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魅力領導的迷思(1)

百年之后,個性文化

這個社會自我施教于外向價值觀,而且很少會有一個社會系統如此強調這一傳統。社會中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但是約翰·多恩無論掙扎了多久,想了多少理由,這種思想仍然一遍一遍煩人地出現。

——威廉·懷特

推銷術是種美德:托尼·羅賓斯的演講現場

“你激動吧?”年輕的斯泰西在我遞交登記表時喜極欲泣。這句話伴著她甜美的聲音,顯然聽起來是個感嘆句。我一邊點頭一邊盡可能讓自己笑得燦爛些。在亞特蘭大會議中心的大廳里,我聽到了此起彼伏的尖叫聲。

“那是什么聲音?”我問道。

“他們正在給人們打氣呢!”斯泰西興奮不已,“這是整個UPW(激發潛能)經歷的一部分。”她遞給我一條紫色螺旋狀的帶子和一張壓層的姓名牌,讓我掛在脖子上。那條帶子上印著幾個大字:激發潛能。歡迎來到托尼·羅賓斯的入門級研習班。

根據宣傳材料上所寫,我支付了895美元去學習如何變得更有活力、如何在生活中獲得動力,以及如何戰勝我的恐懼。事實上,我到這里來不是為了激發我內在的力量(雖然我很樂意學到點什么),而是因為這次研習班是我探索外向理想型征途的第一步。

我曾經看過托尼·羅賓斯的電視廣告專題——他聲稱在任意給定的時間段都會有一則宣傳廣告——我覺得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外向的人之一。但他并不僅僅是一個外向者,他還是那些心理自助者心中的王者,在一本客戶花名冊中出現了克林頓總統、老虎·伍茲、納爾遜·曼德拉、撒切爾夫人、戴安娜王妃、戈爾巴喬夫、德蘭修女、小威廉姆斯、唐娜·卡倫等名人的大名,此外還有50萬人。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傾心傾力地投入到心理自助產業中,每年該行業收入可達110億美元。我們對于“理想自我”的定義揭示了,只有按照這七項原則和那三條規定才能達成目標。我很想知道到底這個理想的自我是個什么模樣。

斯泰西問我有沒有帶便當來。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奇怪:誰會從紐約帶著晚餐到亞特蘭大來呢?她看我一臉疑惑便對我解釋說:“你會不愿離開自己的座位,即使在吃飯的時候也不愿離開。在接下來的4天里,從周五到下周一,你們每天會學習15個小時,從上午8點到晚上11點,下午只休息一個小時。托尼會一直在講臺上,你會不舍得錯過一分鐘。”

我環顧了一下前廳。其他人似乎都有備而來,他們都興高采烈地拖著塞滿了能量棒、香蕉和玉米片的購物袋朝講堂放心地走著。我從小吃店里選了幾個不算新鮮的蘋果就走進了講堂。接待員在入口處站成一排,他們身穿UPW的T恤衫,臉上帶著狂喜的笑容,又蹦又跳,你不和他們擊掌就別想進去。我深知這一點,因為我試過。

寬敞的講堂里,一隊舞者正在為人群熱場,比利·愛多爾的專輯《莫尼莫尼》(Mony Mony)被一個世界級的音響系統放大,舞者的身影也被講臺側面的巨大屏幕放大。他們步調一致,就像“小甜甜”布蘭妮在視頻中的伴舞一樣,只是他們都打扮成中層管理者的模樣。領舞的是一個40多歲禿頂的家伙,他身穿一件白色的領尖有紐扣的襯衫,系著一條保守的領帶,卷著袖子,向人群拋去“友好”的笑容。從這期間傳遞的信息來看,似乎我們都可以在這里學會保持這般旺盛的精力,并帶著這種精力開始每天的工作。

事實上,這些舞蹈動作都非常簡單,我們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可以模仿:跳起來拍兩次手——左邊一次,右邊一次。當歌曲播放到《給我你的愛》(Gimme Some Lovin)的時候,很多聽眾站到自己的金屬折疊椅上,繼續吶喊、拍手。起初,我有些煩躁地叉交雙臂站著,可是后來我發現我真的別無他法,只能加入瘋狂的人群中,和我鄰座的人一起跳上跳下。

我們一直等待的那一刻終于到來了:托尼·羅賓斯站到了講臺上。羅賓斯原本就有2米高,在那個巨大的屏幕上他更是顯得有足足30米。他帥氣如電影明星,有著一頭濃密的棕色頭發,培梭丹特(Pepsodent)牙膏廣告似的笑容,還有輪廓分明的顴骨。“體驗與托尼·羅賓斯在一起的生活”,正如研習班的廣告所說的那樣,現在他就在這兒,和亢奮的人群一起翩翩起舞。

講堂的室內溫度大概只有50華氏度,而托尼卻只穿了短袖的Polo衫和短褲。許多聽眾都隨身帶來了毛毯,但是不知為什么,他們都寧愿接受這像待在冰柜里的溫度,大概是為了適應托尼興奮點較高的新陳代謝。這將需要另外一個冰河時代來冷卻這個男人的熱情。他跳躍,他興奮,他同時開始了他的管理,不知從何時起,他已經開始與3800雙眼睛交流起來。那些接待員滿心狂喜地跳到了過道上。托尼張開雙臂,做了一個擁抱所有人的動作。如果耶穌回到地球上,并把第一站定在亞特蘭大會議中心,只怕也很難想象出更喜慶的接待儀式了吧。

我所描述的這個場景毫不夸張,即使是在后排的我與那些只愿意支付895美元成為“普通學員”的人,也被卷入了這場狂歡之中。與“普通學員”相對的是“鉆石學員”,他們要支付2500美元,但是可以坐在最前排,近距離地接觸托尼。當我打電話訂票時,業務員一再建議我買前排的票,說在前排“可以直接看到托尼”而不需要依賴大屏幕,這樣通常會“更能取得成功”。“那些坐在前排的聽眾會獲得更多的能量,”她建議說,“坐在前排真的會讓你尖叫。”我無法判斷坐在我旁邊的人會有多么成功,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很高興到這里來。托尼就在他們的視線里,精致的講臺襯托著他的臉龐,他們尖叫著,擠進搖滾音樂會風格的過道里。

很快,我就加入到了他們的行列中。我一直就喜歡跳舞,而且不得不承認,一群人的狂歡確實是一種很好的消磨時間的方式。根據托尼的理論,激發能力要從高能量開始,我想我能了解他的觀點了。毫無疑問,人們大老遠親自跑來見他(有一個可愛的來自烏克蘭的女孩在我旁邊坐著,哦不,應該是跳著,她看起來是那么興奮)。看來我回到紐約之后得重新開始做有氧操了。

當音樂終于停下來的時候,托尼用一種刺耳的聲音開始介紹他的“實用心理學”理論,那種聲音帶著一半提線木偶的感覺,又帶著一半臥室里性感的慵懶。他的理論要點是,除非應用到實踐中,否則任何知識都是無用的。他的說話方式誘人,語速又偏快,這讓威利·洛曼(阿瑟·米勒的小說《推銷員之死》的主人公)自嘆弗如。為了用行動說明實用心理學的理論,托尼讓我們各自找一個伙伴,并且想象我們在社交排斥中感覺自卑和恐懼的場景下相互問候。我與一名來自亞特蘭大市中心的建筑工人組隊,我們試著握手,背景音樂《我想你要我》(I want you to Want me)響起的時候,我們都羞怯地看向地面。

接下來托尼問了一系列巧妙而簡短的問題:

“你的呼吸是平穩還是急促?”

“急促!”聽眾們一起喊道。

“面對你的隊友你猶豫了嗎?”

“猶豫了!”

“你現在是緊張還是放松?”

“緊張!”

托尼讓我們重復這個練習,但是這一次問候是在我們第一次見面三五秒以后,讓搭檔決定會不會與我們建立商業關系。如果他們不愿意,那“你關心的人都會像豬一樣下地獄”。

托尼對商業成功的強調令我很驚訝——這是一個關于個人潛能的研習班,而不是營銷研習班。隨后我才想起,托尼不只是一個生活教練,還是一個出色的商人。他以營銷起家,如今已是擁有7家私人控股企業的董事長。《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曾經估計過他的年收入約為8000萬美元。今天,他似乎正在用他強大的人格力量努力傳授他的營銷經驗。他希望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這種力量,還能將其傳播出去,不僅要讓別人喜歡,還要讓人們情不自禁地喜歡;他想讓我們知道怎樣自我推銷。此前我已經得到了托尼·羅賓斯公司的建議,為這個周末作準備而參加了一次在線性格測試,生成了一份45頁的報告,上面建議那個“蘇珊”應該在如何闡述她的想法上下功夫,而不是在營銷她的想法上動腦筋。(那份報告是用第三人稱寫的,就像是一些虛擬的管理人員通過測試來評價我的人際交往能力。)

聽眾們再一次被分成了一個個小組,大家都熱情洋溢地進行自我介紹并與隊友擊掌。我們做完這些之后,托尼的問題又來了:

“這一次感覺好多了,是不是?”

“是!”

“你身體感知的方式不同于上次了,是不是?”

“是!”

“你們動用了更多面部肌肉,是不是?”

“是!”

“這一次你們毫不猶豫直接握住了對方的手,是不是?”

“是!”

這項練習似乎旨在表現我們的生理狀態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情緒的,但這同樣說明營銷甚至控制了最中性的互動。這意味著,每一次邂逅都是一次高風險的博弈,是贏是輸則取決于對方的喜好。這就告誡我們要克服社交恐懼就要盡可能表現得外向些。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活力和自信,我們必須拋棄猶豫的外衣,我們必須保持微笑,這樣與我們交談的人才會對我們笑臉相對。按照這些步驟來,我們會感覺好一些——感覺越舒服,我們就能越好地推銷自己。

托尼認為完美的人就要表現出這些技能。他給我的印象是個“情感增盛”的人,所謂“情感增盛”是一種類固醇控制的外向型性格。一位心理學家稱,擁有這種特質的人通常具有“生氣勃勃、樂觀、精力無比充沛以及過分自信等性格特征”,這種性格被視為商業中的資本,尤其是在營銷方面。擁有這些性格特征的人,往往可以創辦卓越的企業,就像托尼這樣。

可是,如果你既欣賞在我們中間的那些“情感增盛”的人,又喜歡那些安靜而善于思考的人呢?如果你只是為了自身需要而求知若渴,而不是為了某項宏偉目標而去汲取呢?如果你希望這個世界能有更多那種勤于默默思考的人出現呢?

托尼似乎早就預料到了諸如此類的問題。“但如果我不是一個外向者,”他在研習班一開始的時候就這么對我們說,“會怎樣呢?你們就不用努力去變成一個外向者,來表明你們的存在了!”

確實如此。但依托尼所見,事情似乎是這樣的:如果你不想搞砸你的銷售電話,也不想眼看著你的家人像豬一樣下地獄,那你最好就按照他的方式去做。

那天晚上的高潮伴著“火中行走”而到來,這是UPW研習班上最有特色的項目之一,參加者們要挑戰的是使雙腳不被火舌舔到,并繞過一個約10英尺長的燃著碳料的火床。很多人參加UPW就是因為他們聽聞了“火中行走”這個項目,想親身一試。這個項目就是設法讓你進入一種無畏的心理狀態,你甚至可以承受1200華氏度的高溫。

那一刻到來之前,我們花了數小時來反復練習托尼的技巧——角色扮演、舞蹈動作,以及想象力訓練。我注意到聽眾們開始模仿托尼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面部表情,甚至是他的招牌動作——像棒球運動員一樣甩胳膊的姿勢。晚上的熱度一直持續到最后,就在午夜前,我們手持火把,整齊列隊前往一處停車場。將近4000人的隊伍一邊前進一邊高喊著“Yes!Yes!Yes!”,像極了某種部落重拍節奏。這就像是給我那些UPW的伙伴們通了電一樣,對我而言,這伴著鼓點的呼號——Yes!吧–嗒–嗒–嗒,Yes!咚–咚–咚–咚,Yes!吧–嗒–嗒–嗒——聽起來真像羅馬人在宣告他們即將攻城的架勢。先前在白天時,那些站在門口用擊掌和笑容迎接我們的接待員們,此刻化身為“火中行走”的把關人,伸出雙臂引向火焰之橋。

據我所知,成功通過“火中行走”并不取決于你的信念,而是看你的腳底板夠不夠厚,因此我站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靜觀。但我似乎是唯一一個退縮的人,幾乎全部的UPW成員都一邊高喊著一邊通過了這個項目。

“我做到了!”他們走到火坑的另一邊時高興地哭喊起來,“我做到了!我成功了!”

毫無疑問,他們已經進入了托尼·羅賓斯精神狀態。但是,這種狀態究竟包含什么呢?

首先,它是一種卓絕的信念——這是對抗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自卑的一劑良藥。托尼使用的詞語是“力量”(power)而非“優勢”(superior)。(如今在個性文化的渲染之下,我們在架構自我提升的追求上、在赤裸裸的社會定位方面都已經變得太過諳于世故。)但是從托尼的一切來看,他就是一個優越感叢生的上佳例子,從他偶爾稱呼聽眾們為“孩子們”,從他關于他的大房子和強勢朋友們的故事中,以及他高高在上的姿態來看——確實是,他在人群之上。另外,他超凡的身材應該是羅賓斯品牌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他的暢銷書《喚起心中的巨人》(Awaken the Giant Within)中也提到了這一點。

他的才智同樣讓人印象深刻。雖然他認為大學教育有些有名無實(他說因為大學里并不會教你如何控制你的情緒和身體),而且他已經暫停了寫作下一部書的計劃(他說已經沒有人讀了),他努力吸收一些專業心理學家的成果,并把這些包裝成了一次秀場,那些真正有洞察的受眾同樣可以做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巍山| 甘谷县| 曲松县| 海阳市| 吉隆县| 杂多县| 教育| 石家庄市| 平乡县| 平阴县| 白朗县| 镇赉县| 达日县| 敖汉旗| 通山县| 南阳市| 西林县| 赤峰市| 开平市| 昌黎县| 三穗县| 宣化县| 开封市| 湘潭县| 浏阳市| 方城县| 浮梁县| 文昌市| 铜川市| 福鼎市| 彭山县| 白朗县| 铁力市| 舒兰市| 赤峰市| 隆德县| 民丰县| 六枝特区| 南部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