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古詩十九首》的全文及其譯文(2)
- 古詩十九首
- 金開誠主編
- 5459字
- 2015-05-06 11:24:23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注釋:
①迢迢:遙遠。②皎皎:潔白而明亮。河漢女:指織女星。③纖纖:細弱的樣子。擢:舉起。素手:潔白的手。④札札:織機發(fā)出的聲音。機杼:織機。⑤不成章:是說終日沒有織成成品。⑥幾許:多少,這里是說牽牛星和織女星相距并不遙遠。
譯文:
遙遠的牽牛星與光潔明亮的織女星隔河相望。
美麗的織女舉起她潔白的雙手,伴隨著札札的織布機聲左右投梭織布。
整日織布忙碌卻怎么也織不出一匹布,心中卻涌動無盡的相思而淚落如雨。
銀河的水啊,清亮可以見底,彼此間相隔的人啊能有多遠?
可就因為這清淺的一水之隔,便只能脈脈相視而難訴片語相思。
第十一首:
“感時節(jié)之盛衰,發(fā)自警與自勉”之《回車駕言邁》。
回車駕言邁
回車駕言邁①,悠悠涉長道②。
四顧何茫茫③,東風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④,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⑤。
人生非金石⑥,豈能長壽考⑦?
奄忽隨物化⑧,榮名以為寶⑨。
注釋:
①回車:回轉(zhuǎn)車架。駕言邁:駕車而行。言:語氣助詞,無意義。②涉:跋涉。③何:多么。茫茫:這里指無邊無際的綠草荒原。④故物:舊物。⑤立身:指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有所建樹。苦:患于。不早:不及時。這兩句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盛衰各有其時。一個人要想有所建樹就要及時抓緊。⑥“人生”句:謂人生脆弱,沒有金石那么的堅固。⑦長壽考:萬壽無疆地永遠地活下去。考:老。⑧奄忽:急遽,迅疾。隨物化:形體化為異物,指死亡。⑨榮名:榮譽和聲名。這兩句說人生短促,軀體很快會化為異物,而只有榮譽和聲名才是最寶貴的。
譯文:
駕起馬朝著親愛的家鄉(xiāng)的方向,風塵仆仆地登上了漫漫的長道。
環(huán)顧四面的原野一片蒼蒼茫茫,春風吹蕩著百草。
眼中所見的已不是昔日的景色了,唉,人生短促怎樣能不迅速變老啊。
榮盛和衰朽各有各的時限,只恨自己沒有及早地建立功業(yè)。
人的生命并非能堅如金石,青春年華豈能夠長久永葆?
歲月匆匆人的軀體終將化為塵土,唯有好的名聲才是永垂不朽的珍寶啊!
第十二首:
“于悲中聽曲;想與‘伊’幻游”之《東城高且長》。
東城高且長
東城高且長①,逶迤自相屬②。
回風動地起③,秋草萋已綠④。
四時更變化⑤,歲暮一何速⑥!
晨風懷苦心⑦,蟋蟀傷局促⑧。
蕩滌放情志⑨,何為自結(jié)束⑩?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中帶,沈吟聊躑躅。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注釋:
①東城:洛陽東面的城墻。②逶迤:曲折綿長貌。相屬:相連。③回風:旋風。④萋:草繁盛貌。⑤更:更迭。⑥歲暮:指秋冬之季。⑦晨風:是一種鳥的名。⑧蟋蟀:傅毅《舞賦》:“傷蟋蟀之局促。”⑨蕩滌:掃除。放情志:敞開胸懷,馳騁感情和意志。⑩何為:何必。自結(jié)束:自我束縛。燕趙:戰(zhàn)國時代二國名。燕都在今北京南郊大興縣,趙都在今河北省邯鄲縣。顏:臉色。被服:均用作動詞,即穿著。裳衣:即“衣裳”。古代有所區(qū)別,在上稱“衣”,在下稱“裳”。理:練習。清曲:清商曲,包括“清調(diào)曲”“平調(diào)曲”和“瑟調(diào)曲”三類,是當時流行的曲調(diào)。弦急:絲弦緊繃,發(fā)出激越的聲響。馳情:馳騁想象。整:整理。中帶:婦女穿的單衫。一說為衣帶。
譯文:
洛陽的東城門外,高高的城墻,從曲折綿長,鱗次櫛比的樓宇,房舍外繞過一圈,又回到原處。
四野茫茫,轉(zhuǎn)眼又有秋風在大地上激蕩而起,空曠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風,猶如動地般地吹起,使往昔蔥綠的草野,霎時變得凄凄蒼蒼。
轉(zhuǎn)眼一年又過去了!在悵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聽那天地間的鳥囀蟲鳴,也會讓人苦悶。
鷙鳥在風中苦澀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臨而傷心哀鳴。
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時光流逝與其處處自我約束,等到遲暮之際再悲鳴哀嘆,何不早些滌除煩憂,放開情懷,去尋求生活的樂趣呢?
那燕趙宛洛之地本來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艷麗,其顏如玉般的潔白秀美。穿著羅裳薄衣隨風飄逸拂動,儀態(tài)雍容端坐正錚錚地練習著箏商之曲。
幻想著和詩人變成一對雙飛燕,和君一起銜泥筑屋。
第十三首:
“享樂表象下的生命渴望,悲傷失意中的人性回歸”之《驅(qū)車上東門》。
驅(qū)車上東門
驅(qū)車上東門①,遙望郭北墓②。
白揚何蕭蕭,松柏夾廣路③。
下有陳死人④,杳杳即長暮⑤。
潛寐黃泉下⑥,千載永不寤⑦。
浩浩陰陽移⑧,年命如朝露⑨。
人生忽如寄⑩,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圣賢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注釋:
①上東門:洛陽東城三門中,最北面的城門。②郭:外城的城墻。洛陽上東門為漢代著名的墓葬區(qū),王公貴族死后多葬于此。出上東門是北邙山,故可眺望“郭北墓”。③松柏:古代墓道兩側(cè)多植白楊和松柏。廣路:寬廣的墓道。④陳死人:久死的人。⑤杳杳(yǎo):幽暗貌。即:趨于。長暮:長夜。這句是說死去的人永遠長眠在幽深的黑暗里。⑥潛寐:深眠。黃泉:人死后埋葬的地穴,亦指陰間。⑦寤:醒來。⑧浩浩:水流貌,比喻時間流逝。⑨年命:壽命。朝露:比喻人生短暫。⑩忽:迅疾。寄:旅居。更相送:一本作“更相迭”。“圣賢”句:謂大圣大賢者也不能超越自然的規(guī)律,難逃一死。服食:指服用道家煉制的丹藥可以尋求長生不死。被服:用作動詞,指穿著。紈、素:白色的絲絹。這里指代華麗的服裝。
譯文:
驅(qū)車出了上東門,回頭遙望城北,看見邙山墓地。
邙山墓地的白楊樹,長風搖蕩著楊枝,萬葉翻動的蕭蕭聲響,松柏樹長滿墓路的兩邊。
人死去就像墮入漫漫長夜,沈睡于黃泉之下,千年萬年,再也無法醒來。
春夏秋冬,流轉(zhuǎn)無窮,而人的一生,卻像早晨的露水,太陽一曬就消失了。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門,一去不返。人的壽命,并不像金子石頭那樣堅牢,經(jīng)不起多少跌撞。
歲去年來,更相替代,千所萬歲,往復不已;即便是圣人賢人,也無法超越,長生不老。
神仙是不死的,然而服藥求神仙,又常常被藥毒死,還不如喝點好酒,穿些好衣服,只圖眼前快活吧!
第十四首:
“死去元知萬世空,但悲不見故鄉(xiāng)人”之《去者日已疏》。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①,來者日以親②。
出郭門直視③,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④。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⑤。
思歸故里閭⑥,欲歸道無因⑦。
注釋:
①去者:逝去的日子。也可以指逝去的人和事。②以親:一天天變得親近起來。③郭門:外城城門。直視:放眼望去。④“古墓”二句:謂遠古的墳墓已經(jīng)被犁為良田,千年的松柏也被砍作柴薪。⑤“白楊”二句:《夢雨詩話》:“‘白楊秋風’意象由此開始。”⑥里閭:鄉(xiāng)里。《周禮·天官·小宰》:“聽閭里以版圖。”賈公彥疏:“在六鄉(xiāng)則二十五家為閭,在六遂則二十五家為里。”⑦因:緣由。
譯文:
死去的人歲月長了,印象不免由模糊而轉(zhuǎn)為空虛,新接觸的人,原來自己不熟悉他們,可經(jīng)過一次次接觸,就會印象加深而更加親切。
走出郭門,看到遍野古墓,油然愴惻,萌起了生死存亡之痛。
他們的墓被平成耕地了,墓邊的松柏也被摧毀而化為柴薪。
白楊為勁風所吹,發(fā)出蕭蕭的嗚聲猶如悲鳴自我的哀痛,蕭蕭的哀鳴聲里,肅殺的秋意愁煞了人們的心里。
只有及早返回故鄉(xiāng),以期享受亂離中的骨肉團圓之樂,想要歸返故里,尋找過去的親情,恐怕就是這個原因了。
第十五首:
“嘆人生之苦短;倡及時之享樂”之《生年不滿百》。
生年不滿百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①。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②?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③?
愚者愛惜費④,但為后世嗤⑤。
仙人王子喬⑥,難可與等期⑦。
注釋:
①千歲憂:對身后事(如子女、財產(chǎn)、名譽、地位等等)的憂慮。②秉燭:持著蠟燭。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③來茲:來年。草新生為“茲”,因為草一年生一次,故引申為年。④費:費用,錢財。⑤嗤:嗤笑。這兩句說愚蠢的人總因為吝嗇自己的錢財而不愿意及時地享樂,這樣只能被后人嗤笑。⑥王子喬: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劉向的《列仙傳》:“王子喬,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簫,作鳳鳴。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余年,仙去。”⑦等:相同的。期:期待,期盼。這二句說仙人王子喬固然是得道成仙了,但是你是很難像王子喬一樣成為仙人的。
譯文:
人的生命不足百歲,只有那短短的幾十載,卻總是在為身后的事情感到憂慮。
總是埋怨白天的時間短暫而夜晚的時間太長,那為何不像古人一樣拿著蠟燭夜游呢?
今生就應該及時地享樂,何必要等到來年呢?
那些愚蠢的人總是因為吝嗇愛惜自己的錢財而不及時地享樂,那種行為是會被后人嗤笑的。
仙人王子喬固然得道成仙了,可是世人是很難像王子喬那樣成為仙人的,還不如及時地享樂。
第十六首:
“久別思沉,積想成夢;須臾夢醒,倍感凄涼”之《凜凜歲云暮》。
凜凜歲云暮
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①。
涼風率已厲②,游子寒無衣③。
錦衾遺洛浦④,同袍與我違⑤。
獨宿累長夜⑥,夢想見容輝⑦。
良人惟古歡⑧,枉駕惠前綏⑨。
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⑩。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
亮無晨風翼,焉能凌風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lǐng)遙相睎。
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注釋:
①螻蛄:蟲名,北方俗稱土狗,又叫拉拉古。雄者喜鳴善飛,尤喜歡夜鳴。②率:大概。厲:猛烈。③游子:指詩中女主人公的丈夫,即下面所說的“同袍”“良人”。④錦衾:用錦制成的大被。衾:雙人被。洛浦:洛水之濱,這里代指京都洛陽。⑤同袍:《詩經(jīng)·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指戰(zhàn)友之誼,這里則借指夫妻之情。違:背、離之戀。⑥累長夜:經(jīng)歷了很多長夜。一來冬夜原本就長;再者取“愁人知夜長”之意。⑦夢想:謂積想成夢。容輝:指容貌風采。⑧良人:婦女對丈夫的稱呼。⑨枉駕:指丈夫屈尊惠顧,駕車而來。惠:授。前綏:當年結(jié)婚時用過的那根車綏。綏:車上的繩索。⑩“愿得”二句:這里是思婦在夢中聽到的丈夫?qū)ψ约赫f的親昵的話語。巧笑:形容女子的笑容美麗可愛。須臾:一會。重闈:深閨。亮:確實,實在。晨風:鳥名。凌風:乘風。眄睞(miǎnlài):斜視,這里指瞇起眼睛來回憶美好的夢境的樣子。適意:寬慰,散懷。引領(lǐng):伸頸而望。徙倚:徘徊。扉:門扉。
譯文:
深秋天寒又到了一年的將完之期,就連夜晚的螻蛄的叫聲都是那么的悲慘。
嗖嗖的大風還會刮得更加猛烈,在外邊的游子還沒有過冬的棉衣。
錦被是否讓你贈給了洛陽的美女?你是否已經(jīng)忘卻了共衾的恩愛而和我遠離呢?
寂寞的我熬過了多少個漫漫的長夜,忽然又夢見你那親切容貌的光輝。
你一如往昔般地對我情意纏綿,親自來遞給我當年那個繩索。
你對我說道:“愿能夠常見你那美麗的笑靨,讓我們手牽著手同車回家。”
甜蜜的夢境不過是一會兒的光景,很快你的身影就消失在我的閨房內(nèi)。
我恨自己沒有鳥兒那善飛的翅膀,如果那樣的話就能緊緊地追隨你乘風而飛。
斜瞇著眼睛回憶以往的種種以求得內(nèi)心的寬慰,忍不住又出門遠眺,想把你的身影尋找。
悵惘的徘徊在門邊內(nèi)心無限的感傷,禁不住淚如泉涌,沾濕了門扉。
第十七首:
“袖藏書信三余載;恐君不識我真心”之《孟冬寒氣至》。
孟冬寒氣至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①。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②,四五蟾兔缺③。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④。
一心抱區(qū)區(qū)⑤,懼君不識察。
注釋:
①慘栗:寒氣襲人。②三五:每月的陰歷十五。③四五:每月陰歷二十。蟾兔:月亮的代稱。④滅:磨滅。《夢雨詩話》:“‘字不滅’則寫書札藏懷袖三年。愛人及物,與‘馨香盈懷袖’同樣的心情。”⑤區(qū)區(qū):即“拳拳”。
譯文:
農(nóng)歷十月,寒氣逼人,呼嘯的北風多么的凜冽。
滿懷愁思,夜晚更覺漫長,抬頭仰望天上的星星。
十五月圓,二十月缺。有客人從遠地來,帶給我一封信函。
信中先說他常常想念著我,后面又說已經(jīng)分離很久了。
把信收藏在懷袖里,至今已過三年字跡仍不曾磨滅。
我一心一意愛著你,只怕你不懂得這一切。
第十八首:
“半匹‘羅綺’表君心;一床‘合歡’抒妻情”之《客從遠方來》。
客從遠方來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①。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②。
文彩雙鴛鴦③,裁為合歡被④。
著以長相思⑤,緣以結(jié)不解⑥。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⑦?
注釋:
①一端:半匹。綺:絲織品。彩色的花紋為“錦”,素色的花紋為“綺”。②故人:這里指就別遠游的丈夫。尚爾:居然還是如此。③“文彩”句:言綺上有雙鴛鴦的圖案。④合歡被:指把綺裁制成表里如一的雙面縫合的雙人大被,象征夫妻同居的愿望。⑤著:猶“絮”。向被中裝進填充物。思:諧“絲”,即充入被中的絲綿。比喻綿綿不盡的相思的情意。⑥結(jié)不解:縫邊時將被子四周墜飾的絲縷打成解不開的線結(jié),即象征夫妻情深意長的同心結(jié)。⑦“誰能”句:此言:“我們的愛情好像膠漆相粘一樣,誰能將它拆散開呢?”“此”指情,而非指膠、漆。
譯文:
有一位客人自稱來自遙遠的地方,捎來夫君贈我的半匹羅綺。
如今我們相隔著一萬多里,夫君的心還是把我惦記。
羅綺上織著鴛鴦成雙成對,裁床合歡被表示一下我的情意。
絮進去的絲綿是我對夫君不盡的相思,密緣四邊是結(jié)而不解的意思。
不相信,請把稠膠投入到濃漆中去,這恩愛如膠似漆誰能分離!
第十九首:
“問君思妻有多深;明月代表君真心”之《明月何姣姣》。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①。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②。
客行雖云樂③,不如早旋歸④。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⑤,淚下沾裳衣。
注釋:
①羅床幃:指羅制的床帳。羅質(zhì)輕薄透光,所以在床上才能看見明月的“皎皎”。②攬衣:猶言披衣。③客行:指出門在外。④早旋歸:很快地回去。旋:轉(zhuǎn)。⑤引領(lǐng):抬頭。
譯文:
月亮高高地懸掛在夜空是那么的明亮,月光如水一般地照在我的床帳上。
心懷愁緒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睡,披衣下床繞室沉思彷徨。
羈旅他鄉(xiāng)縱然有千般的快樂,也不如早早地返回故鄉(xiāng)。
推門出戶獨自感嘆徘徊,能夠向誰訴說這滿肚的愁思呢?
抬頭悵望無奈還是回房吧,淚如雨下沾濕了自己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