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文字

我們出生便有文字,然后上學(xué)學(xué)習(xí)文字,似乎就這樣很自然地接受了它,但是文字也并不是生來就有的。

我們出生便有文字,然后上學(xué)學(xué)習(xí)文字,似乎就這樣很自然地接受了它,但是文字并不是生來就有的,它也有起源。現(xiàn)在關(guān)于我國文字的起源大概有七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認為文字起源于原始社會人們想要利用結(jié)繩記事。《北史·魏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射獵為業(yè),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結(jié)繩而已。”這里認為先祖?zhèn)兛可浍C謀生,生活簡單純樸,用刻木結(jié)繩的方法來記事。

第二種說法認為文字起源于八卦。《尚書》序中有言:“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jié)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這里認為庖犧氏創(chuàng)作了八卦,用以取代結(jié)繩記事的方法,由此開始出現(xiàn)了文籍。而《易緯·干·鑿度》也佐證了這一論點,這里認為干卦為天字,坤卦為地字,離卦為火字,坎卦為水字,巽卦為風(fēng)字,震卦為雷字,艮卦為山字,兌卦為澤字。

第三種說法是河圖洛書說。《易·系辭上》有言云:“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第四種說法是倉頡造字說。這種說法一直流傳很廣,但是雖然都說是倉頡造字也仍然有兩個不同版本的故事流傳說。其一是相傳倉頡覺得有些東西光靠腦袋記不住了,于是他就想得找個方法將這些記錄下來,有一天他看到可以根據(jù)地上腳印的不同來區(qū)分野獸,所以就想到用符號圖形來表示事物,黃帝覺得這種方法很好,于是就將倉頡這種方法推廣了下去。其二是在《策海·大書》上記載了一個故事:“倉頡登陽虛之山,臨于元扈洛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倉帝受之,遂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山川、指掌而創(chuàng)文字。”倉頡在洛水邊上發(fā)現(xiàn)有一只烏龜浮了上來,這只烏龜背甲上刻畫了圖形,倉頡通過這些圖形得到啟發(fā)才發(fā)明了文字。

第五種說法是伏羲造字說。以前人們都用結(jié)繩記事,這種方法雖然簡便但是繩子很容易被蟲蛀或者被老鼠咬斷,這樣事物記載就亂了,于是伏羲看到只有一個太陽就用一個圈表示一,再加個月亮就是兩個圈表示二,后來漸漸演變成豎線表示,后來伏羲又根據(jù)萬物形狀造出各個文字。

第六種說法是文字和圖畫說。這種說法細分有兩種,一種是認為早期的圖畫就是文字,而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先有圖畫存在,而圖畫給了人們靈感,這才發(fā)明了文字。

第七種說法是中國漢字西來說。因為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培根認為漢字根源于拉丁字母,因為培根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這種說法也一直在文字起源說中占有一定地位。

總之,雖然這七種說法各占據(jù)一方,但是綜合看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文字起源的時間完全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兴市| 哈密市| 尼勒克县| 沙湾县| 岚皋县| 射阳县| 砀山县| 太白县| 伊吾县| 蒙自县| 正宁县| 山丹县| 安龙县| 嘉禾县| 新宁县| 义马市| 五大连池市| 黔西县| 资溪县| 普兰县| 潞西市| 永丰县| 台东市| 绥宁县| 麦盖提县| 博乐市| 建宁县| 襄垣县| 义马市| 万源市| 孙吴县| 米林县| 南涧| 潜山县| 望奎县| 微山县| 清远市| 同心县| 铜川市| 尉犁县| 称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