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我先演好男3號
- 朱旭的奮斗:畢業了,和工作談場戀愛
- 魏少華
- 3291字
- 2015-06-04 13:58:15
陶可可最近確實在仔細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她笑了笑說:“我啊,有好幾個打算,我準備再干一段時間HR,然后申請去廣告部,還有發行部工作。最后如果你設想的市場部能夠建立的話,我要爭取那個時候到市場部去干一個經理的職位。”
“如果市場部沒有建立,我還可以繼續干HR,將來可以去當獵頭。對了,你得巴結我啊,到時候我把你賣給別的傳媒集團,賣個好價錢。”
朱旭很佩服她的想法:“你這是總裁之路啊。我是得好好巴結你,將來等你當了大老板,記得提拔我。來,師姐,我以酸奶代酒,先把佛給拜了?!?
“呵呵,說真的,還真得感謝你給了我這么多關于市場部方面的資料。我以前都不看這方面的書,現在我經??蠢?,而且,我打算業余時間去讀一個MBA?!?
朱旭是真有些佩服了,原來只覺得陶可可雖然漂亮,做事并不特別出色。
“嗯,師姐,你這一路輪崗下來,再加上專業的訓練,你的目標一定能實現?!鳖D了頓,他又說:“你們HR見多識廣,說說看像我這樣的專業人士,該如何發展?”
陶可可當然看好自己的師弟。“你的路就比我順當多了,我估計你很快就能在我們這里當上某個新刊的編輯部主任。將來你能做總編輯。”
“呵呵,謝謝師姐,等你當了老總,記得讓我做總編輯?!?
陶可可微微一笑,并不覺得自己在開玩笑,認真地說:“過去兩三年里,新刊的編輯部主任都是從你這樣的提拔出來的,倪老板從來不會等一個人完全準備好了,才把你這樣的骨干編輯推到重要的位置上,他習慣用壓力讓一個人成長?,F在只不過沒有新刊而已,好幾個像你這種情況的,我看都沒有問題。”
“嗯,好,謝你吉言。我等我老板升到總監級別或者副總編什么的,我們也辦個新刊,做個編輯部主任什么的?!?
陶可可覺得朱旭的老板人際關系一般,而且副總編的人數已經夠多,將來未必能當上副總編。但看朱旭在興頭上,就沒好說,也覺得沒必要說。
飯畢。兩個人慢慢溜達出校園。陶可可說她有了讀在職MBA的想法,這次是特地回來感受一下學校氣氛的。朱旭也感嘆了一下,大學真好,如果能重返校園一下,應該是人生美事之一。
張敏文心情不錯。因為新刊方案獲得批準,下一步老板們搞定刊物半月刊的注冊登記后,自己就可以招兵買馬,大干一番事業了。同時自己去年新買的房子也裝修完畢,她覺得可以借此活躍一下編輯部的氣氛,于是請大家到她的新家參觀訪問,分享一下自己的快樂。
張敏文的新房兩室一廳,裝修簡潔典雅,特別是客廳的一面墻上,掛了一些她在各地旅游時拍攝的照片,顯示出主人的愛好和情調。大家自然稱贊一番,然后表達了羨慕之情。特別是杜鵑,比張敏文還開心:“我什么時候能有張老師這么一套房子就好了!我也想去歐洲旅游,唉,不知道啥時候可以啟程?!?
離吃晚飯的時間還早,大家自然就閑聊了起來。何葉說,將來自己結婚后,要買一個復式大房子,把雙方老人接在一起住,都住樓上,各住樓梯口的一邊,表示公平。然后雙方吵架的時候,他還能站在樓梯口調節,享受生活趣味。
大家嘩然,沒想到何葉品味如此與眾不同。慢慢地,大家談起最近正在播放的一些電視連續劇,朱旭平時不看電視,只偶爾跟著表哥表嫂看過一點《紀曉嵐》,就說這個編劇還不錯。何葉抓住機會攻擊他:“你把自己當成紀曉嵐了吧,風流倜儻,還有美女相伴?!?
朱旭謙虛地說:“男主角都太累了,還是留給何葉這樣的將來要自己開廣告公司的牛人去演。我們給你跑跑龍套,將來給你寫廣告詞?!?
“人生就是一場戲,只是沒有彩排!”何葉還把手揮舞起來,“朱哥哥才華橫溢,居然不想演男1號,實在是太遺憾了?!?
朱旭也不理他,自顧自發表感想:“在我們眼里,有Bill Gates、Steve Jobs這些天才,他們才是社會發展的男1號,給我們指明社會發展的方向,推動社會前進。還有很多比我們牛很多的人,他們或者有發明創造才能,或者創辦企業,或者寫了很好的作品,或者管理了很大的項目……他們是男2號。而我們呢,照顧好自己,將來照顧好家人,好好工作,為社會提供財富,為拉動消費提供力量,我們演好我們的男3號就已經不錯了。”
郭慶豫還蠻同意的:“你這是中產階級理想啊,不錯?!?
何葉負責拉動氣氛:“哪里哪里,你這么聰明的創意大腦,至少要演一個男2號?!薄安恍胁恍?,我們的大腦可不能和你比。”朱旭捧哏。
“沒有沒有,我只是腦袋大點,沒你的好用,沒你的大腦值錢?!焙稳~繼續。
“不是不是,你的更值錢,你的更值錢,沒用過的大腦值錢些。”朱旭壞壞地笑道。大家轟然一笑,甚至連最討厭何葉的杜鵑也笑彎了腰,說自己好久沒有聽到這么好笑的笑話了。
又一個七月到了,想起去年七月的奔波,朱旭覺得自己也算苦盡甘來。一年過去了,朱旭覺得自己已經度過了最初的職場惶恐期,一開始他不知道自己能找到什么樣的工作,找到工作后,憋了大半年的自己,爆發出來的力量讓自己很快適應并勝任了這份工作,這讓他很開心。朱旭已經愛上了這份工作。他總結了一下,自己不但完成了一個初步的職業技能積累,而且業余時間充實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做得不錯。后面的職業之路如何走,朱旭沒有想太多,他對現在的生活挺滿意,不像陶可可想得那樣多。
張敏文可比朱旭想得多。集團里有一個傳統,對剛工作一兩年的優秀員工,會提供一次離崗培訓。今年的培訓機會,張敏文給了朱旭,內容是項目管理,地點是北京師范大學。對項目管理,朱旭一直都很感興趣,感謝完老板,朱旭就高高興興參加培訓去了。
就在朱旭參加培訓的這一個禮拜公司發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就是人力資源部門向老總交了一份報告。報告里說,公司最近一個季度,準確地說是半年獎金發放之后,人員流失率超過正常情況的一倍,而這些人的去向多是競爭媒體或者相關網站等,也就是說,集團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人才中,有一部分不僅沒有給公司帶來效益,反而助長了競爭對手,簡直就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了。
老板們討論之后,決定吸收某些企業的先進經驗,細化薪酬體系和職位體系,給員工一些職業發展空間,比如把編輯分為助理編輯、編輯和高級編輯三個崗位,就是這一系列措施中的一項。職務有了區分后,工資也較之前有了更明確的標準,編輯的基本工資分為15檔,助理編輯在1~5檔,編輯在6~10檔,高級編輯在11~15檔。與此同時,集團還規定了晉級的基本原則,和工作年限、老板打分息息相關。以后基本工資就根據這個級別來發了,考核的績效還是由各部門自己規定,暫時沒有統一的標準。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各部門自己做預算,不掙錢,掙錢太少的,那肯定是不行的。
朱旭培訓的這周剛好就是老板們給下屬評級定崗的日子。朱旭回來上班后才知道,自己被定為高級編輯,歸類于D12級別。他覺得,這很明顯是老板照顧他,要不然,以他工作才一年的情況,按手冊規定的,定一個編輯,工資D9或者D10,也是可以的。但張敏文可不這么想,她覺得如果朱旭這樣的骨干都不能被定為高級編輯,她就沒辦法給其他員工評級了。畢竟朱旭的工作量和工作結果都在那里擺著,大家都看得見。
編輯部里同朱旭一起被定為高級編輯的還有杜鵑、郭慶豫、何葉,其中何葉是技術編輯類別,新名片上醒目地標著高級美術編輯,這樣的職稱不僅在整個編輯部是唯一的,放到整個集團也找不出幾個來。張敏文勉勵他,要向美編部主任這樣的位置發展。以后部門擴大了,單獨成立一個美術編輯部,也不是不可以的。對于這樣的職稱,何葉當然是滿意和高興的,何況他的工資還上調了幾百塊錢,他確實應該高興一些。
閑聊的時候,朱旭好奇地問張敏文,老板們A、B兩級就可以了,為什么有A、B、C三個級別?張敏文告訴他們:第一,集團正在收購,目標是為了上市;第二,集團計劃到處去挖人,打算搞事業部體制。所以,A是給老總們的級別,B是留給事業部總經理總監們的,C才是執行主編、編輯部主任這個級別的。
接下來又發生了一件令整個編輯部都興奮的事,雜志改為半月刊的計劃終于通過了。
更令朱旭高興的是,張敏文竟然指定自己和郭慶豫分別負責上下月刊的準備工作,同時讓杜鵑管理后期校對工作,何葉主管美術編輯制作方面的工作。讓四個高級編輯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張敏文告訴朱旭,她正在申請名額,要給他配助手,讓他將來負責更多的工作,希望他有所準備,努力工作,發揮更大的能量。張敏文的勉勵對朱旭相當有效,他在心中暗暗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