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智囊團的力量(5)
- 拿破侖·希爾成功法則
- (美)拿破侖·希爾
- 4801字
- 2015-06-11 14:22:01
這些杰出的成就,表面上看來好像只是某個人的努力成果,但如果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其實有多人與之合作,貢獻了他們的思想。記住,只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相組合,才能運用思想融合的原則形成“智囊團”。力量就是系統知識,要經由智慧和努力才能發揮出來。
但除非每一個人都能在一種極其和諧的精神下協調他們的知識及能力,否則談不上“融合”。缺乏這種合作幾乎是所有事業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在我與一所著名的學院合作時,曾作過一項有趣的試驗。我要求每一位學生寫一篇論文,題目是“亨利·福特如何致富?他為什么能致富?”
我要求每一位學生描述福特有哪些資產,并詳細指出這些資產包括了哪些東西。大多數學生搜集了一些財務報告以及資產的詳細報表,以此為基礎來估算福特的財富。這些“福特財富的來源”包括:銀行的現款、庫存的原料和成品、房地產,估計占福特資產價值的10%~25%。在幾百名的學生當中,只有一個學生給出了下述答案:主要來說,亨利·福特的資產包括兩大類:
1.資本、原料和成品。
2.亨利·福利從自身經驗以及一個訓練良好團體中獲得的知識,這個團隊了解如何從福特的觀點來協調、組織和工作,以獲得最大利益。我們不可能正確估算出這兩項資產究竟值多少錢,但我認為,這兩種資產的相互比例為:福特企業的集體知識占75%,現金及物質資產,包括成品和原料占25%。
我認為,這篇論文一定不是這位學生所獨立完成的,他一定受到一位或多位極有經驗且善于分析的人士的幫助。
毫無疑問,亨利·福特所擁有的最大資產,就是他自己的大腦,其次就是和他最接近的助理人員的創意。因為他就是把自己的創意和這些助理人員的創意融合在一起才積聚了大批資產和財富。
把福特汽車公司所擁有的每一家工廠毀掉:每一臺機器、每一種原料、每一輛已制好的汽車,以及存在銀行的每一塊錢,把它們全部毀掉,福特仍然是世界上最有經濟實力的人。創建福特企業的那個頭腦,可以在短時間內再度建立起新的事業。福特具有這樣的頭腦,就永遠有取之不盡的資源供他使用。
福特是世界上最有經濟實力的人之一,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如何實際運用“系統的知識”。盡管他有偉大的能力并在經濟上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他在運用這些原則時,也經常發生錯誤。我們也知道,福特協調思想的方法經常顯得很生硬,而這在早期實踐中是必然的現象,必須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的方法才會逐漸成熟,才會掌握運用這些法則的智慧。
同樣不容否認的是,福特最初之所以懂得運用思想融合的方法,主要是因為他在偶然的情況下和其他人的思想——尤其是愛迪生的思想形成了融合。但更有可能的是,福特對于自然法則有著杰出的洞察力,可能早在他遇見愛迪生或費爾斯通先生之前,就從他和他妻子友好的交往中獲得了這一能力。福特夫人是最有智慧的女人,我有理由相信,就是在她的思想和福特先生的思想融合之后,才使福特真正開始了他的事業。
我們在不損及福特先生威望的情況下可以這樣說,在他的早期實踐中,他必須抵抗缺乏教育和無知這兩個可怕的敵人,而且其情況比愛迪生或費爾斯通這兩個人嚴重得多。因為這兩個人天生都具有追求和運用知識的個性,而福特必須從其缺乏優勢的遺傳個性中努力培養這種才能。
在很短的時間內,福特克服了人類最頑固的三個敵人,并將之轉化為自己的資產,成為他成功的基礎。這三大敵人是:無知、文盲和貧窮。如果有任何人能夠控制這三個敵人,并且加以妥善運用,就很值得不幸的人們仔細研究了。
我們生存的年代是推崇工業力量的年代!
這一力量的來源,就是“有組織的工作”,并不只是工商企業的管理層要將工人團結在一起。在許多情況下合并實際上就是這種認識的結果,合并(例如,美國鋼鐵公司的組建)為企業積聚了無窮的力量。
我們只要瀏覽一下當天報上的新聞,必會看到這樣的一則報導,在同一個管理機構下合并的工商企業,生出了無窮的力量。
今天是銀行合并,明天是鐵路公司合并,過幾天幾家鋼鐵公司又聯合起來。這一切的合并,其目的全是為了更好地團結合作,以擁有更大的控制力。
當知識還處于散亂而無組織的狀態時,它只是一種潛伏性的力量——從它那兒可以發展出真正的力量。現代化的圖書館儲存的是沒有組織的珍貴知識——這是我們這一時代所獲得的遺產——但這些知識只有被人們組織運用起來才能成為現實力量。
所有的能源形式或動植物的生命,若要生存,就必須團結起來。遠古時代那些龐大的動物,在滅絕之后,骨骸掩埋在大自然之中。它們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卻留下了確實的證據:不團結就會面臨滅絕的噩運。
從電子——最小的微粒——到宇宙中巨大的星球,這些物質證明了宇宙最初的一項法則,就是“組織”。能夠認識到這項法則的重要性,并使自己熟悉這一法則的各種運用方式,利用這項法則為自己贏得利益的人實在是最幸運之人。
世上最精明的商人不僅認識到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他們同時也以這種法則作為其力量的經緯。就算不懂得思想融合的原則,許多人也能組織他們所擁有的知識而積聚成偉大的力量。絕大多數已經發現思想融合原則,并運用這項原則發展成“智囊團”的人,都是在極偶然的情況下得到這一知識。他們通常都認識不到這項知識的真正本質,不了解他們能力的來源。
我認為,目前這世界上懂得運用思想融合原則,并經由思想融合而發展出力量的人屈指可數。如果這數字確實的話,讀者就可以明白,懂得運用思想融合原則的人極有限。
這是一項眾人皆知的事實:企業家面臨的最困難的一件事,就是吸引與他一起工作的人,在一種和諧的精神下貢獻他們的努力與智慧。在任何事業中,要想吸引工作人員不斷地貢獻他們的智慧與勞動是很困難的事,只有最具能力的領袖才能做到這一點。偶爾也會出現一位這樣的偉大領袖,在他所從事的行業中出人頭地,因此,全世界都會聽見他的大名。例如,亨利·福特、愛迪生、洛克菲勒、哈里曼及詹姆斯·希爾。
“力量”與“成功”是同義語,二者彼此相輔相成。因此,任何擁有知識和能力的人,只要他能運用思想融合的原則發展力量,就能在任何行業中獲得成功。
思想融合的核心
我們不能簡單斷言,任何團體只要其成員能夠在和諧的精神下融合大家的思想,就能立即產生一種“智囊團”,并加以發展。在各種團體中,“和諧”是很難找得到的。和諧是“智囊團”的核心,必須以其為中心點而加以發展。沒有這一核心,就不會有“智囊團”的出現,這一真理是經得起考驗的。
威爾遜總統在提議組成“國際聯盟”時,他所想的是發展一種“智囊團”,就是將世界各個文明國家的思想組成一個團體。威爾遜的概念是人類思想所能創造出的一種影響最為深遠的人道思想,它包含一項思想原則,這一原則擁有足夠的力量在地球上建立一個真正的“人類兄弟之盟”。在一種和諧的精神下,把國際間的思想聯合起來的“國際聯盟”將最終成為現實。
達成這種國際思想大融合所需的時間,大約就是各學校和各種智慧團體教導人們以諒解和智慧取代無知與迷信所需要的時間。這一時代正在迅速到來。
我曾協助芝加哥合作學會的創辦人哈里森·帕克成立了一所銷售學校,運用思想融合原則改變了3000名男女(這些人以前都有過銷售經驗),使得他們在不到9個月的時間內,售出了價值1000多萬美元的債券,為他們自己賺進了100多萬美元。
我們發現,一般人加入這個學校之后,在一周之內就可達到他們的銷售能力的最高點,然后須經由一次集體銷售會議再次充電。這些銷售會議具有著相同的舞臺設備,包括音響和“性能優質”的擴音機,這些設備對銷售人員具備很好的激勵效果。
你可以把它稱之為信仰、心理學、思想融合,或任何其他名詞(它們全都建立在相同的原則上),但有件事是確定的:當團體成員的思想進行接觸時,在一種“完全和諧”的精神下,團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立即從所謂的“智囊團”中獲得新的能量。
人類的頭腦和神經系統組成了一種極其復雜的機器,只有極少數的人了解其作用。當這套機器受到控制和正確的指揮時,會表現出驚人的成就,但如果未受到控制,這部機器將只是幻想和怪異的恐懼,就如同我們在精神病院所見到的情況一樣。人類頭腦和一種能源注入有直接關系,人們能利用這股能源激發其思考力。大腦收到這項能量后,使之和人體吸收食物后所產生的能量互相融合,然后經由血液和神經系統,把這種融合后的能源分配到身體的每一部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生命。
這種外來的能量從何處產生,沒有人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是,我們必須擁有這一能量,否則就會死亡。比較合理的假設是這種能量大概就是我們所說的以太,它隨著空氣中的氧氣在我們呼吸時,一起進入我們的體內。正常人的身體是一個一流的化學實驗室,包含著大量的化學藥品,足以把進入身體內的食物加以分解、吸收,并把它分配到身體各部分,以增進身體的健康。
對人類和動物作過的試驗證明:“思想”這一能量,在組合并將食物轉化成身體所需能量的化學過程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我們都知道,憂慮、興奮或恐懼會妨礙消化過程,如果情況嚴重,還會使消化過程完全停頓,造成疾病或死亡。因此很明顯,思想已經進入食物消化和分配的化學過程中。
許多權威人士相信(不過卻一直無法獲得科學證明),思想這種能量,很容易受到外界消極事件的影響,并嚴重到使整個神經系統失靈,消化系統受到妨害,各種疾病一一出現。經濟困難和單戀事件被列為造成這類思想困擾的最主要原因。
消極的事件——例如,家中某人不斷對你“喋喋不休”地抱怨——將會妨害大腦的機能,情況嚴重時,個人將會失去進取心,而且逐漸沉默不語。因此有一個古老的說法,做妻子的可以“造就”、也可以“毀滅”她的丈夫,這種說法應該有一定的道理。在下一講中,有一部分是專給為人妻者寫的。
和諧的原則
高中學生都知道,如果把某些食物混到一起吞到胃中,將會造成消化不良、疼痛,甚至于死亡。因此,良好的健康仰賴于食物的“和諧”。但光是食物和諧并不足以保證良好的健康,還必須有思想的能量單位之間的和諧。
“和諧”似乎是自然法則之一,沒有了它,就不會有“有組織的能量”,也不會有任何形式的生命。
身體和思想的健康,實際上就是以“和諧”為中心而建立起來的。當身體的器官停止和諧地工作時,所謂的生命能量立即開始崩潰,死亡就會到來。
當能量(力量)的中心不再和諧時,生成能量的個體立即陷于混亂的狀態,而原來的力量會由此失卻,再也發揮不了作用。“和諧”也是一種核心,所謂“智囊團”思想原則,即是圍繞這項核心而形成的力量。若是毀掉了這種和諧的狀態,就等于毀掉了團體中的個人思想協調之后所產生的力量。
我曾經敘述過這一原則,而且會永遠敘述下去。讀者只有把握了這項原則,并學會如何運用它,否則它便毫無用處。
生活中的成功——不管我們認為成功是什么——主要是看能否適應環境,同時使個人和他的環境之間達到和諧。如果內部不和諧,國王的宮殿也會變成農人的茅舍。反過來說,農人的茅舍也許比富人的豪宅有著更多的幸福,如果“和諧”的關系存在于前者,而非后者。
如果沒有完滿的和諧,天文學將變得一無是處,因為星星將撞在一起,整個宇宙將混亂一團。如果沒有和諧法則,橡樹的種子可能長成一種怪樹,其他的樹種也一樣,包括橡樹、白楊、楓樹及其他樹木。沒有和諧的原則,血液也許會把促成手指生長的食物貯存在應該生長頭發的頭皮里,而使人類成為一種長角的怪物。沒有和諧的原則,就沒有知識的組織。也許有人要問,除了事實、真理及自然法則的和諧之外,還有什么才算是有組織的知識?
可以這么說,當和諧從后門溜出去后,混亂就從前門進來,這種說法可以適用于商業活動,或是宇宙中星球的運行。如果有誰認為我過分強調了和諧的重要性,務必請他記住:缺乏和諧是造成失敗的第一因素,而且經常也是唯一的因素。如果沒有和諧,就不會有詩歌,也不會有音樂,更不會有值得我們去加以注意的精彩演說。
偉大的建筑,實際上就是和諧的產物。如果缺乏和諧,一棟房子只不過是一大堆建筑材料堆積而成的廢墟,等于是一個大怪物。
良好的商業管理,能使其中的每一個部門和諧地存在。每一位穿著入時的男女,都是“和諧”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