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留學(2)
- 孫家棟傳(共和國科學拓荒者傳記系列)
- 王建蒙
- 3810字
- 2015-05-12 15:49:24
孫家棟憑著良好的記憶力,每門功課的內容都能在短時間內背得滾瓜爛熟、理解透徹,基本上每次都有把握應對考試。每次大的考試,學院都會組成考試委員會,因為孫家棟胸有成竹,每次都能沉著應對,孫家棟面對諸多考官提問報上自己的姓名后,冷靜地說:“請允許我回答……”于是流利地一個個回答了考官們提出的稀奇古怪的問題。
一次,三年級的航空發動機理論考試,擔任主考官的涅卡耶夫是蘇聯科學院院士,也是蘇聯赫赫有名的大學者。涅卡耶夫采取一個一個分別進行的考試方法,輪到孫家棟上場時,恰好涅卡耶夫拿錯了考卷,將從未學過的《航空發動機靜態下主要性能的推導》問題提給了孫家棟。這明明是強人所難的問題,應當怎么辦呢?趕巧孫家棟平常的好學、好奇、好動腦的習慣在此時派上了用場,孫家棟竟然毫無慌張地引經據典做了正確的回答。正當陪考官們驚詫不解的時候,涅卡耶夫也突然醒悟到考卷拿錯了,涅卡耶夫也奇怪孫家棟怎么對沒有學過的課程能做出正確的回答呢?由此,涅卡耶夫院士和眾多陪考官紛紛對孫家棟投去贊賞的目光。他們為孫家棟這樣的學生而高興,為中國學生的勤奮學習精神而贊賞,為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擁有這樣的學生而自豪。
1956年2月的一天,對留學蘇聯軍校中國班的學員來說是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他們將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孫家棟他們一行奉命從學校來到中國駐蘇聯大使館,此時大禮堂前已經聚集了許多學員,他們都是中國在軍校的留學生,有從軍醫大學來的、有從炮兵學院來的,還有孫家棟這樣從空軍學院來的。他們列隊依次進入禮堂,禮堂內正播放著《義勇軍進行曲》,現場昂揚的場景把他們帶入一種莊嚴的氛圍。主席臺正中央坐著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元帥、聶榮臻元帥。學員們五人一組被點到名字后,來到主席臺側面的臺階前,登上6級臺階操標準的軍人正步來到主席臺正中,由聶榮臻元帥親自為他們逐一頒發了領章和軍銜肩章。孫家棟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被授予中尉軍銜。英俊瀟灑的小伙子配以褲線筆直合體的軍服,此時又佩戴了耀眼的肩章,更顯威武挺拔意氣風發。從那一天起,孫家棟他們都穿上了統一制式、佩戴軍銜的中國式軍裝,中國軍人以新的形象出現在了蘇聯大地。在授軍銜這種莊嚴的場面,也使個別學員感到異常緊張。有個學員在主席臺上接受了軍銜,聽到“向左轉”、“正步走”的口令后,竟然一反平日熟練的步伐,手腳一順且非常認真地從臺上走了下來。臺下的學員雖然看得真切,但在那個莊嚴的場合也沒有人敢笑出聲來。現場蘇聯教官很是生氣,悄悄地舉起拳頭對這位學員來了個咬牙切齒的表情。平時我是怎么訓練你們的,你竟然在這么莊嚴的場合給我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哼!這當然是嚴肅中的一個小插曲。
1956年8月6日,是孫家棟又一個難忘的日子,他在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學習拔尖,政治上進,軍體優秀,留學生支部批準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7年11月17日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這天是莫斯科的初冬,地上已經積了厚厚的一層雪了,當時正在莫斯科訪問的毛澤東主席這天將要與中國在蘇聯的留學生會面。毛澤東這次來蘇聯是率領中國龐大的代表團到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慶祝活動、出席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大會的。毛澤東一生中只跨出國門兩次,兩次出國都是去的蘇聯,這是第前來參加毛澤東接見的地方院校的中國留學生,大多都由學校統一組織乘坐大轎車前往,而孫家棟他們這些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的軍官學員則可以自行前往。他們從學校出發前將皮鞋擦得锃亮,褲線壓得筆直,軍服上的黃銅扣子也擦得閃閃發光。他們一行乘坐地鐵倒了幾次車,早早來到了莫斯科大學的禮堂前,其他學校的留學生也都提早從四面八方趕到莫斯科大學。參加會見的學生有三千多人,當時莫斯科大學的大禮堂沒有多余的座位,坐不下的同學就擠在座椅的過道上,而孫家棟他們一行軍官學員被安排在禮堂離主席臺最前方的位置,大家都在焦急而興奮地等待著毛澤東、鄧小平等領袖們的接見。
下午6時許,毛澤東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進了禮堂。后面緊跟著彭德懷、鄧小平、烏蘭夫、楊尚昆、胡喬木等領導,這時全場沸騰,歡聲雷動。毛澤東高興地走到主席臺的前沿和兩端,頻頻向大家招手致意。這一刻,孫家棟在最近距離見到了祖國的親人,見到了敬仰已久的偉大領袖毛澤東。
毛澤東向大家招手致意后,發表了親切的演說。他用那濃重的湖南口音講道:“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中國的前途是屬于你們的。世界是屬于你們的。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他還教導同學們說:“青年人應具備兩點,一是朝氣蓬勃,二是謙虛謹慎。”在講話中,毛澤東縱論天下,旁征博引,在這里還提出“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的名言。毛澤東的講話親切和藹,風趣幽默。臺上臺下,有問有答,其樂融融,大廳內充滿了歡聲笑語。
毛主席1957年11月在莫斯科接見中國留蘇學生為了滿足更多同學能親睹領袖風采、聆聽領袖教誨的愿望,毛澤東又特地從大禮堂來到學生倶樂部。毛澤東看到那么多的中國留學生,看到了學生們熱切的表情,又興致勃勃地即席對早已聚集在那里等候的數百名留學生說:“第一,青年人既要勇敢又要謙虛;第二,祝你們身體好、學習好、將來工作好;第三,和蘇聯朋友要親密團結。”
毛澤東還到學生宿舍,察看、詢問留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勉勵大家“要努力學習,建設祖國,加強與蘇聯師生的友誼”。近一個半小時的會見和講話,大家沉浸在無比的激動和幸福之中,“為黨奮斗50年”、“為祖國工作50年”的口號聲響徹禮堂上空。毛澤東的講話不僅鼓舞著孫家棟這些留蘇學生,而且一直鼓舞著中國當時的整個一代人。
榮登榜首
孫家棟在沈陽空軍第四航校時,經常能聽到蘇聯教官講解專業定理時提到一些陌生的名字,在談論到航空領域的事情時,常常會說出某某教授是怎么講的,工程學院教科書里是如何闡明的。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和科研實驗室,其中包括:裝有亞音速風洞和超音速風洞設備的大型空氣動力學教學實驗室;供研究渦輪噴氣式發動機、空氣壓縮機、渦輪機及其他航空動力裝置部件的完備的實驗訓練機場基地,供停放現代化戰斗機和軍用運輸機的大型停機坪。實驗室裝備有現代化的電子計算設備、各種實驗裝置、練習器材和供進行飛機結構構件靜力和動力試驗及其他多種研究項目的整套試驗設備。學院有一座教學實驗工廠,供學員進行生產實習、制造教學與科研設備和進行各種設備的操作表演。學院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孫家棟能夠在這所學校深造確實是一個機遇,他十分珍惜。
孫家棟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在體育運動、學校組織的社會活動方面也都表現得很出色,隨著時間的推移,孫家棟每天雖然處于緊張的學習中,但在不知不覺中他在學院里小有名氣了。在蘇聯所有的高等院校里,也有一個類似中國政治思想工作的評比標準,就像中國單位里的光榮榜一樣。
那一年,在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一進大門最顯眼的“明星榜”上出現了孫家棟的大照片。原來,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有一個激勵學生上進的傳統做法,就是把每年年終考試獲得全優的學生照片放入《明星榜》,如果年年都能連續保持,他的照片便會一年往上挪一次,并且照片一年比一年大。但是,隨著照片越來越大,能在《明星榜》上出現的照片數量也將越來越少,等到頂頭的照片所剩無幾。照片到了頂頭,也該畢業了。此時,頂頭照片的獲得者將會獲得一枚純金質的“斯大林獎章”。這枚獎章對蘇聯學生來講可以說是夢寐以求的一件事,因為畢業時如果獲得這種獎章不僅可以比普通學生的軍銜高一級,而且可以優先選擇自已滿意的工作,還可以帶雙份工資享受3個月的休假。
孫家棟在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的學習中,不僅學業有成,而且年年全優、年年榜上有他的明星照。孫家棟的同窗戰友劉從軍曾對筆者說:“孫家棟就是聰明,自進入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讀預科開始,一直到本科畢業,他的各科考試成績從來沒有過4分、3分,而且各科門門5分,年年5分,是真正全部5分的全優生。那時候我就說過,孫家棟學一天夠我劉從軍學一個禮拜呀。”孫家棟的刻苦好學和聰明才智確實得到了老師與同學們的贊賞和欽佩。
1958年3月10日,孫家棟以留學蘇聯期間的優秀成績,榮獲了最高蘇維埃頒發的“斯大林金質獎章”。他登上了蘇聯紅軍倶樂部的領獎臺,隆重接受了頒發給他的那值得紀念和來之不易的純金獎章。在那一年全蘇聯軍隊院校畢業的學員中總共只有13名獲得“斯大林金質獎章”者,中國留學生在當時能夠得到最高蘇維埃頒發的“斯大林金質獎章”那可真是來之不易,他又一次贏得了眾多老師、同學的贊賞,也又一次成為眾人羨慕眼光的聚焦點。當然,也有一些漂殼女孩子向孫家棟投去愛慕的眼神。但是,孫家棟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畢業后立即回國。袓國急需人才,用學到的知識報效袓國和建設袓國!
1958年的初春4月,西伯利亞的陣陣寒流雖然在呼嘯,但袓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潮正如火如荼。中國隆冬的冰封正在春意中消融,孫家棟與他的22名留學蘇聯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的同窗戰友,結束了在蘇聯苦讀苦練的留學歲月,懷揣著真知學識,練就了強健體魄,邁著雄偉的步伐,在迎來新一年春曖花開、萬物復蘇的陽光明媚的日子里,登上了歸國的列車。孫家棟在隆隆的火車聲中,告別了異國的老師、同學、戰友,謝絕了眾多的思戀與挽留之情,歸心似箭地踏上了返回袓國的旅程。他深情地望著車窗外:“袓國啊,我回來了!我終于要回到袓國的懷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