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喬治·華盛頓的絕密王牌(1)

在美國,一直就有“種族歧視”的觀念,即使是林肯的《解放宣言》發表的近150年后仍舊如此。可是,就在美國的白人占盡優勢與便宜的時候,誰又記得當年美國獨立之時,偉大的喬治·華盛頓在當初要是沒有那些印第安人的幫助,是根本不可能打贏獨立戰爭的。

1.“美國之父”出演的“諜中諜”

記得有本名為《中外名人少年故事》的書,從20世紀60年代到現在一直被青少年廣泛閱讀。其實書里有不少故事都是編造的,諸如“蘋果砸牛頓”這個故事便是從“70后”一棒棒傳到了“00后”,一直沒人懷疑過故事本身的問題。

“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也屬于這一類,這個故事經過《華盛頓傳》的杜撰和后來各國文化工作者不斷潤色加工,不但膾炙人口,而且還成為孩子們理解“誠實”含義的最佳范本。相信華盛頓先生如果在世,以他不愿自吹自擂的性格,肯定會加以糾正。因為他知道,誠實雖是一種優良品質,但這種品質并不一定能保證他在成年后的豐功偉績。換句話說,華盛頓的成就和誠實之間并無多大關聯。至少,在戰爭的過程中他沒有體現出誠實品質,他所獲得的勝利,基本依賴的是準確的情報和高超的騙術!

后人對于華盛頓的尊敬使他的一些親筆信完整保留下來。而美國史學界也沒有“為尊者諱”的傳統,因此這些信件可以留存至今,且并沒有經過美國史家的“筆削”。這些信件的價值相當大,由于它們如實地反映了華盛頓在戰爭期間的言行和思想,便使一代諜戰宗師的形象馬上躍然紙上。

1776年,美國大陸軍在紐約遭遇了慘重的失敗。在率軍從紐約撤退后,華盛頓隨即向國會提出了“有償情報”的建議,即要求議會撥付用于購買情報的專款,以此來提高美軍勝利的概率。經再三討論后,議會勉強同意了華盛頓的要求,撥付20000美元作為購買情報的費用。當時這筆經費已經是軍費的10%,但華盛頓卻表示這點兒錢不過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可能買到真正有價值的情報。要知道,華盛頓此言并不是為獲取更多的撥款而危言聳聽,原因是1776年的秘密情報確實很難獲得。不管是尋找還是獲得,情報人員都冒著隨時被處死的危險。

如被寫入《新英格蘭史》的秘密情報人員黑爾就是當年被處死在紐約城的。哈納·亞當斯在《新英格蘭史》里記錄下了那恐怖的一刻:“野蠻至極的豪將軍以最無情的方式下達了死刑令。在等待行刑的時間里,不僅黑爾期待的牧師沒有到場,就連他要求用來禱告的《圣經》也沒有買到。另外,他在臨刑前的早上寫給母親和其他朋友的信也被銷毀了。

他周圍都是陌生的面孔,連一個給他最起碼安慰的朋友都沒有。就這樣,美國引以為豪的有為青年在留下如此遺言后就義:‘我唯一的遺憾,就是只有一條性命可以獻給祖國!’”

自從這件事發生以后,除非有異乎尋常的回報,否則絕對沒人肯接諜報工作。另外,隨著大陸軍撤出和黑爾被處死,紐約已經沒人相信費城政府能度過1777年。值得慶幸的是,20000美元雖然不夠用,但國會還是如期撥付了。如虎添翼的華盛頓的“有償情報”概念很快發揮出實際作用,更令人欣慰的是這個作用用“巨大”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當時從紐約潰敗下來的大陸軍潛伏在新澤西地區,開戰時他們還有19000人,到現在只剩下4000人不到,另外其中還有不少是十四五歲的孩子。更要命的是,部隊的士氣和寒冷的天氣一樣,都已經降到了冰點。即使是圣誕節提前到來,也無法驅散營地中四處彌漫的絕望與惶恐的氣氛。

但華盛頓對未來似乎并不悲觀,就在平安夜,當不少人為自己的命運長吁短嘆時,他從一幫老弱殘兵中挑出2400名至少看上去還能戰斗的士兵。有人疑惑地問他要干什么,他輕描淡寫地說:“去戰斗。”后來大家才知道,華盛頓所說的“戰斗”發生在特蘭頓地區,駐扎在那里的是受英國統一指揮的德國雇傭軍。

美國歷史上有名的“特蘭頓大捷”在清晨打響,大陸軍的傷亡極其有限,德國人則被經過一夜行軍而且大多是老弱病殘的大陸軍擊潰。其實并不是因為大陸軍有多高的戰術素養,主要原因是戰斗爆發的前一天晚上,德國人為了過圣誕節放松了對美國人的警惕,所以就算美國人的槍聲響起時,他們的指揮官依然醉得不省人事。所以說,美國人之所以能夠取得“特蘭頓大捷”并不是士兵多么驍勇善戰;真正擊敗德國人的是最早期的“秘密情報人員”。可惜歷史只記錄了華盛頓這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豐功偉績,卻沒有提及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溜進華盛頓帳篷的間諜約翰·霍尼曼,是他在最重要的時刻幫助大陸軍扭轉了戰局。愿意無償為國效力的美國義士們早就在戰前被人們熟悉,然而霍尼曼卻根本沒有出現在那個光榮的行列里。加上華盛頓本人對此諱莫如深,約翰·霍尼曼究竟什么來頭便成了一樁懸案,但這個間諜對獨立戰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他的行為再一次印證了美國這個國家的“商業本色”。它清楚地告訴世人,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沒有什么險是美國人不可以冒的。

幾天后,霍尼曼又向華盛頓提供了駐扎在普林斯頓的英國正規軍情報。由于兩份情報前后相隔還不到一周,這讓華盛頓本人在確定1月3日進攻前躊躇再三。首先,兩份情報間隔時間如此之短是華盛頓懷疑的焦點;其次,霍尼曼是為錢賣命的,如果英國人肯出高價錢,他一樣可以為敵人提供幫助;最后,他會不會是個雙料間諜。

更讓華盛頓憂心忡忡的是,自己在特蘭頓擊敗的畢竟是一支雇傭軍,而普林斯頓駐扎的卻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英國麾下的職業軍人,他們嚴整的軍紀使他們不僅不會在節日里縱酒狂歡,更不會在受到18門輕型火炮攻擊時就倉皇逃竄。相信如果情報有誤,大陸軍一頭扎進這支部隊的射程,全軍覆沒很可能就是唯一的結局。

而這些疑慮所指向的唯一問題就是,霍尼曼值不值得大陸軍如此信任?

質疑接踵而至,但華盛頓還是最終堅持己見決定1777年1月6日進軍普林斯頓。此時,美國的命運第一次交到了秘密情報人員手里。當皚皚白雪中一群衣衫襤褸的漢子號叫著沖殺出去時,對面一排排身著鮮紅英國皇家陸軍制服的士兵卻似乎沒有意識到,“大英帝國”的歷史就此發生了改變。接替他們稱雄世界的,就是這樣一群甚至還扎著皮圍裙的瘋狂男人!

不爭的事實是,特蘭頓也好,普林斯頓也罷,美軍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并不屬于“常規戰爭”,而屬于“諜戰”的范疇。華盛頓如何在對方陣營中安排秘密情報人員雖已無跡可尋,但毫無疑問,沒有約翰·霍尼曼,他就不可能如此“輕率”地使用自己手里那即將熄滅的“革命火種”。而且在當時他也并不能確定,那將是一次“獨立戰爭”中決定性的勝利。

當然,戰爭并不會因此就這么結束。那時的英國人已經惱羞成怒,決心要加強攻勢,并且要擴大戰爭規模。就當大陸軍為慶祝普林斯頓大捷而大擺宴席的時候,英軍總司令威廉·豪已經下令把部隊重新集結起來。他的作戰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攻擊美國早期的首都和國會的所在地費城,然后再迂回包圍華盛頓的部隊,從而把大陸軍全殲。豪將軍樂觀地估計,戰爭用不了兩個月就會結束,勝利自然毫無例外的屬于英王陛下。為了確保自己攻擊費城時能夠及時掌握華盛頓部隊的情況,豪將軍的策略和華盛頓如出一轍,他也派出間諜潛入了華盛頓的隊伍。

要說混進大陸軍簡直就是易如反掌。1776年年底,由于戰爭減員和老兵退伍的原因,大陸軍人手嚴重缺乏。這一年以來,他們不斷地進行招募工作。然而由于兵源極度緊張,對新兵的審查也就不那么嚴格了,松懈的征兵制度使效忠豪將軍的情報人員幾乎都不用掩飾就能獲批入伍了。不過令人奇怪的是,自從普林斯頓戰役結束后,華盛頓便帶著部隊潛伏在毛利斯敦附近的叢林之中。盡管身處嚴寒,他還是能有條不紊地把部隊散布在密林,并要求他們盡可能分散。在晚上的時候,甚至還可以點起篝火。很多人并不理解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但華盛頓并沒有過多解釋。由于兩次大捷的出現,不同意見的聲音已經不再那么嘹亮,所以盡管很多人都不理解,但他的命令還是得到了很好的貫徹。

當時的英國人使用的間諜素質很高,且在情報方面英國人相當舍得下本錢,所以他們用高價雇到的間諜可以說具有相當高的職業素養;而美國方面卻一度因為泄露了情報而被搞得焦頭爛額,縱然全力偵緝但效果一直很不理想。雖然美國的諜報工作如此差勁,但是這次華盛頓還是從一群新兵里迅速認出豪將軍派遣過來的間諜,在當時這確也算得上“神奇”了。華盛頓索性將計就計地讓這個間諜做自己的傳令官,即自己來往的信件和發出的命令都由他來負責。通過華盛頓的傳令官,豪將軍源源不斷地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情報,傳令官說自己看到的命令都由華盛頓親筆簽署,因此豪將軍對命令的內容更加深信不疑。

華盛頓這招“將計就計”使用得非常成功,豪將軍通過傳令官傳來的“假情報”判斷,認為華盛頓手下至少還有12000名士兵可以調動,而豪將軍掌握的士兵也不到13000人。加上特蘭頓和普林斯頓的失敗,豪將軍便自然而然地開始懷疑起自己的實力來,甚至還一度想變更作戰計劃,以延緩對華盛頓軍的清剿。盡管大陸軍得到了部分休整,然而對于“空城計”能不能蒙住豪將軍,華盛頓本人也是有懷疑的。1777年上半年,他指揮部隊多次襲擾英軍,想通過小交火試探對方的反應。看到英軍對這些襲擾畏首畏尾,他這才確信自己的計謀的確起了作用。于是他無論在哪種場合時,都顯得從容不迫,身邊的間諜看見了,更覺得他對整個戰爭已經是穩操勝券了。于是,紐約不斷收到更多的情報,豪將軍的行動也因此受到更大的牽制。此時完全不用擔心的是華盛頓對自身的保密工作看得非常重,就算身邊最親密的人是敵人安插的間諜,也同樣不可能得到最核心的情報。這一點從華盛頓給伊萊亞斯·戴頓上校的一封信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好情報的必要性是無須言表的,但我唯一要補充的就是,你必須盡可能地做好保密工作。因為多數此類任務的成功都離不開保密工作,無論你的計劃多么美妙,一旦泄密就很難逃脫失敗的厄運。”

可想而知,一個這樣叮囑自己下屬的人,對自己的要求也絕不會松懈。因此,對于那位傳令官不能挖掘到真實情報這件事根本無須緊張。在喬治·華盛頓“保密原則”指導下,這位傳令官該知道什么,不該知道什么,大家心中肯定都是有默契的。

總體說來,1777年上半年“防御性”在華盛頓的秘密情報工作中所占的比重更大一些。正是對于這種“保守”風格的依賴,他成功地保住了遭受重創的大陸軍的“元氣”。更重要的是,由于秘密情報工作成功,隊伍的士氣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通過一次成功的欺騙和兩次大捷,隊伍的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恢復。至少,年輕士兵們不會整天想著該如何逃命。他們已經有了必勝的信念,可以在殘冬的叢林中安靜地等待。同時他們也深深相信,那自由的陽光很快就會融化這寒冷的冰雪。

2.喬治·華盛頓“崛起”真相

致力于深入發展秘密情報工作的同時,喬治·華盛頓一直都希望政府能把秘密情報工作作為一項至高無上的政府基礎工作來對待。所以1776年到1780年間,他在通信中不斷地強調情報工作的重要性,其目的無非是希望引起當局的重視和積極回應。

華盛頓對秘密情報非常重視,這一點從對秘密情報人員生存問題的關心上就能看得出來。盡管國會已經同意為“情報”撥付專款,但區區的20000美元根本無法為那些一旦被捕就會被套上絞索的間諜提供足夠的“撫恤金”。因此當取得兩次大捷之后,華盛頓便開始把很大一部分精力傾注在爭取更多撥款上。1777年11月,華盛頓給負責秘密情報工作的主要官員約翰·克拉克寫了一封這樣的信。

“隨信附上約翰·米克和約翰·亨德里克斯(即貝克·亨德里克斯)的護照。戴頓上校告訴我,這兩個人對我們會非常有用。而且,像他們這樣的間諜從來就沒有被敵人發現過,但他們經常能提供優良的信息的代價也很大。所以我懇請你能從掌管的國家經費中為其提供適當的補償,并在第一時間讓我了解任何來自紐約的情報信息……”

無疑,這封信可以清楚顯示出“秘密情報”在華盛頓心目中有多高的地位。當然,情報帶給他的也并不一定是“決定性”的勝利。1777年開展的秘密情報工作盡管使他的軍隊得到喘息的機會,但卻并沒有阻礙英國人的調兵遣將。8月24日,英國海軍順利地把大批英國士兵運到馬里蘭州的麋鹿頭碼頭,豪將軍隨即開始對費城發動進攻。

華盛頓通過內線在戰前便得到了這個情報,但因大陸軍的勢力較弱,所以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阻止英國士兵前進的步伐。在組織了幾番“調戲”式的騷擾后,他的部隊在白蘭地溪吃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敗仗。之后,豪將軍的軍隊長驅直入,很快便占領了費城。

隨著費城失守,華盛頓被“邊緣化”了。由于他的部隊既沒有牽制住紐約的敵人,也沒有在危急時刻及時回防,國會自然對他感到非常失望。幸虧這時霍雷肖·蓋茨領導的革命軍兩次擊敗英國約翰·伯戈因將軍率領的英軍,這才算暫時緩解了危局。10月17日,霍雷肖在薩拉托加接受了英國人的投降,一時間霍雷肖的威望空前高漲。而華盛頓,至少對國會來說已經不那么重要了。對政治家來說,這當然不是什么好兆頭,但法國人的加入至少使情況變得沒那么壞。沒用多長時間,華盛頓就和法國人結成聯盟式的合作,由此重新得到了議員們的重視。

的確,有了“秘密情報”的支持,華盛頓在法國人面前顯示出一種“無所不曉”的形象,這就足以讓他即使身處困境仍可以得到法國人的信賴。這一行動的結果是華盛頓又一次脫穎而出,再次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

1778年2月,美國的獨立得到了支持華盛頓的法國的正式承認。法國人明確地對英國表示,他們要和美國結盟。英國人面對法國人的威脅當然不會輕易地屈服。當年7月,英國政府決定繼續扼守美國的重要海域,并嚴密控制著革命軍來自海上的補給。作為回應,法國軍艦殺氣騰騰地開進了紐約灣。對于這些突變狀況,華盛頓則立即責成本杰明·塔爾梅奇在紐約成立一個“間諜圈”,其主要任務就是刺探英國方面的所有情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灵石县| 漳平市| 崇明县| 安岳县| 肃南| 邮箱| 邯郸市| 黑山县| 连云港市| 鹿邑县| 泰安市| 永顺县| 宜良县| 钟山县| 昭通市| 壤塘县| 鱼台县| 金寨县| 邢台县| 隆林| 腾冲县| 光山县| 滨海县| 陵川县| 乐亭县| 宜城市| 巴中市| 克山县| 阜城县| 阜阳市| 冀州市| 财经| 龙里县| 道真| 东辽县| 祁东县| 鄯善县| 法库县| 淮滨县|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