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何葉的春天來了
- 朱旭的奮斗:畢業了,和工作談場戀愛
- 魏少華
- 3876字
- 2015-06-04 13:58:15
郭慶豫也是在這個新年里一個開心的人。一是因為他是老員工,也是《PC電腦高手》編輯部里的第一個編輯,張敏文不在的時候,自己也算勤勤懇懇,把辦公室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今年終于獲得承認,正式被任命為主任助理,加工資不說,關鍵是自己名片上就好看了很多。畢業好多年,自己的好多同學都獲得了提升,自己如果再沒點進步,同學聚會時臉面真有些掛不住了;何況自己是重點大學本科畢業,家里上上下下都對他充滿期望,這次提升,讓他心里壓力小了很多,不由得自己給自己加油:“努力,慶豫!”
還有一個心情舒暢的人就是何葉了。何葉大學畢業好幾年了,但生活一直不太如意。高中時期酷愛美術,但高考的時候偏偏沒有考上美術學院,原因不是文化課不過關,而是特長沒人看上。陰差陽錯地,何葉進了一所重點大學的計算機系,因為是專科,兩年就畢業出來混社會,倒賣電子設備,給人做點小設計,還在廣告公司待過……自己覺得自己挺能混,但不知道為啥就沒有混出來個樣子。
郁悶之余看到新起點集團的招聘廣告,想了想,便買了一個不知名學校的本科文憑,然后帶上自己的作品,前去面試,沒想到真的蒙混過關。何葉決心安安穩穩上幾年班,再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和其他人不同,何葉覺得自己的領導真好對付。一方面,他做東西極快,另外一方面,他非常善于“引導”領導。張敏文和他一樣是學計算機的,但是頗為愛好藝術,不過和何葉的藝術功底比起來,確實只是“業余愛好者”了。因為何葉也是計算機系出身,三下五除二就明白了張敏文對雜志封面設計和版式安排方面的需求。何葉沒有藝術專業出身的人的那股執傲,幾年的職場經歷告訴他,老板說了算,搞定老板就是成功。所以,張敏文如果對他的設計不滿意,他一會兒就能修改完成。更何況他能投張敏文所好,聊天中和張敏文溝通很多,不經意間也告訴張敏文一些藝術準則,這讓張敏文感覺很舒服。同時他也引導張敏文不斷認同自己的設計,兩相結合,他的每次設計,輕輕松松就能獲得通過了。
何葉還有個優點,除了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之外,他還能主動幫老板排憂解難,接下編輯部一些多媒體光盤的開發任務,同樣也是很快就能完成。這讓張敏文覺得何葉人才難得,雖說何葉很多時候有點兒世俗,不太符合編輯部的氛圍,但還不至于市儈,搞藝術的嘛,是有點與眾不同,她也就欣然接納了。
所以,何葉的工資也加得比較快!這讓他比較開心,工作好幾年了,總算有了點穩定感。何葉私下覺得編輯部這些人都很幼稚,相信自己可以把他們都輕松搞定。再抬頭看看集團領導名單,覺得自己應該可以輕松再上一個臺階,這樣一想,何葉也有了點事業心。
朱旭挺喜歡何葉,覺得這個人雖然看起來比較滑頭,但是說話幽默風趣,中午大家聚在一起吃工作餐,總能找到很多話題活躍氣氛。朱旭喜歡這種感覺,他自己并不是一個話很多的人,但深感老一輩傳統不好,把編輯部的氣氛搞壞了,所以他不但和排版的一幫小姑娘打成一片,每天中午還跟何葉天南海北地閑聊,由此活躍氣氛,慢慢自己話也多了起來。
但是琦琦相當不喜歡何葉。熟悉了之后,她基本每天和朱旭坐同一趟公交車回家。她跟朱旭說:“何葉就是一個騙子,每天在我們美編室講一些不靠譜的事情,總是用一個新謊言來掩蓋過去的謊言,我們輕松就能揭穿他,但就是不告訴他,看他表演。他一會兒說自己外面的廣告公司如何如何,一會兒說自己的股票如何如何,好像真的似的。還特別愛裝風流倜儻,以為自己多帥,隔三差五給我們吹牛說今天晚上有約會,不和我們一起回家,裝著很神秘的樣子,誰知道他去哪里喝西北風呢。還有,他還特別愛裝幽默風趣,我覺得好多話都偏黃偏下流,其實你才是真幽默,我看你說話的幽默層次比他高多了。”突然收到這么一個贊美,朱旭有些哭笑不得,但他想起何葉有事沒事地就在大家面前逗琦琦,還貶低琦琦,琦琦這樣對他也可以理解,所以就一笑而過。
何葉自認為高人一等,但忍不住想多和人溝通交流,說道說道。朱旭就是其中一個比較好的對象。何葉覺得朱旭除了能干活,明顯沒有職場經驗,其他方面明顯有點傻的樣子。
集團年底總結大會在一個山莊里召開,晚上朱旭何葉這兩個新人自然住進了一間屋。朱旭目不轉睛地看鳳凰衛視,何葉洗澡出來對朱旭說:“這么一個破電視有啥可看的,我在家天天看,對鳳凰衛視都審美疲勞了。”朱旭說自己家里看不到鳳凰衛視。何葉做了一個鄙視狀,說:“你們家哪個村的啊?”
看朱旭不理他,何葉開始找話題:“晚上宴會的時候,你們為啥都不去給李副總編敬酒啊?”朱旭對這個話題不感興趣,但還是接了茬:“李副總編不是過來給我們敬酒了嗎?不好意思再去打擾他老人家。”何葉神秘地笑笑,“小屁孩,你要明白決定這個部門命運的人是誰。”
朱旭幼稚,他覺得決定自己真正命運的人是讀者,廣大的讀者。因為集團老總經常在大會上這么強調:“讀者,唯有讀者,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他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只要自己能抓住讀者的需求,到哪里都有飯吃。
何葉卻覺得這些都是鬼話。自認為搞定了張敏文后,他又在電梯里“巧遇”了幾次李副總編,寒暄之余,很快明白了總編的愛好,每次談得都比較投機。有一次李副總編甚至對他說:“先別下班,到我辦公室再聊一下電腦藝術的發展趨勢。”這個舉動讓何葉覺得自己很安全,很放心,也不枉自己對李副總編做的一番背景調查。
熱鬧的春節過后,又是一年新的開始。報紙春節特刊的內容早早做好了,雜志更不用說,下一期的都做得差不多了。放假回來,集團通知,核心員工上某山莊封閉兩天,腦力激蕩,開集團發展務虛會。這個務虛會也是老傳統了,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胡說八道,看看有什么新點子沒有。會議特別強調“胡說八道”,什么都可以說,言而無罪,并且為了搞得像這么回事情,會議以圓桌形式召開,沒有上下級關系。只不過大家一開會,還是自然地以領導為核心坐成了一圈,可見沒有了核心,大家都不太習慣。
張敏文腦袋里可沒有輪資排輩的觀念,看到集團通知,立刻就點了郭慶豫、朱旭和何葉參加。朱旭日常工作很多,也不知道有這么一個會議,張敏文告訴他要積極發言,別丟了自己部門的面子,他才重視起來,不過心想:“先看看別人說什么,自己再臨場發揮,胡說八道不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嗎?”
會議上大家提出的點子很多,有人提議辦一個游戲開發公司,說這是未來的方向;有人說辦一個硬件公司,做《中國電腦普及報》品牌的電腦;有人說辦一個讀者俱樂部,做直銷……朱旭對很多想法還是蠻同意的,他想:“大集團就是人才多啊,自己在這個小部門,同事們還是呆板了些。”張敏文知道老板不太上進,不太想發言,就悄悄給旁邊的下屬說:“你們去說點想法吧。”郭慶豫一時不知道想法為何物,看了看老板臉色,表示不感興趣,朱旭也看老板情緒不高,就說:“我的想法是辦一個婚戀網站,要求見面相親的時候,每人手里拿一本我們的雜志做見面信號,以此促進我們雜志的銷售。”張敏文笑了一下:“嗯,估計你的發言結束,大家都要想辦法給你解決戀愛問題了。”何葉做了一個鄙視的表情,說:“那我去發言吧。”
他要過話筒,很認真地自我介紹之后說:“我覺得我們集團應該辦一個CG類雜志。今天與會的同事,我看了一下,大概就只有我一個人是美術編輯,可能大家都忽略了這么一個市場,那就是高端的計算機藝術設計和制作類市場。我們的雜志,到目前為止都還是黑白為主,只有個別印張是全彩色印刷。我認為市場需要一本全彩的、上檔次的雜志……”
朱旭對何葉這番發言頗為欣賞,散會的時候忍不住拍著他的肩膀說:“人才啊,天天在一起,還沒有看出來。”張敏文也特別高興,第二天幾個人閑聊的時候,表揚了何葉,她接著說:“這種會讓我感覺就像回到了高中一年級第一次班會,班主任強迫每個人發言表示自己想上的理想大學,我當時還知道迎合他,跟著說了自己的理想是北大,班主任一一記錄,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我們今年得努點力了,各個部門都提出50%甚至100%的增長率,我們也不能落人后。”
務虛會之后就是務實會議。在李副總編的主持下,編輯部、發行部和廣告部合并在一起開了集體會議,討論了具體的目標和具體的推廣方法。過去的幾年里,集團辦了不少新刊物,不過現在新刊號的批準沒有這么容易;去年通過各種手段收購整合了幾個新刊之后,直到現在還在消化之中。今年只有一個利好,就是新批準成立了新起點電子音像出版社。老板們覺得,可以以電子光盤號代替刊號,嘗試一些新的出版方向,既可以做連續的刊物,也可以出版單本的書+配套光盤的“雜志書”(Mook)。
朱旭覺得這個想法挺務實,相當認同,自己心里想了幾個方向,覺得可以做,對完成任務信心滿滿。作為新人,朱旭很少發言,不過卻細心地把去年的各種銷售數據整理了出來,并且和集團其他刊物進行了對比,結合雜志的欄目及內容安排,打了幾個問號。這個數據分析張敏文轉發給了各位頭頭,老板們都是聰明人,一看就明白了問題所在,不由得多看了朱旭幾眼,知道了編輯部有這么一號新人。
何葉在務虛會上大出風頭之后,再接再厲,表示愿意多承擔工作,不但做好本職設計工作,還愿意在嘗試新領域的時候,參與部分編輯工作,甚至表示自己人際關系廣泛,去幫公司拉一些廣告都沒問題。
幾個頭頭們一合計,決定出版一個工具軟件系列,每張光盤里面放置一些常用工具軟件,另外配上160頁的光盤說明書,講解具體的使用方法。回到編輯部,張敏文立刻開會分配任務。新光盤刊物由每個編輯輪流負責一期,各自一個方向,何葉也如愿以償地獲得了一期內容策劃的機會。何葉通過分析得出結論:在集團里,能快速上行的,只有編輯一途。
張敏文樂得員工這么上進,上次朱旭策劃特刊給了她啟發,她想通過放權給員工各自獨立策劃一期內容,互相競爭,激發創意和靈感,把雜志辦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