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經理:“我們不是騙子”
有效市場理論從表面上看行之有效,原因在于人們用交易量很大的資產對其進行檢驗,而職業投資經理已經盡最大的努力為這些資產精準地定價,因此這些資產也被視為在現價之下最誠信的投資。在此模式下,以投資為職業的人(包括行業自律組織,加上政府監管機關)都應該為我們這個金融市場中應有的正直品格負責。我們相信投資級別的資產的定價一方面是因為它們經過了市場的檢驗,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相信對其進行評估的分析師具有正直的品格。
索羅門兄弟公司的總裁亨利·考夫曼在2001年出版的《論金錢與市場》(On Money and Markets)中說過:“信任是人生中諸多關系的基石。金融機構與市場也必須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
安娜·伯納賽克在2010年出版的新書《一體化的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Integrity)中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她指出人的本性“總是希望走捷徑,以此達到省錢或利用別人的信任的目的”。但是有道德準則的生意人會抵抗這種本能的誘惑:“正直的人通過提高經濟運轉的效率創造財富。”
最終要重申一下,把所有投資經理看作一個整體確實無法獲得超越市場的表現,但是根據這個現象就把所有投資經理都稱為“騙子”也是不妥當的。他們為民眾提供廣泛的服務,包括代表客戶的利益誠實地關注投資組合的表現—他們中杰出的那一部分人確實也跑贏了市場。他們所形成的知識圈也給社會帶來了外圍的好處,因為他們引導了資源的流向,并且將信息融入市場定價的過程。在未來,監管的改進和對普通投資者所提供的金融顧問服務的改善將幫助整個投資管理領域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