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投資哲學篇追求簡單,化繁為簡(3)

但是,愚者從來不習慣為自己制訂計劃,做事情不分輕重緩急,主次先后,常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丟了西瓜撿芝麻。結果耽誤了大量時間,浪費人力和財力,最后結果也可能狼狽不堪。所以,要完成某個目標,制訂合理的計劃是很有必要的。

同樣,在股票市場上,炒股并非人們想象得那么戲劇化,那么激動人心,并非憑風險、運氣和熱點投資消息就能獲利。其實,投資股票需要制訂周密的計劃,這是一個機械操作而累積達到富裕的過程。制訂一個周密的計劃,能保證我們發家致富。

巴菲特信奉的格雷厄姆投資法的中心思想是:“當企業的市面價格低于其價值時就投資。”一旦股價過高,他就停止投資,干脆休息,絕不拿錢開玩笑。他把寫著“愚人和他的錢到處受到邀請”的醒目條幅掛在辦公室的墻上。1969年,美國股市過熱,巴菲特認為尋找有潛力的股票的機會越來越少,干脆賣掉了累積了13年的股票,解散了合伙投資基金。當他把錢分還給投資者時,僅奧馬哈市就有50多人一下子成了百萬富翁。巴菲特判斷無誤,他離場后,股市競爭愈發困難。3年后,美國股市的溫度終于降了下來,道瓊斯指數逐步降到了不及他1969年退出時的水平。1973年巴菲特又重新殺回股市。奇怪的是,自他進場后,市場又重新紅火起來。1976年,他的收益率竟達到了令人瞠目的高度——59%。

巴菲特幾十年致力于投資研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投資策略,他年輕時就定下了這樣的投資目標:獲取市場的10個百分點,現在看來,他實現了。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那么,我們在制訂具體投資計劃時,需要考慮哪些問題呢?

第一,投入的資金數。

因為股票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最好不要把所有的錢都用來做投資,應該把錢分成若干份,將在一定周期內不急用的閑散資金拿來做投資,不影響家庭生活。

第二,選股數量和持股時間。

通常情況下,普通散戶選擇2~3支股票比較合適。根據投資環境盡量選擇中長期,短期交易波動比較大,盡量不要參與。

第三,計劃投資周期以及預期收益。

要給自己制訂一個周期,計劃一年投資幾次,通常情況下,散戶一年投資兩三次比較好。三次以上的投資常常讓自己自顧不暇,容易犯錯誤。另外,投資預期收益也要表現合理,不能太高,也不能過低,具體額度要根據市場情況而定。

第四,投資計劃要具體明確。

制訂計劃要寫下來,把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周全。計劃越明確,越有利于實施。太籠統,計劃就失去了意義。

這四點是投資計劃的基本因素,做好這項工作要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進行縝密的推理論證,通過科學方法,做出理性的決定。不要道聽途說,也不要完全相信所謂權威的話,以免盲目投資。

遵循計劃做事,長期下去,常常讓我們感覺單調乏味。很多人為了尋求刺激拋棄了計劃,結果在不確定中輸多贏少。只有那些長期堅持執行計劃的人,才會最終走向富裕。

越簡單越好,避免復雜

【巴菲特說投資】

這就是投資的精髓所在。你要買你看得懂的生意,你買了農場,是因為你懂農場的經營,就是這么簡單。

——巴菲特投資語錄

【活學活用】

“追求簡單,避免復雜”可以說是巴菲特投資理念的核心部分。這看起來很簡單,只包含兩個部分:買什么股票,以什么價位買。這兩個招,好像誰都懂,但巴菲特卻能把這兩招用得出神入化,打遍天下無敵手。

針對買什么股票,巴菲特有自己的看法。他購買的股票有一個特點,就是擁有極高的商譽或者是處于市場壟斷地位的公司,因為這樣的公司的前景肯定是比較理想的。前者如可口可樂、萬寶路、吉列、健力士以及1996年他開始大量購買的麥當勞,都是當今世界馳名公司;后者如華盛頓郵報、聯邦快運等,這些公司幾乎都是服務型企業或消費類企業。

另外,巴菲特所選擇的投資企業,都是一些如他所說的“簡單的企業”。比如,賣飲料的、賣報紙的,或者賣面包的、賣生產家具的,總之,該企業一定是一目了然、明明白白的。就是這些簡單的企業給巴菲特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人都有好奇心,有很多股民總是受好奇心驅使,選擇那些高科技企業,那些自己根本不懂他們的產品是什么東西的、程序復雜的企業。這些企業的發展情況很難把握,那么,投資其公司是賠是贏只能憑運氣了。因此,一定要記住我們投資股票的目標,不是滿足好奇心,而是去賺錢。巴菲特就是一位非常傳統、理性的投資者。當他相信某一支股票的時候,并不急于在市場上證明自己的判斷正確:他喜歡投資他能夠理解,而且不會發生太大變化的業務。正是技術領域的快速變化使他遠離了這一領域,因為他覺得無法確定一家高科技公司10年后會產生多少現金流。

對于傳統企業,巴菲特更熟悉、更容易掌握其發展情況。他可以本著全方位、多角度的原則對上市公司進行評估,通過閱讀大量的年刊、季報和各類期刊,了解公司的發展前景及策略,然后仔細評估公司的投資價值,并從中選出值得投資的優秀企業進行投資。知己知彼,自然百戰不殆。

針對股票以什么價位買的問題,巴菲特是這樣做的:他對篩選出的值得投資的上市公司估算出其內在價值,并等待股價低于這一內在價值時買入。巴菲特相信投資的不二法門是在價錢不好的時候,買入業績出色的公司的股票,然后能持多久就持多久,只要這些公司保持著良好的業績,就不要把它們放出去。簡而言之,投資是要使資本向經營得更好的公司流動,而不是通過短期內股票差價的變動來獲利。所以,巴菲特從來不會眼睛緊盯在公司的股價上,甚至有些時候他并不清楚一些股票的價位。他也不用學習電腦方程式,不去看復雜的圖表分析,因為選擇質地優良的公司,不是單純選擇股票那么簡單。

巴菲特對買入和賣出的時機掌握得恰到好處,即使偶爾買入后被套住,也從不考慮止損,因為他堅信自己選擇的股票有良好的質地,同時他更堅信自己選擇的正確性,他認為自己手中持有的股票轉入牛市獲取利潤,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他正是憑借著獨到的眼光,堅持自我的投資態度以及穩扎穩打的投資作風才成為一位舉世矚目的投資大師。

除此之外,巴菲特曾對股民提出這樣的忠告:“股民操作應遵守越買越少的原則,在股市冷清之時買入,當股價上漲之后,如果看不準,就不要再加碼,先試探一下,確信還能持續上漲幾天時,才可買進,但量一開始要小。”

比如,投資者以100美元買入了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110美元時,可再加碼,但不要太多,加300~500股即可;等該股價再上漲到120美元時,可繼續加碼,但加200~400股就行了。

這種“越買越少”的操作方法,最適合股市散戶。遵守這一原則,雖然買進的成本逐漸提高,但由于買進的數量越來越少,所以,成本增加的幅度較股價上漲的幅度小,投資風險也相應減少。

當然,作為一個投資人,一定要有顆淡定的心,追求簡約,這樣才會使目標更為明確。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代表著美國中西部人思想的精髓:他以十分實際的邏輯,而非抽象的概念或理論去思維;他不買賣股票,股票是抽象的;他買賣的是生意——或者不能全面收購的生意的部分。用巴菲特的話說:“我無意嘗試和參與某些全國性的大潮流。”

由此可見,巴菲特投資并非玄乎其玄,只是抓住了自己熟悉的企業,通過各種方法多角度、全方面地了解企業發展狀況,再在其股價較低時買入,之后長期持有。他相信,只要企業在運營,他的股票就會有贏利。而那些K線圖,各種小道消息,他理都不理,這也讓他不受外界影響,可以思路更清晰,更理性地抓住股票投資的本質。

所以,我們在選擇股票時,要看該企業是否簡單且易于了解,是否有穩定的經營史,長期的發展是否看好,經營階層是否理性,對股東是否坦白,是不是能夠緊隨市場的腳步走,獲利情況是否夠好,能為股東創造多少利潤,若要投資該企業有多少實質價值,能否在市場低于實質價值時買進,通過以上的思考分析,我們才會在股市中長久立足。

穩健投資策略才能常勝

【巴菲特說投資】

記住股市大崩潰的教訓,我們要以穩健的策略投資,確保自己的資金不受損失,并且要永遠記住這一點。

——巴菲特投資語錄

【活學活用】

股市即人生,炒股如做人。這種比喻很形象:股市小人生,人生大股市。做人難,炒股也難;炒股難,做人也難。表面看起來炒股似乎只是股民動心起念促成的,實際是其性格、心態、為人、知識、經驗等在瞬間的綜合反應。要想成為一名股市高手,切記要保持理性的心態,穩健投資。

我們每一個投資人,入市之前一定要采取謹慎的態度。股市里有一條不言自明的鐵法則:每個投資人必須自己包辦投資的風險。這是全世界投資冊子里都寫明的,只是沒有引起一些投資人的重視而已。巴菲特認為,自己當自己的基金經理,選擇自己喜歡的優秀公司,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投資者拿錢出來投資是想要致富,而不是想去坐股市云霄飛車尋找刺激。

有些投資者抱著“隨便買”的態度,坐上股市云霄飛車嚇破膽得了心臟病。而“隨時買”,更是使成績趨向一般。想想看,為什么巴菲特今天手上拿著總值近4億美元的現金還未投資?很大部分的投資者借由分散風險的做法來自我保障,免得因為欠缺足夠的智慧和專長,把巨額資金投注在少數的事業上受到傷害。他們把資本分配在不同種類的投資上,借此達成避險的目的。

巴菲特雖然認為分散投資風險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把它當做投資的主旨就是不正確的,投資只執著于分散風險,以至于握有一堆不同種類的股票,但卻對他們所投資的企業少有了解,這實在有點盲目。

巴菲特降低風險的策略就是小心謹慎地把資金分配在想要投資的標的上。巴菲特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投資哪些標的以及以何種價位買進以降低風險。也就是說,以合理的價位買進那些經營卓著的公司股票,減少發生損失的概率。巴菲特常說,如果一個人在一生中,被限定只能作出10種投資的決策,那么出錯的次數一定比較少,因為此時他會審慎地考慮各項投資,方才作出決策。

巴菲特曾說:“時間和精力是用來改變一支股票價值的力量,每個人只能把重心放在幾支重要的股票上,因為他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所有的股票。”因此,巴菲特提供了一個不管經濟好壞都會為你賺錢的投資管道,秘訣很簡單:買入不管經濟好壞都能賺大錢的企業。既然企業賺錢,投資者當然也就跟著賺錢了。

巴菲特之所以能形成自己一套完善的、獨特的投資理念,并大受世人稱贊,這與他的老師是分不開的。他的老師格雷厄姆,是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證券分析大師。其50余年的證券分析投資生涯所獲得的成就為其博取了“證券分析之父”、“投資價值理論之父”的盛名。

格雷厄姆把市場的報價形象地比喻成一個“市場先生”。這位先生的特點是情緒波動特別大,幾乎是喜怒無常。在高興的時候,就會報出遠高于其實質價值的價格;而相反,一旦情緒低落,他的報價也就相當低,使價值明顯低估。格雷厄姆的這個比喻充分反映了市場的非理性。他同時也指出聰明的投資者顯然可以在這種情況下堅持自己的理念從而獲利。所以,格雷厄姆的投資理念是:第一,堅持理性投資;第二,確保本金安全;第三,以可量化的實質價值作為選股依據。

總之,不要想著一口吞掉一個胖子,要穩健投資,逐漸積累自己的財富,小收益也能積累出大財富。

有一個人投資股市10年,5000元起家,幾乎從未借錢與透支,獲利1000多倍,但他從來都不張揚自己。他贊嘆老子的哲言:“上善若水”,水很低調,但地球上71%的面積都被水占去了。在2008年七八月間,別人問他在做什么股票,他答道:“我今年已賺到60%的利潤,現已退場抽新股,眼下股指已處于高位,我這種低手已不適應,就留給高手們去大顯身手吧!”當問及以后每年的贏利目標時,他說:“能賺到10%~25%就很不錯了。巴菲特這樣的股王每年的復利增長率僅為28.4%,我定到25%就很高了。要知道平均市盈率高達50多倍的股市已是過度投機了,像一個大賭場。如果你每年都能在賭場上賺到10%的利潤,那么你不是太走運了嗎?”

這位股民對安全策略的掌握簡直是爐火純青。如果我們每一個投資者,都能以一種理性的心態,穩健扎實地去投資,那么是不是在無形中就減少了許多的損失呢?同時也會讓我們獲得安全而穩定的收益率,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和足夠的重視。

抓住最佳投資機會

【巴菲特說投資】

去年我曾告訴過你們,企業和證券市場正處于不同尋常的環境當中,這些證券價格相對于美國國債而言低得可笑。我們仍支持買入一些此類證券的觀點,但要是放在以前,我會買入更多。好機會不常來。天上掉餡餅時,請用水桶去接,而不是用頂針。

——巴菲特致股東函(2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春市| 吴川市| 建阳市| 蒲江县| 平遥县| 琼海市| 合作市| 泰安市| 方城县| 海晏县| 武安市| 东平县| 宜宾县| 栾川县| 南昌市| 营口市| 隆德县| 沙坪坝区| 丹巴县| 任丘市| 八宿县| 甘肃省| 山丹县| 侯马市| 饶河县| 左贡县| 新化县| 惠东县| 洪湖市| 南阳市| 海盐县| 东光县| 花莲市| 收藏| 平武县| 竹溪县| 达州市| 田林县| 茂名市| 嘉兴市| 定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