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論語選讀
  • 楊春光主編 朱昌平 楊宏鋒副主編
  • 2111字
  • 2018-12-26 14:47:08

里仁第四

子曰:“里[1]仁為美。擇不處[2]仁,焉得知[3]?”

[1]里:住處,借作動詞用。

[2]處:居住。

[3]知(zhì智):同“智”。

譯文

孔子說:“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沒有仁德,怎么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約:貧困。

譯文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期處于貧困中,也不能長期處在安樂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則從仁中獲利。”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惡[2]人。”

[1]好(hào號):喜愛。

[2]惡(wù務):憎惡,討厭。

譯文

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確喜歡某人,或厭惡某人。”


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1]也。”

[1]惡(è餓):邪惡。

譯文

孔子說:“如果立志于修行仁德,總沒有壞處。”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1]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2]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3]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1]惡(wù務):厭惡。

[2]惡(wū屋)乎:于何處。

[3]造次:倉促,急遽。

譯文

孔子說:“富有和尊貴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接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不用正當的方法拋棄它,君子就不會擺脫。君子如果拋棄了仁德,又怎能叫君子呢?君子不會在哪怕是一頓飯那么短的時間里遠離仁德,緊急的時候也一定會遵循仁德,就是在困頓時也必定會遵循仁德。”


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1]。觀過,斯知仁[2]矣。”

[1]黨:同類的人。

[2]仁:通“人”。

譯文

孔子說:“人的過錯,各屬于一定的類型。觀察一個人所犯的過錯,便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了。”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領悟了真理,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情愿。”


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1]也。”

[1]議:商議,討論。

譯文

孔子說:“士人立志追求真理,但又以自己穿破衣服、吃粗糧為羞恥的話,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1]也,無莫[2]也,義之與比[3]。”

[1]適:親近,厚待。

[2]莫:疏遠,冷淡。

[3]比:依據。

譯文

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必須怎樣的想法,也沒有一定不能怎樣的想法,只是按照義的規定為依據。”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1]。”

[1]惠:實惠,恩惠。

譯文

孔子說:“君子關心的是道德,小人關心的是土地;君子關心的是法度,小人關心的是好處。”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

[1]放(fǎnɡ訪):同“仿”,依據,引申為追求。

譯文

孔子說:“為追求個人利益來行事,會招致很多的怨恨。”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1]?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1]何有:全意為“何難之有”,即不難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能夠用禮讓原則治理國家嗎?那還有什么困難解決不了呢?不能用禮讓原則治理國家,那又怎樣能對待禮儀呢?”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1]也。”

[1]為可知:能夠被別人所知道的本領。

譯文

孔子說:“不擔心自己沒有職位,只擔心自己沒有可以立身的本領;不擔心沒有人了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具備讓人知曉的本領。”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1]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貫:貫穿,統貫。

譯文

孔子說:“參啊,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中心思想。”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之后,別的學生便問曾子:“老師這話是什么意思?”曾子說:“老師的學說,只是忠和恕兩個字罷了。”


子曰:“君子喻[1]于義,小人喻于利。”

[1]喻:明白,懂得。

譯文

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問題。”


子曰:“事父母幾[1]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1]幾(jī機):稍微。

譯文

孔子說:“侍奉父母,如果他們有不對的地方,要稍加規勸。如果父母不愿聽從,仍要恭恭敬敬,不加違抗,雖然擔憂他們,但不怨恨。”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1],游必有方[2]。”

[1]游:指游學、游官、經商等外出活動。

[2]方:去向。

譯文

孔子說:“父母健在時,不遠離家鄉,即使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去向。”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以不記在心里,一方面因為他們高壽而高興,一方面因為他們年事已高而憂懼。”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1]之不逮[2]也。”

[1]躬:親身,親自。

[2]逮(dài帶):及,趕上。

譯文

孔子說:“古時候,言語不輕易說出口,是怕自己的行動跟不上而感到羞恥。”


子曰:“以約[1]失之者鮮矣!”

[1]約:約束。

譯文

孔子說:“因為對自己有所約束而發生過失的,是很少見的。”


子曰:“君子欲訥[1]于言,而敏于行。”

[1]訥(nè):言語遲鈍。

譯文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與他做伴。”


子游曰:“事君數[1],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1]數(shuò碩):頻繁。這里譯為“煩瑣”。

譯文

子游說:“侍奉君主過于煩瑣,就會招致侮辱;與朋友交往過于煩瑣,就會反遭疏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沭县| 五华县| 铜山县| 城口县| 盖州市| 平阴县| 凤山市| 福州市| 黄龙县| 团风县| 合江县| 芜湖县| 萍乡市| 德安县| 霍林郭勒市| 融水| 额尔古纳市| 古交市| 个旧市| 大足县| 方山县| 潮安县| 新津县| 双桥区| 鹿邑县| 平乐县| 沙雅县| 平泉县| 清水河县| 依兰县| 盖州市| 专栏| 施秉县| 砀山县| 鲁山县| 密山市| 招远市| 江源县| 都兰县| 吴川市|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