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寧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戰略研究作者名: 馬忠玉本章字數: 1607字更新時間: 2018-12-26 15:02:29
前言
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世界各國對保護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氣候資源,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已形成普遍共識。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自然而然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地處中國西北內陸的寧夏,在長期應對氣候變化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世界各地尤其是非洲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重要的示范。從2009年12月丹麥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到2011年12月南非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寧夏向全世界展示了在適應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方面的實踐和成果,為中國理直氣壯進行談判提供了重要支持,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巨大反響。CCTV1、CCTV4、CCTV13頻道和鳳凰衛視、英國、法國、西班牙、南非等國家電視臺都予以多次報道。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積極主動開展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研究與實踐。“十一五”期間就將應對氣候變化在全國率先納入《“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中。“十二五”前期,又將促進低碳經濟發展作為重大課題進行研究。2010年,中英瑞三國聯合開展《中國適應氣候變化項目》(簡稱ACCC項目),將干旱少雨、對氣候變化極其敏感的寧夏作為試點省區,為寧夏創造了在適應氣候變化領域展示成果和探索佳徑的重要機遇。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氣候司及ACCC國家項目辦的關心和支持下,寧夏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精心籌劃,組織寧夏生態建設規劃辦公室、寧夏氣象局氣象研究所、寧夏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和寧夏CDM中心深入調研、查閱資料、科學求證,歷經兩年的扎實努力和研究,完成了寧夏適應氣候變化總報告和五個專題報告。現將ACCC寧夏適應氣候變化項目最新研究成果及寧夏在溫室氣體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碳管理戰略、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成果一并匯編,形成《寧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戰略研究》一書。
本書內容分為三篇:適應篇、減緩篇、規劃篇。適應篇包括總報告和五個專題報告,主要展現ACCC寧夏適應氣候變化項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總報告在系統總結寧夏適應氣候變化取得的經驗、成就以及深入分析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的基礎上,根據寧夏當前面臨的發展形勢和氣候變化對寧夏未來發展的影響,提出了今后寧夏適應氣候變化應采取的戰略舉措和保障措施;專題報告分別以氣候變化對寧夏水資源、農業、荒漠化、生態移民的影響和適應對策以及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等為主要研究內容,通過歷史對比、定性定量分析和未來展望,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各領域的適應對策。減緩篇聚焦“十二五”寧夏溫室氣體減排、碳管理戰略與低碳經濟發展問題。通過對能源需求、農田等寧夏主要碳排放源排放現狀的分析及2005~2020年寧夏碳排放情景的研究與分析,揭示了氣候變化對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寧夏發展低碳經濟的潛力和機遇以及寧夏未來碳排放將經歷的三個重要歷史階段,提出了寧夏低碳經濟發展與碳管理的思路。規劃篇明確了寧夏“十二五”時期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和方向,提出了寧夏未來五年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總體目標、重點領域、重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對進一步推進寧夏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具有較強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本書在研究過程中,得到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氣候司、英國駐華大使館、瑞士駐華大使館、ACCC國家項目辦、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中國農科院、中國人民大學等機構領導和專家的親切關懷與熱情幫助;也得到了寧夏回族自治區主要領導及寧夏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實地調研期間,銀川市西夏區、固原市原州區和西吉縣、吳忠市紅寺堡區等市縣相關鄉村和寧夏農墾南梁農場農戶均予以鼎力支持和積極配合;書稿修改完善過程中得到了陳通明先生、杜小華先生的精心指導和幫助,在此,我們深表謝忱。同時,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和瑞士發展與合作署(SDC)為本項目研究提供了資金,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趙小平同志為本書撥冗作序,使我們倍受鼓舞,再次特別致謝。
由于時間倉促,加之本書研究人員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書中文字表述、研究方法、研究結論等可能會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馬忠玉
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