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君是個多愁善感而又心直口快的人,他最近的煩惱完全是他的上司引起的,他認為憑能力和資歷,這次公費帶薪度假的員工絕對應該是他,而不應該是另外一個同事,也難怪,誰讓他自己平時不怎么巴結他的上司呢?最近他常常在他自以為是人生知己的同事面前表示對上司的不滿,而這位“知己”呢?則笑瞇瞇地聽著,除了那一句熱情的鼓勵:“有話可別憋著,會憋出病來的?!弊约簠s一言不發,某君卻口無遮攔起來,歷數上司的若干“罪狀”,在氣頭上禁不住還會罵一句“老不死的!早晚有一天栽到我手上”等諸如此類的臟話。最后,他要他的“知己”保密,“知己”呢,便對天詛咒發誓一番。到了第二年,該君想這次度假的名額怎么也該輪到自己了吧,結果宣布出來令他大吃一驚:人選不是別人,居然是他的“知己”!“知己”比他資歷還淺很多。他實在忍無可忍,找頂頭上司理論,上司只是扔了一句話:“你呀,快了——等我老死了,自然就是你了。”望著他的“人生知己”躲躲閃閃的樣子,已屆天命之年的他倍覺世道炎涼。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性子特別直,喜怒哀樂一覽無余;他們特別愛侃,喜歡和公司同事傾吐心聲。雖然這樣的交談能夠很快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同事之間很快變得友善、親切起來,但心理學家調查研究后發現,事實上只有1%的人能夠嚴守秘密。道理很簡單,公司不僅是個工作場所,而且是個名利場,糾纏著利益紛爭,每個人都是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它絕對不是你情感的港灣。同事是和你共同做事的,知己是和你交心的;同事是和你在一口鍋里爭飯的,知己是在你無助的時候來到你的身邊,在你榮耀的時候又悄然離去的。所以,當你的生活出現個人危機如失戀、婚變之類的事情時,最好還是不要在辦公室里隨便找人傾訴;當你的工作出現危機,如工作上不順利,對老板、同事有意見和看法時,你更不應該在辦公室里向人袒露胸襟。那么如何解決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上的問題?你不妨下班以后,拉上幾個知心朋友,找個地方一吐為快。
在辦公室這樣交織著利害關系的工作場所,同事之間不可能成為人生知己,那么你也就不要去試圖得到別人的隱私,“長舌婦”心眼也許并不壞,但常常比一個罪犯還令人厭惡。如果你遭遇到“長舌婦”,他的話你最好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至少不做任何評論,對有傷名譽的傳言一定要表現出否定態度,同時注意言語還要有風度。如果回答得巧妙,就不但不會傷害同事間的和氣,而且還回避了自己不想談論的事情。保護隱私一來是為了讓自己不受傷害,二來是為了更好地工作。當然也沒必要草木皆兵,但凡工作之外的問題全部三緘其口,這樣便很容易讓人以為你這個人不近情理。有時候,拿自己的私人小節自嘲一把,或者配合大家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呵呵一樂,會讓人覺得你有氣度、夠親切,但一定要把握一個度,玩笑就是玩笑,開了就忘,別認真。
某女生至今也不明白她為什么從辦公室里人見人愛的“開心果”變成了人見人躲的“瘟神”。她人不錯,業務也過得去,只是熱情過分,咋咋呼呼,對什么都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別人問她怎么會這樣,她說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看《十萬個為什么》看多了。這樣的“科學精神”拿到實驗室還行,拿到辦公室就非??植?。她見到任何一個同事,都會像政審似的,從人家的前三代問起。而且她沒有個人隱私的概念,常常打聽別人難以開口的事情,如薪水、同事之間、同事和老板之間的關系,甚至對別人的夫妻感情也刨根問底。剛剛開始的時候,別人還認為她是對自己關心,也當成談資笑料說說,但發現她對誰都一樣,還把同事甲的事情拿來和同事乙做對比,大家都因此而后悔不已,從此一見到她立即實行“堅壁清野”政策,躲不掉就和她討論其他,比如天氣、新聞什么的。她忽閃著那雙大眼睛,感覺很受傷。可是,不諳世事的年輕女孩哪里會想到,說不定什么時候,一個毫不經意的信息就可能成為一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被別有用心的人用于實施“恐怖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