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思想與品質
- 人生的思考(讀透人生之一)
- (英)詹姆斯·愛倫
- 1595字
- 2015-06-11 15:16:05
土壤中沒有種子,就沒有禾苗破土而出;沒有了思想的種子,人的行為也無從談起。行為是思想的花,歡樂與悲傷則是思想的果;一個人到底能收獲甜蜜的果實,或者收獲苦澀的果實,都取決于播下的種子。
思維是塑造一切的支配力量,從根本上來講,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就在于思維,就在于人能夠利用思想這種工具,使自己的意愿得以實現,并帶來了數不勝數的歡樂與苦疾。人悄無聲息地思想,并最終將思想化為現實。周圍的環境只不過是人的觀望鏡。
有句格言稱:“人的內心是怎樣想的,他就會成為怎樣一個人。”這句話涵蓋了人的全部,它是一句高度濃縮的精辟之言,觸及到人生所碰到的各種境況。可以毫不夸張地講,人就是其所想,人的品質是其思想的總括。
土壤中沒有種子,就沒有禾苗破土而出;沒有了思想的種子,人的行為也無從談起。無論是“自然而然”的行為,“出乎意料”的行為,或者是精心設計的行為,都體現出了同一個道理。
行為是思想的花,歡樂與悲傷則是思想的果;一個人到底能收獲甜蜜的果實,或者收獲苦澀的果實,都取決于播下的種子。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盡管頭腦中的思想使我們成為現實中的人,但思想卻是我們精心培植的。
如果一個人內心包藏邪惡的思想,痛苦就會伴著他走,就像車輪伴著拉車的牛走一樣…
如果一個人培植出至純至真的思想,那么歡樂就將永遠與他相伴,就如同他的身影永遠與他相伴一般。
人是自然規律的產物,而非雕蟲小技的造化。因果不僅體現在可看得見的物質世界中,而且它也無庸置疑地暗藏在思想的王國。
高貴的、至高無上的品質,并非是一種恩賜或機遇,而是在正確思想指導下不斷努力的自然結果,是長期培植至高無上的思想之必然所得。卑鄙的、野獸般的品質的形成過程也一樣,它是長期包藏禍心的必然結果。
你就是命運的主宰者
人生是由自己塑造的。人的行為是由思維支配的,人們在動用武力的思想的指導下,就千方百計地制造出了自我毀滅的武器。人們也崇尚一種思想工具,用這種思想工具可為自己創造出無限的歡樂、力量與和平。通過做出正確的選擇,培植正確的思想,人就能夠升華至神圣的完美;而對邪惡思想的培植及濫用,則只能導致人淪落到野獸的層次。在這兩個極端中間,是各個層次的品質,而且人是他自己的創造者及主宰。
在心靈的所有美好的真理中,最能夠令人愉悅、最能夠帶來累累碩果的就是:人是思想的支配者,品質的培養者,狀況、環境及命運的塑造者。
作為力量、智慧與關愛的化身,以及自己思想的主人,人掌管著一把能應對任何境況的萬能鑰匙。在他的自身內設置有一個轉化及再生的裝置,借助這個裝置的運作,人可以具備自己所想具備的那種品質。
人永遠是主人,甚至在自己的弱點上及極惡的方面也是如此。但在人的弱點及墮落上,他是對他的“家產”管理不當的愚蠢的主人。倘若他能夠開始認真思考自己所處的境況,并對自己生存及發展所應遵循的自然規則孜孜以求的話,那么他就能夠成為一位明智的主人。他能非常聰明地利用他的能量,培植美好的思想,最終取得豐碩的成果。
做到這些你便是一個有覺悟的主人。人們只有在自己的身心內發現了思想的法則,才能夠成為這樣的人。這種發現需要的是用功、自我分析及體驗。
努力尋找,你就能夠找到
只有完成大量的勘探及開采工作,我們才能夠得到黃金及寶石。如果人能夠努力開采他心靈的礦藏,他便能夠找到與他做人息息相關的每條真理。
人是自己品質的培養者,人生的塑造者,以及命運的構筑者。這個道理是可以明白無誤地加以證實的。如果他能夠觀察、控制及變革他的思想,追蹤其思想對自身、對他人以及對他的人生境況所產生的作用;如果人能夠借助耐心的實踐與檢驗把因果聯系起來,并且把他的每次經歷--哪怕它只是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之事--作為認識自我及理解、智慧與力量的手段,那么這個道理也可以得到證實。
在這方面有一個法則,那就是:追尋者就是發現者,如果他去敲門,門就會開。只有依靠耐心、實踐及堅持不懈,人才能夠邁入知識殿堂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