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戰略研究
- 馬忠玉
- 883字
- 2018-12-26 15:02:28
序
全球氣候變化正日益改變著陸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進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如何妥善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事關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也是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作為經濟欠發達、受氣候變化影響明顯和生態環境脆弱的省區,寧夏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主動出擊,超前規劃,統籌考慮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尤其在適應氣候變化領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逐步探索出了一條以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為特征的扶貧攻堅、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之路,向世人展示了寧夏以適應氣候變化引領生態移民、防沙治沙、水資源配置、封山禁牧、退耕還林(草)等領域的建設成果。2011年末,寧夏作為中國內陸應對氣候變化的典型地區,唯一受邀參加了南非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寧夏在新能源開發、適應性農業、生態移民、防沙治沙等方面應對氣候變化的經驗與成果,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和強烈反響,國際社會的許多重要媒體、國內主要媒體均以“寧夏經驗亮相德班”為主題,報道了寧夏的發展成果。
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雙加速”的發展階段,如何選擇低碳發展路徑已迫在眉睫。寧夏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寧夏應對氣候變化經驗與研究成果進行總結、提煉,匯編成《寧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戰略研究》一書。該書運用國內外適應氣候變化研究領域的成熟模型,通過歷史對比、定性定量分析和案例解剖等方法,從寧夏氣候變化現狀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氣候變化對寧夏的影響與挑戰、寧夏采取的政策措施效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其適應與減緩兩方面的重要成果以及《“十二五”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無疑為我國乃至國際社會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尋求應對良策提供了有益借鑒,也為寧夏“十二五”乃至今后一個時期與國際社會開展“南南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礎。
人類應對氣候變化任重道遠。從目前國際前沿領域實踐看,碳管理、碳金融、碳市場、碳交易等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日益興起,并且正在形成一個大的新興產業。希望寧夏的研究人員就這些領域盡早開展研究與探索,為寧夏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2012年1月10日于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