因為這一變動,貨幣地租的價值才降低了。

歐洲金銀的價值之所以會降低,就是因為人們發現了美洲礦山。當時,雖然沒有確實的論據,卻有許多人都作出了同一種推測:金銀價值還會長時期地繼續下降。在這一情況下,即使用貨幣地租的不是若干鎊鑄幣,而是若干盎司的純銀或某種成色的白銀,也不會增加貨幣地租的價值。就是這一推測,降低了貨幣地租的價值。

相較于貨幣地租,谷物地租更能保持原有的價值,即使是在鑄幣名實一致時也是如此。伊麗莎白在她在位的第十八年,就對地租作了這一規定:國內各學院的地租,三分之二用貨幣繳納,三分之一用谷物繳納。如果不愿意繳納那三分之一的谷物地租,可以按照谷物的時價將其折合成貨幣繳納。

在當時,由谷物折合成的貨幣,也就占全部地租的三分之一;但現在,布勒克斯頓博士卻說,這三分之一的地租實際上是其余三分之二的兩倍。照此推算,各學院的貨幣地租應該要減到原值的四分之一,或是原谷物的四分之一才對。然而,英國鑄幣單位至今仍然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同一數量的鑄幣,無論是鎊、先令還是便士,幾乎都含有同一分量純銀。由此推斷,是銀價下降導致了貨幣地租價值的跌落。

這時,如果鑄幣內所含的純銀量也減少了,貨幣地租就會損失得更大。在含銀量的變動方面,法蘭西鑄幣比蘇格蘭鑄幣要大很多,而蘇格蘭鑄幣比英格蘭鑄幣也要大。這么一算的話,昔日有價值的地租現在幾乎沒有任何價值。

而等量的谷物,也就是勞動者的生活資料,卻不會出現上述情況。即使是在兩個相隔很遠的時期里,在購買等量勞動的可能性方面,等量谷物似乎都要比等量金銀或其他貨物大。因此,在兩個相隔很遠的時期里,等量谷物保持相同真實價格的可能性更大。換句話說,就是在購買或支配他人的等量勞動方面,有谷物者比有貨幣者更有優勢。當然,在購買或支配等量勞動方面,我只能說等量谷物比等量其他商品的可能性要大,而不能說完全有這種可能。因為,要用等量谷物絲毫不差地購買或支配等量勞動,是不可能的。

就像后文所說的那樣,在不同時期,勞動者的生活資料(勞動的真實價格)是大不相同的,進步社會最多,靜止社會次之,退步社會最少。在一定時期內,用谷物之外的其他任何商品去購買生活資料,都可以購得相當的勞動量。因此,能夠影響谷物地租的因素,只有一定分量的谷物所能購買的勞動量的變動。但是,在用谷物以外的其他物品計算地租時,還要另外考慮這一物品所能換購的谷物量的變動。

不過,還有一點需要我們注意。谷物地租真實價值的變動,從實際角度來看,比貨幣地租要少得多;可從年代角度來看,卻比貨幣地租要多得多。在后面的章節中,我們將詳細說明這一點:勞動的貨幣價格與谷物的貨幣價格,并不會逐年地同步波動。谷物的貨幣價格,會不時地偏離它的平均或普通價格,發生暫時或偶然的變動;而勞動的貨幣價格卻不會有很大的波動,它似乎與谷物的平均或普通價格保持一致。影響谷物平均或普通價格的因素,有金銀的價格、金銀礦山的出產額、把金銀運送到市場所必須的勞動量,還有整個社會必須消費的谷物量。這一點,將在后文進行詳細的介紹。

從世紀角度來看,銀價的變動有時會非常大;但是從年代角度來看,銀價的變動卻很小,甚至經常是五十或一百年不變。既然銀價在這么長時期內都幾乎不變,那么在其他社會情況全無或幾乎無變動時,平均或普通貨幣價格也就不會發生什么變動;而勞動的貨幣價格,無疑也保持不變。不過,由于谷物的貨幣價格會暫時或偶然性地發生變動,所以谷物今年的價格比去年高一倍的情況,是經常會發生的。比如,同樣品種的谷物,今天的價格還是二十五先令每夸脫,明年則可能會漲到五十先令每夸脫。

可是,當每夸脫谷物的價格由二十五先令漲到五十先令時,谷物地租的名義價值和真實價值也會相應增長,而且比以前高一倍。換句話說,就是谷物地租跟以前相比,它所能支配的勞動量或其他貨物量又增加了一倍。然而,勞動和其他大多數商品的貨幣價格,卻并沒有隨著這些變動而發生變化。

由此可見,只有勞動,才是衡量價值的普遍和正確的尺度。換句話說,就是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以勞動為標準來比較各種商品的價值。所以,衡量某一物品的真實價值的尺度,在世紀范圍內就不能是它所能換得的銀量,而在年的范圍內則不能是它所能換得的谷物量。但是,如果用它所能換得的勞動量作為尺度,那么無論是以世紀還是年為期限,都可以極其準確地確定它的真實價值。在世紀范圍內,等量谷物支配等量勞動的可能比等量白銀更大,所以谷物更適合作價值尺度;而在以年為期限時,等量谷物支配等量勞動的可能又比等量的銀更小,因此白銀更適合作價值尺度。

在制定永久地租或締結長期租地契約時,區分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還有些用處;而在日常的普通買賣中,則沒有必要對這兩種價格進行區分。

只要是時間與地點相同,一切物品的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都是成正比的。

例如,在倫敦市場上,如果售賣一種商品所得的貨幣越多,這一商品所能購買或支配的勞動量也就越多;而售賣這一商品所得的貨幣越少,這一商品所能購買或支配的勞動量也就越少。所以,當且僅當時間和地點相同時,貨幣才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正確尺度。

當兩地相隔很遠時,商品的真實價格與貨幣價格就不再成正比例了。對往來販運貨物的商人來說,商品的貨幣價格更重要。也就是說,他只考慮購買與出賣同一商品所花費的金銀數量的差額。同樣的勞動量或生活必需品、便利品,在中國廣州只需要花半盎司白銀就可以購買得到,而在倫敦卻需要一盎司甚至更多。所以,廣州商人以半盎司白銀出售的某一物品,也許比倫敦商人以一盎司白銀出售的這一物品更有價值、更重要。這時,如果廣州的這一商品被倫敦商人以半盎司白銀購得,然后又以一盎司白銀的價格在倫敦出售,那么這筆買賣就使倫敦商人獲得了百分之百的利潤。此時,倫敦銀價和廣州銀價幾乎完全相同。不過,對這個商人來說,就算廣州的半盎司白銀比倫敦一盎司白銀更能支配較多的勞動量或生活必需品、便利品,那也不是最重要的。他所希望獲得的,只是在倫敦花一盎司白銀,就能支配兩倍于廣州半盎司白銀所能支配的勞動量或生活必需品、便利品。

名義價格(貨幣價格)決定了日常生活中幾乎一切買賣行為是否適當,所以自然地,人們大都只注意名義價格,卻不注意真實價格。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超| 张家港市| 永安市| 萝北县| 富蕴县| 蕲春县| 龙州县| 邢台市| 洪湖市| 中江县| 玉屏| 达日县| 黑河市| 双江| 鄯善县| 清涧县| 巴彦淖尔市| 孝感市| 海丰县| 开鲁县| 新源县| 安阳县| 綦江县| 景德镇市| 顺昌县| 荥阳市| 梓潼县| 苗栗县| 光山县| 防城港市| 建阳市| 万山特区| 怀化市| 安国市| 麻栗坡县| 桐柏县| 襄樊市| 年辖:市辖区| 江津市| 古浪县| 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