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沒有人不喜歡學得快 效率高的員工

朱旭入職兩個星期,張敏文就意識到自己招到了一個很不錯的員工。按慣例,新編輯都是她自己親自帶的。她自己選好文章,讓朱旭學著編輯,然后自己查看他編輯后的紅樣,對做得不好的地方一一指導。

幾篇文章下來,朱旭就編輯得很熟練了,不但能修改作者的技術錯誤,而且在遣詞造句方面,明顯也比原作者做得好!而且新人膽子大,有時候看作者題目取得不好,也不和人商量,大筆一揮,就給改了;有時候看作者文章字數不夠,自己就動手寫上幾段。張敏文推敲了一下這些修改過的題目和增加的文字,發現確實改得不錯,所以也就默許了。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朱旭做事情極快,交給他的稿子,不用半天,一會兒就編好過來找她。有問題,指點兩下,絕對不會犯第二次。這讓張敏文感覺非常好。

名校碩士畢業的張敏文天性聰慧,而且是個急性子,最討厭和笨蛋打交道。幾年來指導新人,還是第一次這么輕松,她不由得感慨,看來以后還要多招點兒機靈的員工,自己也不用受累。

于是張敏文決定給朱旭加壓訓練。她找來幾篇文章,對朱說,這幾篇文章內容差不多,都是講電腦主板的,你自擬題目,把它們整合成一篇文章,然后給我看看。半天之后,朱交來結果,新文章不但覆蓋了原來文章的全部內容,而且還添加了不少原來沒有的。更難能可貴的是,整合后的文章不但題目新穎,朱旭還為它寫了一個頗有文采的編者按。結果比想象中還好,這更讓張敏文覺得這個人招對了。

所以,在練習了十多篇文章之后,她找來朱旭談話:“以后你和其他編輯一樣走正常流程即可,中間編輯的文樣不用給我看了。最后審稿的時候,我會看你們的編輯結果的。”

朱旭自己也覺得這份工作輕松異常。上班第一天老板交給他一份編輯手冊,他恍然大悟,原來在稿子上這么勾畫一番,就可以編輯文稿了。以前他只知道用個“乙”來表示前后交換,經常在寫信和作文中用。他一邊看手冊,一邊嘗試用這些符號編輯一篇文章,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交給老板,老板指點一番后又交給他一堆以前的紅樣,讓他自己翻翻,看看別人是如何編輯文稿的。看完這堆文稿,他感覺這個工作很簡單,不知不覺中就能學會那些編輯技法;后來熟了后,他刷刷刷就用在了老板交代的稿子上。說他膽子大,其實完全是冤枉,他看別人有這么修改,自己推敲一下,感覺也能這么做,就大膽修改了。他想的是,萬一改得不好,反正還有老板呢。

至于動作快,一方面是天性使然,另一方面也是訓練的結果。朱旭上小學的時候,不知道為啥喜歡上了詩歌,唐詩宋詞背了不少,從郭沫若到舒婷,新詩也讀了不少,動不動就說自己將來要做一個詩人,要做文學家。他沒事就大聲朗讀詩詞,自己還親自動手寫。父母對他的行為有些驚詫;但在80年代,詩歌是一件神圣的事情,父母也就不再干預,由他去了。等到90年代朱旭上了中學,詩歌不再流行,他按父母的要求上了理科班,決口不提自己過去的文學夢,父母這才放心下來。

但是這個文學夢給他留下了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就是不怕寫作文。小學中學,多少學生視寫作文為畏途啊。朱旭卻沒事,每次看到作文題目,提筆就寫,一會兒就能完稿,并且從來不知道打草稿為何物,都是直接寫在作文本上或者試卷上的。就是這樣一氣呵成的作文,還屢屢被老師當范文在班上朗讀。有老師寵愛,自然也就越發愛寫。作文之外,朱旭沒事還寫幾篇文章,自己感覺不錯的,就去投稿,還發了幾篇。后來在電腦城打工后,他發現寫文章來稿費實在太慢,于是走向現實主義,完全忘記了自己還曾有過的文學夢。

得到這份工作后,過去的經歷讓他覺得這點文字工作很輕松;加上剛來編輯部,老板交待什么就馬上想辦法完成,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一個效率極高的新編輯。

唯一的不適應是他的腰部。以前在電腦城打工,每天都是站著,一點都不覺得累,這當了編輯,坐在了辦公室,卻坐得自己腰酸背疼。因為是新員工,還不能表現出來,他只好加大喝水量,這樣隔三差五就可以去廁所里面輕松一下,也算是自己給自己多一點調整的機會。

老板讓朱旭像其他編輯一樣走正常流程,不用每次校改都讓她審核。工作這兩個星期以來,雖然沒人教,他已經看清楚了這本雜志的出版流程。編輯先打印初稿編輯,然后讓專門的排版人員修改,修改后,簡單校對一下,然后交給美術編輯排版,如果文字少了,不夠滿頁,還要另外加圖片或者文字,在第二次編校的時候完成版式的微調。接下來修改回來,編輯之間還要互換手里的稿子,交叉校對,以防止一個人由于知識缺陷或細心度有問題,出現錯誤。最后校改之后,交給主編審查,校對室校對,返回后才能出片出版。朱旭很快融入了這個流程,每天編稿、校稿,忙得不亦樂乎。他明白,熟悉工作范圍和工作流程,是一個職場新人的第一步。

有一天下班回家,和一個美術編輯,一個叫琦琦的女孩坐上了同一趟公交車。因為沒啥私交,只好隨便聊了幾句工作進度之類的話題。出人意料的,朱旭收到了工作以來的第一個表揚。琦琦說:“你知道嗎,我們美術編輯都說最愛排你的稿子。因為你的稿子改動少,我們工作量小,而且和你交流配合起來比較輕松。”朱旭一下子想起來,自己編第一篇稿子在排版的時候,差了一段。后來覺得加文字太累,朱旭就每次都有意識地多準備一點文字,這樣,美術編輯只要改變一點點行間距、字間距,就可以把文字壓縮進去,如果實在不行,自己還可以刪除幾句廢話。他的理由是:刪文字總比加文字簡單。何況自己是新人,工作中替合作伙伴考慮工作量,注意合作伙伴的工作方式,也是一個好習慣吧。

琦琦接下來說:“你知道嗎,其他編輯每次到最后校改了,還在增加或者刪除大段的文字,這讓我們改起來非常痛苦,而且容易出錯。最后出錯被發現了,他們還拿紅樣給我們說,你看,是你們沒有修改到,是你們的責任。我們都痛苦死了。”

朱旭大為驚訝,因為他每次都在第一次編輯的時候,就完全編校好了稿子的內容。后面的流程,完全是以查漏補缺為目標,絕不會到最后的校對流程了,還想起來要去添加刪改大段大塊的文字。他是學工科的,知道設計階段的問題放到最后會放大,所以問題越早解決越好。直覺告訴他,這樣太容易出問題了。一兩篇稿件后,怕出錯的他初步給自己總結了一套最不容易出錯、最順利的稿件編輯流程,寫在了自己的工作筆記本上。

兩天后的一次經歷,才讓朱旭真正意識到,老板這么快就讓他和其他編輯一樣工作,還是有道理的。交叉編校一篇稿子的時候,他只用一個小時就搞定了,然后返回給那個叫杜鵑的老編輯——老板這次刻意安排杜鵑和他配對,也有帶帶他的意思。不料杜鵑立刻生氣了,問他:“這么快,你驗證過稿子里的內容嗎?”他不知道這是杜鵑一貫對待新員工的態度,希望通過棒喝來教育后來者,于是就老老實實地說:“除了幾處拿不準的地方上機驗證了,其他都沒有上機驗證,但肯定沒有錯誤。”

杜鵑火氣更加大了:“你就這么肯定?”

朱旭也沒話說:“不信你測試一下。這些快捷鍵我都知道的。”

這是一篇介紹電腦常用快捷鍵的文章。對朱旭來說,大多數快捷鍵都是常識,所以他不用上機測試,只潤色文字即可,偏偏文章還以表格為主,沒啥可潤色的。

杜鵑當然不信,自己跑到機器上驗證了幾個她不知道的,發現果然沒有問題,也就無話可說,這一頁就此翻過。

不過從此朱旭長了一個心眼,有時候會看看周圍的同事是如何工作的。一方面,他怕自己出錯;另一方面,他想,作為新人,向同事學習,學習他們的工作方法,對各種事情的處理方法,應該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業績的比較快的路子。上班前的一天晚上,他表哥對他說,朱旭你很聰明,我相信你學得會的。到了新單位,記住要謙虛一點,仔細看看你的同事是如何工作的,首先別成為末尾的被淘汰者,然后仔細學習公司里最強的那個人。觀察之下,自信心自然就建立起來了。

雖說朱旭不是計算機專業科班出身,但大學時期他有幾個老鄉就是計算機系的,經常在一起聊天,久而久之他也迷上了計算機。對于現在的朱旭來說,組裝電腦、編寫個小程序,都是小菜一碟。朱旭看過很多電腦普及類讀物,所以做一名計算機普及讀物的編輯,技術上是小意思,稿子一看就明白,基本不用上機驗證,在保證稿件技術的正確性方面,比其他的大多數同事都快得多。另外朱旭看書很雜,知識面廣,很多詞匯不用去驗證,CAD、CEO、CTO、BTO,都是縮寫,偏偏朱旭對這些熟悉得很。好幾次看到同事去認真校對CAD的全部拼寫,心里都有點郁悶,這不都是常識嗎?總之在技術上,朱旭是很有自信的。

朱旭沒有那些老編輯的壞毛病。他按照老板的指示,學習別的編輯編校過的文稿,其中主要就是這位杜鵑的稿子。他郁悶地發現,這個編輯喜歡做同義詞替換,比如把“推敲”換成“琢磨”,可是到了下一次編校的時候,發現還是不好,就又修改回“推敲”。大多數地方都是可換可不換的。更嚴重的是,就像琦琦說的那樣,到了最后校對的時候,她卻發現稿子還有不少問題,然后就大塊刪改替換文字。朱旭是學工程的,信奉質量要控制在早期,最好是設計階段。他不相信好稿子是編出來的,不喜歡在最后階段下工夫編校,喜歡在前期和作者溝通,前期保證質量。當然,稿子最后階段這樣改,質量會好很多,不然就有問題了。可是這個杜編輯早干啥去了?朱旭觀察發現,這個杜鵑每天都是一副沒有睡醒的樣子,有時候還對著屏幕或者校稿發愣,因為自己好幾次找她時,她好像都正處在半夢半醒之間。

相比之下,朱旭就精力過剩了。這點工作對他來說,就像是青春期的孩子,總是吃不飽。有兩個好朋友關心他的工作,問他工作情況。他簡單介紹了一下,最后總結說:“我這個工作特別簡單,就是把長句子改成幾個短句子,把長段落改成幾個小段落。段落太多,就加幾個小標題,再來幾個二級標題,文章讀起來就沒有這么累人了。稿件圖片太少,就讓作者加幾個圖片,讓版式看起來漂亮一點,圖文并茂,可讀性強點。科普文章沒啥可修改的,只要保證文章的技術性和實用性就差不多了。”

朱旭不知道,善于總結也是他的長處。他跟同學抱怨:“你們不知道,就這么點事,我的同事都還要加班,也不知道是不是老板還給他們安排了其他的活干。我沒辦法,只好干完活就猛看其他的報紙雜志。你們都知道我讀書也快,有時候書都翻爛了,網絡上的文章都讀完了,還沒有事來。”

作為職場新人,朱旭不知道該如何跟自己的老板提要求,也不好意思去說這點工作量對他來說太少。他想,把活干得更好總是沒錯的。所以,到了第二個月,他看到自己的新任務,快速瀏覽完張敏文給他的工作安排后,就跑去找了一次張敏文。

主動去找老板,朱旭有些不好意思,所以說起話來吞吞吐吐:張老師,是這樣的,這次您讓我編輯的局域網專題,稿子我看了一下,覺得可以略微修改一下。

“就是我感覺這些技術文章都不錯,就是可能生動性差點,我簡單規劃了一下,如果把整個局域網組建的過程,寫成一個故事案例,比如一個宿舍組建自己的局域網的故事,從購買配件開始,把我們的技術文章穿插其中,這樣可能更好看些。”

張敏文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寫作5S的訣竅啊,通過故事讓文章更加生動。于是她馬上表示同意:“不過你如何解決篇幅問題啊?你這么一改寫,可能篇幅會增加的。”

“這個問題我考慮過,把一些技術資料性的文字改小一號字體,排密一點,剛才我對比算了一下,可以把壓縮出來的版面安排增加的文字。”

張敏文立刻拍板讓朱旭就這樣干。通過這件事情,張敏文更加注意朱旭了,朱旭此舉其實是自己重新策劃了一下選題。她仔細查看了朱旭新編的稿件,覺得朱旭是可造之材,應該給朱旭增加工作量,并給朱旭規劃一下發展方向了。所以,她把朱旭叫到辦公室來,說:“你來編輯部一個多月了,當初招聘你來,就是因為我們這里缺乏一個懂硬件的編輯。從下個月開始,你就負責我們這里所有硬件類稿件的編輯工作,這是第一。第二,我想給你強調一點,要成為一個好的編輯,關鍵是要自己策劃選題,策劃內容,甚至策劃欄目。”

她繼續說道:“我們雜志的內容板塊比較固定了,你想想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從現在到春節前,我們還要出一個特刊和一個增刊,需要做哪方面的內容,你可以多想想,寫一個書面報告。策劃雜志欄目,你目前還沒有機會,所以就從策劃這個特刊開始訓練自己吧。你先寫一個大概,下次我們編輯部例會的時候,討論一下。希望你多發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州市| 普宁市| 盘锦市| 社旗县| 潼关县| 北京市| 枣阳市| 游戏| 醴陵市| 太白县| 孟连| 龙游县| 班戈县| 洮南市| 台中市| 富裕县| 会宁县| 三亚市| 定西市| 福安市| 肇庆市| 阿坝县| 合阳县| 郓城县| 洛宁县| 缙云县| 阿拉善右旗| 克东县| 游戏| 陇南市| 郎溪县| 乡城县| 错那县| 南召县| 五原县| 彭水| 九龙县| 苗栗市| 竹溪县| 石泉县| 彰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