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小說”一詞最早出現于《莊子》,意思是“瑣屑之言”(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先秦兩漢時期所謂“小說”實際指的是出于街談巷語、內容荒誕淺薄、形式短小雜亂的雜記雜說,與后來“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意義完全不同。真正具有故事性并對后來的小說有著源頭意義的是神話、宗教傳說和史傳文學,以及諸子散文中的寓言等。
神話傳說富于想象,內容多與創世造物、自然、戰爭和發明創造相關,如“女...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小說”一詞最早出現于《莊子》,意思是“瑣屑之言”(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先秦兩漢時期所謂“小說”實際指的是出于街談巷語、內容荒誕淺薄、形式短小雜亂的雜記雜說,與后來“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意義完全不同。真正具有故事性并對后來的小說有著源頭意義的是神話、宗教傳說和史傳文學,以及諸子散文中的寓言等。
神話傳說富于想象,內容多與創世造物、自然、戰爭和發明創造相關,如“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