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2)
- 快速閱讀力訓練手冊
- (美)沃爾特·皮特金
- 4570字
- 2015-06-11 14:39:02
報紙上的一般新聞及各種更簡單的小說通常可以以每秒5~6個字的速度閱讀。這個速度可保持一兩個小時,不會讓人過度疲勞。
假設你一年里每天都用兩個小時來讀這種輕松的文章,你一年的閱讀量就會達到1300萬字(每秒5個字相當于每小時18000個字或每天都讀兩個小時,一個月讀108萬字)。這相當于130部、每部10萬字的書。
一般性讀物
報紙上主題嚴肅、篇幅較長的文章,以及你所在行業(yè)的商貿(mào)類報紙中的大多數(shù)一般性新聞,可以以每秒4個字的速度閱讀,每天可閱讀兩個小時。
如果你每天都用兩個小時來讀這類文章,一年下來,你就可以閱讀1000萬~1050萬字(每秒4個字相當于每小時14400個字)。這相當于100部每部10.5萬字的書。
內(nèi)容嚴謹?shù)淖x物
這類文章主要是對難度相當大的題材進行的理論探討,多數(shù)是你所不熟悉的,會使你的閱讀速度放慢到每秒三個字。以這個速度閱讀,你一年的閱讀量就會達到七、八千萬字,相當于70~80本標準大小的書。
嚴肅的讀物
這類文章對你來說內(nèi)容全新而又非常重要,需要透徹理解它的主題。至于其中進行的理論探討,光閱讀是不行的,必須加以仔細研究。如果你每小時讀6000字的話,也會有很好的收獲。你不可能在一年當中,每天都用兩個小時進行這樣透徹的閱讀。不過,可以假設你能做到這一點,那你一年下來就能讀400萬~500萬字;或者說每年可以讀40~50本標準長度的書。
沒有人會把所有時間都用到這四個閱讀層次中的任何一個上面。大體上我們閱讀時可以把這四個層次結(jié)合起來。我們來假設你每天的閱讀時間分配如下:
閱讀類型閱讀時間(分鐘)
輕松型的文章(包括瀏覽新聞)15
一般類型的文章 45
內(nèi)容比較嚴謹?shù)奈恼? 30
題材比較嚴肅的文章(研究)30
這樣你一年就可以閱讀:
輕松類文章 160萬字,或16本標準長度的書。
一般類型文章 390萬字,或39本標準長度的書。
內(nèi)容嚴謹?shù)奈恼? 200萬字,或20本標準長度的書。
題材嚴肅的文章 100萬字,或10本標準長度的書。
總的來說,這意味著你一年到頭,每4天半就能讀完相當于一本書的內(nèi)容!
也許你每天只能找出一個小時時間用來閱讀。即便如此,你至少仍可以讀完:
●8本輕松類型的書;
●17本一般難度的書;
●10本內(nèi)容嚴謹?shù)臅?
●5本要求精密研究的書;
也就是說,一年共可以讀40本書。
這樣看來,只要視力是中等水平,幾乎每個商人都能以這個速度閱讀。每星期找出7個小時時間來閱讀,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很容易做到的。
假設你所讀的是一般類型文章和內(nèi)容嚴謹?shù)奈恼拢?/4都是商業(yè)類、貿(mào)易類或技術(shù)類雜志上面的。且假設你像上面描述的那樣,每天只用一個小時來閱讀各種類型的文章,那么單就這一種期刊,你一年會讀多少內(nèi)容呢?
大約是375萬字,或者750篇每篇5000字的文章。假設你主要是閱讀雜志,那你就會在全年6份期刊中,讀完10篇這樣的文章。
以上所估計的這些結(jié)果都是以沒有經(jīng)過專門培訓、不知道如何快速而透徹閱讀的成年人的平均閱讀速度為依據(jù)的。
事實證明,對于相當聰明的人而言,在我前面假設的閱讀速度的基礎(chǔ)上,他們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還能提高50%。
如果你能付出努力,每天讀一個小時,就很有可能會在全年當中閱讀:
●12本輕松類型的書;
●25本平均難度的書;
●15本內(nèi)容嚴謹?shù)臅?
●8本要求精密研究的書。
也就是說,你一年可以讀60本書,這勝過一星期一本書!
為了成為網(wǎng)球高手,一個人一天會練上兩個小時,他練幾年也心甘情愿。在堅持這個練習后,他能做的就是用揮拍子這種簡單技巧去擊敗他的對手。
假設就大多數(shù)人掌握起來比較困難的語言能力而言,他用一半的精力就掌握了,那他與眾不同的地方又在哪兒呢?他對國際大事的了解將比其他大多數(shù)人更快、更準;令他感興趣的學科,他掌握的也會差不多,因為他會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閱讀令他感興趣的書和雜志。若是這樣他還提高不了自己的講話能力,那可真令人奇怪了。所以說,他作為一個社會動物,其能力會有很大提高。
跟文學中的一樣,如果在商業(yè)上說“閱讀可以使一個人變得完整”,那一點也沒有夸張的味道。或者可以這么說,一個人如果能閱讀與他現(xiàn)實工作有聯(lián)系、題材嚴肅的著作,而且也確實能讀完我們前面提到的閱讀量,那從長遠來看,他一定會比沒能很好閱讀的人占有更多優(yōu)勢。畢竟,成功基本上依賴兩個方面:了解市場及在市場中進行交易。而大多數(shù)知識都來自印刷文字。
在這些閱讀練習上面花時間就像把時間花在給工廠設計更有效的機器一樣,會對一個人的生意有所幫助,因為人的大腦是一臺絕妙的機器,完善它就是要完善它所影響和創(chuàng)造的所有事情。
這并不是給人靈感的一本書,而是一個需要流汗的車間。你,一位有教養(yǎng)的讀者,應該去做所有該做的練習,而我要坐在那里,給你喊:“一…二!一…二!”,就像每天早上你打開收音機,做床邊練習時,收音機里柔軟體操領(lǐng)操員用顫音說的那樣。
你想提高閱讀能力。非常好!你必須閱讀、閱讀、再閱讀。我能做的就是針對你的閱讀過程來提供各種各樣有用的建議。
我這里寫的每個字,你都必須讀上1000遍或者更多。
看上去,這本書是不是非常短?做完所有練習后,再來想這個問題。如果你以正確的心態(tài)接受我們的指導,那這本書就會使你的余生都很忙碌。因為它最重要的主張就是,一旦你的能力達到了一個新的、較高的水平,而你又想始終保持這個水平,就必須繼續(xù)運用這種能力。
所有技能都離不開練習。而不間斷的技能又離不開不間斷的練習。帕德萊夫斯基在這方面有一些言論,很有必要再引用一下:如果有一天我沒有練習彈鋼琴,我會從我的琴聲中聽出來。如果我兩天沒有練習,我的朋友們會聽出來。如果我三天沒有練習,觀眾們會聽出來。
如果你不一遍又一遍地閱讀,你就不可能成為一個速度快、效率高的讀者。俗話說,熟能生巧。如果你做到了盡善盡美,那么只有經(jīng)過不斷的練習,你才能始終處于這種境界。所以,我現(xiàn)在不僅要提高你的閱讀能力,還要使你成為一個能長期讀很多書的讀者。
事物的相對重要性
如果你不先培養(yǎng)一種能力,對事物的相對重要性有相當敏銳的意識,你就永遠也不會成為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而這樣一本小冊子是不會教會你這個的。
我認識一位快樂的哲學教授,他讀《星期日》報時會逐行通讀下來,只有些廣告他可能不會去看。他一般是在星期二晚上讀這份報紙。形而上學者才會以這種方式閱讀。因為在他看來,所有消息都同等重要。但其他人是誰也不敢這么做的。我們必須挑挑揀揀,必須對自己的興趣、時間和金錢作個安排,否則便會一事無成。
閱讀的第一階段就是選一些我們應該讀的內(nèi)容,并放棄其他內(nèi)容。知道什么值得我們花時間去做,這在《生活的藝術(shù)》中占很大一個比例,在這里我必須假定你們--作為忙忙碌碌的成年人,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要領(lǐng)。你們還沒有掌握的是,還不知道如何在頁面上找出你們的特別需要,也就是說,還不知道如何將目光掃向各行文字,從中選出有用的內(nèi)容。
使你的眼睛成為你意志的仆人,是現(xiàn)在這個閱讀練習所特有的目的。你在準備接受這個任務時,必須意志明確。否則,你不會有什么收獲。
當你拿起一份報紙或一份雜志匆匆瀏覽一遍時,心情應當和看書攤上擺著的各種各樣的書時一樣。你會看到有關(guān)航空、體育、工程、零售、高爾夫球、網(wǎng)球、室內(nèi)裝修等方面的出版物。可你想過要把這些刊物都買回去嗎?如果你是個正常人的話,就不會這樣做,你會從中選出令你特別感興趣的幾本來。
在你閱讀文章時也是如此。你必須讓你的選擇有一個完美的效果。在選擇購買哪本雜志時,你有選擇性地購買是為了省錢,而在你閱讀時,你應當有選擇地閱讀,以節(jié)約你的時間。
時間比金錢重要得多。時間就是生命。在一個生活有規(guī)律的人的事業(yè)中,一小時應當值很多美元。如果在既不能教你什么知識又不能使你得到消遣的文章上浪費時間,那與自殺沒有什么區(qū)別。
如何閱讀相對重要的內(nèi)容
講究技巧的閱讀,其第一條規(guī)律就是運用相對重要性規(guī)律。首先,你必須對閱讀材料的整個內(nèi)容有個感知;然后,你必須對它們做出評價。先有個大一點的印象;看看整體內(nèi)容,然后再深入了解細節(jié)。
通讀,不要只讀局部。讀句子,不要只讀字詞。
先了解最廣泛的含義,如果有必要的話以后再詳細閱讀。
這并不是一種突發(fā)奇想。這是心理學中一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果我們把要學的東西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我們就會學得非常快、非常透徹。
如果你想學會彈鋼琴,從長遠來看,按書上的曲子一首一首彈會進步得最快。如果你只進行單指練習,想學會作品中的各個片段,那你就是在浪費時間,很可能會使自己不知所措。
孩子們就是用這種方式學說話的。他們很少先從認字開始。他們都是一句話一句話地說,盡管他們說的話可能并不符合成人的語法和風格。
正常人在認識事物時,一般是先從把它作為一個整體開始,而后才會把它分成一塊一塊來進行分析。閱讀是一種學習方式,因此,它應當遵循學習規(guī)律。這便是這些規(guī)律中的首要規(guī)律。
在兩種錯誤的閱讀方式中,也就是逐字閱讀和草草閱讀中,不過后者要好得多,它要更自然一些。
你在閱讀時注意記一些詳細的筆記。這可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習慣。
先讀,再思考;如果你沒能清楚地掌握所讀內(nèi)容的要旨,就回過頭來把內(nèi)容再看一遍,在你沒有能記住的地方作一些筆記。
這一規(guī)則適用于像統(tǒng)計數(shù)字和公式這樣的內(nèi)容。當你讀這類文章遇到有價值的內(nèi)容時,最好不要為把它抄下來而停止閱讀。在書上或雜志上作個記號,等文章讀完后再回過頭,把它抄下來。
為什么這樣做?因為這跟其他事情一樣,應當一次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好。記筆記不是閱讀。理解主要意思并不等于就某些細節(jié)作永久的記錄。如果一會兒讀,一會兒記,這種誤入歧途的做法會浪費很多時間,甚至會有更多內(nèi)容讓你弄不明白。
一直往下讀,不要停下來,除非你不知道文章的主要思路是什么。不要介意那些晦澀的細節(jié)。
把握要點
許多情況下,你只需從所讀內(nèi)容中收集主要事實就行了。找事實與感知細節(jié),這二者在技巧方面的差別可以說是相當大。
如果所有作者的寫作水平都很高,那這種技巧教起來還不是什么難事,因為你在文章開篇幾行就會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文章所用的格式清楚明了,你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就能看出中心思想的各分支內(nèi)容。
幸好大多數(shù)科技類雜志都在朝這個方面努力--盡管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特殊目的將報紙上的一些技巧應用過來。
報紙會把一條新聞分成三、四個部分。上標題會以最簡短的詞語來說明主要事件是什么;下標題會用四、五十個字來加以充實;接下來,第一段會進一步敘述整個事件,而后便是不太重要的一些細節(jié)內(nèi)容。
科技類雜志也是如此,不過更正式一些。下面便是一個典型的編排方式:
1.論文題目。一般用短語表示。
2.細節(jié)。
3.事實概要。
4.根據(jù)事實得出的結(jié)論。
5.如果有的話,還會列出參考書目。
能提高你閱讀能力最有把握的一個做法,就是盡你所能說服編輯和書商將重要的內(nèi)容用某種容易理解的形式加以編排,這樣每個月便可節(jié)約好幾個小時時間。它會使你的生命更加有效,這勝過你打高爾夫球。
利用目錄和前言
如果你留心研究書中的目錄和前言,并養(yǎng)成習慣,那你就會節(jié)省很多時間,了解書中的要點也會更容易一些。遺憾的是,一些題材嚴肅的書籍的作者并不認真對待目錄。他們本應幫讀者在開篇處了解書的大概內(nèi)容,可他們沒有。
很自然,只有當你研究整本書的內(nèi)容時,才有必要研究一下目錄。如果只是為了一個特殊主題而去閱讀,而這個主題與你事先了解的、含義更廣泛的主題又沒有什么關(guān)系,這種方法就沒什么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