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反擊(3)

美軍通過簡陋的機場運輸補給品,海軍陸戰隊隊員奮戰在泥濘的散兵坑,不時遭到敵軍炮火轟炸,還要頂住日軍的攻擊,有時還會下起大雨。將士們不僅遭受瘧疾折磨,還要經受痢疾和細菌感染(叢林腐蝕病)的侵襲。漸漸地,全世界都開始意識到瓜達爾卡納爾島的重要性。大量部隊駐扎在那里,撤出已不可能。到10月中旬,麥克阿瑟警告羅斯福:“如果我們在所羅門群島被打敗……整個南太平洋將陷入最嚴重的危機。”羅斯福在給丘吉爾的信中寫道:他祈禱將士們能守住灘頭陣地。雙方都在瓜達爾卡納爾島較勁。在東京,裕仁天皇宣布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是“決定性戰役”。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的戰斗也在同一時期進入白熱化,這座叢林島嶼仿佛一個強大的磁鐵,吸引雙方投入了與其戰略意義并不相符的大批部隊。雙方都傾其所有,并都堅信這一仗定全局。

麥克阿瑟請求增兵瓜達爾卡納爾島的報告言辭激烈,這是他一貫風格。他要求美國將“所有資源”投入西南太平洋。這意味著必須停止給英國和蘇聯補給,原定開赴歐洲的運兵船全部轉向澳大利亞。在他看來,日本的威脅就是這么嚴重,但總統看問題的方式注定與他不同。有別于戰區司令官,總統需要以全球眼光看待這場戰爭。他需要考慮風險,而最大的風險就來自將所有軍力投向日本。即使戰勝日本,又能得到什么?萬一轉身只剩下美國與希特勒單獨對決呢?美國需要英蘇聯盟,就必須堅持大西洋優先策略。只有消滅德軍,才能徹底打敗納粹。蘇聯要求開辟第二戰場,羅斯福和丘吉爾就要立刻開辟一個,至少也是類似的戰場。羅斯福明白所羅門群島處于危機之中,也出面支持增兵瓜達爾卡納爾島,但總統能做的僅此而已,戰場上的美國人和澳大利亞人必須自己想辦法。

麥克阿瑟不太可能想到華盛頓發生了什么事。從外表上看,首都華盛頓安靜祥和,大街上車水馬龍,商店里食物充足,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然而政府高層已忙得不可開交,他們正努力解決火燒眉毛的問題。溫斯頓·丘吉爾即將到訪美國,并在國會聯席會議上講話,這是頭等大事。大西洋戰爭不斷蔓延,形勢迫在眉睫。首先要做的就是關掉電燈開關。像邁阿密這樣的城市,沿海6公里的霓虹燈能照到很遠的海面上,照亮了停泊在岸邊的商船,使其成為德國U型潛艇的理想目標。1942年5月,美國開始燈火管制(或稱“伯恩斯管制”,以經濟動員署署長吉米·伯恩斯命名),使德軍潛艇失去這一有利條件。一年之后,隨著雷達改進、空中監視,以及新型驅逐艦戰術的運用,徹底解決了德國U型潛艇造成的危機。

組建一支1200萬人的軍隊價格不菲,羅斯福向國會提交了一份史上最大金額——108903047923美元的軍事預算案。生產任務也十分繁重。波音公司負責生產B–17飛行堡壘(之后負責生產B–29超級空中堡壘)。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生產B–24解放者重型轟炸機,北美航空公司生產P–51野馬戰斗機,沃特飛機公司生產F4U海盜式戰斗機。休斯、愷撒和弗雷澤等名字漸漸為人所熟知。記錄良好的工廠會被授予陸軍–海軍優秀錦旗。其中最大的工廠是福特公司的伊普西蘭蒂。珍珠港事件發生的那個星期日,這片未開墾的土地只有一條小溪蜿蜒流過,現在已矗立著全球最大的工廠,廠內有半英里[6]長的裝配流水線。福特期望工廠每小時都能生產出一架30噸重的轟炸機。出產速度很快,以至于不必考慮儲存時間。飛機直接被送到附近的機場試飛,然后飛赴戰場。

像其他東西一樣,伊普西蘭蒂工廠的合約也在華盛頓某個部門決定。1942年6月中旬,6名會說英語的納粹間諜乘潛艇在長島和佛羅里達登陸。兩人自首,其余4人被抓獲,并上繳了他們攜帶的炸藥包。華盛頓派人審訊他們6人,之后將他們處決。耶魯大學想用沙袋保護學校的常春藤圍墻,也要由華盛頓的某些人批準。有時,一些命令、決定和談話很滑稽。初夏,陸軍婦女團開始穿著由羅德與泰勒百貨設計的新制服。《女裝日報》寫道:“將束身腰帶和胸罩作為女兵服飾的一部分,能提高束身衣和胸罩行業的地位。”布魯克林《簡報》則反駁說,陸軍婦女團的理念帶有顛覆性,而她們的服裝設計則帶有欺騙性,“妄圖打破美國人和基督教反對婦女離開家庭的傳統,無性別差異、縱欲、不愿生育的異教徒女性被帶回美國,貶損了美國婦女的形象”。甚至帶有自由派色彩的《公共福利報》也反對婦女參軍。然而,許多婦女依然報名參軍。人人都想報效國家,愛養狗的人也不例外。陸軍組建了一支由有用的寵物組成的K–9部隊,并給這支部隊取名“搖尾巴”。《紐約太陽報》寵物狗專欄編輯阿瑟·羅納德甚至給這支部隊寫了首進行曲:

我們來自美國各地的狗場,我們來自家庭的火爐旁,我們加入狗狗部隊,爭做國家棟梁。

菲利浦·懷利克觀察到,這一時期的美國以奇特的方式傳遞愛。例如,一個整編師在游行中組成mom(媽媽)字樣,這在“二戰”中絕無僅有。不過瑣事有助于掩蓋重要的最高機密,有些軍事機密需要盡可能地掩護。在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西北方18英里處的橡樹嶺,工人們在清理一片山坡,并為一系列建筑打地基。沒人知道他們要修建什么設施。有人問工人他們在做什么,工人回答說:“每小時給1.35美元。”往西2000公里,在一座悠閑的新墨西哥州小城圣菲,許多帶外國口音的游客來到東宮街109號,之后乘渡輪前往35英里外的營地,當時他們只知道這里叫y地。這里正是為后人所熟知的美國原子能研究中心——洛斯阿拉莫斯。

太平洋西北海岸正在建立巨大的工廠設施,雇員問老板他們在生產什么,老板告訴他們是“馬的前半部分,要運到華盛頓去”,或是“流產的輪子”。其實老板也不清楚他們在干什么。真相只有少數科學家、一名少將和羅斯福總統選出來的幾個文職人員知道。20億美元的開銷被隱藏在聯邦政府的多項預算中。參議員哈里·杜魯門本想打探納稅人的錢是否被亂花,白宮直接警告他別多管閑事。

科學家們相信他們在和時間賽跑。英國情報機關報告,柏林要求挪威海德魯公司生產3000磅[7]重水,之后將訂單提高到10000磅。捷克斯洛伐克[8]的鈾源源不斷地運往德國。1942年10月15日晚間,一組突擊隊員空降挪威,摧毀了部分海德魯公司的重水。這給盟國以喘息,但納粹重建該項目只是時間問題。

在這件事上,參議員杜魯門的時間白費了,但大多數情況下,他辦事效率很高。羅斯福總統采用定量配給政策和物資管理制度,這讓民眾反對呼聲高漲,這本在意料之中。而且官僚主義作風比較嚴重,有些怨言就更無可厚非了。當年春天,出現了史上最長、最拗口的縮寫:“PWPGSJSISIACWPB”(戰時生產委員會鋼鐵產業顧問團管線、鋼索產品、電鍍產品承包商小組委員會)。戰時生產委員會下,還有一個所謂戰時生產委員會工業產生處烘焙產品組餅干、薄脆餅干、椒鹽卷餅小組委員會。12月第一個星期,物價管理局頒布命令:“圣誕老人應身著紅色袍子,佩戴白色胡須,及其他符合其身份并容易辨認的飾品。若他們生性善良、快樂,能夠憑借自己在孩童心中的崇高地位傳播圣誕精神,則免受10月3日凍結工資總統令限制。”

這是理查德·尼克松對華盛頓最初的了解。作為貴格會信徒,他不確定是否要參戰。所以珍珠港事件之后,他前往東部,加入物價管理局,周薪61美元。尼克松大學畢業時是自由派,但正如他日后回憶,看到別人如何執行配給政策,他變得“比較保守”了。盡管到8月時,尼克松每星期賺90美元,但據說他看到“利用關系進入政府的官員在疊床架屋的行政機構中結黨營私”時大為不滿,最終選擇辭職,違背了貴格會的教條,加入海軍。但這點不能說明問題,因為他當時已成為征兵對象,必須義務服兵役。他曾是名律師,參軍后可以成為中尉。他被派往南太平洋。那里還有一名中尉,名叫約翰·肯尼迪,指揮魚雷快艇。與肯尼迪不同,尼克松在戰爭期間大都不在前線,而在南太平洋航空運輸組織工作,沒完沒了地打撲克,并精于向靠港船只索要各種美味甚至威士忌酒。不久他的營房就被稱為“尼克松小賣部”。一天,他在布干維爾島,哈羅德·史塔生乘飛機來視察。當時,史塔生是哈爾西將軍的參謀,但尼克松知道對方是前途無量的政壇新秀,很可能當選總統,便及時趕到飛機下,熱情歡迎。與史塔生堅定的握手讓他印象深刻,但戰后當他跟史塔生談起這次會面,史塔生卻完全想不起來了。

白宮二層總統辦公室旁邊,就是哈里·霍普金斯的房間。在那里,他正在給未來的總統講解歐洲戰場下一步戰略方針。這一戰場被“搖擺世代”稱為“歐洲戰區”。艾森豪威爾當時還籍籍無名,他在1941年路易斯安那州的一次演習中才建立了一點名聲。羅斯福看了有關報告,并咨詢了馬歇爾將軍,決定將聯合作戰這一艱巨任務交給艾森豪威爾。

高層人人都知道艾森豪威爾前途無量,但沒人因此心生反感。他符合美國人心目中典型的男人形象,就像諾曼·洛克威爾發表在《星期六晚郵報》上的人物。他精明、豪爽、敏銳、正直,而且謙遜。他喜歡拿口音開玩笑,將“阿卜杜勒·阿卜·阿米爾”唱個不停。他出生在得克薩斯州,長在美國腹地堪薩斯州的一座小城。大多數人喜歡他,他也喜歡其中的大多數人。在共和黨的重量級人物中,為霍普金斯說好話的不多,他就是其中之一。艾森豪威爾說:“霍普金斯能抓住軍事情況的要領,這非同尋常。并且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加快戰爭勝利的事業中,不遺余力,即使身體抱恙,也不肯遵醫囑臥床休息。”

那已是1942年6月,總統正準備任命歐洲戰場總司令。羅斯福曾輕率地許諾莫洛托夫,說斯大林年內有望看到第二戰場。珍珠港事件后,美軍曾派遣一支象征性部隊到愛爾蘭,激發叮砰巷[9]創作出一支比較不幸的戰時民謠《美國兵約翰在愛爾蘭找到一朵玫瑰》。此時,美國大兵已經來到英國本土,但他們被派往偏僻的角落。而且英國人開始抱怨美國大兵到處惹麻煩,說他們“薪水過高,性欲過旺,離我們太近”。顯然,他們需要有人指明未來的方向。這時,艾森豪威爾來到英國,在梅菲爾的格羅夫納廣場安頓下來——這個廣場后來被更名為艾森豪威爾廣場。現在,美軍和英軍都蓄勢待發。

但他們該去向何方?美國人希望從英格蘭出發,穿過海峽,而英國人想率先打擊丘吉爾所謂的“歐洲薄弱環節”。但此時盟軍實力還不足以展開任何一場攻勢,雙方一致認為首個目標應選法屬北非。配合蒙哥馬利從埃及發動的攻勢,可以一舉將納粹趕出非洲。本次行動的代號是“火炬”。

行動的開始很蹊蹺。美國首先攻擊的不是死敵德國,而是自己最長久的盟國——法國。1942年11月7日星期六晚,珍珠港事件發生整整7個月后,在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海岸,800艘船滿載進攻部隊。藏匿如此眾多的士兵是不可能的,柏林和羅馬已經發現盟軍,他們試圖猜測盟軍的目的地,認為盟軍會在馬耳他或埃及登陸。凌晨3點,當部隊被投送到法屬非洲時,整個歐洲都目瞪口呆,最震驚的莫過于貝當元帥。9萬人的美國軍隊大舉進犯,這讓他大為惱怒。羅斯福對法屬非洲人民發表短波廣播(“我的朋友們……我們來到這里幫助你們擊退侵略者……永恒的法蘭西萬歲!”),讓貝當深感憤怒,他給羅斯福寫了一封信:“得知今晚我國被閣下部隊入侵,我深感震驚和悲哀。你采取的行動竟如此殘酷無情。”

美軍總司令心境自然大不相同。在位于華盛頓以北60英里凱托克廷山隱蔽地帶的香格里拉,總統和霍普金斯及幾個好友共度周末。進攻開始時,美國當地時間還是星期六晚上。總統的電話響起,格雷斯·塔利(總統秘書)接聽了,打電話的是史汀生。羅斯福用顫抖的手接過電話,聽了一陣后說:“謝天謝地。恭喜你。傷亡相對較低——比你的預期低很多。感謝上帝。”他放下電話,轉身跟朋友們說:“我軍已登陸北非。開始反攻了。”

美軍指揮所位于直布羅陀一條潮濕的隧道中,艾森豪威爾在那里指揮登陸行動。11月23日,他把總部轉移到阿爾及爾這座潔白山城。即使只為提振士氣,他的出現也至關重要。美國人開始明白德軍并非浪得虛名,雖然德國人被“火炬”行動打了個措手不及,但他們仍舊行動迅速且高效。趁美軍立足未穩,軸心國部隊就占領了突尼斯,并從西西里島調來軍隊和武器駐防。美軍冒著寒冷的冬雨,在泥地里艱難跋涉時,德軍斯圖卡俯沖轟炸機和克虜伯88毫米高射炮趁機猛烈攻擊盟軍及其坦克和飛機。之后,德軍大舉反攻,1943年2月把美軍趕回凱薩林隘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吕梁市| 弋阳县| 临桂县| 焦作市| 民勤县| 来宾市| 昌图县| 丽江市| 泗洪县| 珲春市| 绿春县| 博爱县| 新野县| 科尔| 克什克腾旗| 阜新市| 晋中市| 柞水县| 久治县| 同心县| 平乡县| 临城县| 武安市| 嘉定区| 鞍山市| 错那县| 时尚| 榆中县| 巨野县| 南开区| 灵宝市| 长白| 荆州市| 大理市| 上饶县| 萨嘎县| 香港 | 车险| 尚志市| 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