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恨著恨著就愛上了:杜子建謬論集
- 杜子建
- 1395字
- 2019-01-09 15:50:57
不為生前流淚,但為死后流芳
這是一個萌寵橫行的時代
在所有的自命不凡者面前,平凡,就是一種高貴。社會文明的支撐,從來都是靠平凡者而不是非凡者。平凡,才是這個社會的價值總量。
其實,我們不太愛人類,我們把更多的情感請托給物。我們迷戀電腦而不是親人;我們相信計算器而不是友情;我們認可處女膜卻否認愛情;我們用科技來毀壞每一根頭發;我們用手術刀來割裂臉盤;我們鐘愛衣物卻草率身體;我們牢固窗戶卻提防鄰居……我們,其實已經不相信人類!
這是一個萌寵橫行的時代。
不能跟上時代,就等于直接告別人類。
世界,是由性感奔向邪惡的。
這既是一個聰明人橫行的低智商社會,也是一個低智商者橫行的高智商時代。
每一個國家的文明,都是掐架掐出來的,而不是鼓掌鼓出來的,更不是睡覺睡出來的。
只有相互否定,沒有相互討論,是低智商社會的典型特征。
最后,人類大致會像動物一樣,通過表情和聲音,而不是語言來溝通。語言,讓人類產生了多少誤會。只有表情、聲音、氣味之類的原始信息才是靠譜的,才不至于使人類像傻X一樣在語言的歧途和迷宮里相互誤解、相互傾軋。
世界有兩種體制:一種是把某類人分解成某個人,一種是把某個人訓練成某類人。
這世界,其實不太需要所謂的真相,更不需要所謂的事實。他們需要的只是“符合”——符合我的個人猜測、符合我的個人判斷、符合我的個人審美、符合我的個人價值觀。如若不然,必須圍攻、必須起哄、必須嘲笑、必須鞭笞。
別做好人,別當壞蛋
我媽教我一句高難度的話是:“別做好人,別當壞蛋。”于社會而言,我是個好同志。如今,我把這話又傳給我兒子。祝福老娘!
每個人的良心版圖上,都有他自己的頭版頭條。
這社會,我最怕的是“信”,信我,信老杜。比如向我提問,問題來了,老杜是說真話還是說世故的話呢?真話兇狠傷人,世故圓滑傷信。各位,你說我是“傷人”好,還是“傷信”好?信任,是最大的負債!
大社會,由陌生人構成。小社會,由熟人構成。熟人社會可以締結組織或國家,陌生人社會卻可以顛覆這個組織和國家。在太平盛世,熟人可以構成熟人社會的影響力;而在亂世,陌生人才是影響力的核心群體——盛世,我們相信熟人;亂世,我們更信陌生人。
一個成熟國家的偉大之處必須具有兩個特征:真正的學術自由(無視政治立場);允許不同的價值觀在同一個國家里正常、健康地爭論、爭議、爭執,但不爭殺。
“文明”就是大家一起爽;“民主”就是每個人都爽;“自由”就是大家隨便爽;“獨裁”就是只能我一個人爽;“專政”就是我必須讓你不爽;“人權”就是我有權爽一下;“他人即地獄”就是“你存在老子就不爽”……
30后、40后……90后、00后
#中國# 30后,拼性命的一代;40后,拼忠誠的一代;50后,拼高考的一代;60后,拼膽量的一代;70后,拼工作的一代;80后,拼買房的一代;90后,拼自我的一代;00后,拼什么呢?
30后把青春獻給了戰場;40后把青春獻給了文革;50后把青春獻給了高考;60后把青春獻給了下海;70后把青春獻給了市場;80后把青春獻給了房子;90后把青春獻給哪里?
90后,對身體的投資高于對生活的投資。
90后的這一代人將會見證一個偉大的歷史時刻,一個世界科技高速發展的臨近點。
00后,既沒有買房的壓力,也沒有前途的壓力;他們可能更自在、更自主、更自我,他們可能不再是服從權威的一代,也不再是迷信主義的一代;他們所渴望的可能不再是簡單的“歸屬感”,而是“世界任我行”;因此,他們所追求的可能是更自我、更自由、更寬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