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小心經營,大膽賺錢(1)

——李嘉誠的“審慎”

把一個企業由小做到大不易,而經營好一個企業更加不易。

李嘉誠曾說:“審慎也是一門藝術,是能夠把握適當的時間做出迅速的決定,但是這不是議而不決、停滯不前的借口。……要擴張中不忘謹慎,謹慎中不忘擴張。……我講求的是在穩健與進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對風浪一定要捱得住。”

認清危機:戴著危險面具的機遇

我成長在戰亂中,回想過往,與貧窮及命運進行角力的滋味是何等深刻,一切實在是毫不容易的歷程。從12歲開始,一瞬間已工作66載,我的一生充滿了挑戰,蒙上天的眷顧和憑仗努力,我得到很多,亦體會很多。在這全球競爭日益激烈的商業環境中,時刻被要求要有智慧,要有遠見,要求創新,確實令人身心勞累。然而盡管如此,我還是能很高興地說,我始終是個快樂的人,這快樂并非來自成就和受贊賞的超然感覺,對我來說最大的幸運是能頓識內心的富貴才是真的富貴,它促使我作為一個人、一個企業家,盡一切所能將上天交付給我的經驗、智慧和財富服務于社會。

我常常想知道,如能把人類歷史中興衰遞變的一切得失細列在資產負債表上,最真實和公平的觀點會是什么?今日,經濟全球化進程帶來的種種機會會引向何方?對貧富懸殊加劇的擔憂,價值觀的沖突帶來的無奈,誰能安然無慮、處之泰然?人類能否憑仗自己的力量克服及超越自然環境的困局和疾病的痛楚?在充滿分歧的世界中,個人的善意、力量和主觀愿望是否足夠建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及為每一個人的明天帶來同樣的希望?

——李嘉誠在新加坡接受“馬康福布斯終身成就獎”致辭

1957年,剛剛走出困境的長江塑膠廠正在如火如荼地生產塑膠花。一天,正當李嘉誠和幾個技術人員在尋找新配方配置調色時,一個工人神色慌張地走進來,說道:“不好啦,有人在外面拍照,揚言要搞垮我們廠!”

李嘉誠一驚,隨即走出車間,看見有幾個人正在對著廠房拍照。工人們義憤填膺,要去搶下相機。李嘉誠卻平靜地說:“大家干活去吧,現在拿下他們的照相機,明天他們還是回來的,他們是不達目的不會罷休。”然而,當時尚年輕的李嘉誠只不過是強按自己的情緒,他知道樹大招風,長江塑膠廠最近出了不少風頭,當然也發生了些危機,不過幸好他的及時挽救使得長江塑膠廠轉危為安。此刻他很清楚這次事件若處理不好,將是長江的一個大災難。果然很快,報紙刊登出《且看李嘉誠破舊的塑膠廠》的負面新聞。瀕臨絕境,李嘉誠突然靈光一閃,找到了破解之法。

李嘉誠背上一袋自己廠生產的塑膠花,拿著這張報紙走訪了香港上百家代理商,他要用事實來說話。李嘉誠的坦誠打動了許多人。誠然在創業階段,李嘉誠的廠子是破舊的,李嘉誠本人也似乎是穿著不講究甚至不修邊幅的,但是就是有著這樣簡陋生產條件的工廠制造出如此精美的塑膠花,不少代理商因此對李嘉誠及他的廠刮目相看,還到廠里參觀訂貨。這樣一來,長江塑膠廠不僅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反而業績更好了。

李嘉誠用他的精明妥善地處理了這個棘手的問題,見招拆招,把一場危機轉化為生機。在1996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誠以106億美元的身家位居香港富豪第三位,排名前兩位的是李兆基家族和新鴻基郭氏兄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來勢洶洶,致使很多富豪的財富蒸發。李嘉誠則以其敏銳的判斷、冷靜的分析,身價反倒逆市上升,財富在兩年內迅速暴漲,在1999年首次登上了香港富豪榜的榜首。

2007年,《福布斯》雜志公布了該年度的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李嘉誠以230億美元的財富位居香港首富,居全球第九位,相比2006年提升一位。他此時的財富相比位居第二的李兆基的170億美元多出50億美元。此后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但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李嘉誠在2008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仍然位居首富,個人財產高達320億美元,相比較2007年增加100億美元,成為排行榜中個人財產增幅最大的富豪。《福布斯》在2010年年初公布了2009年的香港富豪排行榜,李嘉誠仍以162億美元的身家位居榜首。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受其影響香港經濟也陷入困境,股市大跌,市場低迷。向來備受關注的香港富豪們也在劫難逃,身價大幅縮水。從排行榜來看,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香港排行前40名的富豪平均身價縮水過半,甚至李嘉誠也不例外,身價縮水,但是仍然蟬聯首富之位。

在數次經濟危機的沖擊下,相比那些在經濟危機中慘敗的人來講,幾乎每次遭遇危機時,李嘉誠都能運籌帷幄,力挽狂瀾。人們在被李氏的超凡智慧所折服的同時,也不禁心生疑問,李氏在危機中的致富良方到底是什么?實際上李嘉誠危機中實現財富暴漲的秘籍并不深奧。相反,他僅僅采用了看起來極為樸素而簡單的策略。而這些策略爐火純青地運用,總能使得李嘉誠在經濟危機襲來時化險為夷,始終屹立不倒。

他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以不變應萬變,往往在市場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的時候就通過多種渠道快速回籠資金,尤其是對那些有可能貶值的資產要迅速清倉變為現金。一旦遇到市場行情變壞,就不會為無法套現而陷入窘境。李嘉誠對現金流的高度重視,業內流傳甚廣。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一家公司即使有贏利,也可能破產,但一家公司的現金流是正數的話,便不容易倒閉。”

李嘉誠在經濟危機中一直信奉“現金為王”的信條。這一理念是李嘉誠能夠在經濟危機時保證資金流動和企業正常運轉的有力保障。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否持有現金是經濟危機時關乎企業生死的關鍵因素。李嘉誠非常清楚、明智地意識到了這點,往往會采取多種方式加快套現。盡管李嘉誠旗下的企業資產龐大,橫跨多個行業,但是他始終遵循“高現金、低負債”的策略,以保有資金來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行情。

李嘉誠對自己的秘訣并不避諱,曾經談道:“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創造穩定的現金流是一些企業多年積累的成功經驗。”他旗下的公司一般都呈現出穩健的財政狀況以及低負債率的特點。李嘉誠在經濟危機中密集套現的理由就是信奉“現金為王”的制勝法寶。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萬能的法寶,李嘉誠才能見招拆招,把危機轉化為企業的生機。這并不是李嘉誠的專利,每一個商人、企業都可以學習。

拓展透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受到重創,首當其沖便是西方國家的生產企業,很多大牌企業開始出現資金周轉不良、產品滯銷造成積壓等局面,甚至有個別企業爆出了破產的消息。

一些面向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江蘇天工集團是國家機電產品出口基地企業之一,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也給它帶來了一定的困擾。2008年,天工集團的美國訂單數量較前一年相比有了明顯的下降,由于同年德國方面的訂單稍有提升,使得天工集團從總體上來看沒有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但全球市場的整體低迷,必然給天工帶來不小的壓力,如何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成為天工集團首要考慮的問題。最終,天工集團決定在危機下重整自身的實力,提升產業鏈,擴大市場占有率。

2008年12月,江蘇天工集團成功將肯納“百事通”收購到自己名下。肯納“百事通”是英國工業級市場的頂級品牌,也是天工在歐美市場強勁的競爭對手,有著160多年的歷史。肯納“百事通”的加入,無疑提升了天工的競爭力。當時,全球眾多企業都處于蕭條衰敗期,而天工集團卻逆勢而行,各項指標不降反升,相對于2007年而言,天工集團的指標增幅平均達到了30%。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天工集團以抄底的價格收購海外企業,用相對低廉的成本完成了市場的擴張,成功地將危機變為商機。

危機不過是戴著面具的機遇而已,只要適當調整好自身的企業狀況,以正確的心態去面對,不論是大環境的危機還是企業自身出現的危機,都能得到很好的化解。

“審”與“慎”:步步為營,穩中求進

我常說“審慎”也是一門藝術,是能夠把握適當的時間做出迅速的決定,但是這不是議而不決、停滯不前的借口。

經營一家較大的企業,一定要意識到很多民生條件都與其業務息息相關,因此審慎經營的態度非常重要,比如說當有個收購案,所需的全部現金要預先準備。

我是比較小心,曾經經過貧窮,怎么樣會去冒險?你看到很多人一時春風得意,一下子就變為窮光蛋,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事,都是步步為營。

有一句話,我牢牢記住:“窮人易過,窮生意難過。”你再窮,你不能吃好的白米,你可以買最便宜的米,還是可以過,人家吃肉,你可以吃菜,最便宜的菜;但是窮生意很難,非常難。所以小心翼翼,可以講如履薄冰。

——李嘉誠接受《全球商業》的專訪

李嘉誠一貫善于人棄我取,逆勢而上,似乎他在無形中總能把握經濟的動向,他從來不做盲目隨大流者,一旦經過審慎分析之后做出決定,便會堅守到底,并不去理會別人的言論,在喧囂之中有著自己的冷靜定奪。比如投資地產、輾轉電訊、投資石油等,這些早已堪稱經典案例的成功確實充分地顯示了他精到的投資智慧,認準方向,絕不盲從。或許可以說,這才是他能夠從眾多商人中脫穎而出的原因。

和黃集團的行政總裁馬世民在會見《財富》記者時說:“李嘉誠是一位最純粹的投資家,是一位買進東西最終要把它賣出去的投資家。”事實就是這樣的,李嘉誠在商場的角色有一種優勢——冷靜、耐心。盲目跟隨別人意見行動的人是非常可悲的。別人的喜好不代表自己的喜好,別人的見解也未必就很客觀。盲目地跟從他人,最終只會導致自己一事無成,白費心力。李嘉誠對樓市進行低價收購,從而獲得了高利潤,就是因為他不盲目跟隨眾人,有著自己的判斷。

這種優勢或許很多人都明白,但在急功近利心理的驅使下,許多人都不愿做這種角色,而寧可做投機家。但李嘉誠懂得堅忍終究會換來光明,這就是他能馳騁商海多年而再次發跡的原因。李嘉誠認為,“審慎”是一種藝術,作為一名商人,必須拿捏風險和投資的腳步。

1967年香港局勢不穩,嚴重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整個香港的地價、樓價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建筑業幾乎停滯不前。一部分港人賣房后遠走他鄉,香港再一次面臨著房地產危機。在那個百業蕭條的年代里,李嘉誠再次審時度勢,洞察先機。他一方面加強穩固他的大后方,讓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繼續在塑膠業中保持獨占鰲頭的地位,一方面有計劃有步驟地利用現金將購置的舊房翻新出租,再用所得利潤全部換取現金大量收購土地,并且采取各個擊破、集中處理的方式,使土地以點帶面、以面連片地縱橫交錯地發展。就這樣,李嘉誠以其穩健、不浮躁的審慎與膽略,穩中求進。

塑膠花使長江實業迅速崛起,李嘉誠也成為世界“塑膠花大王”。1973年,石油危機波及香港,香港的塑料原料全部依賴進口。香港的進口商趁機壟斷價格,價格很快升高,高得難以承受。而這時,李嘉誠已把重心轉向房地產。轉向房地產,是因為自1964年以后,塑膠花開始受到冷落。而隨著香港工商業的發展,房地產在商業界中占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很有發展前途。1960年,他在柴灣購地興建工廠大廈,兩座大廈的面積一共有20萬平方米。在香港經濟迅速發展的年代,香港的港島和新九龍中心地價猛烈上升,等人們認識到這一行情時,洞察先機的李嘉誠已成為地產界的主力軍。

拓展透析

關于審慎這個話題,“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認為,身為一名管理者,在實行管理的過程中必須注意5個方面:

第一,必須明確所要解決問題的性質。有些問題屬于常規問題,有些問題則是偶發問題。決策者常犯的錯誤在于把常規問題當作一連串的偶發問題,或者是把一個新的常規問題開始當作是偶發問題。決策者必須根據情況變化,敏銳地把握市場,真正搞清楚你所面臨的是什么性質的問題。

第二,要明確所要解決問題的“邊界條件”,即決策的目標是什么?決策想達到什么樣的目的?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哪些基本的條件?市場的變化能不能實現這些條件?企業自身的狀況能不能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第三,解決問題有哪些方案?這些方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如果要實現自己的方案,可能遇到哪些阻力?應該做出哪些必要的妥協?要怎樣溝通才能達成共識?

第四,有效的決策必須能夠執行和操作。決策者在決策方案中,應該選擇對企業最有利的、最具執行力的行動方案,否則決策將失去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峙县| 叙永县| 萍乡市| 梅州市| 西乡县| 沧州市| 吉水县| 万州区| 黄骅市| 克拉玛依市| 莆田市| 平潭县| 漳州市| 新绛县| 林西县| 留坝县| 盐源县| 涟源市| 铜梁县| 沛县| 海安县| 阿瓦提县| 会理县| 肥东县| 玉屏| 美姑县| 上饶市| 航空| 南部县| 确山县| 西安市| 于都县| 西乌珠穆沁旗| 海城市| 封开县| 涞源县| 随州市| 中卫市| 临江市| 佛山市|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