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你的偉大之處在于你的思想(3)

請記住,大腦是真實個性用以自我表達的工具,人只能展示已經在大腦里寫好的東西。 因此,外在世界中的人不過是與刻在頭腦中的東西相一致的人,因為他的所有行為都必須通過這些大腦記錄來指示或指揮。 你不能拿一把鐵錘去鋸木頭,也不能在鋼琴演奏知識沒有寫在頭腦中用于學習音樂的位置時,就能用手指彈鋼琴。 要想展示出崇高優雅的氣質,就必須在腦子里寫下對高貴、高尚欲望的記錄;精神和氣質會根據你提供給自己的工具外在體現出來。 你可以關掉留聲機,可以快進或快退,但無法讓留聲機唱出唱片上不存在的任何歌曲。 如果有人將意見強加于你的唱片上, 哪怕你知道他的意見不正確, 也無法讓唱片說出真相。 你唯一可以實現目的的做法,就是將真相刻到另一張唱片中去。

你已經將自己和別人對你的看法寫在腦子里,如果不改變寫下的記錄,你就無法成為別的樣子。其實,你不必破壞舊記錄,或者把它清除。假如一個人學習英語和德語,他把這些語言都寫在頭腦中相應的位置。 要想學習德語,并不一定非得擦掉英語記錄。 即使他天生就是英國人,嬰兒時就開始學英語,倘若他長期堅持用德語說話而不是用母語與人交流,那么總有一天,他用起德語要比用英語更流利;總有一天,他更喜歡用德語說話,用德語思考,因為這樣做對他來說更方便、更容易。 所以,如果你有個習慣或特點已經寫在腦子里,但再也不想使用這一內容,那么就必須重新建立一個更好的記錄以供使用,以替代前一個舊記錄。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倘若果真如此,那么對我們來說,萬事皆有可能。 我們想培養什么能力或技能,就能培養出什么能力或技能;我們選擇什么樣的目標,就能實現什么樣的目標;我們想養成什么習慣,就能夠養成什么習慣。 養成習慣是什么意思? 理解了這個問題,我就能提出如下觀點:世上本無戒除習慣這種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養成一個相反的習慣。 如我所言,如果你在頭腦或身體上有某個壞習慣,不必破壞大腦中存貯壞習慣想法的相應位置,而只用在另一個地方寫下與此相反的想法,并從此通過新想法展示自我。 假如你寫下這樣的看法:我瘦小、孱弱、駝背、平胸,活在別人的陰影下,很快就要離開人世。 那好,如果你不想自己真是這個樣子,就必須在大腦的另一個地方寫下“我高大、挺拔,身材筆直,勇敢無畏,想活多久就有多么長壽”之類的話。 寫下這些話的時候,要通過大腦中相應的位置,而不是通過表達前一個內容的位置來體現自我。 天長日久,你會覺得使用大腦中的新位置游刃有余,而舊位置則由于久置不用而退化,甚至想用也用不了。

這種做法使我們能以極其科學的精確性來闡述存在哲學和成功哲學, 并能非常嚴密地表述其過程。 通過向那些已步入中年的人證明“年輕時能做到的事,現在同樣能夠做到”、“無論是誰都可以活到老、學到老”,我希望能向讀者朋友提供一些具體教導,并以此結束本文。 我曾在以前的某篇文章中說:老年人學習新知識很難、容易健忘,以及出現其他現象的原因,在于他們所吃的食物超過維持身體機能所需的量,使廢料阻塞了大腦。還記得嗎?俄國動物學家、細菌學家梅奇尼科夫不久前曾告訴全世界:導致年老的真正原因,是由于腸子里出現了一種劇毒物質,導致白血球拒絕履行自身機能。 他還向世界大肆宣揚一個尚存爭議的觀點:酸奶可以中和這種毒素,堅持大口飲水能使我們長生不老。

用大口喝水的方法延年益壽似乎已經過時,如今被“喝山羊的血清”、“使用布朗 .西夸爾德的長壽仙丹”所代替。 如果梅奇尼科夫不因為受教規束縛而過于保守,那么他應該知道,造成腸內出現劇毒物質的直接原因,是吃的食物超過消化系統所能吸收的極限所致。 他也許只用淡淡地說一句:“少吃點,你就能永葆青春。 ”

睿智的意大利人科那羅真的進行過這方面的科學實驗。45 歲那年,由于遭受海難,他的身體每況愈下。 于是,他將每天吃進的固體食物降到 12 盎司。 后來他活到了 100 歲,甚至臨終前還頭腦清醒、精力旺盛。 他注意到,只要經不住醫生的軟磨硬泡,增加每天攝入的食物限額,那么就“開始脾氣暴躁”,智力水平隨之下降。 美餐一頓之后,你會開始喪失精神力量,這與“老狗學不會新把戲”是一個道理。 老狗整天無所事事,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直到腦細胞被食物廢料堵塞。 但如果你讓它很長時間不怎么吃東西,就會驚奇地發現,它學起新本領來就像小狗那樣快。 你不妨親自試一試,一直堅持禁食,直到頭腦清醒、思維敏捷,然后再有選擇地、小心地吃點東西;當你發現自己“變得脾氣暴躁”或反應遲鈍時,再將攝入食物的量減少一些。 年老永遠都不是不學習的理由,唯一的原因就是你吃得太好太飽,這才是學不會的罪魁禍首。

“要做”與 “想做”

不管你年輕還是年老,我們現在假設你大腦的可塑性足以接收新的印記,并假設你有某種確定的東西存在于大腦中。 首先,你清晰地在頭腦中留下這樣一種看法,即能否成功完全是個是否“要做”的問題。 此外,你能確定自己深刻理解“要做”和“想做”之間的區別。 有人可能會瞥一眼本文標題,淡淡地說,“我想讀讀這篇文章”,但卻把它翻過去,并沒有真的讀;而另一個卻看看標題,并說“我要讀讀這篇文章”,而且他真的讀了。 “我想做”并不能塑造大腦,塑造大腦的是“我要做”。 如果你曾經成為希望成為的樣子,那么就必須“要去”而不是“想去”實現心中的目標。 只有這樣你才能實現目標。

我們再假設你想實現的目標與健康有關。 作為有血有肉的人,你從內心、頭腦和性格上,都體現出你對擁有一個健康得無可挑剔的身體的渴望。 你只能通過頭腦來實現這個目標,因為頭腦是你與身體交流的媒介。 頭腦里有些記錄迫使你體現出“不健康”的狀況,就像用一把彎曲的尺子只能畫出彎曲的標記一樣。 你只有不再通過這些記錄展現自我, 而重新制造另一個能體現出健康的新記錄。 不過,你需要的不是對健康的渴望,而是對健康的行動聲明。 請大家理解一點:在頭腦中寫下“我想身體好起來”的想法并無好處。 當然,你此時并沒有在那里寫下“我想生病”之類的想法,卻是“我病了”的想法,而這種想法正在你身上尋找體現的渠道。 如果你現在寫下另一個想法“我很好”,那么這一想法也會尋求相應的物質展示途徑。

你不必將所有不正確的東西想象成正確的東西, 也不必發表任何錯誤的聲明,因為作為有血有肉的人,你自己、你的智力和思維其實都很正常;你之所以畫出一條彎曲的標記,是因為用的尺子是彎曲的。 是的,你可以將彎曲的地方弄直,但是留聲機只能按照自身留下的記錄來播放唱片。 你必須找到一張新唱片,上面有你希望留聲機能播放的音樂。 如今你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這毫無疑問,但是你必須花一點時間,而且需要有相當大的主觀努力。 大腦記錄可以于瞬間創造出來,而且你的糾正措施即刻便能見效,這種例子并非罕見;但在絕大多數例子中,這就好比學一門新語言,或者像小孩第一次學說話、學走路。 這種工作要求你付出枯燥乏味的重復勞動。 至于任務容易還是困難,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愿望。 愿望非常強烈時,運用意愿或意志來集中精力或者宣示決心就比較容易。

這也正是遺傳因素對你的影響所在。 欲望能夠遺傳,但是能力卻不能遺傳。

通過遺傳,一個人可能非常偏好某種食物,但所有人天生都有咀嚼和吞咽該食物的能力。 你也許能對自己說:“我學不會彈鋼琴,沒有音樂才華。 ”實際上,你的音樂才華和任何人的一樣多, 只不過欲望沒有強烈到能促使你為訓練肌肉付出必要的努力罷了,或者更確切地說,你的欲望沒有強烈到足以在大腦里為每塊肌肉的運動創建一個位置。 哦,我明白了! 你說你鋼琴彈得像有史以來最好的人那樣好,這我承認。 你希望制造出甜美和諧的聲音,但對肌肉過人之處的渴望,沒有強烈到足以將注意力集中在手指上的程度;而你在能夠彈奏之前,必須先在頭腦里為每個手指的運動指定一個位置,并運用這個位置,直到它對肌肉的控制成為習慣的、自動的動作為止。 你坐在鋼琴前面,心中希望聽到甜美的音樂,而不是手指的運用技巧,這便是你為什么沒有“音樂才華”的原因。 你之所以學不會音樂,是因為欲望中存在“缺陷”,是因為你不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塑造大腦是需要意愿和注意力的。

讓我再舉個例子,以便進一步將這個問題闡述清楚。 有人對我說:“我記不住別人的姓名。 如果有人將我介紹給某個人,我能很清楚地記住此人的模樣,但是,如果第二天我在街上遇見對方,卻總是發現已經把他的姓名忘掉了。 ”你根本沒有聽進去對方的姓名。 你在介紹給對方之后,對他的姓名連兩分鐘也沒有記住。

你看著他的臉,想著他的臉,將全副注意力都放在他的模樣而不是姓名上。 你只能記住自己關注過的人,只能學會自己關注的事,因為注意力的一貫性和專注性足以為你制造并保留必不可少的大腦印記。 假設你的大腦處在正常的可塑條件下,如果某種東西曾經有人學會過,或者他能學會,那么,只要你對這種東西給予關注,必然也能學得會它;如果某個目標有人實現過,或者能夠實現,那么只要你對它的關注能延續足夠時間,必然也能實現該目標。

我們應該不用花多長時間,就能使自學成為一個像數學一般嚴謹的過程。 如果你想學習某樣東西,我們就準確地知道你必須怎樣做。 你必須對這種東西給以足夠關注,直到將它“刻”在頭腦中它應有的位置上:如果你想學會做某件事,就必須對這件事給以足夠的關注,直到做事的方法寫在你頭腦中它應有的位置上,直到你能控制做好這件事所必不可少的肌肉的運動;如果你想成為某個樣子,就必須在大腦中的恰當位置寫下一句聲明“我就是那個樣子”,然后再通過這個位置來展示自己的言行。

你將看到所有這些過程是怎樣造就“新思想運動”主張的。 這給我們提供了由推理得出玄學理論的物理基礎, 證明是思維造就了大腦, 而大腦并未產生思維。 它證明,個性比大腦更偉大,個性能通過大腦體現出來,并且想怎樣體現就怎樣體現;它證明,個性基本獨立于大腦之外,能塑造和改變大腦,就像陶瓷工人把泥土塑造成想要的模樣一樣。 它還為另一個推論提供了解釋的理由, 這個推論是:個性可能存在于大腦之外。 這完全合乎邏輯,它通過由“果”推斷“因”這個過程得出結論,在推斷過程中,在得出結論的方式上,都沒有半點瑕疵可以挑剔。

這也為我們相信成功背后的精神力量提供了客觀理由。 這可是件大事,因為沒有信念就沒有真正的努力,沒有精力的集中,沒有對注意力的控制。 缺少了信念,我們就永遠無法真正落實意愿。 因此,詳細解釋思維得以自我展示的物理機制時,用簡單到任何人都能讀懂并理解的語言去描述成功的過程時,對“只要有人能做到、有人能那樣,我們每個人就都能做到、都能那樣”這個事實進行嚴密準確的證明時,我們難道沒有讓信念變得非常容易懷有,難道沒有對蕓蕓眾生的命運貢獻某種有價值的財富嗎? 我希望我們做到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甘肃省| 广安市| 桃源县| 高尔夫| 临沂市| 呼图壁县| 东台市| 永川市| 白河县| 包头市| 南通市| 安岳县| 阜新市| 屏南县| 正定县| 格尔木市| 时尚| 商河县| 卢湾区| 苏尼特右旗| 新宁县| 永泰县| 余庆县| 松潘县| 安庆市| 农安县| 云梦县| 思茅市| 嘉峪关市| 嘉黎县| 安多县| 惠东县| 莫力| 陵水| 昆明市| 巴南区| 东丽区| 钦州市| 连江县|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