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人買時如何賣(中信管理經典)
- (美)湯姆·霍普金斯
- 4099字
- 2018-12-28 22:54:36
記不住歷史的人必定會重復歷史。
——喬治·桑塔亞納(George Santayana),西班牙哲學家
我不是經濟領域的天才,但我有數十年的親身經驗。商業世界是有運行周期的。典型的商業周期有傀許多階段。我觀察到的幾
個階段符合以下這個模式:
在每個階段,只會發生三件事:(1)越來越好;(2)保持原狀;(3)變糟。
這并不高深。這是周期,是模式,是季節更替。商業是有季節的,就像人生,就像大自然。身為有志于在事業和人生中都取得成功的專業人士,我們需要領會其中的精髓,并且永遠遵循童子軍那句“隨時作好準備”的箴言。越是死守一個即將結束(無論出于什么原因)的周期,我們就越難在下一個周期里取得成功。一般來說,死守著過去不放,是因為我們還沒作好對未來的準備。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只是沒去關注周圍發生的變化。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下面我們來仔細討論一下這幾個階段,好讓你在銷售生涯中不斷取得成功。
總體來說,我是個積極的人,所以我們從巔峰期說起。此時生意很好,失業率很低。在技術和醫藥領域,似乎每天都有新技術被研發出來,世界范圍內的貿易也是健康有序的。
我聽到過的最真實的一句話是“一切都會過去”。無論你是開心還是悲傷,無論生意是好是壞,都沒關系,一切都會過去。要是領略不了其中的深意,我們就無法取得本來能夠取得的成功。
我們是人,能吸收的新事物是有限度的。據說,一般人消化新點子的時間是72小時。既然每天有上百個(甚至上千個)新點子和新發現觸手可及,那么我們終究得退后一步,好把它們全部消化吸收。此時,循環進入平穩期。
我這輩子見識到的絕大多數平穩期都沒能持續太長時間,因為在人們意識到它的同時,總有些事情會發生。有人想出了新主意去推廣舊產品,或是為舊產品找到了新市場。絕佳的例證就是汽車制造業。你知道嗎?當汽車首次被推向大眾市場的時候,只有一個顏色,那就是黑色。
以下是從網上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里摘錄來的一段話:
亨利·福特(Henry Ford)曾有句名言:“顧客可以將汽車漆成任何想要的顏色,只要是黑的就行。”事實上,不同顏色的T型車曾在1908年至1914年間推出,后來,在1926年至1927年又面世了一次。人們總說,福特選擇黑色車漆,是因為這種油漆比當時其他任何顏色的油漆干得都快,而快干的油漆能讓他更快地制造汽車,因為他用不著花那么多時間等油漆變干。
T型車的各個部件共使用了三十多種不同的黑色漆。部件不同,涂刷方式也不一樣,而這些油漆的成分正是針對各異的涂刷方式調配的。依據涂刷的部位、油漆的品種,以及晾干的方式,油漆干的時間并不一樣。福特公司的技術文件中透露,之所以選擇黑色,是因為它便宜又耐用。
你能想象嗎,如果這種哲學一直持續下去,今天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如果我們都把“便宜又耐用”當做選購標準,我們會是什么模樣?人人都會開著黑色車子,穿著天然纖維和天然色彩的衣服。天然纖維也許是個好主意,但我懷疑有多少時裝設計師(或是消費者)會喜歡把布料都做成天然顏色的。
如果你認識某位曾經歷過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人,你可能就會知道,他們是循環利用的鼻祖,因為他們只知道這么做。任何不夠便宜耐用的東西都是鋪張浪費。你總能發現舊東西有新用途。從那個貧瘠年代學到的某些經驗是有價值的,但正像本章開頭援引的那段話所說的,我們也在重復某些曾經犯過的錯誤。
平穩期過得太久,人們就會心里癢癢的,想要改變。在許多情況下,改變是個受歡迎的解脫手段。個人和企業購買的更多了,這導致市場紅火起來。然而,有些企業在試圖“撓癢癢”的時候,作出了糟糕的決策,生產出質量低劣的產品、過量的產品,或者是拜糟糕的市場調查所賜,生產出沒人想要的產品。此時,商品供應非常充足了。
在變革的過程中,新的工作崗位產生了,人們投資設備以便生產,營銷費用撥出來了,物流也已經就位。當倉庫滿滿當當,卻沒有足夠的需求時,這些行業進入了下一個階段:下滑期。
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抓了一手好牌,而在于把爛牌打得漂亮。
——丹尼斯·維特利(Denis Waitley)
到了下滑期,你應該后退一步,拿出剛才我們講的那72小時,重新評估一下自己在經濟形勢中的地位。你的個人財務狀況有多穩固?如果事情變糟,你所在的行業中會有一些人能夠應付自如,你會是其中一員嗎?如果不是,你的后備計劃是什么?如果形勢好轉,你作好迎接更多生意的準備了嗎?
請記住,銷售即服務。如果形勢好轉起來,而你還沒有作好服務更多客戶的準備,那你自己可能就是業績下滑的始作俑者了。如果形勢沒有好轉,而你還沒列好成本控制的清單,你就會破壞日后復蘇的潛力。
下一個階段是暴跌期。做銷售的誰沒遇見過暴跌期?肯定沒幾個人。我們在第二章中提及了業績暴跌的事,這里我們來給它下個定義。暴跌就是生產力出現了突降,是你自己的生產力,還是公司的、行業的,這都無所謂。它會在你個人的收益表上體現出來。為了脫離暴跌期,有些事你可以親自去做,并且向公司里的其他人建議。
第一,你要意識到自己處于暴跌期。這可能是最難的一步。面對令人不快的局面時——尤其是那些會對安全感(也就是金錢)產生負面影響的局面——否認是很常見的反應。當銷售業績急劇下滑的時候,坦白承認自己處于暴跌階段吧。然后下定決心,采取有力行動,重新回到穩定期。
第二,找出業績暴跌的原因。如果你保留著詳細的記錄,你很快就能發現,當前的暴跌是由于自身原因(工作沒有以前那么積極了),還是由于外部原因。除非你能精確地找出是什么因素影響了你的銷售業績,否則你無法解決問題。
第三,制訂迎戰暴跌的計劃。如果業績突降是個人原因造成的,而且你發現自己不再去開發新客戶了,你就從這里入手。或許你應該想些開發客戶的新點子,比如通過網絡,或是通過社交圈子尋找新客戶。如果業績驟降是因為你沒有跟現在和以前的客戶保持聯絡,那么解決起來很容易——不過你可能得把自尊心往后放一放,對某些客戶坦白承認,你的確疏于發現他們的需求。如果你的產品質量不錯,價格合理,絕大多數人會原諒你,并且會繼續買你的產品——只要你別養成遺忘他們的習慣就行。
如果暴跌是由于公司外部的原因引起的,那么你要去和業內人士交流,多了解現狀。深入分析一下,為了保住市場份額,你做了什么,或是沒做什么。然后看看對手為了達到同樣的目的正在做什么。這樣一來,你該采取什么行動就會一目了然。
如果每個人都遭受了業績下滑,你就得多點創意了。研究一下其他業績穩定或表現出色的行業有沒有值得借鑒的經驗。
第四,就是采取行動。采取行動之前,不要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去分析,免得事態進入下一個階段(衰退期)。你要勤勉地尋找所需的信息,但是也要盡快采取行動,脫離暴跌期。
商業周期的下一個階段就是衰退期。它指的是商業周期的收縮階段,是經濟行為的衰弱時期。
自1919年以來,我們已經出現了至少16次衰退,平均周期是13個月。別怕,盡管我們正在討論不那么樂觀的主題,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經歷了三十多個擴張發展的循環。
有不少衰退對某些行業的影響比對其他行業更大。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石油危機。汽油出現短缺,人們必須要排長隊才能給汽車加上油,油價上漲了150%。
20世紀80年代初,高昂的貸款利率影響了房地產市場,以及和房地產相關的所有行業。同時遭受影響的還有鋼材生產和汽車制造業。
20世紀90年代初,我們目睹了儲蓄和貸款行業的崩塌。90年代晚期,不少人遭受了網絡泡沫破滅的影響。
2000年初,許多美國人因經濟泡沫而受惠。房地產市場一片繁榮,取得貸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失業率很低,個人和企業的消費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股市連創新高。幸福的日子真的又回來了!
之后,因為這些好處,我們把那個泡沫吹得太大了,所以它就破了。循環開始變動,市場重新開始調整平衡,許多個人和公司站不穩了。
有趣的是,不少行業的周期都湊到了一塊兒。房地產行業的周期大約是18年,其他一些行業大約是12年,還有一些行業的循環周期是10年,也有些縮短到了4年。
雖然我不是數學家,但就連我也能看得出,有不少行業幾乎同時進入低谷。其他企業正常運轉的時候,某些行業會受到政治形勢的嚴重影響。況且,出現了一次沒有現任總統參與的美國總統競選,我們可以一直談論著不確定性,直到大家爭得面紅耳赤。在這種時期,身為一名公眾演講人,我的工作重點是:告訴人們別再談論那些負面的事情了,做點積極的事情吧。
一旦一個人確信某件事是真的(不管它是不是真的),他就會表現得好像它的確是真的。他開始下意識地搜集事實,以便支持這個信念,不管這些事情有多么荒謬。
——羅伯特·安東尼(Robert Anthony)
無論衰退的規模多大,持續時間多長,它總會為消費者和企業帶來不確定感和恐懼感。但看了這本書之后,你就會知道,增長和擴張總會出現,以迎擊所有那些過往的衰退。這很像一夜醒來后,發現窗外下了暴雪一樣——我們終究要挖出一條路來,繼續生活下去。
衰退。20世紀20年代初,美國的經濟一片大好。我們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和樂觀情緒中走來,美國民眾忙著貸款購買汽車和家居用品,享受著爵士樂時代和嶄新的自由。不少人進入股市。可是,我們的新習慣和新做法沒能持久。1929年10月,股票市場崩盤,觸發了現代工業社會中最嚴重的經濟崩潰。它從美國擴散到世界其他地方,持續了將近12年!銀行倒閉了,生意結束了,超過1500萬美國人丟了工作。人們被迫養成了謹慎儲蓄和節儉生活的習慣。在這次大蕭條之前,政府極少或完全不會在商業下滑時期采取行動,全憑市場的力量來完成必要的經濟調整。但這次蕭條太嚴重了,無法快速恢復,所以政府出面干預,頒布了法規,開始公共建設,提供社會福利服務,實行赤字開支,以便催生必需的經濟復蘇。
下面讓我們進入復蘇期吧。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上還是事業上,進入復蘇期,我們開始看到壞消息減少了,工資穩定起來,某些客戶的訂單金額增加,或是下單更加頻繁,我們甚至會收到更多的招標邀請。然而,在這個時期,絕大多數人覺得有必要謹慎行事。這有點像大病初愈的人,感覺比以前好多了,但還沒作好跑馬拉松的準備。在恢復期,邁穩步子是明智的,企圖擴張之前(或是弄來一大堆客戶,讓自己應接不暇——這要看你怎么看待擴張),應該先為現有客戶提供優秀的服務。
下一個時期,當然是每個人的最愛了——上升期。此時,人們自信滿滿,創意豐富。每個人都忙碌起來了,不光是金牌銷售——他們一直都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