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辦公室潛伏術》:做人要有一點城府

  • 辦公室生存法則
  • 忠實編著
  • 9887字
  • 2015-05-29 10:36:41

長個嘴巴要會說

中國有句古訓:“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簡直就是至理名言。在辦公室這種人際關系特別微妙的地方——一天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與你的同事抬頭不見低頭見,尤其當這種關系能左右你的升遷甚至職場命運時,怎能不小心謹慎?說話謹慎,避免禍從口出,有百利而無一害。否則,三寸之舌會常常捅出婁子。

◎ 辦公室里莫論人非

某公司銷售部經理白英初次來辦事處指導工作,中午請同事一起吃飯,席間說到剛剛離職的副總吳小莉,辦事處一位新來的女員工張佳接過話頭說:“副總這人脾氣不好,很難相處。”白英說:“是嗎?是不是工作壓力太大了?”張佳說:“我看不是,30多歲的女人嫁不出去,既沒結婚也沒男朋友,老處女就是這樣心理變態。”

聞聽此言,剛才還爭相發言的人都閉上了嘴巴。因為,除了張佳,那些在座的老員工可都知道:白英也是待字閨中的老姑娘!好在一位同事及時扭轉話題,才抹去白英隱隱的難堪,而事后得知真相的張佳則為這句話悔青了腸子。

由此可見,語言就是這么個東西,當你沒有說出口的時候,你是它的主人,一旦你說出來了,就成了它的奴隸。因此古人告誡我們“閑談莫論人非”,可以將其深化為“閑談莫論人”,因為少了一個“非”字,也就少了失言的機會。

所以,辦公室流行一句話:“多吃飯,身體好;少說話,水平高。”尤其是新人,初來乍到,最好少開口,言多必失。沉默寡言固然給人不合群、孤僻的感覺,但是與喋喋不休的人比起來,后者更令人討厭。

◎ 有些話不要說

在辦公室里有些話不該說,有些事情不該讓別人知道。例如:

家庭背景是否會對你的工作產生重大影響?

你與某些親人或者朋友的關系是否不宜讓別人知道?

你的歷史記錄是否會影響別人對你道德品質的評價?

你的一些與眾不同的思想是不是會觸動一些敏感的神經?

你的生活方式是否有些與傳統相悖?

你與老板的私交是否可以成為公開的“秘密”?

你與公司上層的某些私人淵源一旦曝光,會給你帶來障礙還是好處?

作為一個職業人,個人的一切資料,比如年齡、學歷、經歷、愛情婚姻狀況等要分“公開”與“隱私”兩大類。通常在辦公室里不宜公開談論以下話題。

(1)不要在公司里談論私生活,無論是辦公室、洗手間還是走廊。

(2)不要在同事面前談論和領導超越一般上下級的關系,尤其不要炫耀和上司及其家人的私交。

(3)即使是私下里,也不要隨便對同事談論自己的過去和隱私。除非你已經離開了這家公司,你才可以和從前的同事做交心的朋友。

(4)主動遠離敏感話題:獎金多少、升遷猜測、對領導的牢騷和對公司制度的不滿都是危險話題,你的發言很可能被人添油加醋,傳回領導的耳朵里,自己卻連個申辯的機會都沒有。

當然,人長了嘴巴就是要說話的,但說話一定得看場合、看時機。如果說話不看場合,不講究方式方法,不負責任的背后瞎說,毫無根據的懷疑猜測,不經調查的輕信亂傳,東拉西扯的閑言雜語,不分責任、不考慮后果,往往容易惹出是非和麻煩來。

所以要切記,在辦公室這個是非之地,一定要把好口風,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能說,都要在腦子里多繞幾個彎子,心里有個小算盤,這樣才能夠與大家和諧相處,避免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

刻意表現自我的做法很蠢

在現代社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表現出自己的才能和優勢,是適應挑戰的必然選擇。但是,表現自己要分場合、分方式,如果表現得使人看上去矯揉造作很是別扭,好像是做樣子給別人看似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 虛偽總要露出馬腳

吉米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級職員,平時工作積極主動,表現很好,待人也熱情大方,但一天,一個小小的動作卻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那是在會議室里,當時好多人都在等著開會,其中一位同事發現地板有些臟,便主動拖起地來。而吉米似乎有些身體不舒服,一直站在窗臺邊往樓下看,突然,他走過來,非要拿過那位同事手中的拖把。本來那位同事差不多已拖完了,不再需要他的幫忙,可吉米卻執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給了他。

剛過半分鐘,總經理推門而入,吉米正拿著拖把勤勤懇懇、一絲不茍地拖著地,這一切似乎不言而喻了。

從此,大家再看吉米時,頓覺他假了許多,以前的良好形象被這一個小動作一掃而光。

在工作中,往往有許多人掌握不好熱忱和刻意表現之間的界限,不少人總把一腔熱忱的行為演繹得看上去是故意裝出來的,也就是說,這些人學會的是表現自己,而不是真正的熱忱,而熱忱絕不等于刻意表現。在需要關心的時候關心他人;在應當拼搏的時候灑一把汗;真誠,誰都會贊許。而不失時機甚至抓住一切機會刻意表現出自己“與群眾打成一片”、“關心別人”、“是領導的好下屬”、“雄心勃勃”,則會讓人覺得虛假而不愿與之接近。

人類喜歡表現自己,就像孔雀喜歡炫耀美麗的羽毛一樣正常,但刻意的自我表現就會使熱忱變得虛偽,自然變得做作,最終的效果還不如不表現。

◎ 不要高看自己,小看別人

許多人在其談話中不論是否以自己為主題,總有凸顯自己、主張自我的表現,這種人雖說可能被人高估為“具有辯才”,但是也可能被認為是“口無遮攔為人輕浮”或經常想“引人注目”等暴露出的自我展示,而常使別人產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緒。

真正的展示教養與才華的自我表現絕對無可厚非,只有刻意地自我表現才是最愚蠢的。卡耐基曾指出,如果我們只是要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使別人對我們感興趣的話,我們將永遠不會有許多真實而誠摯的朋友。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以這種方法來交往的。

日常工作中不難發現這樣的同事,其人雖然思路敏捷,口若懸河,但一說話卻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別人很難接受他的任何觀點和建議。這種人多數都是因為喜歡表現自己,總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處處想顯示自己的優越感,從而希望獲得他人的敬佩和認可,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那些謙讓而豁達的人們總能贏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別人的人總會引得別人的反感,最終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無援的地步。

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肯定性評價,都在不自覺地強烈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和尊嚴,如果他的談話對手過分地顯示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那么,在無形之中就是對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種挑戰與輕視,那種排斥心理乃至敵意也就不自覺地產生了。

◎ 把優越感讓給同事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這句話真是沒錯。因為當我們的朋友表現得比我們優越時,他們就有了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但是當我們表現得比他們還優越,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形成羨慕和嫉妒的心態。

李先生是某地區人事局調配科一位相當得人緣兒的干部,按說搞人事調配工作是很難不得罪人的,可他卻是個例外。在他剛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幾乎在同事中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因為他正春風得意,對自己的機遇和才能滿意得不得了,因此每天都使勁吹噓他在工作中的成績,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請求幫忙,哪個幾乎記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給他送了禮等的“得意事”,但同事們聽了之后不僅沒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還極不高興,都疏遠他。后來還是曾當過多年領導的老父親一語點破,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癥結到底在哪里。

從此,他開始很少談自己而多聽同事說話,因為他們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噓,讓他們把成就說出來,遠比聽別人吹噓更令他們興奮。后來,每當他有時間與同事閑聊的時候,他總是先請對方滔滔不絕地把他們的歡樂炫耀出來,與其分享,而只是在對方問他的時候,才謙虛地說一下自己的成就。

◎ 做人還是謙虛一些好

謙虛的人往往能得到別人的信賴。因為謙虛,別人才不會認為你會對他構成威脅。你會贏得別人的尊重,與同事建立良好的關系。

我們對自己的成就要輕描淡寫,我們必須學會謙虛,這樣我們才能永遠受到歡迎。

五種職場幼稚病

◎ 癥狀之一:相信公司和老板

很多老板愿意花錢給員工買書看,像什么《誰動了你的奶酪》、《把信送給加西亞》、《首先打破一切常規》不僅要看,還要學習、研討,號稱構建“學習型組織”,甚至還要花錢請所謂的成功學大師來傳道授業,內容無非是要保持積極的心態,要行動、行動、無條件地行動,要朝著明確而具體的目標奮進,要努力開發自己的潛能、自信,要積極進取、充滿激情和熱忱、創新求存……

他們整天聲嘶力竭地揮舞著胳膊讓員工同樣聲嘶力竭地叫喊“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做最優秀的員工”、“金錢,你是我的上帝、我的戀人、我的唯一、我的生命……”

老板經常講他所謂的奮斗史,講一個窮小子如何通過努力奮斗而受到一個好上司的賞識,最后成功的故事,講得老板自己都相信了,員工佩服得五體投地。老板經常鼓勵員工要吃苦,要耐得住寂寞,要不計較眼前的得失,要以公司為家。老板經常像關心家人一樣關心員工,把員工當成孩子一樣看待……任何一個在商場摸爬滾打的老板,心里比誰都清楚,高薪未必帶來高效。而感情籠絡卻可能讓員工死心塌地地為他賣命。

正因為如此,你要能夠跳出老板給你劃定的那個圈圈——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有知道哪些是假話,你才能辨別哪些是真話。

◎ 癥狀之二:跟同事和上司有金錢往來

你可以跟任何人做朋友,包括你的敵人,但必須排除兩種人:同事和上司。你可以跟任何人有金錢往來,但同事和上司除外。

同事之間的關系,可以非常融洽和諧。但一旦有了金錢的往來,這種關系就變了味。無論是你借錢給同事。還是同事借錢給你。一個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這樣講述了他的心路歷程。

剛到公司時,同事中處得比較多的是一位年齡比我長的朋友。她經常叮囑我的就是:“永遠不要向別人借錢,也不要借錢給別人!”當時覺得她有些奇怪。我可沒有要找她借錢的意思。隨著和她的相處,我才漸漸發覺,她幾乎不借錢給別人,也不向別人借錢,偶爾和我一起外出,借用了我手中的幾塊錢,總是回到辦公室就迫不及待地換零還給我,總是盡可能地縮短她借用別人錢的時間。她不僅是和我,和別的人也是這樣。

她的解釋是,借了錢給別人,別人會忘記,可自己卻不一定忘記,要是去要,也許會弄得雙方不開心。為了說明她說得有道理,她還向我列舉了我這種獨自在外的人借錢給別人的種種弊端。

當時覺得她有些奇怪,借了別人的錢怎么會忘記還?除非是沒有錢用的人!可是后來有一件事使我有些贊同她。

畢業那年返校時,一位校友兼同鄉找到我說,因為欠了學費,沒法取走畢業證,剛剛畢業找的工作,又很需要他的證件,所以,他不得不向同學們借錢付清學費再走人。他當時好像非常著急,并且向我保證回去兩三天后就會取工資還錢給我,他還要了我的銀行卡號,留了他的手機號碼給我。出于對老鄉的信任,我僅留下了路費,就把剛剛取到的工資傾囊而出。可是三天以后并沒有見我的銀行卡上多出錢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也一直沒有找他的電話,直到有一天我真的手頭窘迫到需要這筆錢,我才撥通了他留下的電話。電話是個空號,這個號碼成了個無用的東西!我開始生氣,并四處打聽他的同學和我的老鄉,終于得到他的消息,我生氣地打過去告訴他我需要錢,他再一次要了我的銀行卡號,可是卻遲遲沒有給我,其間他再一次更換了號碼!我簡直無法相信這個事實,所幸的是第二年我終于取到了他通過郵局寄給我的那筆承諾兩三天后就還的錢!

不知是受了同事的影響,還是因了這個同鄉的原因,我非常不愿借錢給別人用(除非是小錢),而我自己,沒有錢的時候就堅持不用。

有一天,辦公室的同事叫了外賣,向我借了錢支付給送外賣的。第二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她又借了我的錢;再隔一天,她又在叫外賣的時候向我借幾個零錢,我代付了五元錢,突然想起她前些天也這么做過!昨天中午,我吃飯回來發現桌上放著一堆錢,看了一下,原來同事把后面兩次曾經向我借的錢還了回來,她解釋道“忘記了”。我笑笑收起來,不由地想起來那個稍年長的曾經被我誤認為是有些奇怪的同事,她解釋不向別人借錢的理由,原來真的是借的人可以忘記,而那個借出錢的人,卻并沒有忘記!

◎ 癥狀之三:得罪不知底細的同事

顯規則告訴我們努力敬業的同事值得尊重和學習,潛規則卻拓寬了“努力”與“敬業”的外延,那些看起來懶散不做事的同事不要隨便得罪。

鮑珍剛進公司做財務部主管時,除了工資,就沒享受過另類待遇。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知行政主管趙燕的手機費竟實報實銷,這讓她很不服氣。想那趙燕天天用公司電話煲電話粥,從沒見她用手機聯系工作,憑什么就能報通信費?越想越覺得說不過去,于是鮑珍借匯報工作之機向老板提出申請,老板聽了很驚訝,說行政人員不是都沒有通信費嗎?“可是趙燕就有呀!她的費用實報實銷,據說還不低呢。”

老板聽了沉吟道:“是嗎?我了解一下再說。”

這一了解就是兩個月,按說上司不回復也就算了,而且鮑珍每月才一百多塊錢的話費。爭來爭去也沒啥意思。可是偏偏她就和趙燕較上勁了,見老板沒動靜,她又生氣又憤恨,終于忍不住和同事抱怨,卻被人家一語道破天機:“你知道趙燕的手機費是怎么回事?那可是老板小秘的電話,只不過借了一下趙燕的名字,免得老板娘查問。就你傻,竟然想用這事和老板論高低,不是找死嗎?”

鮑珍嚇出一身冷汗,暗暗自責不懂高低深淺!怪不得老板見了自己總皺眉頭!從此她再也不敢提手機費的事了。

◎ 癥狀之四:提不切實際的建議

熊建是公司最勤奮的員工,老板總是在月底的時候宣布:這個月,熊建連續十幾天在公司加班到晚上10點。為了表揚他,公司決定給他發獎金1000元。

每次開會,熊建總是積極發言。別人都是先分析困難,再提出建議,最后表一下決心。熊建卻總是一套一套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從公司的內部信息系統如何的不準確,到客戶是如何喜歡競爭對手的產品,到公司的研發是如何跟不上市場步伐……而他匯報的上司不過是一個區域經理。但為了不打擊他的積極性,總是耐心地讓他說完。但每次提升,他的上司總是不考慮他。

所謂合理化建議,本來是一個管理上的謊言,是構建一個所謂的溝通渠道,讓那些對公司有意見的人能通過這個渠道發泄出來,也就不在下面制造事端了。另外,提建議一定要看對方是誰,要切合實際。如果你的匯報對象只是一個區域經理,拜托就不要把那些他無法解決和一直頭疼的事都拋出來了。很多事他比你更清楚,你能夠想到的,他一定想到不止一次了,千萬不要低估上司的水平。

◎ 癥狀之五:聽不懂話中語、弦外音

顯規則告訴我們要用耳朵聽話,用嘴巴溝通,潛規則卻說要用腦子聽話,用眼神溝通。

李娜是行政部職員,初來乍到,不知公司兩位高層初副總和劉副總是面和心不和,初副總同意的事,劉副總有意見,反之亦然。

那次給老板寫年終報表分析,劉副總讓李娜先按他設計的表格做總結,過了兩天初副總問李娜有沒有什么格式,李娜就把給劉副總的那份報告給了他參考,劉副總非常不快,嘴上沒說什么,卻冷冷地把李娜叫進來讓她按自己的思路重新設計表格、重新做報表,還不冷不熱地加了一句“這可是有知識產權的,要保密喲”,鬧得李娜一頭霧水。后經高人點化,才知原來二總相爭已非一日。所以身為下屬,一定要口風嚴,都不能得罪,初副總的話沒錯,劉副總的意見也沒錯,這時候你不光要用耳朵,還要用腦子。

潛規則暗示了公司的一種潛在文化和行事規則,往往只有老員工們才能深刻領會。如果對此尚不了解,那么不妨多請教資深同事,同時記住:你既不能把自己的上司不當回事,也不能抱住他們的話不放,執行起來也得有彈性,有時你的確需要裝糊涂。

避免得罪上司或沖撞權貴

你知道上司是什么嗎?上司是一種權力的代表,它通過行政的手段,表達和執行權力的意志和原則及利益。它依靠他們實現對我們(群眾)的控制、領導、指揮,甚至壓迫。上司的職能和地位不容我們忽視。

由于工作的關系,上司和我們有一種緊密的接觸,但是我們跟他們的關系卻很難較好地相處。

因為身份和地位的不同,他們一般會低視我們,不把我們放在眼里。而他們自己則很有長官意志,很主觀,很高高在上。在他們面前,我們常常被壓抑,被訓斥,我們驕傲不起來。有時,他們甚至會有意識地欺負我們。這使我們很不滿,甚至敵視他們。有些上司還十分無能,十分平庸,他們之所以能夠盤踞在權力位置上,不是因為裙帶關系,就是走了狗屎運,這更讓我們的自尊心接受不了。一般來說,上司并不是圣賢,他們有私心,有缺點,常常犯錯誤,一個這樣的人,老是批評我們,不公正對待我們,我們對他怎能不厭惡、反感,進而挺身反抗呢?人在年輕時心高氣傲,更容易因此沖撞上司,反抗上司,這就不可避免地得罪了上司。我們不知道上司(權力)對我們是一種天大的危險。

◎ 小胳膊擰不過大腿

一個員工因為少拿了幾塊錢獎金,和他們部門經理爭吵了起來,那個員工很沖動,后來還用手撕扯那個部門經理的衣領。那個部門經理很陰柔,當時沒有還手,而且還同意了給那個員工補足獎金。那個員工似乎勝利了,完全占了上風。

不知道以后那個部門經理報復了沒有,但是常言說“小胳膊擰不過大腿”,群眾和領導鬧,沒有不吃虧的。領導報復起來,手段更毒辣,更殘酷,更方便。很多人就因為和領導關系處理得不好,或無意中得罪了領導,而受到迫害。這個員工沒有考慮到這些,為了幾塊錢,便性子暴起,和領導動口動手,這表現出員工的心地簡單,做事魯莽,處事不夠圓滑。

得罪了上司,的確不是一件好事,它對我們會非常不利。因為你們之間相差懸殊,你和他們的力量完全不成比例,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領導方,有權力,有背景,有工作之便;群眾方,沒有權力,沒有背景,沒有工作之便。因此,即使你和他們斗爭,也多是徒勞無益的。你是一個個人,你的反抗是有限的,微弱的,沒有毀滅性的力量。而他們卻代表著權力、組織和機構,他們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個人很難反抗的。總結起來說,殘酷的職場斗爭中,以群眾反抗上司,以弱小反抗權勢,以簡單反抗險惡,未有能占便宜的。

◎ 與上司叫板,無異于弱羊拼虎

那么,怎樣對待上司呢?你和上司的關系,是一種工作關系,要學會公關性質地對待它,圓滑通達地處理它。多使用頭腦、智慧和技巧,少動用情緒、道義和書生氣。在他的矮房子下,就照他說的那樣做。因為他的手上掌握著對你的生殺予奪大權,他們決定著你的生存和命運,或升(升職),或降(降職),或增(加薪),或減(減薪),因此,對他們你要使用禮貌、謹慎,甚或偽裝。這已不是一個簡單的道德問題,而是一個直接威脅著你生存的根本問題。直接威脅著生存的根本問題,從來都是超乎單純道德的。因此,對上司要尊重、要奉承。

其實人人都喜歡被尊重和被奉承,上司對此更甚。如果你沒有這樣,他們會更敏感,更無端地生氣,你對此要有高度的自覺和謹慎。對待上司,不要和他爭講,讓他永遠正確,他總是對的。如果你要和他爭個對錯,那你就糊涂了。如果你因此要和他拼個輸贏,哪你就更糊涂了。那無異于弱羊拼虎。基于上述思考,就是你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也不要過激沖動,而要視環境和其他因素的情況,能讓就讓,能忍就忍,出了他的矮房子,就可以不理他了。萬一忍受不了,一定要搞,也要多想一些計策,多動用一些因素,比如輿論、法律,等等,讓自己的還擊或攻擊具有分量,以避免弱羊拼虎的愚蠢下場。

不要把領導當哥們兒

在辦公室中流行著一句名言,“領導可以經常拍你的肩膀,但你永遠別拍領導的肩膀”。這樣的尺度,往往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明智之人在辦公室叢林中行走,保持適度的距離才是安全之策。

◎ “別忘了這是辦公室!”

張小姐和女老板非常合得來,不光在工作上珠聯璧合,就連愛好也驚人地相似。她們都喜歡用某個品牌的化妝品,喜歡某品牌套裝,喜歡到星巴克喝咖啡,喜歡聽王菲的歌……有一回,兩人不約而同地穿了一件相同款式、風情萬種的春衫,在更衣室相遇,彼此笑罵“小妖精”。

日久天長,她們的親密關系招致許多非議。女老板也留了心,開始慢慢地疏遠張小姐,可是張小姐卻對此毫無察覺。一天,女老板在自己的辦公室里接待一位客戶,張小姐敲門后進來,以為沒有別人就大聲嚷嚷:“嗨,小妖精,今天晚上去看電影怎么樣?我搞到了兩張票。”女老板的臉色立時沉了下來,說道:“你先出去吧,我這里有客人,別忘了這是辦公室。”張小姐悻悻地退了出去。不久,張小姐被老板從人事部“發配”到一個不起眼的工作崗位上,從此她再也沒有多少機會和女老板頻繁接觸了。

◎ 調準“頻道”

不論什么時候,領導就是領導,即使你們的關系很不一般,也并不意味著你能把他當成朋友來看待。事實上,想通過與領導做朋友這種“捷徑”獲取工作上的便利乃至在公司里的提升,是一種不可取的方式。不可否認,與領導增加交流對你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尺度的,一旦超越正常的上下級關系,反而會產生不良的后果。

在辦公室這個是非之地中,如果你把精力都用在和領導的周旋上,關系過于親近,就會被認為是領導的人,被同事看做領導的心腹和安插在他們之中的間諜,自然會引起同事們對你的戒備,以及種種不必要的猜測。即使你“君子坦蕩蕩”,也總有“小人常戚戚”。

況且,“一朝天子一朝臣”,領導層的變動不可避免地會波及下屬的職位變動,新任管理層一般會在人事上來個“大換血”,如果你在別人的印象里是領導的人,那么,這時也許你該做好走人的準備了。

因此,你應當謹慎處之,注意調節“頻道”,尋找與其他接觸較少的領導打交道的機會。從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角度看,這種交流上的“平衡”還是很必要的。

◎ 如何與領導保持適度的距離

1.不要與領導稱兄道弟,忘乎所以

現在許多領導為了籠絡人心,調動下屬的積極性,經常會與下屬一起娛樂,或打球,或下棋,或游泳,等等。即使這樣,你也不要以為真的能與領導打成一片,甚至與領導稱兄道弟。別忘了,他終究是你的領導。你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切忌用這樣的字眼與領導說話:“你這人,水平真差,拜我為師好了”,“如果你不是我的領導,我今天肯定不會讓著你”,“你這人,當領導還行,下棋,還差了點”,等等。

2.與領導單獨相處的時間不要過長

如果因為工作需要去領導的辦公室匯報工作,或者請示問題,最好速戰速決。時間過長,就會讓人覺得兩人的關系過于親密;在公共場合,無論交談還是娛樂,跟領導待在一起的時間也不要過長,那樣最容易引起別人的關注和猜疑;如果你跟領導上下班走同一條線路,要減少一起上下班的次數。

3.不要與領導有親昵的舉動

同性之間,無論你的領導多么隨和,即使他毫不介意,也不要跟他發生親昵的舉動,那不是你們關系親密無間的最有力證據。與異性領導相處時,則更要講究分寸與距離,如果過分親昵,就容易使對方產生誤會,給旁人留下話柄,同時也給工作開展樹起絆腳石,給自己的人際交往找麻煩。

有一位女下屬,經常與自己的男性領導說說笑笑,而且還幫助領導買衣服,不管公事私事都要找領導解決,結果時間一久,單位里流言飛語不絕于耳,搞得兩人都非常尷尬。

4.減少跟領導開玩笑的次數

在適宜的時間和地點,跟領導開個并不過分的玩笑倒也無妨,但經常跟領導開玩笑,就會產生不良的后果。

卜合是美國著名的影星。越南戰爭期間,他經常被派到越南前線慰軍演出。“你經常拿總統、議員、州長和其他大人物開玩笑,怎么從沒出過毛病?”有戰士問。“沒出過毛病?”卜合反問道,“那你想想,我為什么會一再被派到越南來?”

一個不懂得距離感和分寸感,甚至拿領導開玩笑的人,事業發展中肯定會處處碰壁。要知道,領導永遠是領導,不要期望在工作崗位上能和他平起平坐。即便你們以前是同學或是好朋友,也不要自恃過去的交情與領導開玩笑,特別是在有別人在場的情況下,更應格外謹慎。

5.避免向領導談及個人隱私

在辦公室應盡量避免向領導談及個人隱私,否則會對你的職業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大學畢業剛進公司沒幾天的吳麗麗,中午吃飯時在職工餐廳遇到了自己的經理。經理很熱情地和她打招呼,吳麗麗心想,自己跟經理不太熟,面對面聊什么呢,只好保持沉默。餐桌上的氣氛有點尷尬。幸好這樣的僵局沒持續很久,經理就開始發問了:房子住得如何,交通是否方便……盡管打破了剛才沉默的僵局,可這一問一答也很別扭。后來,經理關心地問她有沒有男朋友。接下來的談話整個變成了吳麗麗的愛情匯報。經理聽得津津有味。吳麗麗也暗暗為能跟經理找到共同話題而慶幸。

之后,經理有事沒事就關心地詢問她跟男友的感情進展,吳麗麗也如實匯報,久而久之,領導對她形成了一個印象:這是一個喜歡到處宣揚自己戀情的小姑娘。對她的業務能力反倒忽視了。

當然,與領導交往中分寸和距離的把握,也要看不同公司、不同單位的文化類型。比如說,很多公司的老板本身就希望和員工既保持上下級關系,又是生活中的朋友,而且把這個視為一種管理手段,這樣的氛圍就比較適合發展朋友式的老板—員工關系。但如果你身處一個斗爭激烈、幫派林立的單位,你和領導關系過于親密,可能會被別人貼上一個標簽:你是領導的心腹,從而受到另一個幫派的排擠,成為權力斗爭的犧牲品。這時候你就要慎重考慮,以免深陷不必要的人事斗爭當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池市| 江津市| 故城县| 休宁县| 杭锦后旗| 松江区| 哈密市| 丹巴县| 海伦市| 平昌县| 荔波县| 习水县| 姜堰市| 会宁县| 香格里拉县| 广元市| 贵溪市| 蛟河市| 青川县| 修水县| 绍兴市| 保康县| 沧源| 安溪县| 祁阳县| 噶尔县| 屯留县| 义马市| 防城港市| 若羌县| 阿克| 澜沧| 吉木乃县| 永平县| 鸡泽县| 迁西县| 都匀市| 祁门县| 西吉县| 福清市| 遂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