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中國地質略論(2)

蘊藏礦物以是代為最富。(10)紀之見于中國者,自遼東半島直亙朝鮮北部;雖土質確犖,不宜稼穡,而所產金銀銅錫之屬,實遠勝于他紀諸巖石,土人僅耕石田,于生計可綽有余裕焉。其(9)紀巖石,則分布于陜西至四川之山間,以產金著。其(8)紀巖石,則在云南北境及四川之東北。變質巖中,常含玉類,而巖石脈絡間,亦少產銀鐵銅鉛,搜全世界,以此紀巖石為至多,而石類亦均適于用。其上則(7)紀矣,產煤鐵綦多,故以石炭名其紀。而吾中國本部,實蔓延分布,無地無之,合計石炭之量,遠駕歐土(詳見第五);是實榜陀羅Pan-dora之萬禍篋底之希望,得之則日近于光明璀燦之前途,失之則惟愁苦終窮以死者也,吾國人其善所擇哉。

(三)中生代MesozoicEra

組成是代之巖石為粘板,角,硅,及粘土等,或遇如含有巖鹽石炭石膏之地層,分三紀,即:

(5)三疊紀TriassicPeriod

(4)侏羅紀JurassicPeriod

(3)白堊紀CretaceousPeriod

是也。前紀生物已日歸于消滅,故(5)紀時,鱗印諸木,衰落既久,而松柏,蘇鐵,羊齒諸科,乃代之握植界之主權。至(3)紀則無花果,白楊,柳,櫧等諸被子植物出,與現世界幾無大異矣。動物則前代已生之爬蟲,日益發達,有袋類亦生,為乳哺類之先導。至(4)紀而詭形之龍類(舊譯作鼉),跋扈于陸地,有齒之大鳥,飛翔于太空,蓋自有生物以來,未有若斯之瑰奇繁盛者也。且菊石,箭石之屬,亦大繁殖,其遺蛻遂造成(3)紀之地層,即學校日用之堊筆,亦此微蟲之余惠耳。至(3)紀時,生物界乃大變革,舊生動植,或衰或滅,而真闊葉樹及硬骨魚興。

(5)紀之在中國者,為西藏,有用礦物則有巖鹽石膏銅鐵鉛等。(4)紀則自西伯利亞東方,以至中國之本部,雖時有物,而極鮮石炭。(3)紀則并有用物亦鮮見矣,中國之極西方是也。

(四)新生代CenozoicEra

新生代者,地質時代中最終之地層,而其末葉,即吾人生息之歷史也,別為二紀,曰:

(2)第三紀TertiaryPeriod

(1)第四紀QuaternaryPeriod

其巖石為粗面,流紋,玄武,及粘土,砂礫,柔石炭等。其生物雖與今幾無大異,然細察之,則不同之點綦多,如象,貘,張角獸,恐鳥是也。如是盛衰遞嬗,益衍益進,至洪積世Diluvium而人類生。

(2)紀分布于中國全部,其礦物有金屬,且產石炭,然以新成,故遠遜于石炭紀者。(1)紀則全世界無不見之,如中國揚子江北部之累斯Loess(黃色無層之灰質巖石),即為是時積聚之砂土;黃河附近之黃土,亦是時發育之壚坶之一種也。

第四地質上之發育

地球未成以先,吾中國亦氣體中之一份耳,無可言者,故以地球成后始。

(一)太古代之中國太古代之地球,洪水澎湃,烈火郁盤,地鮮出水,奚言生物,瞑想其狀,當惟見洪流激浪而已。然火力所激,而地殼變形,昆侖山脈,忽然隆出;蒙古之一部分,及今之山東,亦離水成陸,崛起海中,其他則惟巨浸無際,怒浪拂天已耳。

(二)古生代之中國地殼地心,鏖戰既久,其后地心花剛巖之溶液,挾火力以泉涌,流溢海陸,地殼隨之隆出水面,乃構成東方亞細亞之大陸。秦嶺以北斷層分走于諸方,即為臺地,大葦鱗木印木等巨大植物,于焉繁殖。以北,則地層恒作波折形,似曾為山脈者。厥后經風雨之剝蝕,海浪之沖激,秦嶺以北,漸成海底,無量植物,受水石之迫壓,及地心熱力,相率僵死。然地心火力,則猶沖突而未有已也,故復隆出水中,成階級狀之臺地,所謂支那炭田者,實形成于此時焉。然其南部,尚潛海底,迨因受西北方之橫壓力,而秦嶺以南之地層,遂成波狀之崛起,即所謂支那山系(南嶺)者是也。

(三)中生代之中國火山之活動,至是稍衰,惟南方之一部,漸至淪陷,成新地中海,是實今日四川省之洼地(四川之赤盆砂地),而南支那之炭田也。迨喜馬拉牙山嶄然顯頭角,而南部中國始全為陸地。厥后南京與漢江之北,生分走北東之兩斷層,陷落而成中原,即為歷代梟雄逐鹿地,以造成我中國舊史之骨子者也。

(四)新生代之中國入新生代之初,水火之威日殺,甘肅及蒙古地方,昔為內海,至是亦漸就干涸,砂漠成焉。然以暴風所經營,故土砂埃塵,均隨風飛動,運入黃河流域地方,積為黃土。揚子江北部,亦廣大之砂漠耳,后以風之吹拂,雨之浸潤,遂成累斯,故累斯大發育于中國。其他則與今日地形,幾無大異矣。

第五世界第一石炭國

世界第一石炭國!石炭者,與國家經濟消長有密接之關系,而足以決盛衰生死之大問題者也。蓋以汽生力之世界,無不以石炭為原動力者,失之則能令機械悉死,鐵艦不神。雖曰將以電生力矣,然石炭亦能分握一方霸權,操一國之生死,則吾所敢斷言也。故若英若美,均假僵死植物之靈,以橫絕一世;今且垂盡矣,此彼都人士,所為撫心愁嘆,皇皇大索者也。列如是,我國如何?利忒何芬曰:“世界第一石炭國!……”今據日本之地質調查者所報告,石炭田之大小位置,圖眎于左,即:

等四十三處是也。或謂此外有湖南東南部有煙無煙炭田,無慮二萬一千方邁爾,雖未得其的據,然吾中國炭田之未發見者,固不知其幾許,寧止湖南?今僅就圖中(見13頁)山西省有煙無煙大炭田計之,約各一萬三千五百方邁爾,合計七百萬步。加以他處炭田,擬一極少數,為一千萬步。設平均厚率為三十尺,一立方坪之重量為八噸,則其總量凡一萬二千億噸,即每年采掘一億二千萬噸,亦可保持至一萬年之久而未有盡也。況加以湖南傳說之炭田,五百六十六萬步即約六千八百億噸乎。吾以之自熹,吾以之自慰。然有一奇現象焉,即與吾前言反對者,曰中國將以石炭亡是也。列強領土之中,既將告罄,而中國乃直當其解決盛衰問題之沖,列國將來工業之盛衰,幾一系于占領支那之得失,遂攘臂而起,懼為人先。復以不能越勢力平均之范圍,乃相率而談分割,血眼欲裂,直睨炭田。而我復麻木罔覺,挾無量巨資,不知所用,惟沾沾于微利以自賊,于是今日山西某炭田奪于英,明日山東各炭田奪于德,而諸國猶群相要曰:“采掘權!采掘權!”嗚呼,不待十年,將見此鄗鄗中原,已非復吾曹之故國,握炭田之舊主,乃為采炭之奴,棄寶藏之蕩子,反獲鄙夫之謚。雖曰炭田有以誨盜,而慢藏不用,則誰之罪哉。

第六結論

吾既述地質之分布,地形之發育,連類而之礦藏,不覺生敬愛憂懼種種心,擲筆大嘆,思吾故國,如何如何。乃見黃神嘯吟,白眚舞蹈,足跡所至,要索隨之,既得礦權,遂伏潛力,曰某曰某,均非我有。今者俄復索我金州復州海龍蓋平諸礦地矣。初有清商某以自行采掘請,奉天將軍諾之,既而聞其陰市于俄也,欲毀其約,俄人劇怒,大肆要求。嗚呼,此垂亡之國,翼翼愛護之,猶恐不至,獨奈何引盜入室,助之折桷撓棟,以速大廈之傾哉。今復見于吾浙矣。以吾所聞,浙紳某者,竊某商之故智,而實為外人倀,約將定矣。設我浙人若政府,起而沮尼之,度其結果,亦若俄之于金州諸地耳。試問我畏葸文弱之浙人,老病昏瞆之政府,有何權力,敢遏其鋒;闔口自臧,猶將罹禍,而此獠偏提外人耳而促之曰:“若盍索吾浙礦。”嗚呼,鬼蜮為謀,猛鷲張口,其亡其亡,復何疑焉。吾嘗豫測將來,竊為吾浙懼,若在北方,則無瞢耳。彼等既飽嘗外人槍刃之風味,淫掠之德政,不敢不懾伏諂媚,以博未來之圣主歡,奪最愛之妻女,猶不敢怨,更何有于毫無愛想之片土哉!若吾浙則不然,臺處衢嚴諸府,教士說法,猶釀巨災。況忽見碧瞳皙面之異種人,指揮經營,丁丁然日鑿吾土,必有一種不能思議之感想,浮游于腦,而驚,而懼,而憤,揮梃而起,蒔刈之以為快。而外人乃復得口實,以要索,以示威,梟顱成束,流血碧地之慘象,將復演于南方,未可知也。即不然,他國執勢力平均之說,群起奪地,倏忽瓜分,滅國之禍,惟我自速。即幸而數十年后,竟得獨立,榮光糾紛,符吾夢想;而吾浙礦產,本遜他省,復以外族入室,羅掘一空,工商諸業,遂難優勝,于是失敗迭來,日趨貧病。嗚呼,浙人而不甘分致戎之謗也,其可不謀所以挽救之者乎。

救之奈何?曰小兒見群兒之將奪其食也,則攫而自吞之,師是可耳。夫中國雖以弱著,吾儕固猶是中國之主人,結合大群起而興業,群兒雖狡,孰敢沮者,則要索之機絕。鄉人相見,可以理喻,非若異族,橫目為仇,則民變之禍弭。況工業繁興,機械為用,文明之影,日印于腦,塵塵相續,遂孕良果,吾知豪俠之士,必有僎僎以思,奮袂而起者矣。不然,則吾將憂服箱受策之不暇,寧有如許閑情,喋喋以言地質哉。

(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年十月在日本東京出版的《浙江潮》月刊第八期,署名索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靖县| 丹寨县| 泗水县| 乡宁县| 文昌市| 桐乡市| 枞阳县| 汝州市| 汪清县| 富宁县| 朝阳县| 临西县| 瑞丽市| 中超| 洪江市| 东丽区| 崇明县| 满洲里市| 宜昌市| 彭水| 崇明县| 荃湾区| 新乐市| 罗甸县| 沅陵县| 嘉善县| 雷波县| 察隅县| 梁河县| 长兴县| 临高县| 化州市| 兴安县| 泰州市| 来宾市| 天长市| 莫力| 靖州| 武隆县| 吐鲁番市| 阜新市|