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買什么,什么時候買
- 投資生存之戰
- (美)吉拉爾德·勒伯
- 2139字
- 2015-06-11 14:29:19
在現實中,讓投資者尤其是一些新手經常感到困惑的是,什么情況下投資好?什么時候買入好?投資者們只對那些有巨大增值潛力的股票感興趣,并視之為投資原理。當然,就像在之前的章節指出的一樣,這種投資理念或方式從長遠看,只不過是投資者的一廂情愿罷了。
事實上,做一個理想的投資絕對不是需要其所有的有利因素都在同一時間出現后才去做。當然,我們還是需要足夠多的有利因素來支持我們的決策。這里可以將這些有利因素描述出來,幫助投資者在投資時參考。
一是大環境有利于買入。具體說就是大多投資者抱有看跌態度和熊市心態,市場流動性較強;交易情況不佳,廣大投資者普遍對未來市場走勢看空。
二是就所投資的證券本身而言,有三類,第一類是普通股,第二類就是債券,第三類就是那些不被市場看好的走勢很弱、較低價格、評價不良的優先股。如果要選擇投資企業,一種情況是在企業出現虧損或是盈利能力很差并低于平均水平的時候;另一種情況是雖然說企業盈利不錯,但它的股價卻直線下挫,這種股票可能沒有股利或是股利低于市場正常水平,或者人們對能否從它那里得到持續合理的股利缺乏信心。
三是股價必須反映出普遍持續看空情緒。人們普遍認為無論是目前還是未來,行情都對企業不利(或是持續不利)。而此時買入的投資者的看法則不同,他們基于可靠的信息來源及理性判斷,對這些表面現象持相反觀點。
有些投資者表現出對公眾情緒、預測和觀點,以及這些因素對股價產生影響力的過分擔心。因為人們對市場蕭條的擔心始終存在,但是很多購買股票良機都不是在市場完全蕭條時才出現的。經常有這種情況,投資者被誤導而對某股票的未來產生恐懼,致使這只股票出現了下跌,但是該企業的盈余和股利都很正常,從而導致該股票莫名的可能非常受歡迎。相反,如果某些公司實際業績并不理想,且低于正常水平,但在投資者預期它將會向好的方面轉化的推動下,該公司股價同樣會強勢上漲。
投資者應當明白,當你買入股票時,企業當前的實際收益水平并不是最關鍵的,決定性因素是目前的股票價格將企業的未來盈利低估了。比如,有這樣一家公司,它的發展勢頭很好,但它目前的股價如果已經含有對未來幾年上漲趨勢的預期,往往買入該公司股票的人就不會有太好回報。
有些股票在以往的大牛市中曾異?;钴S,投資者應對這些個股緊緊鎖定,這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極有可能會再次迎來活躍的市場。然而,你買入它們的時機卻要講究,必須是在它們表現不好———不熱門、價格走低、評價差,人們普遍對它們的前景失去信心的情況下。
還有一個絕好的機會,就是那些最優秀且評級最高的股票每隔一段時間出現低潮的時候。在許多人的投資生涯中或許只會出現一兩次,面對如此天賜良機,投資者應該怎樣做呢?簡單地說就是,如果大多數人都認為是投機時,你就買入,如果大多數人都認為已經到了值得投資的水平時,你就賣出。按照這種思路操作,不僅安全,而且能獲利。
對于大多數人,因為價格是所有重要的考慮因素,所以公司的類型和特點就成為了相對次要的因素。但是,對于那些手中一有富余資金,就希望馬上拿來投資的人,即那些想投資固定地在每隔一個月或是一個季度進行一次的人來說,這里就有某些非常重要的特質需要考慮了。所購買的股票必須是那些走勢最穩定,發展最強勁的公司,這之中更受他們青睞的自然是那些,勞動力成本不高,實際現金收入也比公司報告中的盈利數額更高,且其盈利能力也完全可以支持再擴張的公司。而至于受政策性干預較多的制造業、服務業則往往不是較好的選擇。
然而,這些考慮對于那些跟隨之前章節所描述的法則而行動的投資者們來說并不是最重要的。實際上,這種近乎完美的投資對象在現實中往往是很難實現的,因為它不可能達到一個十分誘人的優惠價格。投資者要想獲取更多利潤,更常做的方法還是應該買入那些仍有一定負債,且管理層持股量較少的公司。如果對未來走勢能夠準確預測,投資者之所以買入它們的重要原因,就是這種公司的負債將會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清償。這時公司管理層也將預見公司管理得到進一步改善,將會加大持股量。
關于被投資信托機構所大量持有的股票,我建議投資者也要謹慎考慮,一般不要輕易買入除非因市場恐慌而出現了超低價格或是接近這種價格的狀況。因為這種股票由于高評級而被關注多經常是處于較高的價位,所以你很難以低價買入。有鑒于此,我覺得投資者不妨選擇那些并不熱門的股票,雖然現在投資信托機構對這些股票關注不多而且持有也不多,或者根本未持有,但是這些機構可能很快就會對這些股票產生興趣,并會以較高的價格將它們買入。許多被機構最常持有的股票,通常意味著不僅它們的價格可能偏高,而且還有大量潛在賣盤存在。正是這些因素,或許它們還會出現股價調頭下跌的情況。
到現在為止,我們可以看到,在等待真正機會的過程中,為什么耐心和能力在投資這場生死戰中顯得如此關鍵和重要。大部分股票的市值變化會在很短時間內(幾個月)就出現巨大變化,因它帶來的收益可以相當于數年的股利。所以投資者尋求股票的市值變化要比直接的投資回報更有價值。
前面已經說過,就投資而言,理論上的理想狀態在現實中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即使真的出現,投資者也難以察覺,更不要說利用了。如果投資者要在獲利的可能和虧損的風險之間尋找到最佳平衡點,最好的辦法就是投資者親自多多實踐操作,在實踐中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