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民族鄉
1958年11月7~23日,由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云南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彝族分組對基諾族首次識別。當時,調查組認為人數不多但在云南頗有影響的基諾族近于彝族,其識別對彝族史、傣族史乃至云南民族史的編寫具有重要的意義。1977年,在云南及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組成了“基諾人——民族識別組”,由四川、云南及北京從事民族學、歷史學、語言學、宗教學、考古學的20余位成員組成。經調查研究后,“基諾人——民族識別組”一致認為基諾人具備了成為一個單一少數民族的條件。1979年6月6日,國務院正式確認基諾族為我國的單一少數民族。基諾族的識別、認證歷時31年,在我國22個人口較少的民族中,基諾族是最后被確認的一個少數民族。
基諾族是我國云南省獨有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區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境內的基諾山,其余散居于基諾山的周邊,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據2009年年底統計,基諾山基諾族鄉共有3108戶12020人,其中基諾山基諾族鄉有基諾族11788人。
基諾族被確認為單一的民族后,主要聚居地的行政建制幾經變化,最終于1993年12月確認為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基諾山基諾族鄉建立了相應的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機構。
1983年3月,基諾洛克人民公社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會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權組織法》的規定,將基諾洛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為基諾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93年冬,基諾人民公社及其管理委員會被撤銷,建立了基諾山區公所,作為景洪縣政府的派出機構,下轄茄瑪、巴亞、司土、新司土、巴來、巴卡、洛特7個基諾鄉。1984年,基諾山區公所改為基諾洛克區。1988年初,根據云南省委《關于區鄉體制改革的通知》,基諾洛克區召開了中國共產黨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將基諾洛克區改為基諾山基諾族鄉,隸屬于景洪縣。1993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景洪縣,設立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自治鄉隸屬于景洪市。
1993年春,基諾山基諾族鄉舉行了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鄉人大和政府領導人。1993年3月12日,景洪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并公布了基諾山基諾族鄉選舉結果。這次人民代表大會既是景洪縣基諾山基諾族鄉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也是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