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騷亂(3)
- 光榮與夢想(全四冊)
- (美)威廉·曼徹斯特
- 5066字
- 2016-06-06 09:49:57
有時,是羅斯??简炛麄兊娜棠拖薅?。復興金融公司的耶西·瓊斯在芝加哥金融家會議上大動肝火,他說這些人是作繭自縛,在座半數的人直接導致了各自手下的銀行倒閉。他要求他們“聰明一回”,“要和政府合作”。羅斯福和華爾街銀行家們徹底決裂可能是在1934年10月24日。那天,美國銀行家協會的4000名會員出現在美國革命女兒會的憲法大廳,聆聽總統演講。紐約第一國民銀行行長杰克遜·E·雷諾茲為羅斯福做了出場介紹,語氣十分諂媚。他對總統說,金融界抱著“悔過和諒解的心態”。他還感謝羅斯福實行了新政,“挽救并重振了搖搖欲墜的銀行業”??上В_斯福又老調重彈,說起恩迪科特·皮博迪的那套思想,要求全國所有的經濟力量,包括商業、銀行業;勞方、資方、政府,同心協力,擰成一股繩?!澳菢?,我們會組成一個多么強大的全美聯盟??!”他想得倒好,好像“鐵褲漢”約翰遜在全國實行的種種措施沒有遭遇挫敗一樣。聽眾出于禮貌,依然鼓掌,但他們覺得雷諾茲這樣低三下四,未免太過?;氐骄频辏麄儾胖雷约罕怀鲑u了。本來,雷諾茲講稿里回憶了自己在哥倫比亞大學當法學教授的日子,還說到羅斯福那時表現平平,顯出幾分挖苦。但白宮堅持提前審查發言稿,講稿里這些跑題的話都被刪除了。羅斯福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1934年競選活動后期,總統開始攻擊工商界,但大部分中產階級都渾然不知。一次精彩的爐邊談話里,羅斯福說道:“多年來,一個自由國家的人民漸漸被少數擁有特權的人奴役。我不主張回到這樣的自由?!蓖瑫r,他贊頌“個人積極性產生動力,合理的私人收入會產生積極作用”。共和黨再次發現根本無法和這樣的對手抗衡,于是演講中的措辭就不再那么客氣。在威斯康星州,一名共和黨候選人怨恨地說羅斯福就是“一個不能靠自己的腿站起來,只有靠拐杖的人”。羅斯福知道這種做法必然會自食其果,所以堅信民主黨會在選舉中勝出,但最終大獲全勝還是讓他吃了一驚。11月7日早上,全國人民醒來發現,執政的民主黨對比共和黨優勢明顯,在眾議院中多出229個席位,在參議院里多出44個席位。全國只有7位共和黨出身的州長。13名新當選的參議員全是民主黨人,密蘇里州的哈里·S·杜魯門也位列其中。
預選前的一次爐邊談話里,羅斯福質疑了國家復興管理局協定物價的做法。接著,約翰遜辭職了。他把手下召集到商務部禮堂,用意大利語念著蝴蝶夫人切腹自殺前的遺言,淚流滿面。他的繼任者是埃夫里爾·哈里曼?!拌F褲漢”離開后也沒多少變化,反正《全國工業復興法》到1935年6月就期滿失效了。但在這之前,最高法院已宣布它違憲,令其顏面盡失。這個決定的唯一不利后果只是影響了新政頒布的其他法令。藍鷹標志也撤銷了,人們反倒松了口氣,現在它唯一的作用只是在買新車時可以拿舊車折價。到時,《全國工業復興法》已被1935年頒布的第二個“百日法案”(實際是177天)取代了。
選舉結果說明人民鼓勵政府大膽干出來后,羅斯福和霍普金斯開始制訂下一個百日計劃。新法案的總目標是更加合理地利用國家資源,保障失業者和老年居民的生活,消除貧民窟并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勞工和小農場主將會變成主要受益人。1935年1月4日,羅斯福對民主黨占多數的國會呈遞了國情咨文,并在其中講述了他的大致計劃。接著,他和助手開始起草法案。這些助手已經不是兩年前在華盛頓名噪一時的那些人了。莫利、特格韋爾、艾奇遜、里奇伯格、伯利、道格拉斯和約翰遜已經離職或準備離職。新政需要各種人才,羅斯福將費利克斯·弗蘭克福特、詹姆斯·M·蘭蒂斯、馬里納·S·??藸査?、湯姆·科科倫和本·科恩等納入麾下。科恩和科科倫同住一幢房子,就是之后為大家熟知的“r街小紅樓”。他們被《財富》雜志描述成“莎士比亞喜劇里的那些小國的謀士,他們迎合公爵,油嘴滑舌,在社會動蕩里慌亂不安”。
社會確實動蕩不安,但這種不安主要在別處,在美國公民自由聯盟駐華盛頓辦事處和其他保守派的陣地特別明顯。大企業開始和羅斯福角力,《公用事業控股公司法》就給雙方提供了一次較量的機會。該法適用于公用事業公司,其中有一條緩刑5年“死刑”條款,規定任何公用事業控股公司5年內必須體現出價值,獲得公眾認可,否則就要解散。這項條款一出,社會各階層都傳來了反對聲。持反對意見的頂層人士是溫德爾·L·威爾基,一家公用事業機構的律師。針對國家的監管,他想出了讓州政府管理公共事業的應對計劃。低一層的是公用事業游說集團。據斯克里普斯-霍華德報團駐華盛頓辦事處報道,這個集團聘用的員工之多,超過了參議員和眾議員的總數。最下層的是偽造選民來信的人。這些人攻勢猛烈,幾乎讓這個法案被否決。他們耗費將近200萬美元,發出25萬封電報和500萬信件,要求否決“死刑”條款。參議員杜魯門一人就收到了3萬封,但他把這些信燒掉了,繼續支持羅斯福。起初,眾議院否決了這個條款,但雨果·布萊克領導的眾議院委員會證明了那些信件純屬偽造,“死刑”條款才得以通過。
社會保險是本屆國會爭論的焦點。共和黨人堅稱,如果政府法案通過,子女將不再贍養父母,工人會因工資稅而絕望離職,總之,這項措施將抹去“生活情趣”。余生中,羅斯福每想到為爭取社會保險所做的努力,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回顧起來,社會保險法案可說是他在立法上最大的建樹。這項法案的通過來之不易,反對者理由千奇百怪,有的人甚至在聽證會上鬧場。弗朗西斯·珀金斯在國會一個委員會上為法案做陳述時,一個女人突然跳了出來,大聲說:“法案是抄襲的,一字一句都是照搬《共產黨宣言》第18頁的內容。主席,我有原書可以證明。”
柯立芝和胡佛任期內,國家繁榮,共和黨和大企業關系密切。1935年,春去秋來,面對共同的敵人羅斯福,這兩派又走到了一起。公共事業游說集團背地里散布謠言,誣陷羅斯福精神有問題。謠言鋪天蓋地,到了7月,就連各地報館都致電駐華盛頓記者,詢問羅斯福是否真的精神失常。國會里一小撮共和黨人你一句我一句,指責新政的法案是在“赤化美國”。在羅斯福提議增加高薪階層收入稅并計劃實行遺產稅時,赫斯特報系稱這個提案“本質上是共產主義”,是“斯大林·德拉諾·羅斯?!边@個合成人物的“渾蛋”措施。
參議院否決了征收遺產稅的議案,并降低了高薪階層應繳的所得稅額,但在那次國會上,羅斯福實現了自己的大部分目標。第二個百日里所取得的成果包括:通過了《土地資源保護法》;成立了國家資源委員會;擴大了聯邦儲備委員會;通過了《農村電氣化法》,讓百萬農戶用上了電;通過了《格菲-施奈德煤礦法》,取代了《全國工業復興法》在礦業上的規范;通過了《瓦格納-康納里法》,代替《國家復興法》第7條第1款,并建立了國家勞工關系委員會;還成立了國家青年局,為依靠救濟長大的青年提供工作,幫助貧困學生尋找兼職。林登·B·約翰遜被委任為國家青年局得克薩斯州分局局長。那時,他剛和年輕的妻子伯德小姐在華盛頓西北區卡洛拉馬路1910號找到一套兩居室的房子,里面只放了一張折疊床。不久,他就在那里遇到了小約翰·B·康納利并以每小時17美分的工資雇用了這個佃農的兒子。(相比之下,國家青年局北卡羅來納州分局局長對理查德·尼克松要大方得多,他的時薪是35美分。尼克松這時已離開惠蒂爾學院,到杜克大學法學院就讀。)獲得中期選舉的勝利后,霍普金斯笑呵呵地對手下說:“小伙子們,現在是我們的時代。想做的就要做到,不管是公共工程計劃、社會保險法案,還是工資工時法案,都機不可失。動腦子,想想怎樣讓全國各地人民都得到保障?!彪m然有人說霍普金斯拿救濟金買選票(共和黨人堅稱霍普金斯說過:“我們要納稅、納稅,花錢、花錢,然后選舉、選舉?!保?,但他其實極力不讓黨派之爭影響到公共事業振興署。盡管如此,那些獲得救濟的人也必定感激涕零。1935年的前幾個月,羅斯福聯合工人、南方人、婦女、外國裔美國人、各城市民主黨領袖和黑人,把民主黨變成了全國的多數黨。
從20世紀70年代回頭看,羅斯福當時能獲得那么多黑人的支持,有些難以置信。黑人不能參加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的建設工程;根據農業調整管理局農產品減產的政策,許多黑人失去了農場的工作;南方民主黨人在南方各州實行新政計劃時,黑人又受到種種新的歧視。1934年6月,聯邦住房局剛成立,就在住房合同里制定了限制黑人的條款。在佐治亞州沃姆斯普林斯火車站,“有色人種”有單獨的廁所、候車室甚至行李艙。新政派對于禁止私刑的法案欠缺熱情。1934年,路易斯·豪將一份這樣的法案塞進文件堆里,上面批著:“為時尚早,其他防止犯罪的法案可能因此遭到反對。”
原因是跟胡佛一比,羅斯福立刻增色不少。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的沃爾特·懷特說胡佛就是“住在只有純白種人的白宮里的男人”。(胡佛在白宮居住的4年里,從未和兩名黑人門衛說過話。)共和黨人一直宣稱要保護黑人的經濟地位,但依喬納森·丹尼爾斯之見,“那種經濟地位正是黑人渴望擺脫的”。埃莉諾·羅斯福、弗朗西斯·珀金斯和哈羅德·伊克斯為黑人運動積極奔走,卓有成效:伊克斯取消了內政部大樓自助餐廳的種族隔離制度,并吸收羅伯特·韋弗到政府工作。民間資源保護隊和公共事業振興署不拒收黑人,社會保險也無黑白人種之分。霍華德大學獲得300萬美元政府補助,救濟工程專為黑人建造了許多學校,30萬成年黑人因為新政的緊急教育計劃識字讀書。也許,這些只不過是表面文章,但過去黑人連表面上的敷衍都得不到。
有人支持總統,當然也有人反對;有擁護他的集團,也就有拆臺的集團。在第二個百日快結束時,第一個反羅斯福聯盟形成了。這是一個松散的聯盟,成員包括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湯森德派和威廉·達德利·佩利的反猶銀衫黨、赫斯特報系、亂給人扣“紅帽子”的伊麗莎白·狄林的追隨者、休伊·朗“分享財富”運動的參加者、朗的主要副手杰拉爾德·L·K·史密斯牧師,以及查爾斯·E·庫格林神父在1934年11月11日成立的全國爭取社會正義同盟。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為其提供了大部分資金。其支持者來自下層中產階級,這些人后來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支持約瑟夫·R·麥卡錫參議員(狂熱反共者,主持迫害大批無辜人士),在20世紀60年代后期支持喬治·華萊士州長(歧視黑人的政客),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支持斯皮羅·阿格紐(尼克松時期的副總統,因偷稅丑聞下臺)。
在新政的第二個百日期間,反羅斯福集團打著當時風行的孤立主義旗幟,取得了兩次勝利。羅斯福不想在外交事務中束手束腳,但是集團分子到處游說,最后還是通過了1935年的《中立法》。《中立法》規定總統不能向交戰國出售軍火,也不允許美國公民乘坐交戰國的船只,除非后果自負。這些法令很快在埃塞俄比亞第二次抗意戰爭中生效。之后,羅斯福請求國會遵守世界法庭的判決,但這一請求被駁回,這是他們取得的第二次勝利。在參議院里,朗獲得了海勒姆·約翰遜和博拉的支持。威爾·羅杰斯則加入到赫斯特報系和庫格林神父的集團中,掀起全國規模的人民來信運動。這位廣播神父揚言,國會拒絕遵守世界法庭的判決是他個人的勝利。那時,他的聽眾有4500萬人之多,這番豪言壯語也無可辯駁。
庫格林神父建造的這個帝國,從操縱媒體的角度看,純屬他的個人功績。他利用了美國鮮為人知的民族性:美國人的天真、對簡單解決方案的渴望、愛好參加團隊的情結、喜歡收集華而不實的東西的本性。如果神父再晚三十幾年出生,他會成為一個出色的脫口秀主持人或者麥迪遜大道上一位杰出的業務代表,因為他天生就是一個推銷員。無論推銷什么,他都是一個能手,可他偏偏選擇了推銷仇恨。
神父是個加拿大人,45歲,身材高大、處世圓滑、衣冠楚楚,戴著一副眼鏡,聲音清亮如風琴。1926年,底特律人第一次聽到了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那時三K黨一把火將神父在底特律市郊羅亞爾奧克的教堂化為廢墟(后來他竟對三K黨特別寬容)。當地的WJr廣播電臺主管大為震驚,建議神父在廣播電臺上接連講道,呼吁民眾慷慨解囊修建新教堂。1930年年底,庫格林推出了《小花朵的金色時光》節目,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17個廣播電臺同時播出。另外,在星期日美國中部標準時間下午6—7點,他還在地方廣播電臺穿插廣播。他在各地都有眾多未曾謀面的聽眾。他們不但能通過廣播聽到他言語瑰麗的描述和氣勢如虹的長篇大論,捐出一點兒錢,還能得到一件神圣的紀念品。寄出錢后,他們會收到一個鍍鉻的小十字架,上面刻著“小花朵廣播社團”,同時還附有一封信:
請接受這枚十字架作為紀念。我在廣播里說過,這個紀念品碰觸過真的十字架……基督的虔誠信徒查爾斯·E·庫格林再者,如有朋友想要這個紀念品,請來函告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