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志向:一切成就的驅動器
- 奧里森·馬登成功圣經
- (美)奧里森·馬登
- 4441字
- 2015-06-11 15:46:59
誰也不能沒有遠大志向便干成大事。志向是一切成就的驅動器。正是這一品質將成功者與苦干家、個性威嚴者與生性懦弱者區別開來。這輩子干什么、成為什么樣的人、取得什么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你的志向。志向不高遠,你的勇氣、首創精神和管理才能就會很脆弱。
如果能看到自己志向的連續圖像,你便可能發現,它有時候會明顯低迷,思維消極時,擔憂、沮喪;泄氣時,志向會始終處于低迷狀態。
如果想在生活中成功,如果想登上無人能及的高度,就要盯緊你的志向!守衛它,就像它是保持名譽的無價珠寶,因為你將來的成就有多少、質量如何,都要依靠它。只要志向堅定并切合實際,就能做一些值得去做的事。如果志向低迷,前景就會黯淡,精神便會墮落,肉體便會惡化,隨之往往便是毀滅性的后果。
當你看到衣著破舊、邋邋遢遢的中年人或稍大一些的人四處游蕩或在公園長椅上虛度光陰時,看到有人面容落魄、毫無希望時,不要忘了,他們也曾經有過如你一樣的遠大志向,像你一樣對個人外表自鳴得意。許多這樣的人因放任自己的志向消沉、放任自己的熱情冷卻、放任自己的理想黯淡,其蛻變是那樣潛移默化,那樣不知不覺,以至于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前,他們便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實現年輕時夢想的人多么少啊!不妨將你目前的處境、你的住所、你的家庭、你的成功與兒時夢想的畫面做一對比。你的成就與設想的、應該取得的成就相比是多么平庸!你曾那么自信地認為自己將來必成大器、在世界上占有顯要的一席之地,以至于巴不得馬上去履行各種重要職責。你相信自己能取得不負眾望的榮耀位置。但是,你發現自己不過是個普通公民,像世界上千千萬萬個其他人一樣,從來吸引不了任何強烈的關注,或者做成任何你曾躊躇滿志地覺得自己將要去做的大事。
為什么你對自己的成就如此不滿?為什么生活讓你如此失望?為什么你不是自己曾經想象的、相信自己能夠變成的地球上偉大而活生生的力量?為什么你在艱難而平庸地度日,當躊躇滿志地覺得自己能干成一番大事業時,卻在做微不足道的小事?以前的志向哪兒去了?當初的夢想變成了什么?當初的志氣和決心形成的那股力量被什么冷卻了?為什么火焰逐漸散盡時,除了灰燼什么都沒留下呢?“人生來就是要發展的,而不應原地踏步?!辈蕦幷f。
發展、前進的欣喜也許是生活中最大的欣喜。伴隨發揮創造力全程的發展意識和進步感,給了我們一種永恒的滿足感,這種感覺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給予。我們生來就是要進步的,不應原地踏步;我們的使命就是向前、向上。
若想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發展”就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
經歷告訴我,生活中的多數失敗都歸因于缺少合理的志向、不愿為得到更好生活、更大成功付出代價。多數人所走的陽光大道都會通往“一事無成”村。
許多人似乎認為,完全沒必要盡力將志向維持在最高水平。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志向是天生的品質,自會好自為之,任何情況下都不必培養或扶持。所以,他們很快便胸無大志。他們身上的這種品質少之又少,也就不足為奇了,不是嗎?
放任志向黯淡、理想模糊、前景枯萎并消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們必須身體力行,像培養渴望增強的一切其他品質那樣培養志向,靠的不只是夢想,而是為更偉大的事業而奮斗、實踐。
志向高遠者一個很大的危險,便是取得一點成就之后便懈怠,不再前進。通常情況下,我們為實現自己的志向而努力時最能干好工作,并向自己和別人證明我們能夠干好所從事的工作。
確保不墨守成規,確保在能找到一條更好的路、能干成更大更輝煌事業的時候,不讓悠閑舒適的誘惑和日常習慣的束縛牽引我們在同一條老路、舊路上艱難前行,這一點對于我們很重要。沒有任何東西比墨守成規更能瓦解我們的志向,沒有任何東西比墨守成規更能打擊我們的雄心、更能扼殺整個未來。一旦墨守成規,任何大腦也不能有所作為。墨守成規時,你的進展將越來越緩慢,并一天天地萎縮下去。
許多男女墨守成規無法跳出傳統的束縛。千萬名員工本可以在短短幾周內取得很大進步,只要下決心跳出自己陷入的條條框框、遠離那些他們清醒地知道不是自己最擅長做的事情就行了。他們感到憤懣、不幸,他們的工作辛苦乏味,但卻仍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艱難重復著,絲毫不想辦法做一些更適合自己的事。
無論走到哪里,我們都能聽到蕓蕓眾生綿綿不絕的、遺憾的哀嘆。這些人知道自己本應做更偉大的事,但眼下卻在做不足掛齒的小事。“唉,我多想跳出去啊,要是試著做早知道自己該做的事就好了!”我四處都能聽到這種感嘆。
我們遲遲不做知道自己該做的事,這是多么自欺欺人!我們也許認為該獲得更多一點經驗、更多一點資金,想著應該等待更合適一點的時機、等到業務狀況有所改善或者機會更適宜一點、孩子再大一點,從而對自己進行麻醉。其實,這些理由找都找不完。如果愿意,我們可以找一大堆這樣的理由。
多數人都生活在長期的自我麻醉之中。他們總是說服自己信這信那,以便與自己的心理意向吻合。其實,讓許多人畏畏縮縮的東西就是十足的懶惰。我們不喜歡承認這一點,但叫它懶惰再合適不過了。我們不想竭盡全力,不想額外做點什么,額外關注點什么,不想承擔額外的責任。我們更愿意買便宜些的商品,因為不愿掏錢買較貴的東西,確信只要愿意就能得到它。許多人生活之所以失敗,就是由于志向在蟄伏,潛力沒有被調動。
有些人需要大量的刺激、鼓勵和榜樣來誘導,以喚醒志向,展現出他們更美好的未來。有時候我想,世界上最偉大、最有貢獻的人物,便是那些幫我們找到自我的人,是他們激勵著我們全力以赴地去做想做、能做的事。愛默生說,每個人都最需要的,是一個使他去做能做到的事的人。今天,促使我們努力做能做到的事的人、將我們推進深水中的人,便是對社會最有用的人。志向是每個人成功生活的統治力量,而激情則是志向的外在表現。缺少志向和激情,連最有魅力的個性也顯得蒼白無力。在每個能點燃思維火花的志向中,這對孿生兄弟都形影不離。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朋友們,看在得到一個激勵你志向的環境的分上,適當做一點犧牲吧。這種環境將激發你的熱情和雄心,激勵你在生命中的每一天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與那些正在成功的人尤其是在你所從事領域取得成功的人密切交往;緊跟成功潮流,一切就都有了,靠近那些想做點什么、想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的人,以及懷有崇高理想和遠大目標的人。
你將抓住那個左右你所處環境的幽靈。“與狼為伍,不日能嚎”是一句古諺。與有抱負者為伍,生活在一個能激發雄心的環境中,與勇往直前的人在一起,你自己的志向也將得到激勵。你將信心百倍、意氣風發,你將更可能取得成功。
重要的是在事業早期便置身于一個能展現你最有力、最強大而非最脆弱才華的位置。如果你立志去做可能做到的最好的事,那么,能不能得到展現你最佳才華的位置,就將成為事關重大的問題。適得其所便是一切,就像將一棵完美的橡樹栽培到能得到最優質、最碩大橡木的地方去一樣。橡木的一切未來全在于橡樹,但是除此之外,還要取決于土壤的化學性質和質量、環境和氣候。如果陽光找不到合適的機會滋養它,如果將它栽在過于陰暗的地方,如果土壤不合適,如果氣候不適宜,這棵無可挑剔的橡樹便會萎縮,可能長到一半甚至不到一半時,便再也無法成長了。對橡樹而言重要的條件,對人來說也同樣重要。許多人都在別人志向的刺激下,通過被動地與“能得一百分,不得九十九”的人接觸,從而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
任何能教我們學會說“為什么我做不到?”的東西都是我們的朋友。無論是讀一本講述他人輝煌業績的書,在看似不可能成功的條件下取得成功的人的生活故事,還是與其他人交往、感受別人朝氣蓬勃的生活、置身于某個鼓舞人心的環境,只要能夠激發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能觸動我們的雄心,能激勵我們奮發向上,能鼓舞我們下決心出人頭地、事業有成,它們就都是我們的朋友。
愛默生說:“我根本就沒聽說過在沒有果斷決心的情況下,還存在某種個人活力,還能表現出某種力量?!碑斎徊粫?,因為這種精神可以傳染,而任何人都容易受到振奮人心的影響力的影響。我們很容易受到鼓動,無論何時耳聞目睹偉大的英勇氣概或輝煌成就,都會下定決心以這些鼓舞人心的典型為榜樣。每次讀到歷經千難萬險終于成功的故事時,我們內心都會這樣說:“我也能做到,起碼能做到比我已經做的偉大得多的事?!钡牵斔查g的激情消逝時,我們又常常會回到半心半意的老路,尤其在環境不能一直激勵我們發揮最大潛能時更是如此。
許多偉人事業成功的全部秘訣是:走好第一步,頭朝正確的方向,面向向往已久的目標,積聚抬腳的勇氣、不遺余力地完成既定任務的勇氣、自斷所有退路的勇氣。
多數人面臨的問題是只能平平淡淡地投身于自己的事業,當然取得的成功也就不那么令人矚目。在競爭白熱化的今天,干什么都突出的人、干什么都遠勝于人的人,肯定都是機敏而投入的;他必須拿出所能鼓起的一切熱情、一切興致,全力以赴地為實現目標而奮斗。這是你在任何情況下都戰無不勝的唯一機會,我的朋友。你必須樂于冒險、樂于碰運氣、愿意付出代價,愿意將一切投入到工作當中。你必須將工作看成一種職業,無論它有多么卑賤。你必須成為所從事領域的專家而不是工匠。工匠僅能養家糊口,而專家能名利雙收。
然而,我的朋友,千萬要保證事業生涯中所喚起的志向不是一種自私而貪婪的貪欲。如果發現自己多多賺錢的熱情越來越強烈,最好追究一下其背后的動機。你也許會驚奇地發現,在被你看作志向的東西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自私。無論何時,如果你的計劃與為人類、為每個人獲得可能的最佳條件的計劃背道而馳,你就會知道自己做錯了。
為金錢而拼搏、奮斗、努力的人會慢慢發現,他們早年志向的特點正在發生很大變化,許多事業成功者的志向都變得與年輕時樹立的志向不同,甚至到了自己不愿承認的地步。年輕人剛出道時,懷著遠大理想、崇高目標,如果攢了點錢,還決心以自己的錢財幫助別人。這是他的主要志向之一。但是,唉,有錢的力量是可以麻醉錢的主人、改變他遠大理想的特征!
許多人似乎認為,他們所稱的志向、愿望、雄心純粹是個人的事,認為就他們自己來說,根本沒有特別的義務響應這些召喚。他們似乎認為,這個問題純粹在于他們認為付出代價值不值、這樣艱辛地努力值不值;如果寧愿過舒適的生活,不去傾盡全力,除非不得不為過舒服日子而奮斗,否則,這一問題其實與別人并無關系。他們似乎不認為這個始終召喚他們前進的志向,還能存在于個性之外,還能與宇宙的偉大計劃有所關聯。但是,朋友們,你心中這種不停推動你向上、向前的召喚是一個公理。如果按照這一召喚正常行動有益于全人類、有助于推動整個世界向上向前發展,那么你就按照旨意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否則,你就錯誤地將其融進了一個純粹自私的志向中,從而它將變成一個災難而不是福音。
所做的每件事,采取的每個措施,取得的每一點成功,都應該是通向更高處的踏板,如果不是,你就沒有取得適當的進步。你的箴言應該是“更高、更遠”,不向上就不會有向前的志向。向上更重要,增強男兒氣概、提高實際價值水平、做一個純粹的人,這是向上的真正含義。你的事業自然蒸蒸日上。走得高,就會走得遠。但是,如果僅僅有志走得遠,就不一定走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